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分子肝素钙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析

    作者:赖敏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状态,极易发展为AMI或心脏性猝死.UAP的病理基础多与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及附壁血栓形成有关.其治疗手段近年不断发展,对UAP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已基本确认,但是否采用溶栓治疗至今意见不一.我院对UAP患者35例入院后采用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钙小剂量尿激酶,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尿激酶对脑梗死患者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伟;李代明;杨茂平;邱红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脑梗死患者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且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的41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加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21d的甲襞微循环指标、血液黏滞度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21 d的甲襞微循环指标、血液黏滞度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对脑梗死患者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均较为积极,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83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红霞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发病24h内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小剂量溶栓药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14 d,观察组83例采用小剂量尿激酶(20万U)静脉滴注,连续7 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起ESS积分明显升高,对照组升高不明显;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基本痊愈率(56.63%)明显高于对照组(34.12%)(P <0.05),总有效率(90.36%)亦明显高于对照组(71.16%)(P <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无1例再梗塞,对照组4例无再梗塞,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次小剂量(20 万U)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且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

    作者:张岩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 72倒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制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活血化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于疗程的1d、3d、5d分别用尿激酶50U、25U、25U静滴.14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 小剂量尿激酶延迟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毅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变化多样,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发展为AMI或猝死.因此,对UAP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采用小剂量尿激酶(UK)延迟溶栓治疗UAP 2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少珑;张倩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25万u静滴,1次/d,连续10d,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120mg静滴,1次/d,连续10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川芎嗪、血栓通),1次/d,连续10d.观察两组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进展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灶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阻止了其病情的恶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56.0%);治疗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为8.0%(4/50),对照组为28.0%(1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入院时两组间梗死灶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梗死灶进展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T和APIT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但在正常范围;治疗组50例中出现颅内出血2例(梗死后出血转换1例、非梗死区出血1例);对照组50例中出现颅内出血2例(均为梗死后出血转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醒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瑞凤

    目的 探索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并与单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凝血项的变化.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用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明显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伴高凝状态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作者:苏展;文俊杰;罗海全;李飞浪;魏国斌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防治伴高凝状态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将140例行手术治疗的伴高凝状态妇科肿瘤病例进行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单号)与对照组(双号)各70例,对照组只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h、术后7d凝血系统分子[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抗凝血酶(A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下肢周径值及血流速度、并发症情况、DVT发生率.结果 术后7d,观察组Fbg、D-D、vWF、TAT水平、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下肢周径值与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3%、DVT发生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00%和5.71%(P<0.05).结论 伴高凝状态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接受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凝血功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优化下肢血流状态,降低DVT风险,且并发症少.

  • 超声激发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老年脑梗死建立侧支循环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锦洲

    急性脑梗死属老年患者多发和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及早给予该疾病患者溶栓治疗可有效缩小梗死范围,并改善其预后质量,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入院时已错过佳溶栓时机,致使身体永久性残疾[1]。本研究针对选定7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超声激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志昕;肖建民;曾和松

    目的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发病机理,比较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与常规方法联合LMWH治疗UA的疗效,以探讨治疗UA的合理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小剂量UK联合LMWH组及常规治疗联合LMWH组的疗效.结果采用小剂量UK联合LM-WH组比常规治疗联合LMWH组能更快控制症状(P<0.05),无明显副作用,近期疗效确切,但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故仍是一种价-效比适合的方案.结论在目前介入疗法普及率有限的情况下,在基层医院尤其适用,并为有条件的患者赢得时间.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巧转;季波;李兆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波利维及拜阿司匹林双抗治疗,每天各一粒;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20-30万 U 每天静滴,7天后改为双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能够显著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心脑血管同时梗死患者12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亚棋

    为提高心脑血管梗死患者防治水平,作者对12例心脑血管同时梗死患者作临床分析.该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65岁~83岁,平均74.0±3.2岁.发病后6 h内入院5例,24 h内入院3例,3 d内入院4例.7例有高血压病史,有6例糖尿病,坚持门诊系统治疗者5例.该12例患者入院后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都支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临床典型胸痛7例,另5例有胸闷和轻微胸痛.全部患者头颅CT检查证实有脑梗死病灶,脑多处梗死灶有3例,大面积脑梗死2例.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2例,右心室梗死1例,下壁心肌梗死4例,前间壁前壁梗死5例.出现Ⅰ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频发性室早、室速4例、心源性休克6例、急性左心衰4例、脑水肿3例,有1例同时出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12例患者经10种特定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胆固醇、嗜好烟酒、A型性格、饮食不当、活动量明显减少、过度劳累或精神刺激以及不规则治疗者详细询问调查.结果符合上述危险因素8条以上者8例,7条者3例,6条者1例.患者入院后,立即送入内科监护病房,给心电监护和吸氧.除有出血倾向,血压过高(24/13.5 kPa)或过低(12/8 kPa),年龄超过85岁者外,都及时使用尿激酶,其中2例首剂给50 万U静注后,另给尿激酶100 万U加入5% GS 140 ml中静滴,1 h内滴完,6例给小剂量尿激酶20 万U/d静滴,连用10 d,另外4例年龄偏大、血压偏高选用肝素、藻酸双酯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处理.针对血压、心衰、脑水肿、心律失常和血糖情况给多巴胺,血管扩张剂,甘露醇、胰岛素等对症处理.结果3例患者痊愈出院,其中1例大面积心肌梗死和脑颞叶梗死患者及时静滴足量尿激酶,并于第2天苏醒后安全度过左心衰和恶性心律失常,现已活到80周岁.另外,心肺脑肝肾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心肺脑3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心脏循环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3例.病死率为75%.

  • 尿激酶与肝素静注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作者:孔志军

    国内用尿激酶来进行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已得到肯定的效疗,后多位学者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基层医院尚无法完全开展,而且对于超过6h,病灶仍继续发展的进展性脑梗死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方法控制,国内报告尚少。我院于2010.07~2012-09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和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小剂量溶栓治疗慢性脑血管病1例报告

    作者:刘晓靖;陈士良;王小冬;武效宏

    患者,女,70岁.阵发性眩晕、左下肢行走无力半年入院,眩晕每次发作持续约几分钟可自行缓解,左下肢无力为持续性,需扶拐杖缓慢行走,行走十几米即感吃力.查体:BP120/80mmHg,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半年,高血压病史10年,冠心病病史3年.入院后查TCD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狭窄,基底动脉提示严重狭窄;进一步查颈部及头颅MRA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信号截断,考虑血管闭塞,右侧椎动脉增粗,起始段狭窄,左椎动脉入颅段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明显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斑块形成.头颅MRI示:脑内多发缺血梗死灶.经血栓通注射液、凯时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治疗后,眩晕可暂时缓解,但仍反复发作,左下肢无力感持续不能缓解;故在无溶栓禁忌证,并征得患者本人同意后,给予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液先后3次静脉溶栓治疗,每次持续5~7d,每天20~30万U,每次累计150万U停用,两次溶栓间隔1~2周.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眩晕至今已5月未在发作,左下肢无力逐渐减轻并消失,目前可连续行走2 000m无不适.

  • 小剂量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作者:毕庆思

    我院于2000年10月以来在降纤酶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尿激酶(UK)颈动脉注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徐猛

    目的 观察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急性脑梗死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8例,不良反应4例,总有效率为7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 低分子肝素钠和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静茹

    目的:旨在低分子肝素钠和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脑血栓形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9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将其中45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45例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纳入本次研究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后,2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对比2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对照组患者病情改善=43例∶33例,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措施佳的结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血栓形成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仅具有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治疗安全性.

  •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作者:邸春钰;刘凯龙;刘登军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病发时间6h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超早期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20例,并且在溶栓前、溶栓后24 h和10天记录神经功能损伤和生活能力指数量表评估数据,随时观察患者颅内和其他系统内出血并发症具体情况.结果 在病发后的3 h内和3~6 h内两个溶栓组在10天后进行对比发现,更早进行溶栓治疗的一组治愈率、治疗有效率均有明显提升,(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颅内和其他系统的出血及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 分析小剂量尿激酶和序贯抗凝治疗用于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疗效

    作者:陈燏

    目的:探究在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15例中危肺栓塞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15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气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优;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3.33%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用于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发现,其对于患者临床情况能够积极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老年脑血栓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韦艳杰

    目的 分析老年脑血栓患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80例患者均为脑血栓老年患者,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上比对照组理想,对数据差异进行分析显示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老年脑血栓患者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可改善神经缺损以及生活质量,可推荐.

187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