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CT值阈值法测量骨骼肌体积

    作者:杨献峰;杨尚文;胡安宁;金文凤;朱斌

    目的:以臀肌群为例,探讨128层螺旋CT测量骨骼肌体积的可行性.方法:将横轴位臀肌群CT扫描原始数据输入后处理工作站,应用CT阈值法测量软件对骨骼肌的三维形态进行重建,由软件计算骨骼肌体积.由两名操作者分别进行处理,操作者1于一周后重复此过程,比较不同操作者间及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的可靠性.结果:臀肌群三维形态显示良好,符合解剖学所见.研究中在组内和组间测量上均显示了很高的可靠性.臀肌群体积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结论:128层螺旋CT应用CT值阈值法测量骨骼肌体积简便、直观、可重复性强,可作为骨骼肌体积评价的影像学手段.

  • 精神应激致内脏高敏感的中枢机制研究

    作者:许树长

    内脏高敏感是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发病的核心机制之一.内脏高敏感(visceralhypersensitivity)是指引起内脏疼痛或不适刺激的阈值降低,内脏对生理性刺激产生不适感或对伤害性刺激反应强烈的现象.内脏高敏感形成的病因尚不明确,精神应激刺激被认为是其产生的主要病因之一,这在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中均得到证实.但精神应激刺激诱发内脏高敏感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仍不祥,目前研究认为精神应激对于内脏感觉敏感性的影响很可能与中枢致敏有关,尤其是高级中枢致敏.

  • 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定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超;吴兴旺;谢文涛;任晓非;齐芬;许建明

    目的 探讨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在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患者CT检查图像中测量肝脏病变体积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SOS且具有完整CT检查图像的20例患者.分别采用立体点测量法与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测量肝脏低密度区域体积,而后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病变体积和操作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Bland-Altman检验.结果 立体点测量法与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所测定的肝脏病变体积分别为(1.001±0.327)和(1.045±0.363) d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法之间的一致性较好.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的操作时间为(597.55±52.86)s(短为500 s),短于立体点测量法的(1 251.60±105.88)s(短为1 07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08,P<0.01).结论 基于阈值和区域生长的测量法所测得的SOS患者病变肝脏体积与立体点测量方法无明显差异,而且操作时间更短.

  • 降敏法治疗早泄(附10例报告)

    作者:陈长勇

    1992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降低阴茎、头敏感性治疗早泄300例,取得较好疗效,方法为:除了针对病因或诱因治疗外,主要是通过降低阴茎头敏感性和提高射精阈值来达到治疗目的.1、针对病因或诱因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宣传和普及性知识,如存在包皮过长、前列腺炎等诱因,应尽早进行相应治疗.2、局部摩擦法:以橡皮泥块摩擦阴茎头、冠状沟、尿道口周围和包皮系带处,每次5~10分钟,每日两次,3个月为一疗程.3、阴茎头浸泡法:秦椒(蜀椒)6 g煎水150 ml泡洗阴茎,每次10分钟,早晚各一次,如有性交,提前20分钟再泡洗一次.

  • 儿童T波电交替正常心率阈值研究

    作者:罗丽娟;李奋;李筠;杨建萍;朱敏;邢海华

    目的 应用时域法研究正常儿童T波电交替心率阈值.方法 对138例健康儿童(年龄6-18岁)采用安装有时域法(MMA)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检测软件的活动平板仪对入选正常儿童进行MTWA检测,以每15 s的MTWA计算值(Valt)≥7.6μV,信噪比≥3,持续时间≥1 min为阳性即持续性MTWA标准,判断儿童达到该标准时的心率阈值.结果 [1]MTWA值随心率的增加而增加,心率与各导联Valt有相关性(r=0.604-0.741,P均<0.01).[2]持续性MTWA在36例受试者中出现,出现持续MTWA的平均心率为(160.4±20.39)次/min,5%分位数为136次/min,其中5例受试者(占全体受试者4.5%)出现持续性MTWA时的心率<136次/min,出现持续MTWA的平均心率是预计大心率(220-年龄)的(76.7±9.8)%,5%分位数为60%,只有3例受试者(占全体受试者2.7%)心率<预计大心率的60%.结论 >6岁的正常儿童可以应用运动平板仪进行MTWA检测,Valt具有频率依赖性,持续性TWA只在少数正常儿童中出现,而且在心率<136次/min或<60%大预计心率时极少出现.

  • 创伤后应激谱系障碍

    作者:潘晓鸥;仇剑崟

    1谱系障碍ICD和DSM诊断系统的出现为精神科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标准,是现代精神病学的重要发展.但是精神疾病如此的复杂,现有的诊断和分类系统能够客观的反映精神疾病的真实面貌吗?这样的疑问似乎从未停止过.有两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值得思索和讨论:1.现有的诊断标准大多为诊断的实施设定了"阈"(threshold),即诊断标准中所需的症状的数目、严重度以及持续时间,只有达到了阈值才能作出相应的诊断.如果没有达到诊断的阈值,即使存在明显的功能损害,也难以做出明确的诊断.究竟怎样来看待这样的"阈下综合症"(subthreshold syndrome)呢?

  • 多种维生素预防唇腭裂发生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诗雷;袁文化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在新生儿的发生率因人种、民族和地区而异,约为1/500~1/1000,占所有先天性畸形的65%左右,在我国发生率约为1.82‰[1]。由于唇腭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故一直是全球范围健康保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其临床治疗已经从单一采用外科手段封闭裂隙发展到由外科、儿科、正畸科、耳鼻喉科、语音病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综合序列治疗(team approach),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尽管如此,根本的问题应着眼于如何预防或减轻唇腭裂畸形的发生。唇腭裂的病因目前虽然尚未明确,但众多学者认为造成致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是由于遗传和环境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并支持20年前Carter所提出的唇腭裂多因素阈值遗传模型:即遗传易感因素与环境因素相叠加,其中以遗传易感因素为主,当总效应超过一定阈值后即发病。其遗传基础是多基因遗传[2]。因此对于那些唇腭裂发生率较高,有阳性家族史或者有环境致畸因子暴露史的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

  • 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在218例口腔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估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申莉;秦帅华;李新明;李文鹿

    目的:分析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在评估口腔癌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质量中的佳阈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18例口腔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填写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和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共回收有效问卷178份,回收率81.65%.以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的佳阈值.应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别采用Spearman-Brown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对量表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总得分与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总分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685,P<O.05).当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阈值取55.682分时,ROC曲线距离左上角近,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约登指数分别为0.797、0.676、0.203、0.324和0.473,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面积的标准误为0.047,95%CI为0.718~0.901;当阈值取整数时为56分.结论:郑州大学生存质量量表在口腔癌患者术后3~6个月的生存质量评估中的佳阈值为56分,可作为口腔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估及筛查的参考依据.

  • FPIA、RIA在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刘文豹;刘杰;刘增

    环孢素A(CS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抑制异体排斥反应,但由于CSA有效阈值窄,用量过少,不足以抑制排斥反应,用量过多,又会产生严重的肝肾毒性反应,因此移植术后监测CSA血药浓度至关重要[1].由于血药浓度监测方法不统一,监测结果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对服用CSA的肾移植术后患者209例,同时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对潜艇艇员对比视力的影响

    作者:时粉周;孟淼;方以群;姚健;彭智勇;顾秀良;张和翔

    自1962年英国首次采用快速上浮脱险技术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相继采用了这一技术,我国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目前快速上浮脱险已成为潜艇失事后艇员单人脱险的主要方式.笔者在实验室完成了潜艇艇员模拟快速上浮脱险训练,在训练中对脱险人员进行了对比视力(contrast visual acuity,CVA)和对比阈值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研究快速上浮脱险对艇员视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 多频听觉稳态反应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在测听中的应用

    作者:吴医婕;吴皓;李蕴;汪照炎;黄琦;陈向平;沈敏

    目的 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比较两组的ASSR、Tb-ABR反应阈及PTA阈值,同时就ASSR、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SSR和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听力障碍组中,Tb-ABR的反应阈与PTA阈值接近,而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差值较大.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要普遍优于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结论 ASSR和Tb-ABR均为较好的评估行为听阈的客观测听方法.

  • 肿瘤放射治疗生物靶区轮廓确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建军;黄钢;万良荣;孙晓光;施一平

    目的利用体外模型实验,确定PET/CT图像中生物靶区边界的阈值及不同PET图像采集条件下对阈值的可能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生物靶区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利用Flanged Jaszczak Ect Phantom及等比稀释法建立不同直径与靶本比浓度的热区模型,应用Profile曲线软件,将在CT图像上显示的热区边界准确复制到PET图像中,通过大阈值法计算勾画生物靶区体积的阈值;并研究在不同总计数率、靶本比浓度、直径大小和采集模式下对热区边界阈值变化的影响.结果靶本比对PET图像中靶区边界阈值大小的确定存在明显差异,当靶本比分别为2:1和≥4:1时,其阈值分别为0.54±0.10和0.41±0.09(P<0.05).热区直径、总计数率及采集模式对靶区边界阈值的计算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使用PET/CT图像确定生物靶区体积时,应当根据图像中靶本比大小选择合适的阈值进行勾画,可近似准确地计算靶区体积;总计数率、直径大小与采集模式对靶区边界的确定没有明显影响.

  • 兔主动脉CTVE重建中阈值与伪影的关系

    作者:毛新清;杨振燕;郑少强;赵小虎

    目的探讨CTVE中阈值的改变对CTVE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兔主动脉CTVE重建中改变阈值,将出现伪影时的阈值与主动脉中心平均CT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出现伪影时的阈值均与主动脉中心平均密度具有正相关(r1=0.649,P1<0.05;r2=0.928,P2<0.05;r3=0.611,P3<0.05),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增强后主动脉中心平均CT值可测定CTVE的显示阈值范围,从而消除伪影.

  • 危重患者胰岛素干预血糖控制的研究

    作者:楼浩明;杨涵铭

    危重患者存在与应激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其所导致的中度高血糖曾被认为是可接受的现象[1],但血糖升高,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2].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同的血糖治疗阈值,予以胰岛素干预血糖控制,旨在探讨更适合危重患者的血糖阈值及胰岛素治疗.

  • 溧阳市2009-2015年传染病自动预警效果评价

    作者:黄丽琴;彭柳明

    目的 了解溧阳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并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溧阳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溧阳市共收到预警信息808条,涉及病例3 514例,涵盖26个病种.预警信息数居前3位的分别为麻疹、手足口病和细菌性痢疾,占所有预警信息的73.39%;预警信息呈季节性分布,高峰出现在4-6月,占46.91%.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00%,平均响应时间0.90h,2h响应率为95.42%,24 h响应率99.38%,预警信号阳性率为1.11%.结论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偏低,应对预警阈值进一步优化,常见、多发非法定传染病建议纳入预警信息系统.

  • 左束支区起搏治疗宽QRS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钱志宏;乔思芬;蒋俊;孙伟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对宽QRS波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AF)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对10例慢AF宽QRS波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希氏束旁左束支区起搏及右室心尖部永久起搏器(DDD)起搏治疗.记录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QRS波宽度.于术中、术后7d、30 d、3月及6月测定起搏电极的参数、检测脑钠肽水平以及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房直径及左室直径、心脏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 左束支区起搏电极植入X线曝光时间长于右室心尖部电极植入时间.与术前相比,左束支区起搏患者术后QRS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脑钠肽显著下降,左房直径及左室直径明显缩小,心脏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左束支区起搏参数与心尖部位起搏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起搏电极阻抗、感知与起搏阈值较术中明显下降.经过随访,未发现左束支起搏电极有老化及电极脱位现象.结论 慢AF宽QRS波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行希氏束旁左束支区起搏,并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 重视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阈值的报告

    作者:刘宝玉;龚玉琴;张云

    心肌缺血阈值(MIT)是指冠心病患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时的心率水平.高心肌缺血阈(HMIT)是指同一次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发生的心肌缺血时的高心率水平;

  • 心电图左心室肥厚时电压诊断标准的探讨

    作者:周梅

    心电图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方法,其主要标准取决于固定电压的阈值。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UCG)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心室壁的厚度及心室腔的大小,其中左心室重量这一指标显示了与尸检资料……

  • VVI起搏伴室性早搏二联律1例

    作者:孙红剑;周江宁

    患者男性,71岁,2003年1月植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60次/min,感知阈值2.8mV、反拗期330ms,脉宽0.4ms.术后起搏器感知、起搏功能正常出院.

  • 麻醉医师如何应对围术期高血压的挑战

    作者:邓硕曾;宋海波;刘进

    中国高血压患者已增至1.6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快速增加,老年高血压手术的比例也随之攀升.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风险管理成为麻醉医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血压患者推迟手术的血压阈值,高血压患者麻醉的对策及其进展,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转归等问题展开讨论[1].

445 条记录 12/23 页 « 12...9101112131415...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