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推拿联合穴位热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观察

    作者:王珂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穴位热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热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颈部肿块直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63.4%(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肿块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手法配合穴位热敷能够缩小肿块、改善局部肌肉挛缩状态,恢复颈部活动功能,利于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法治疗体会

    作者:陈勇;张灵萍

    2000年2月-2004年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采用按摩、手法扳正等非手术治疗2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治体会

    作者:周明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先天畸形疾病之一.本文详述了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法矫正的时期选择、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术式选择.并附病例32例,其中手法矫正20例,手术治疗12例.经随访0.5~1年,全部治愈.我们的体会是: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既能尽快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又能避免继发性头、面部及颈椎畸形的发生.

  •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范美丽;彭振居;邹炜;高在芬;朱宁;杨文华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相关因素,以便早期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先天性肌性斜颈组患儿200例及对照组小儿4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小儿的出生体重、家族遗传史、父母年龄、父母职业、孕期状况、分娩方式、胎次、出生时面部不对称、患儿卧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小儿的出生体重、父母年龄、孕期状况(如孕期发热、用药、病毒感染、胎位不正、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孕期经常玩游戏等)、分娩方式、出生时面部不对称、并发髋关节脱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儿出生时体重重、父母亲年龄大、孕期异常、剖宫产、出生时面部不对称、并发髋关节脱位可能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的相关因素.

  • 孕期运动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预防作用

    作者:郝杰;岳远更;杨博;金伟

    目的 观察孕期运动结合护理干预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预防作用,分析孕期运动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降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产妇12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产妇围生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产妇围生期给予孕期运动结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瘤样改变、胸锁乳突肌肥厚发生率、转剖宫产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分析孕期运动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预防作用.结果 实验组产妇所分娩新生儿的瘤样改变发生率为1.6%,新生儿胸锁乳突肌肥厚发生率为4.6%,对照组分别为8.3%和11.7%,两组新生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转剖宫产率分别为23.1%和4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6.9%和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运动结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住院先天性肌性斜颈儿童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晓明;吴宇;甘清;段友方;杜玉开

    目的:了解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m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住院儿童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为预防儿童CMT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525例0~16岁CMT住院儿童资料.结果:525例中男童324例,女童201例;右侧CMT病变306例,左侧219例;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的确诊年龄及从发现到就诊的时间间隔不同;以胎位异常及异常分娩方式发生率高,分别为19.8%、28.2%;13.5%的CMT患儿合并畸形;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部位多与CMT同侧;面部畸形程度与年龄相关.结论:遗传因素、胎位异常、异常分娩方式可能是儿童CMT的危险因素.加强孕产期保健有助于降低CMT的发病率.

  • 推拿配合超声波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48例

    作者:魏小丽

    目的:观察手法推拿配合超声波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按揉及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并采用牵拉手法,同时配合超声波治疗本病48例.结果:总有效率95.8%.结论: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起到了舒筋活血通络,软坚散结消肿的作用,超声波振动引起组织内微细的按摩作用可改善血液淋巴循环,使挛缩肌肉的纤维组织松弛.

  • 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的康复护理

    作者:郑婷婷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患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至2011年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43例,术后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取颈托牵引及石膏背心固定的护理方法,并进行颈部功能的康复训练、视力的康复训练的康复护理.结果 本组患儿37例(86.1%)颈部运动基本正常,2例(4.6%)头部倾斜情况较重.结论 术后牵引、手法康复及颈托矫正相结合,并进行颈部功能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功能,防止术后复发.

  • 先天性肌性斜颈引发突发性晕厥1例

    作者:刘飞;张伟

    庞某,5岁,男.2006年9月16日就诊,主诉:突发晕厥5次,闭目,呼之不应,面略发青,四肢软,每次发作由家人将其仰卧位平放,1 min缓解,发作时右手不灵活,无二便失禁,醒后体虚,一般月余发作1次.既往病史:出生后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1].无家族史.查体:患儿面色微黄,神清语明,形体适中,动作自如,四肢肌力V级,腱反射引出.患儿颈部不偏不倚,无偏歪畸形,颈部右侧软组织触及条索样物.

  • 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观察

    作者:李艳;张军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两组疗程均20~2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有显著疗效.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诊断

    作者:赵毅玲;常建东;单叔煤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4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均发现异常声像图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先天性肌性斜颈应用针灸、推拿配合石蜡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付丛;游云华;熊国平;程思蒙

    目的 探讨采用针灸、推拿和石蜡联合疗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8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划分为研究组(针灸、推拿和石蜡联合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推拿疗法)各40例,两组治疗20周后对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针灸、推拿配合石蜡对先天性肌性斜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58例

    作者:何永瑞

    小儿天生性肌性斜颈的病因尚难确定,其病理主要是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患儿在开始发病时,一般无明显的颈椎骨的骨性改变,至后期,脊柱可出现侧弯,同一椎骨上下径、前后径及横径出现不对称[1].笔者依据临床体征,用推拿手法分型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小结如下.

  • 2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复发病例的诊治

    作者:许雅丽;李笃妙;熊舒原;陈兴和;张建星;林俊山;宋非无

    目的:对2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后复发病例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9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29例均行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术,术后予枕颌牵引1个月,佩戴胸颈联合支具3~6个月。结果29例均获得长期随访(11个月至10年),患者头颈偏斜症状消失,颈活动正常,效果优良。结论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术,联合术后枕颌吊带牵引、佩戴胸颈联合支具,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复发病例的有效方法。

  • 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须重视促进颈肌发育

    作者:姚笑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以单侧胸锁乳突肌为主的颈部肌肉挛缩或发育不良所致的小儿畸形,1岁以内者以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部分医生的治疗仅停留在按摩胸锁乳突肌挛缩的包块上,忽视对除胸锁乳突肌以外的其他发育不良的肌肉进行治疗,从而使治疗不彻底,甚至劳而无功.故笔者认为,在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时,不仅要重视对病变胸锁乳突肌本身的治疗,还要有效地促进周围相邻肌肉的发育,二者并重,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本病的目的.

  • 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纤维连接蛋白与MMP-7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达;谈绍安;夏顺珍;蔡新华;张爱红;赵健;万金;李德宇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胸锁乳突肌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及基质溶解素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纤维连接蛋白胶原在对照组表达极少,在肌肉型组和纤维型组中表达明显增加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7在对照组中有少量的表达,在肌肉型组中表达略有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型组中表达极少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肌肉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胸锁乳突肌纤维化程度与纤维连接蛋白增生的量有关,而纤维连接蛋白增生的程度与MMP-7有一定的关系.

  • 家庭被动伸展运动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刘熙;汪锋;陈永田

    目的 分析家庭被动伸展运动(PSE)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M T)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接受家庭PSE治疗的CM T婴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家庭PSE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随访3~12个月,家庭PSE治疗有效124例(93.2%),无效9例(6.8%).家庭PSE治疗CM T新生儿(年龄≤28 d)、小婴儿(28 d<年龄≤6个月)有效的比例高于大婴儿(6个月<年龄≤1岁)[(40/42)例、(78/82)例vs.(6/9)例](P<0.05),治疗轻中度头歪CM T婴儿有效的比例高于重度头歪婴儿[(115/118)例vs.(9/15)例](P<0.05);不同性别、病变侧别、临床病理分型、面部不对称程度CM T 婴儿间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PSE治疗婴儿CM T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尽早治疗和头歪程度较轻的CM T婴儿.

  • 让歪脖子宝宝“改‘斜’归正”

    作者:王琪

    妈妈发现六个月大的强强无论是吃奶还是睡觉,总喜欢把头偏到左边.摸摸颈部发现有一条索状肿块,医生说强强得的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医生说先天性斜颈与损伤有关,如生产时胎位不正,颈部肌肉受压,血管受压缺血等,导致肌肉发育不良、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终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造成挛缩.

  • 肌纤维母细胞在先天性肌性斜颈中分布的研究

    作者:陈根强;潘志军;周燕;陈丽荣

    目的 研究肌纤维母细胞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辅以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技术.对21例先天性肌性斜颈及10例正常肌肉腱性组织标本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进行观察和检测.以研究肌纤维母细胞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中的分布.结果 α-SMA在对照组中未见明显表达,3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标本α-SMA染色阴性,18例病变标本中α-SMA染色阳性,病变组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肌纤维母细胞在肌性斜颈中分布强度与病程有关,6岁以上组分布明显减弱,与6岁以下组(包括6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肌纤维母细胞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病关键病理因素.6岁以上组先天性肌性斜颈中肌纤维母细胞的分布明显减弱,而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似腱样组织.

  • 揉捏牵转法结合家庭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远青;许丽

    [目的]研究揉捏牵转法配合家庭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揉捏牵转法配合家庭护理组(治疗组)与常规推拿手法组(对照组),10d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以症状、体征为观察指标,评价各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7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揉捏牵转法配合家庭护理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具有治愈率高的特点,有利于患儿的症状恢复。

215 条记录 5/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