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量化的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珊玫;高知玲;吕茜婷;陈勇

    目的:探讨经量化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疾病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回顾性分析12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及对照组12例正常肝脏的影像资料,应用3.0T MR 行常规 MR 及 DWI,120例患者共检出179个病灶(其中53个肝癌、61个转移瘤、32个肝血管瘤及33个肝囊肿),分析其与对照组的 DWI 图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测量 ADC 值,比较其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组研究 b 值选择800 s/mm2,(1)其中33个肝囊肿呈低信号,51个肝癌、61个肝转移瘤及32个肝血管瘤呈高信号,肝囊肿的 DWI 图像信号与肝癌、肝转移瘤及肝血管瘤有显著性差异(P <0.05);(2)肝癌、肝转移瘤 ADC 伪彩图大体呈冷色系表现,肝囊肿、肝血管瘤 ADC 伪彩图大体呈暖色系表现;(3)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平均 ADC 值相互间行两两比较,总体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但肝癌与肝转移瘤之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通过结合背景肝,比较肝癌的病灶/背景肝 ADC 值与肝转移瘤的病灶/背景肝 ADC 值,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DWI 和 ADC 图分析及ADC 值测量可为肝脏占位性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 胰腺癌表观扩散系数与纤维化含量、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娜;宦怡;任静;王映梅;付欣;刘顺帆;王警建;赵清;韩冰;王龙龙;高延忠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扩散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 )值与纤维化含量、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 P )表达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3.0T 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使用单一层面法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癌区ADC值,并对胰腺癌患者的蜡块进行Masson染色及FAP免疫组化染色,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ADC值与纤维化含量、FA P染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区的ADC值与纤维化含量呈负相关( r=-0.459),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6),中~高分化组ADC值与纤维化含量呈负相关( r=-0.564,P=0.044)。ADC值与 FA P染色评分呈负相关( r=-0.479,P=0.036)。结论胰腺癌的ADC值与其病理参数间呈负相关,DWI有望对胰腺癌的病理特征实现定量成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病理特征。

  • 直肠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ADC 值与 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王铮;苏丹柯;赖少侣;金观桥;徐茂林;康巍;赵阳

    目的:探讨直肠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 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术前行盆腔 MRI、直肠 DWI 及增强检查,按 Ki-67指数差异,将其分为 A~D 4组:A组 Ki-67<10%(-),B 组 Ki-6710%~25%(+),C 组 Ki-6726%~50%(++),D 组 Ki-67>50%(+++)。分别计算各组肿瘤的ADC 值并分析与 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 组(13例)肿瘤的平均 ADC 值为(1.280±0.200)×10-3 mm2/s;B 组(14例)平均 ADC 值为(1.044±0.046)×10-3 mm2/s;C 组(9例)平均 ADC 值为(0.987±0.256)×10-3 mm2/s;D 组(11例)平均 ADC 值(0.851±0.099)×10-3 mm2/s;Ki-67表达水平不同的直肠癌各组间平均 ADC 值差异明显(P =0.001);ADC 值与 Ki-67表达水平呈中等负相关(r=-0.577,P=0.000)。结论DWI 检查及 ADC 值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间接评估直肠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及预后。

  • ADC 值动态监测进展期胃癌化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赵娓娓;全志永;陈燕;王珂;任芳;赵青川;文娣娣;侯炜寰;潘奇;李娜;任静;宦怡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进展期胃癌化疗疗效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3 d、7 d、30 d 和60 d 行 T2 WI-MRI、DWI-MRI 检查。测量化疗前和化疗后60 d 横轴位肿瘤大径,以及化疗前及化疗后各时间点肿瘤 ADC 值,分析各疗效组化疗前和化疗后不同时间点 ADC 值差异。结果部分有效(PR)组化疗前、化疗后3 d、7 d、30 d、60 d ADC 值呈上升趋势,化疗前与化疗后各时间点的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稳定(SD)组化疗前、化疗后3 d、7 d、30 d ADC 值变化呈上升趋势,于化疗后60 d ADC 值有所下降,化疗前与化疗后各时间点的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WI 及 ADC 值可动态观察和早期定量监测进展期胃癌化疗疗效。

  • 直肠腺癌 MRI 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分化程度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朱进;成志强;杨明利;康文炎;龚静山;夏利刚;徐坚民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 MRI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组织病理学分级相关性。方法测量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直肠腺癌的 ADC 值,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比较。结果46例直肠腺癌中,高分化14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12例。高分化腺癌 ADC 值为(1.125±0.103)×10-3 mm2/s,中分化腺癌为(1.030±0.098)×10-3 mm2/s,低分化腺癌为(0.922±0.091)×10-3 mm2/s。Kruskal-Wallis H 检验显示直肠腺癌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1,P =0.000)。Mann-Whitney U 检验显示3组间ADC 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腺癌 ADC 值可以作为判断肿瘤分级的生物学标志,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 3.0T MR LAVA 技术联合 DWI对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的价值

    作者:张小彪;郭玉林;李婷;何花;蔡磊;侯登华

    目的:探讨3.0T MR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的检出与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肝癌患者的 MRI 资料,均行 LAVA 序列多期增强扫描及 DWI(b 值800 s/ mm2)。分析比较 LAVA增强(A 组)、DWI(B 组)、二者联合(C 组)对小肝癌的检出率;LAVA 增强、LAVA 增强联合 DWI[高信号+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病灶与周围肝组织 ADC 值的比值]在小肝癌定性方面的价值。结果LAVA 增强联合 DWI 较单独使用 LAVA 增强检出小肝癌高,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LAVA 增强联合 DWI 与单独使用 LAVA 增强在小肝癌定性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LAVA 技术联合 DWI 可弥补单独使用 LAVA 技术对肝硬化背景上部分小肝癌检出的不足;LAVA 技术联合 DWI 可以为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的定性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动态监测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作者:王欢欢;何健;朱丽晶;闫婧;俞海平;李茗;李晨;周正扬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病理证实为中晚期(Ⅱb 期以上)宫颈癌拟行放化疗的患者,于放化疗前、结束时及结束后1个月行盆腔 MR 扫描。3例患者于放化疗结束后立即行手术切除,其余39例患者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28例完全缓解(CR ),10例部分缓解(PR),1例病灶稳定(SD)。28例 CR 中,11例于放化疗结束时病灶即完全消失(即刻反应组),17例于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病灶才完全消失(延迟反应组)。比较不同疗效组肿瘤大径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CR 即刻反应组基线肿瘤大径(3.6 cm±0.9 cm)显著小于 PR 组(5.3 cm±2.5 cm,P =0.046)和治疗结束时尚有病灶残留的患者(5.1 cm±1.9 cm,P =0.021)。治疗后1个月 CR 组病灶 ADC 值(1.43×10-3 mm2/ s±0.04)显著高于 PR 组(1.29×10-3 mm2/s±0.11,P <0.001)。不同疗效组患者肿瘤大径及ADC 值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且放化疗结束时肿瘤 ADC 值与大径二者变化率存在显著相关性(r=0.421,P =0.005)。结论肿瘤大径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不同疗效组肿瘤大径和 ADC 值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肿瘤 ADC 值可以作为疗效评估的辅助指标。

  • ADC值鉴别胃癌淋巴结性质的研究

    作者:孟祥福;石洁;康静霞

    目的 探讨ADC值鉴别胃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图像,测量胃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小ADC值以及右肾门层面右侧竖脊肌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上述各项指标鉴别胃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淋巴结短径和长径均大于非转移淋巴结,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转移淋巴结的小ADC值和rADC值均低于非转移淋巴结,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短径、长径、小ADC值和rADC值对鉴别胃癌胃周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均有诊断意义(Az>0.5),其中小ADC值的诊断效能高,选取小ADC值阈值为0.913×10-3mm2/s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和77.4%.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各ADC值指标与形态学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ADC值能很好地鉴别胃癌转移与非转移淋巴结,以小ADC值为敏感,其诊断效能优于形态学指标.

  • ADC 值评估直肠癌病理及预后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侯炜寰;任静;潘奇;李娜;刘会佳;黄旭方;张振华;芦军涛;印弘;宦怡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 MRI 及 DWI 资料,ADC 值由 b 值为0 s/mm2与1000 s/mm2的 DWI 检查所获取,测量肿瘤平均 ADC 值,根据肿瘤分化程度、T 分期以及直肠系膜筋膜、脉管和神经是否受侵犯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直肠癌平均 ADC值在肿瘤分化程度组、T 分期组、N 分期组以及直肠系膜筋膜和神经是否受犯侵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组的高-中分化与中分化(P =0.996)、中-低分化与低分化(P =0.957)的平均 ADC 值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 分期组中 T1与 T3期的平均 ADC 值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N 分期组的 N0、N1和 N2期3组平均 ADC 值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DC 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直肠癌的病理分级及预后。

  • DWIBS 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学焕;刘筠;钟进;许亮;张秀玲;郝彩仙;宗常青;乔辉

    目的:探讨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经肠镜确诊的直肠癌患者行常规 MRI 及 DWIBS 检查。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实质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 ADC 值的诊断阈值。结果73枚淋巴结中,转移性淋巴结52枚,非转移性淋巴结21枚。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实质部分的 ADC 值分别为(0.881±0.094)×10-3 mm2/s和(1.072±0.108)×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当以 ADC=0.957×10-3 mm2/s 作为鉴别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指标,其诊断价值为优(Az 值=0.919,P <0.05),灵敏度为90.5%,特异度为80.8%。结论ADC 值可用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鉴别,DWIBS 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直肠管状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ADC 值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

    作者:陈长春;袁子龙;郭小芳;陈宪;刘玉林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管状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术前行 MRI 检查且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直肠管状腺癌患者的 DWI 影像特点,其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14例。在 b 值为0 s/mm2和1000 s/mm2条件下计算 ADC 值并分析其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分化组平均 ADC值(0.92±0.05)×10-3 mm2/s;中分化组平均 ADC 值(0.79±0.10)×10-3 mm2/s;低分化组平均 ADC 值(0.71±0.06)×10-3 mm2/s。不同分化程度的直肠管状腺癌各组别 ADC 值有明显差异(P <0.05);ADC 值与肿瘤分化恶性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04,P <0.01。结论DWI 及 ADC 值的测量可成为一种判断直肠管状腺癌分化恶性程度的重要检查手段。

  • MR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齐晓辉;时高峰;王琦;李如迅;许茜

    目的 通过对伴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或可疑小肝癌患者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多期增强扫描,研究DWI及ADC值对小肝癌的检出敏感性,得出诊断小肝癌的ADC佳界值.方法 42例临床诊断或怀疑小肝癌患者进行DWI和多期增强扫描,DWI采用b值0,800 s/mm2.根据病灶DWI后的图像测量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WI、T1WI、T2WI序列对肝脏小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4.34%、79.25%、83.02%.小肝癌的ADC值小于肝硬化实质和良性病变的ADC值,且它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5和0.017).当诊断良恶性的ADC临界值设为1.176×10-3 s/mm2时,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81.2%.结论 DWI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常规T1WI和T2WI.小肝癌的ADC值小于良性病变,ADC值有助于良恶性的诊断.

  • 3.0T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正常肝脏的定量研究

    作者:高凤霄;李彩英;赵爽;李永才;范晓娟

    目的 对正常志愿者行肝脏扩散加权成像,测量肝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提出正常肝脏ADC值范围,并探讨与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38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5~75岁,平均(41.22±14.67)岁,男19例,女19例,分别按年龄≥45岁和<45岁分为2组,并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采用3.0T核磁共振仪行DWI扫描,并采集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b值分别为500、800、1 000 s/mm2时,正常人肝脏ADC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1 448.75±313.31) mm2/s、(1 221.29士258.54) mm2/s、(1 153.53±218.21)mm2/s;同一 b值时,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AD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年龄段或同一性别间,其b值=500 s/mm2时,均与b=800,1 000 s/mm2时存在差异(P<0.05),而b=800 s/mm2与b=1 000 s/mm2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3.0T多射频核磁共振仪可以对正常肝脏的水分子扩散进行定量分析,对正常肝脏ADC值的范围正常参考值的提出,可为肝脏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癌的显示及其恶性程度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亓俊霞;白人驹;于长路;贾科峰;张翔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选择直肠癌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合适b值,并探讨DWI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肿瘤恶性程度预测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首诊直肠癌的40例患者行前瞻性MR扫描研究.采用单次激发SEEPI序列,取0 s/mm2和500、800 s/mm2与1 000 s/mm2 3组b值行MR扩散加权成像,获得各b值下直肠癌病变的DWI图、ADC图及指数化ADC(eADC)图.结果 不同b值的DWI图像上,直肠癌病变均表现为高信号,并且随着b值的升高,病变信号强度下降;不同b值下,病变ADC值不同;同一b值下,不同分化程度间病变的ADC值不同;经ROC曲线分析,各b值下,病变的ADC值均可作为评估肿瘤分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且以选取b值为1 000 s/mm2时,曲线下面积大,即诊断效能高,ADC值的佳阈值为0.600×10-3mm2/s.结论使用b值为1 000 s/mm2的DWI序列检查利于直肠癌病变的早期诊断.DWI表现及所测得的AD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肿瘤的分化状况,有助于术前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

  • 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不同b值DWI的ADC值特点及变化趋势

    作者:李丹燕;何健;朱斌;章士正;田传帅

    目的 分析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条件下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40例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包括肝细胞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癌、胃癌、肺腺癌肝转移)患者行MR DWI扫描(b=0,50,150,500,800 s/mm2).测得80个靶病灶的ADC值,分析肝脏各种常见恶性肿瘤ADC值的差异及其随b值升高的变化趋势.结果 按照低b值条件(b=50,150 s/mm2)和高b值条件(b=500,800 s/mm2),对上述各种肝脏恶性肿瘤ADC值分组,胰腺癌肝转移瘤在低b值上ADC值较低,高b值ADC值较高;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在低b值上ADC值较高,高b值ADC值稍低;其余类型的肝脏恶性肿瘤ADC值均较低.本研究中所有类型肿瘤ADC值均随b值增大逐步下降,但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下降曲线包括"平坦-速降-平坦型","速降-速降-平坦型","平坦-速降-速降型"和"平坦-平坦-平坦型".结论 ADC值大小及其变化规律能够反映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不同特点,为研究其性质提供了新的工具.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卫兵;龚良庚;任海波;连珞;尹建华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临床病理证实肝硬化的患者20例(年龄38~75岁,平均52.4岁±6.7岁)和健康对照组26例(年龄15~70岁,平均48.5岁±5.9岁)纳入本研究.测量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ADC值与FA值,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所有的统计分析由SPSS17.0软件完成.结果 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C值显著减低、FA值显著升高,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ADC值分别为(1.308±0.188)×10-3 mm2/s,(1.515±0.134)×10-3 mm2/s(t=4.191,P<0.001);FA值分别为0.344±0.124,0.259±0.067(t=2.760,P=0.01).结论 肝脏DTI联合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可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有助于肝硬化病变的诊断.

  • 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

    作者:韩博;杨广夫;杨小军;闫新成;李金柱;何滨;刘晖;姚晓群;富宪民;张文奎;张保其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及肾上腺肿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评价DW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正常人、33例肾上腺肿瘤行常规MRI及DWI检查,观察肾上腺的信号强度及测量肿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 (1)在DWI像上正常肾上腺表现为均匀高信号.(2)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转移瘤均表现为高信号,中心坏死区呈低信号,髓脂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肾上腺囊肿表现为低信号.(3)肾上腺囊肿、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分别为(2.896±0.114)×10-3 mm2/s、(2.009±0.08)×10-3 mm2/s、(1.903±0.076)×10-3 mm2/s、(1.861±0.073)×10-3 mm2/s.肾上腺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囊肿与腺瘤、嗜铬细胞瘤、髓脂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ADC值分别为(2.114±0.109)×10-3 mm2/s、(1.327±0.132)×10-3 mm2/s(P<0.05).结论 DWI对肾上腺肿瘤性质鉴别有重要价值,是对常规MR检查的有益补充.

  • 脾脏ADC值与门脉高压及脾亢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技峰;詹松华;张安君;朱琼;黄学菁

    目的 探究脾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 52例行腹部MRI(包括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其中正常组18例,肝硬化无门脉高压症组24例及有门脉高压症组10例,分别测量脾脏ADC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肝硬化患者脾亢指标--外周血细胞(RBC/WBC/PLT)数值与脾脏ADC值的相应关系.结果 随着门脉高压的出现脾脏ADC值降低,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的变化与脾亢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门脉高压时脾脏ADC值的下降反映了相应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并不能反映相伴发生的脾亢.

  •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闫新成;杨广夫;刘晖;何滨;韩博;李金柱;富宪民;姚晓群;杨小军;张保其;张文奎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正常及10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包括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瘤31例,肝血管瘤19例及肝囊肿26例. 结果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mm2/s;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肝囊肿ADC值分别为(1.38±0.37)×10-3 mm2/s、(1.71±0.78)×10-3 mm2/s、(2.41±0.51)×10-3 mm2/s、(3.96±0.76)×10-3 mm2/s,肝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ADC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DWI图像上,肝囊肿呈低或等信号,肝血管瘤呈稍高信号,肝癌和转移瘤呈高信号.结论 分析DWI图像特点及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灶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与肝癌的应用研究

    作者:黎军强;龙莉玲;黄仲奎;李文美;叶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硬化与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21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肝癌患者于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分析正常肝脏、肝硬化与肝癌扩散加权成像的特点,并测量正常肝脏、肝硬化与肝癌的ADC值,分析三者ADC值范围及不同b值时,ADC值对正常肝脏、肝硬化及肝癌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 当b值为100 s/mm2时,正常肝脏ADC值分别与肝硬化、肝癌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肝硬化与肝癌ADC值之间无差异(P>0.05);当b值分别为300 s/mm2和1000 s/mm2时,正常肝脏、肝硬化及肝癌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b值为300 s/mm2时,ADC值对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2.6%和100%;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0.4%.当b值为1000 s/mm2时,ADC值对肝硬化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6.9%和100%;对肝细胞癌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5.2%和66.7%.结论 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肝脏DWI,通过综合及量化分析肝硬化与肝癌ADC值的变化规律,能为肝硬化及肝癌的诊断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760 条记录 33/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