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扩散张量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云霞;王秀荣;娄明武;赖文娟;胡卫东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平均年增长率为2%~3%。在我国大城市乳腺癌已占女性恶性肿瘤患病率第1位,严重影响到女性生活质量[1]。据临床资料显示,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90%以上。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作为新型的检查手段,无创伤、无辐射,不仅可以测定病变的扩散能力,同时还能测定各向异性,用于评估良恶性不失为一种快速易行可重复的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潜在独特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恶性病灶与患、健侧腺体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tropy,FA)的差异,旨在探讨 DTI 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对临床把握治疗时机及手术方式提供指导。

  • 矢状位DW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与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士峰;刘爱连;李烨;孙美玉;黄侃;宋清伟;关宏伟;仲林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常见组织学类型。EC分期以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推荐的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分期依据包括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是否受累、是否存在局部扩散、是否存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等[1]。不同分期的EC其预后与治疗方案均不相同。同时,EC病理级别和肌层浸润深度又与淋巴结转移几率和患者整体生存率密切相关[2]。利用影像学方法对EC进行术前分期与分级的评估极为重要。已有报道指出,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对 EC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准确率较高[3],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可以预测 EC 病理分级[4]。由于子宫位置可呈前倾、前驱、后斜位,因此矢状位MR图像可更为准确显示子宫全貌[5]。本研究探讨矢状位DWI(sag DWI)对 EC分期的价值,并分析不同分期、不同病理级别EC间ADC值的差异,以期术前准确预测EC分期、分级,合理指导手术并判断预后。

  • ADC 值测量在颅脑 DWI 高信号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闫新成;郭苏晋;鱼博浪;张明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目前唯一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常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来评价组织的扩散性,该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较为广泛[1],对脑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2]。本研究通过分析颅脑 DWI 高信号脑肿瘤特点,并测量其 ADC 值,探讨 ADC 值测量在颅脑DWI 高信号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MR 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诊断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哺乳期脓肿

    作者:刘丽华;龙淼淼;刘宁;胡占东;汪俊萍;葛夕洪;沈文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AG)隆乳后女性易发生哺乳期积乳、感染,早期发现困难,易迅速进展为巨大脓肿,治疗不当可致伤口愈合困难及乳房变形等严重后果[1-2]。如何判定 PAAG 囊腔脓肿形成为外科医生面临的大难题。常规影像学方法钼靶、B 超专注于解剖学形态,无法敏感、直观显示填充物成分、性状改变。尽管 MRI 在隆乳后乳腺随访及并发症检出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多数研究只关注常规 T1 WI、脂肪抑制 T2 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能无创监测组织中水分子的自由扩散能力差异,敏感地反映囊性病变内容物信息,故该序列在检测PAAG 植入物(97.5%成分为自由水)成分、性状异常改变、尤其感染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潜力。本研究总结了应用 DWI 序列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定量测量成功诊断的一组隆乳后哺乳期 PAAG 脓肿患者影像资料,以提高该序列在乳腺整形领域的筛查应用率及隆乳后乳腺脓肿的早期检出率。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祁红艳;鲍海华;郭顺林;辛仲宏;张兴强

    肝硬化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我国更是此病的高发国家,长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症状常不明显,后期则会危害其他系统,主要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及肝功能损害,并出现严重并发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对水分子的"布朗运动"非常敏感的无创性全新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反映人体器官内水分子的运动状况,体现其生理和病理特点[1].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b值下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肝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其扩散加权成像特点,进而探讨DWI在肝硬化早期诊断和分级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 rADC评价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放化疗疗效

    作者:唐爽;林灿洁;潘志格;文小芝;覃霞

    目的 分析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治疗前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指标,评估 rADC在放化疗后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经病理学证实的初治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转移性淋巴结107枚,行DWI并分别测量、计算放化疗前后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病灶的 rADC值,将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分为有效组(CR+PR,n =84)及无效组(SD+PD,n=23),比较2组间rADC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有效组的靶体积消失或缩小30%以上,rADC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1,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间r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1,P<0.05).结论 rADC可作为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治疗近期疗效评价的辅助指标.

  • DWI-ADC值对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疗效预测研究

    作者:郭炜;罗德红;林蒙;李琳;赵燕风;杨亮;周纯武

    目的:评估 MR 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DWI-ADC 值)对晚期鼻咽癌(NPC)诱导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35例晚期 NPC 患者,放射治疗前均行正规2周期诱导化疗。于诱导化疗结束后依据肿瘤缓解情况分为完全缓解组(CR)、部分缓解组(PR)及稳定组(SD)。治疗有效组包括 CR 组及 PR 组。依据年龄分为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组与成人组。依据病理类型分为非角化未分化型癌组和非角化分化型癌组。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T 分期标准,分为 T2、T3及 T4组。对诱导化疗前各组间 ADC 值定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PR、治疗有效组(CR+PR)及 SD 组诱导化疗前肿瘤 ADC值分别为(0.70±0.06)×10-3 mm2/s、(0.72±0.04)×10-3 mm2/s、(0.71±0.04)×10-3 mm2/s 及(0.85±0.02)×10-3 mm2/s。PR 组、治疗有效组 ADC 值均低于 SD 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组化疗前 ADC 值为(0.73±0.07)×10-3 mm2/s,成人组化疗前 ADC 值为(0.75±0.07)×10-3 mm2/s,二者化疗前 ADC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角化未分化型癌组及非角化分化型癌组化疗前 ADC 值分别为(0.76±0.08)×10-3 mm2/s、(0.74±0.06)×10-3 mm2/s,二者化疗前 ADC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组化疗前 ADC 值分别为(0.78±0.05)×10-3 mm2/s、(0.77±0.07)×10-3 mm2/s 及(0.75±0.08)×10-3 mm2/s,各组化疗前 ADC 值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 T 分期级别的增高,其 ADC 值有缓慢降低的趋势。结论诱导化疗前 ADC 值作为一个定量参数能够有助于预测 NPC 诱导化疗疗效。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苏国义;吴飞云;许晓泉;胡昊;沈杰;洪汛宁;刘虎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良性组∶恶性组=25∶15)眼眶肿瘤病例的DWI及ADC图像,分析其DWI及ADC图像信号特点.逐层勾画肿瘤边界以获得整体感兴趣区(ROD,得到肿瘤平均ADC值(ADCM).眼眶良恶性肿瘤的信号特点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2组间ADCM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炎性假瘤及淋巴瘤的ADCM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AIDCM值对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眼眶良恶性肿瘤组间DWI图像信号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组ADC图像信号特点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肿瘤的ADCM明显高于恶性肿瘤(P<0.05),其中炎性假瘤的ADCM明显高于淋巴瘤(P<0.05).以ADC值≥1.289×10-3 mm2/s判断眼眶肿瘤良恶性,可获得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968;敏感度0.960;特异度0.933].结论 磁共振DWI及ADC值在眼眶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 不同b值磁共振 DWI在眼眶良恶性肿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蒯新平;王胜裕;陶晓峰;刘士远;丁庆国

    目的:探讨眼眶良恶性肿块在不同 b 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评价 ADC 值在眼眶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1例眼眶肿块患者,其中良性肿块55例,恶性肿块26例。术前行常规 MRI 及 DWI 检查,每次取2个扩散敏感因子即 b 值=0 s/mm2和/或400、700、1000 s/mm2,观察和比较不同 b 值条件下良恶性肿块的 ADC 值差异,采用 ROC 曲线评价 ADC 值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 b 值下,眼眶良性肿块 ADC 值分别为(1.56±0.35)×10-3 mm2/s、(1.40±0.34)×10-3 mm2/s、(1.30±0.32)×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恶性肿块 ADC 值分别为(1.12±0.47)×10-3 mm2/s、(0.92±0.42)×10-3 mm2/s、(0.87±0.40)×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3)。3组 b 值的 ADC 值诊断眼眶良恶性肿块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866、0.867;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阈值分别为1.05×10-3 mm2/s、0.94×10-3 mm2/s 和0.93×10-3 mm2/s,判断眼眶恶性肿块的灵敏度分别为65%、81%、81%,特异度分别为94.5%、91%、8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0%、7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1%、90%,正确率分别为85%、87%、84%。结论b 值为700 s/mm2诊断效能较高,DWI ADC 值对眼眶良恶性肿块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可以反映眼眶肿块的扩散特征。

  • 3.0T MR 扩散加权成像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作者:曹开明;郝楠馨;王轶彬;宗根林;杜育杉

    目的:探讨3.0T MR 扩散加权成像(DWI)作为定量分析方法在慢性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慢性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与20例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颈椎矢状位 T2 WI、横断位 DWI 扫描,并重建矢状位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计算各组脊髓 T2 WI 高信号例数并测量脊髓 ADC 值;CSM 组分别测量脊髓 C3水平、受压或信号异常部位以及 T1~T2水平 ADC 值,对照组测量 C3、C4~C6、T1~T2水平脊髓 ADC 值。结果 CSM 组Ⅰ~Ⅳ级分别有3例、1例、6例、8例出现脊髓高信号,对照组2例出现脊髓 T2 WI 高信号;脊髓受压部位 ADC 值随 CSM 分级增高而逐渐增高,对照组、CSM 组Ⅰ~Ⅱ级与 CSM Ⅳ级之间 ADC 均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SM 患者脊髓 ADC 值改变要早于脊髓信号的改变;ADC 值可以反映 CSM 患者脊髓的受压程度。

  •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

    作者:康巍;苏丹柯;刘丽东;金观桥;李强

    目的 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鼻咽癌(NPC)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经病理证实的NPC初诊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行鼻咽部DWI扫描、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和统计分析NPC原发灶、受累肌肉、受累斜坡及健康人相应结构的ADC值及其差异;采用ROC曲线获取前述瘤灶的ADC诊断阈值;以放疗后6个月的MRI随访资料为依据,比较DWI+平扫T2WI+增强T1WI与平扫T2WI+增强T1WI 2种组合方法对NPC初诊患者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①NPC原发灶区及受累肌肉的ADC值均数低于正常组织,而受累斜坡的ADC值均数高于正常斜坡,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PC原发灶、受累肌肉及受累斜坡的ADC诊断阈值分别为0.845×10-3 mm2/s、0.861×10-3 mm2/s及0.556×10-3 mm2/s,各阈值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4.3%、86.7%及100.0%,特异性分别为85.7%、66.7%及64.3%.③DWI+平扫T2WI+增强T1WI较平扫T2WI+增强T1WI对NPC T分期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DWI能很好地显示NPC原发瘤及其邻近受累结构,对NPC T分期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MR DTI在大鼠脊髓损伤早期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晓会;吴晓琴;唐亚萍;杨全新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脊髓损伤(SCI)早期扩散微结构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改良后的Allen's方法复制大鼠 SCI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轻度、中度和重度脊髓损伤4组.通过 DTI观察大鼠不同程度 SCI模型早期(6、24、72 h)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结果 大鼠SCI后6 h,FA值开始降低,24 h达到低(P<0.05),且轻、中、重度损伤组间 F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 ADC值仅在重度损伤组减低,24 h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ADC值相比,FA值能更好地反映 SCI的严重程度,且减低程度与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 Lipo-PGE1干预前后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石茜;褚志强;于文娟;许诗超;任涛;季倩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 E1 (Lipo-PGE1 )干预前后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的价值.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50 只,建立不同热缺血时间肝 WIRI 模型、干预组及假手术(sham)组模型.分组记为:S0 (sham)组、S1(热缺血 30 min)组、S2(热缺血40 min)组、S3(30 min 干预)组、S4(40 min 干预)组,每组 10 只.所有实验兔行常规MRI及DTI扫描,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值.MR检查后取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酸(LDH),处死后获取兔肝病理切片.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 CC )检验观察者间测量 ADC、FA 值一致性,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 ADC、FA值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 ADC值与临床化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 名观察者所测 ADC、FA值的I CC 值分别为 0.8 5 0 、0.7 6 4 (ICC>0.7 5 ),一致性良好.随着热缺血时间的延长,ADC 值呈下降趋势.sham组与热缺血组(S1、S2)组间 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干预组与对应热缺血组比较 ADC 值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与干预组(S3、S4)组间 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 FA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 ALT、AST及 LDH 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 均>0.5 ,P 均<0.05 ).结论 DTI 能无创、定量评价肝WIRI及 Lipo-PGE1 对其的干预作用,对动态监测及评价肝 WIRI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扩散加权成像对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疗效的评估

    作者:刘响;时高峰;王琦;王丽佳;李月考

    目的: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的疗效。方法造模成功的 Wistar 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索拉非尼及生理盐水灌胃治疗,连续21 d。治疗前后行 MRI 检查。观察2组大鼠治疗前后肿瘤大小、ADC 值的变化。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变小。②实验组各个 b 值下,治疗后 ADC 值增大。b 值为50 s/mm2时,治疗前后 ADC 值的差值大,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 ADC 值的差值的差距大。③ HE 染色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出现灶性坏死。实验组治疗后肿瘤血管密度减低,VEGF 染色呈低表达。MVD 与 VEGF 与 ADC 值的变化具有相关性。结论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有效,DWI 成像能客观评估索拉非尼治疗大鼠肝癌的有效性。

  • DWI小表观扩散系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的价值

    作者:赵素红;郭卫华;陈佩佩;李亮;邵广瑞

    目的 探讨小表观扩散系数(ADC min)值在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浸润性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149例,所有患者活检前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分析ADC-min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DCIS、IDC合并DCIS(IDC-DCIS)的关系.结果 IDC、IDC-DCIS及DCIS的ADC-min均值分别为(0.95±0.16)×10-3mm2/s,(1.07±0.13)×10-3mm2/s,(1.24±0.18)×10-3 mm2/s,三者的ADC-min值呈升高的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F=32.08,P<0.01).ADC min值取1.02×10-3 mm2/s时是鉴别DCIS和浸润性癌的佳阈值,此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0%和63.6%.结论 乳腺IDC、IDC-DCIS及DCIS的ADC-min值有显著性差异.ADC-min值可作为鉴别乳腺DCIS和浸润性癌的一种有效工具.

  • 肿瘤直径联合ADC值对不同亚型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估价值

    作者:张丹丹;庄治国;耿小川;李岚;华佳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所示肿瘤长径变化率(ΔD%)与联合ΔD% 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率(ΔADC%)对各亚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浸润性乳腺癌患者121例,其中包括 Luminal A型56例、Luminal B型42例、Her-2型13例和三阴型乳腺癌10例.结果 单一运用DCE-MRI中肿瘤ΔD%进行疗效评估,对影像评估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 值在总体患者、Luminal A、Luminal B、Her-2 型和三阴型乳腺癌中分别为0.594、0.617、0.401、0.690、0.800.联合ΔD%和ΔADC%,所得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44、0.792、0.854、0.847、0.800.联合指标对诊断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敏感性在 Luminal 型中升高显著,Her-2型略升高,三阴型不变.结论 ΔD%联合ΔADC%对 Luminal 型和Her-2型乳腺癌 NAC后的疗效评估价值优于单一运用ΔD%.对于三阴型乳腺癌,单一指标与联合指标的评估结果相同.

  • ADC值和乳腺MRI征象对TICⅡ型曲线肿块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钇地;龙莉玲;彭鹏;张灵;邓可妹;蓝巧清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乳腺 MRI征象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Ⅱ型曲线肿块样病变良恶性鉴别的意义.方法 187例乳腺 MRI检查表现为TICⅡ型曲线且有病理结果的患者,分析病灶 ADC 值、早期强化率、病灶长径及有无分叶、毛刺、乳头凹陷、皮肤增厚,记录同侧腋窝淋巴结长径.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TICⅡ型曲线的乳腺病变中,良恶性病变的 ADC值分别为(1.418± 0.299)×10-3mm2/s和(0.860±0.142)×10-3mm2/s(P<0.01),早期强化率为(170.387±74.580)%和(160.778±39.786)%(P=0.258).ADC值1.017×10-3mm2/s作为诊断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98.0%;毛刺征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8.2%、88.2%;分叶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6%、33.3%;患侧乳腺皮肤增厚敏感性和特异性为35.3%、88.2%;乳头凹陷的敏感性、特异性为20.5%、94.1%;同侧腋窝淋巴结长径>1.0 cm作为诊断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7.8%、80.4%;早期强化率无诊断效能(P>0.05).结论 ADC值结合 MRI征象鉴别诊断TICⅡ型曲线乳腺良恶性病变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 单、多b值DWI与乳腺不同病变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高燕;董海波;王洁;傅丽晖;王波;陈士勇

    目的 探讨单、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与乳腺不同病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同时行单、多b值DWI检查的92例患者资料,其中囊肿8例,肉芽肿性炎11例,良性结节病灶33例,恶性肿瘤40例.取患者正常侧乳腺纤维腺体作为对照.获得单指数模型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双指数模型参数: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fast).乳腺不同病变的ADC,ADCslow,ADCfast,ffast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 L SD-t检验对乳腺不同病变组的参数平均值两两比较.结果 乳腺病变的 ADC、ADCslow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囊肿(2.369 ± 0.380)× 10-3mm2/s、(1.294 ± 0.439)×10-3mm2/s,正常腺体(1.785 ± 0.298)×10-3mm2/s、(0.946 ± 0.321)×10-3mm2/s,良性肿瘤(1.647 ± 0.296)× 10-3mm2/s、(0.944 ± 0.256)×10-3mm2/s,恶性肿瘤(1.146 ± 0.191)×10 -3mm2/s、(0.584 ± 0.139)×10 -3mm2/s,乳腺炎(1.062 ± 0.231)×10-3mm2/s、(0.567 ± 0.115)×10 -3mm2/s.恶性组的ADCfast值(4.445 ± 1.616)×10-3mm2/s,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组的ffast值0.364 ± 0.148,明显低于良性组,正常腺体,囊肿.炎性组的ADCfast值(3.321 ± 0.660)×10 -3mm2/s,明显低于恶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ADC,ADCslow,ffast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多b值DWI各参数相比单b值DWI参数更能体现乳腺各病变的病理特征.ADCfast值对乳腺炎和乳腺癌有更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MR 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夏琬君;程敬亮;张会霞;张焱;胡瑛;王岸飞;王晓艳

    目的:探讨磁共振(MR)定量及定性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动态 MR 检查,并取得病理结果,计算出病灶的时间-信号曲线类型(TIC)、大上升斜率(Slopemax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良性病灶24例,恶性病灶11例。乳腺良性病灶 TIC 类型为Ⅰ型占91.7%(22/24),Slopemax 为0.65%/s,ADC 值为1.31×10-3 mm2/s。乳腺癌 TIC 类型为Ⅱ型和Ⅲ型占100%,Slopemax 为1.63%/s,ADC 值为1.06×10-3 mm2/s。结论 TIC 类型、ADC 值、Slopemax 都对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疾病有帮助,如果3项或者2项参数联合起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MR表观扩散系数不同测量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卫;苏丹柯;罗宁斌;谢东;金观桥;赖少侣;黄向阳;黄伟丽

    目的:探讨不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4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采用4种 ADC值测量方法获得4组 ADC值,即局部测量 ADC均值(ADCmean )、局部测量 ADC小值(ADCmin )、整体测量ADC均值(ADCW-mean )和整体测量 ADC小值(ADCW-min ),运用 ROC曲线确定4组 ADC值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临界值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诊断乳腺恶性肿瘤效能高的 ADCmean、ADCmin、ADCW-mean和 ADCW-min临界值分别为1.315×10-3 mm2/s、1.111×10-3 mm2/s、1.223×10-3 mm2/s、0.897×10-3 mm2/s,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 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9、0.928、0.940、0.969;ADCW-min与ADCW-mean、ADCW-min与ADCmin、ADCW-min与ADCmean、ADCW-mean与ADCmean间的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 ADC值测量方法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存在差异;ADCW-min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大。

760 条记录 36/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