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RI 增强后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黄娟;田军章;江桂华;曾少庆;马晓芬;李武铭

    目的:评估乳腺疾病患者中钆对比剂对 MRI 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是否有显著性影响,分析增强前后 ADC 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乳腺 MRI 检查的35例患者共计3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病理证实。笔者对比了增强前后正常乳腺组织及病灶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以及病灶增强前后的 ADC 值。结果(1)增强前后 DWI 的 SNR 及 CNR 无统计学差异;(2)恶性病灶增强前后的 ADC 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增强前后 ADC 值平均降幅11.6%;良性病灶增强前后的 ADC 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强后 ADC 值能够更好地反映乳腺病变的恶性潜能。

  • 乳腺病灶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2种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

    作者:晋瑞;李春海;金迎迎;陈欣;戚威;吴红梅

    目的:评价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中,2种感兴趣(ROI)选取方法对乳腺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因乳腺包块进行术前乳腺MR平扫、DWI扫描和MR动态增强扫描的53例患者,由2名医师在不知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固定 ROI(10 mm2±2 mm2)方法和常规 ROI方法测量乳腺病灶的 ADC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方法测量所得的 ADC值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53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共有62个病灶,恶性病灶33个,良性病灶29个。医师1用固定 ROI方法测得良性病灶 ADC平均值为(1.647±0.359)×10-3 mm2/s,恶性病灶 ADC平均值为(1.136±0.227)×10-3 mm2/s,ADC值诊断乳腺癌的 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其采用常规 ROI方法测量的值依次为(1.603±0.415)×10-3 mm2/s,(1.251±0.237)×10-3 mm2/s 和0.768。医师2用固定 ROI 方法测得 ADC 平均值为(1.647±0.357)×10-3 mm2/s 和(1.130±0.250)×10-3 mm2/s,用常规 ROI 方法测得的 ADC 平均值为(1.590±0.390)×10-3 mm2/s和(1.250±0.237)×10-3 mm2/s。对于良性病灶,2种方法测得的 ADC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8),对于恶性病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显示固定 ROI方法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 ROI方法(P=0.008)。2名医师分别用2种方法测量的良、恶性病灶的 ADC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WI可提高乳腺疾病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固定 ROI方法测量 ADC平均值优于常规 ROI方法,更能体现恶性病灶的特征。

  •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局部病变定量的客观性研究

    作者:王伟;李彩英;刘晓伟;任向杰;马国景;于晨

    目的 通过设计不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影响因素,验证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局灶性病变诊断的可重复性及客观性.方法 对53例(61个病灶) 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平均年龄为47.61岁±13.09岁)进行DWI扫描.2名观察者分别对不同b值(500,700,1000 s/mm2)的DWI图像进行2个感兴趣区(ROI,ROI/2)ADC值测量;半年后再由观察者A对上述病变重复测量.结果 (1)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57,0.547);2名观察者间所测量ADC值差值平均值为0.00×10-3mm2/s(一致性界限:-0.32×10-3mm2/s~0.32×10-3mm2/s);同一观察者前、后2次测量ADC值差值为0.08×10-3mm2/s(一致性界限:-1.26×10-3mm2/s~1.41×10-3mm2/s).(2)在b值相同时,同一观察者对不同ROI大小ADC值测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不同b值组间比较,ROI组b=500 s/mm2组与b=700 s/mm2组间、ROI/2组b=500 s/mm2组与b=1 000 s/mm2组间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均大于后者.结论 3.0T MRI扩散成像ADC值在乳腺病变定性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应用同一b值进行疾病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

  • 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俊;赵卫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31例37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12例(12个病灶),恶性病变19例(25个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因子(b值)取800 s/mm2.观察病灶形态、动态增强强化方式、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计算早期增强率和达峰时间,计算表观扩散系数值(ADC).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形态学、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各参数对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 动态增强指标(早期增强率>100%、达峰时间<3 min、Ⅱ或Ⅲ型曲线)的敏感度(100%、80%、92%)、特异度(75%、75%、66.7%)、准确度(91.9%、78.4%、83.8%),阳性预测值(100%、100%、85.2%)均较高,其中以早期增强率>100%作为诊断标准,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高,达100%.但以达峰时间<3 min作为诊断标准,其阴性预测值较低,只有53%.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正常腺体<良性病变.以恶性病变ADC值的95%可信区间上限1.5×10-3mm2/s为诊断标准,其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58.3%,准确度为77.4%,阳性预测值为77.3%,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 动态增强MRI及DWI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做出鉴别诊断,并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与预后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欣;郭佑民;康华峰;莫立平;晋瑞;戚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08-04-2010-04采用b=800 s/mm2的DWI检出的49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病灶的ADC值,病灶切除后取相应标本,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病灶的ER、PR和cerbB2表达情况.对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不同预后因子表达状态与病灶的ADC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18个.ER、PR、cerb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61.2%和51.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平均ADC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82).ER、PR和cerbB2表达阴性的病灶与表达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的病灶的平均ADC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病灶平均ADC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和cerbB2的表达均不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3,-0.311,-0.261和0.333,P值均>0.05).结论 DWI的ADC值尚不能用于乳腺癌预后的间接评价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 DWI在胎儿后颅窝池扩张中的研究

    作者:刘颖;王筝;袁慧书

    目的 测量后颅窝池扩张胎儿脑部表观扩散系数(ADC),探讨DWI及ADC值在后颅窝池扩张胎儿的应用.方法 16例后颅窝池扩张胎儿及16例对照进行DWI扫描及ADC值测量,比较2组各脑区ADC值差异及后颅窝池扩张胎儿左右脑区ADC值差异.将ADC值、后颅窝池扩张程度分别与孕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后颅窝池扩张胎儿脑部ADC值在双侧额叶及顶叶白质、双侧丘脑及小脑下降;后颅窝池扩张胎儿左右脑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基底节区和丘脑ADC值与孕周呈负相关(P<0.05),后颅窝池扩张程度与孕周未见相关(P>0.05).结论 后颅窝池扩张胎儿多个脑区出现ADC值下降,提示ADC值对于检测潜在脑部损伤更为敏感,常规序列结合DWI及ADC值能更准确地检测胎儿异常.

  • DWI对儿童肝泡型包虫病生长活性的价值研究

    作者:高会艳;鲍海华;李伟霞;孙再兴;林洁;樊海宁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评估儿童肝泡型包虫病(HAE)生长活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儿童(≤14岁)HAE患者,确定PNM分期,观察HAE病灶不同P分期DWI边缘带表现,并测量边缘带ADC值,比较泡球蚴病灶各分期DWI边缘带连续性及ADC值差异性,对其生长活性进行评估.结果 5例P1期病灶,7例P2期病灶,2例P3期病灶,6例P4期病灶.边缘带DWI特点:HAE病灶边缘与邻近正常肝实质间可见高信号环形带,P1期病灶显示基本完整的明显高信号边缘带,生长活性强,P2、P3期病灶与肝实质间边缘带连续,仍具有明显的生长活性,P4期病灶边缘带不连续、信号减低,生长活性减低.P1期病灶组ADC值高,P2期次之,P4期低,P3期样本量较少,未做统计,3组ADC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边缘带图像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评估儿童HAE不同分期的生长活性,ADC值测量为病灶各分期的生长活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ADC 值在儿童常见小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卜春晓;张勇;程敬亮;李颜良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鉴别儿童小脑常见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儿童小脑肿瘤患者,其中髓母细胞瘤23例,星形细胞瘤14例,室管膜瘤8例。测量不同肿瘤的实质部分的小 ADC 值,绘制 ROC 曲线,预测儿童常见小脑肿瘤鉴别诊断的佳 ADC 值。结果髓母细胞瘤的平均小 ADC 值低,为(0.497±0.023)×10-3 mm2/s;低级星形细胞瘤的平均小 ADC 值高,为(1.572±0.145)×10-3 mm2/s;室管膜瘤的平均小ADC 值为(0.784±0.037)×10-3 mm2/s。髓母细胞瘤鉴别室管膜瘤的佳 ADC 值为0.611×10-3 mm2/s,敏感度100%,特异性95.7%;室管膜瘤鉴别低级星形细胞瘤的佳 ADC 值为1.064×10-3 mm2/s,敏感度92.9%,特异性100%。结论ADC 值有助于儿童小脑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

  • 磁共振钆类对比剂对扩散加权成像的影响

    作者:王帅;曹崑(综述);孙应实(审校)

    目前 MR 检查中的常用序列包括增强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增强扫描中临床常用的 MR 对比剂为钆类对比剂,其常规用于 MR 普通增强扫描、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对比增强 MR 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d MRA,CE-MRA)等。DWI 近些年来在临床扫描中应用广泛[1],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是 DWI 中的重要量化参数,DWI 通常在增强扫描前完成,但作为常规序列的补充序列,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需要在增强扫描完成后进行 DWI 扫描的情况[2],例如:在增强完成后才发现病变而希望增加 DWI 序列以提供更多鉴别诊断信息,一些序列设计中为获得足够的延迟扫描时间需要将增强扫描前置,如此也可以节省整体扫描时间等。因此,要确保临床扫描的序列设计方案,以及依赖 ADC 值进行计算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信,必须首先明确钆类对比剂是否影响 DWI,特别是对DWI 中极为重要的量化指标 ADC 存在何种程度的影响。本文仅针对较常应用在临床中的钆类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做一综述。

  •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全身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莉;强永乾;任转琴;陈涛;任慧鹏;郭佑民

    目的 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在全身淋巴结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恶性淋巴瘤,15例淋巴结转移瘤及5例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的WB-DWI影像表现,并与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分析影像学特征,计算各组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值),对恶性淋巴瘤组、淋巴结转移瘤组、良性淋巴结组及正常淋巴结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良恶性淋巴结的佳诊断阈值(OT).结果 在WB-DWI图像上,正常淋巴结和异常淋巴结均表现为高信号,在ADC图上呈低信号.正常淋巴结平均ADC值(1.23±0.24)×10-3mm2/s,良性淋巴结平均ADC值(1.15±0.22)×10-3mm2/s,恶性淋巴结平均ADC值(0.82±0.25)×10-3mm2/s,其中恶性淋巴瘤的平均ADC值(0.75±0.26)×10-3mm2/s,淋巴结转移瘤的平均ADC值(0.92±0.21)×10-3mm2/s.正常与恶性组间、良恶性组之间、恶性淋巴瘤组与淋巴结转移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与良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淋巴结ADC值的佳诊断阈值为0.900×10-3mm2/s,准确率为83.9%,敏感性100%,特异性100%.结论 WB-DWI在全身淋巴结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有一定价值,通过ADC值的定量分析有助于淋巴结肿大性质的判定.

  • 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小肝癌诊断的研究

    作者:马武海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小肝癌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发展迅速,其在腹部疾病诊治中广泛应用.目前MRI对小肝癌的检出率、确诊率优于CT及超声,DWI序列的联合应用对小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DWI成像技术在小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不同分期宫颈癌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定量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对照研究

    作者:张常青;赵雪梅;周星;张文文;王平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宫颈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DCE-MRI扫描,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体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比较分析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Ktrans、Kep、Ve值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的ADC值与Ktrans值呈中度正相关(r=0.513,P<0.001),与Kep值呈弱相关(r=0.307,P<0.01),与Ve值无明显相关性(r=0.221,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ADC值对宫颈癌准确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志伟;伊利亚尔·拜合提亚尔;刘文亚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似脑转移瘤患者16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并做诊断实验研究.测定DWI对脑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同时与病理结果随访对照,分别测定肿瘤实质、坏死/囊变部分、瘤周水肿部分及正常脑实质 ADC值,并与确诊脑胶质瘤进行比较.结果:(1) DWI对脑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27%、91.46%和86.95%;(2)脑转移瘤肿瘤实质部分 ADC值为 (1.08±0.37)×10-3mm+2/s,坏死/囊变部分 ADC值为 (1.90±0.36)×10-3mm+2/s.与瘤周水肿区及正常脑实质 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转移瘤与胶质瘤不同区域ADC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WI成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瘤灶及瘤周ADC值的测量有助于鉴别诊断.

  • 磁共振扩散成像定量指标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俭;贾文霄;木合拜提·马合苏提;韩鸿宾

    目的:研究高扩散敏感梯度(高b值)扩散加权像的定量指标在早期缺血性中风诊断中的应用,探讨高b值DWI上异常高信号征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25例临床高度怀疑为缺血性中风的病例进行研究,对病灶进行表观扩散系数及其各向异性变异系数进行测定与计算,结合ADC及其CV对高b值定性DWI上异常高信号病灶进行分析,通过随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急性脑缺血病灶与其他假阳性病灶间的ADC值及CV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期的假阳性病例,DWI的定量指标ADC、CV等计算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价值,应列入常规。

  • 多b值DWI对肝脏转移瘤化疗早期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艾尔肯·阿不力孜;丁爽;巴哈提·哈立亚;王皓;贾文霄

    目的:探讨多 b 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转移瘤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肝转移瘤患者19例33个病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多 b 值的 DWI 扫描,分别拟合出各类表观扩散系数图(ADC10b图、ADC3b 图、ADClow 图、ADChigh 图)并获得相应的 ADC 值。ADClow 图与 ADChigh 图减影后得 ADCperf 图,获得ADCperf值;并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化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 ADC 值变化。结果治疗后8例15个肝转移病灶对化疗有效,11例18个肝转移病灶对化疗无效。治疗有效组在化疗前 ADC 值(ADC10b 、ADC3b 、ADChigh 及 ADClow )低于化疗无效组,而 ADCperf值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有效组化疗后 ADC 值(ADC10b 、ADC3b 、ADChigh及 ADClow )均有明显增高,ADCperf 值减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化疗无效组的 ADC 值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多 b 值 DWI 作为一种无创性 MRI 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对肝转移瘤化疗疗效作出早期评估,能协助临床制定个体化方案。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泡型包虫病和高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姜春晖;陈宏;王俭;马娟;依巴努·阿不都热合曼;刘文亚;柳琛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在脑泡型包虫病与高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2015年及2013—2014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确诊为脑泡型包虫病患者11例(有效病灶23个)及高级别(WHO Ⅲ~Ⅳ级)的脑胶质瘤患者20例(有效病灶20个);应用3.0T 磁共振仪,分别对患者进行全脑常规 MR 平扫、增强扫描及 DWI 检查。分别测量病灶实质区、水肿区(病灶周边0~10 mm 范围水肿区)及对照区(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脑实质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泡型包虫病与高级别脑胶质瘤实质区 ADC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593,P <0.01),胶质瘤实质区的 ADC 值大于脑泡型包虫病实质区;脑泡型包虫病与高级别脑胶质瘤水肿区 ADC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25, P <0.01),胶质瘤水肿区的 ADC 值大于脑泡型包虫病水肿区。结论DWI 与常规 MRI 联合应用,可为脑泡型包虫病与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肝泡状棘球蚴病边缘区域 MR 弥散加权成像与组织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任波;王静;刘文亚;张魏;肖虎

    目的:应用 DWI 及 ADC 值观察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的 MR 特征。方法35例患者经 MR 常规扫描及 DWI 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测量中心病变区域、边缘带和周边区域 ADC 值;对比分析病变在不同区域的ADC 值和相应区域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ADC 值评价 HAE 病灶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可行性;病灶标本行HE 染色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分析病灶边缘带 ADC 值与 MVD 的相关性。结果35例 HAE 病灶中心、边缘及外周区域的 ADC 值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7.95、29.23,P 均<0.05);ADC 值与 MVD 无相关性(P =0.747、0.659);结论DWI 图像可以反映 HAE 病灶的组织异型性特征;病灶边缘区域的 ADC 值与同一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VD)值无相关性。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肖艳;贾文霄;丁爽;王俭;肖虎;杨利霞;米日古丽·沙依提;张泉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邵华;贾文霄;杨利霞;尚柳彤;王俭;丁爽;肖虎;张泉

    目的:探讨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对53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其中31例良性肿瘤,2例炎性病变,20例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健康志愿者20例作对照组.分析病变组织与正常腺体组织的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良、恶性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除2例原位癌及1 例小纤维瘤未显示外,其他良恶性病变DWI均有显示.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恶性病变95%的参考值上界1.822×10-3mm2/s作为良恶性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1.4%.结论:DWI对于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ADC值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 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锦钊;袁国奇;刘海明;陈肇平;叶敬志;王航;伍明

    目的 探讨1. 5T磁共振(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鼻咽癌(NPC)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寻找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的诊断阈值.方法 对37例经病理证实NPC及20例良性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MR常规平扫、增强及多b值DWI( b=400、600、800、1000s/mm2)检查,测量不同b值下的NPC原发灶、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转移性小淋巴结及良性淋巴结的ADC值,运用SPSS17. 0统计软件包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不同b值下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ADC诊断阈值及其诊断效能.结果 NPC原发灶与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转移性小淋巴结及良性淋巴结的ADC值随着b值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b值下NPC原发灶、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与转移性小淋巴结ADC值差异无显著性(P>0. 05),良性淋巴结与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转移性小淋巴结ADC值差异有显著性(P<0. 05);b=800s/mm2时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能力强,截断值为0. 945×10-3mm2/s时,其曲线面积为0. 923,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 、85. 4% .结论 1. 5T磁共振DWI技术能有效鉴别淋巴结性质,b值取800s/mm2时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能力佳,可在临床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760 条记录 37/38 页 « 12...30313233343536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