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咪达唑仑+葡萄糖进行麻醉,研究组应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葡萄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中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状况.结果 :在产妇寒战方面,对照组产妇寒战总发生率为71.66%,研究组为31.66%,研究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牵拉痛方面,研究组麻醉效果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手术领域对于进行刨宫产手术的产妇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有利于缓解产妇在麻醉过程中存在的寒战与牵拉痛状况,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宫腔镜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的 麻醉效果及术后VAS评分研究
目的:研究宫腔镜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及术后VAS评分.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一般组,一般组患者实施异丙酚麻醉,试验组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VA S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异丙酚用量、VAS评分低于一般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比一般组短,不良反应出现率比一般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较优,术后VAS评分较低,值得借鉴.
-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妇共40例.我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定.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镇静效果.结果:对照组镇静效果均差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高于实验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可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药物,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使用.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行介入治疗的7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患者,常规组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进行麻醉,经麻醉后,比较分析术后指标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数据发现,研究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均早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对脑卒中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的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麻醉运用于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的风险与护理观察
磁共振成像在婴幼儿检查与诊断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婴幼儿麻醉是其核磁共振检查 时的必要手段,由于患儿的生理特征增大了麻醉的风险,因此规范和科学的护理工作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本文对麻醉运用于婴幼儿核磁共振检查的风险与护理观察作出概述.
-
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8月1日-2012年10月1日期间共收治无痛人工流产患者32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即对照组:16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6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比上述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与麻醉用量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且有助于增强术中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减轻患者的疼痛等,值得推广.
-
手术室中麻醉师与护士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 对护理人员和麻醉师在手术室的配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护理人员麻醉前进行心理护理,麻醉期调节室温,为患者调整体位,协助麻醉师使用药物以及进行吸氧和导管设置,对仪器进行监测,麻醉完成后协助麻醉师将导管拔出或固定.结果 麻醉师和医师、护理人员共同努力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麻醉期,手术顺利进行,无麻醉意外出现.结论 护理人员与麻醉师共同配合,能够让麻醉进行的更加顺利,让患者获得安全的麻醉.
-
不同手术及麻醉躁动50例分析
目的:分析50 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原因,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0 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连续监测术中血压、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观察拔管前后各种不良刺激,不同性别、麻醉方法、手术类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观察催醒药、术后镇痛的应用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50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 疼痛占74%、气管导管的刺激占10%、尿管刺激占7%、心理应激占5%、制动不当占4%,术后躁动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静吸复合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发生率高;五官科手术发生率高;术毕使用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导致术后躁动的因素较多,疼痛刺激是主要的原因.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维持适宜的麻醉深度,应用充分的术后镇痛,把握合适的拔管时机及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等,可明显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麻醉分析
目的: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34例,对患者麻醉的时间、清醒的时间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术后因病情过重或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为4例(11.76%),肺部出现感染的患者为3例,器官功能出现衰竭的患者为2例,其余2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73.52%).结论:充分的做好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针对出现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合适的麻醉,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成功率,加强麻醉的管理,降低了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风险率.
-
妊娠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手术三种麻醉方式选择分析
目的 分析三种麻醉方式用于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探究子痫前期剖宫产手术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90例,分为全麻组、硬腰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术前给予相应的麻醉方式,比较三组的麻醉效果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结果显示,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别不大,但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全麻组和硬腰联合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结论 子痫前期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应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
-
不同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患者实施佳麻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手术室76例拟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患者施行硬膜外麻醉方法,而对照组38例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h、24h及72 h的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6h、24h及72 h的MMSE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认知障碍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前者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损伤较小,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是老年人适宜的麻醉方法,应在临床推广.
-
探讨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
目的 探讨曲马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出现的早期疼痛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并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氯胺酮组和曲马多组两个组,每组50例.所有病人的麻醉都使用瑞芬太尼麻醉方法,氯胺酮组使用氯胺酮0.5mg/kg,曲马多组使用曲马多2mg/kg.对两组病人手术的时间、苏醒的时间,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做比较分析,并在病人苏醒后的5、10、30、60分钟的时候分别作VAS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长短,苏醒和拔出气管导管的时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病人在苏醒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以及呕吐、躁动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是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曲马多预防芬太尼麻醉后出现的早期疼痛现象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妊高症病人剖宫产麻醉的选择与管理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行剖宫产时麻醉方式的选择及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的妊高症患者126例,其中采用硬膜外麻醉57例(硬膜组),腰硬联合麻醉46例(腰硬组),全身麻醉23例(全麻组),比较3组患者入住ICU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分娩,未出现产妇或新生儿死亡.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硬膜组>腰硬组>全麻组,入住ICU率,腰硬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腰硬组>硬膜组>全麻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相较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对血压和心率影响小,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是较佳的麻醉方式.
-
浅论麻醉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详细阐述了麻醉质量控制系统的不同手段,介绍了麻醉机的原理和效果.对使用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系统融合措施.
-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3年6月10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合适麻醉方法,并分析麻醉效果.结果: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衰竭发生死亡,其余产妇合理治疗后心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顺利分娩,硬膜外麻醉新生儿Apgar评分比实施全身麻醉者高.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具有较高安全性.
-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体会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人数逐年增长.由于老年人的功能贮备降低,而且多合并有其它疾病,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高.但是如果术前进行细致的评估,术中采用谨慎熟练的麻醉技术,术后给予良好的护理,则可以大程度地减少围术期并发症.老年是指因年龄增长而致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的阶段,国际上多以65岁开始称为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的进步以及寿命的延长,有越来越多的老年病人在晚年需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急症手术,而手术的种类也很广泛,从而使麻醉医师同样面临考验和挑战.充分术前估计与准备,合理选择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的用量,正确实施麻醉,密切监测麻醉中的各项指标,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老年病人的手术安全.
-
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麻醉分析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方法:收集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应用营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T0)、首次进针时(T2)、首次治疗5min时(T3)、二次治疗5min时(T4)以及术毕(T5)时的心率、血压、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两组各时段的SpO2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4时刘的血压较T0时刻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压异常变化以及不自主体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肿瘤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治疗时,应用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安全可靠、循环稳定、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且丙泊酚的用量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麻醉探析
目的:探究分析在输尿管镜下进行输尿管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手术过程中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进行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患者共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A组患者接受的是硬膜外麻醉,B组患者接受的是腰硬联合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之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其麻醉效果.结果:相对于B组麻醉方式,A组患者麻醉效果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具有明显优异性,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手术,不但麻醉效果更为突出,且有助于手术更加顺利的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剖宫产术留置尿管时间对孕产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留置尿管时间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中关于剖宫产术麻醉前及麻醉后留置尿管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5.2.0)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RevMan5.2.0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3项RCT和15项CCT.合计3274例孕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麻醉后留置尿管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RR=0.37,95%CI(0.27,0.51)P<0.00001);提高导尿管一次留置成功率(RR=1.08,95%CI(1.06,1.11)P<0.00001);降低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心率P<0.00001,收缩压P<0.00001,舒张压P<0.00001,)另外,麻醉后留置尿管可以减轻孕妇的疼痛(WHO疼痛分级标准[RR=0.1,95%CI(0.07,0.14)P<0.00001];问卷法[RR=0.02,95%CI(0.00,0.09)P<0.00001]).结论 :剖宫产术麻醉后留置尿管比麻醉前留置尿管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益,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舒适度.由于评价指标主观性、指标间标准的异质性以及纳入的文献质量水平限制,本结果尚有待高质量RC T证实.
-
不同神经阻滞法对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及神经损伤程度的比较
目的:对比不同神经阻滞法对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的麻醉效果及神经损伤程度.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进行质量改进,选择性联合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采用"滑行法"进行阻滞等.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率高于对照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24h地佐辛首次使用时间高于对照组、术后24h地佐辛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方法一定可以提高麻醉的质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减少术后镇痛需求,但是不能减少神经损伤,甚至可能因更多的穿刺、阻滞,存在潜在的技术风险,对医师操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