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Dx 1.5T MR XV极限成像技术

    作者:GE医疗集团磁共振产品部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日益清晰,即在形态学领域同时提高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开拓更多更好的临床应用;逐步从形态学向功能领域过渡,终向分子影像发展.

  • 3T MRI基础与临床第一讲基本原理与组成

    作者:刘怀军

    近几年来,磁共振技术突飞猛进,非常引人瞩目.要想科学地应用3T MRI设备,应详细地了解MR的发展史和基础知识.本系列拟从3T MRI相关知识内容和3T MRI临床应用指南等几个方面进行复习和综述,并以专题形式连载,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积极作用.第一讲主要介绍磁共振基本原理和磁共振设备的基本组成.

  • 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意义探讨

    作者:郑志研;林翠君;蔡冠晖;蓝博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在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34例DAI患者和26例非典型DAI患者共60例,随机选择在我院放射科进行MRl检测25例颅内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各研究指标与Cr波峰下面积的比较值,分别用NAA/Cr、Cho/Cr、mlNs/Cr和Glx/Cr数据来表示以上各物质在局部的相对含量.结果:不同组别1HMRS各指标分析比较结果 表明对照组、DAI组与非典型DAI组的NAA/Cr与Cho/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mINs/Cr和Glx/Cr的分析比较结果 表明对照组、DAI组与非典型DAI组的mINs/Cr和Glx/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组认为,DAI在重型脑伤存在,同时也存在于轻、中型脑伤中,DAI诊断采用磁共振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金锋

    目的:分析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膝关节镜诊断,实验组患者给予磁共振技术诊断。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检出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进行诊断时,磁共振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作者:周国斌;肖忠华

    目的 比较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CT诊断,试验组采取磁共振技术诊断,比较两组不同ARCO分期检出率及总检出率、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结果 两组不同ARCO分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试验组不同ARCO分期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局部囊变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磁共振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并可有效显示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等早期征象.

  • 探究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晓知

    目的:分析磁共振技术在非典型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DAI组23例和非典型DAI组25例,给予液体衰减反转序列(FLAIR)检查,选择25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对比结果差异.结果:非典型DAI组患者在间脑以下水平的病灶较DAI组要少;对比对照组,DAI组与非典型DAI组患者的NAA/Cr以及Cho/Cr与压部、基底节部位等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磁共振技术对于非典型DAI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肺结核患者磁共振影像观察分析

    作者:刘馨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MRI)后的影像特点,探讨MRI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CT、MRI检查,分析患者MRI成像扫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的影像,计算弥散系数值(ADC).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特点.结果:CT和MRI对于肺结核患者的诊断都有较高的准确性,二者的准确率分别为86.3%,80.1%,但是CT的准确率高于MRI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MRI方法检测所有的病例T1WI均显示为低信号,40个病例T2WI显示为周边高信号,而在中央区为低信号,10例患者的影像显示为高信号.DWI结果表示所有参与实验的病例均显示为高信号,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值为(1.7±0.12)s/mm2,通过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析参与实验的全部病例均出现边缘环状强化,而中央区域无强化的特点.在检测钙化方面,由数据得出CT明显高于MRI的诊断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T和MRI在对于空洞、干酪样坏死、结节、肿块诊断方面二者没有太大差异,在结核球诊断上,MRI的诊断率高于CT的诊断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诊断过程中,CT和MR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但是二者的诊断优势不同,MRI在结核球的诊断上明显高于CT,而CT在钙化方面诊断明显高于MRI,其他方面没有异同.MRI在肺结核诊断上具有特殊的优势,特别对于在增强扫描显示薄环状强化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丽萍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应用C T与磁共振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0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均给予CT检查和MRI检查,并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C T检查有41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诊断准确率为58.57%.M R I检查确诊62例,其准确率为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磁共振技术诊断的效果显著优于C T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方法.

  • 磁共振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曹积善;龚绍林

    目的:分析磁共振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及浙一医院诊疗的疑似心脑血管疾病160例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CT、MRI检查,相关数据分为CT组和MRI组并以用脑血管造影检查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组诊确率.结果:C T组诊确率为50.00%,M R I组诊确率为87.50%.结论:磁共振在脑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诊确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比较分析

    作者:张静;曹树伟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应用C T和磁共振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8年4月本院接诊的股骨头坏死病患70例,分别采取C T和磁共振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将病理学诊断的结果作为参考,比较患者C T和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本组70例病患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为94.29%,比CT诊断的84.29%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磁共振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病患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建议采纳.

  • 好医生——我心中的梦

    作者:杨旗

    我叫杨旗,是宣武医院的一名放射科医生.2012年5月7日,在全球大磁共振成像组织——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年会的开幕式上,我作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代表当选为青年院士.大会主席在颁奖时说,来自中国的杨旗医生在过去五年的杰出工作,为推动心血管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 医学物理学科、医疗机构和数字医疗核心装备事业

    作者:包尚联;赖松;周云;马竞飞;殷方方;贾鹏翔

    前言医学物理的目标是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改善人类的健康服务.它的发展涉及把物理学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许多方面.医学物理研究的领域很广,物理学研究的各个层次,从声、光、热、电、磁到核物理和核技术,以及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4大力学涵盖的理论和方法也是医学物理发展的基础.在应用中这些理论和方法又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在技术层面上,很多新技术,例如超声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电磁波技术、磁共振技术、同位素技术、光源和射线探测技术等等,也都是医学物理的关键技术.目前医学物理发展快的是以下4个领域:物理诊断学、物理治疗学、医学物理仪器装备和医学物理信息学.

  • 直立位磁共振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孟悛非;彭飞

    1 背景和起源随着磁共振的更新换代和磁共振技术的迅猛发展,磁共振检查位置已经从平卧向直立发展,从全功能向专用型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技术上的巨大突破,使得肌骨关节系统的磁共振检查可以突破传统的平卧位,直立位下进行负重检查使肌骨关节的磁共振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 心脏骤停后脑功能监测

    作者:王金;唐子人

    心脏骤停后脑功能的监测对复苏成功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目前脑功能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脑电检测、磁共振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等.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功能的分析,指导临床医生根据条件及需要对脑功能监测的方法进行选择,以提高复苏成功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3D DCE MRA对四肢血管病变的评价

    作者:马隽

    四肢血管病变比较常见,临床症状是跛行,静息性疼痛、溃疡,并且终坏疽到截肢,为患者选择一种精确的检查方法是根本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四肢血管性病变的金标准,但随着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 MRA)具有无创、无射线和价格低等优点正在向DSA 发起挑战,现就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 磁共振技术指导超急性脑梗死溶栓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伟

    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而致残率也比较高.因此会对社会以及患者的假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目前有演技显示,超早期的溶栓是一种及时有效地治疗脑梗死患者的方法,同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能够较好的对患者实施治疗.文章讨论了磁共振技术指导超急性脑梗死溶栓的研究进展.

  • 膝关节软骨成像的MRI技术探讨

    作者:冷晓明;刘斯润;陈棣华;陈汉芳;吴何嘉;曹宗伟;林志超

    目的比较多个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的优缺点,筛选出佳扫描序列和佳扫描参数.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30名,分别计算并比较各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对比度噪声比(CNR).扫描序列共5种: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T2WI和PDWI双回波;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和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其中后者分别选取激发角30°、45°和60°扫描.结果 3D-FS-SPGR序列关节软骨同生理盐水、骨髓和肌肉的CNR值均较其他序列有显著性差异;当TE 6.9ms,TR 38ms,激发角30°时,各组CNR值大,与该序列传统扫描参数比较能明显缩短扫描时间.结论优化的3D-FS-SPGR序列较其他序列在关节软骨成像中有明显的优势,能使关节软骨显示更加清晰,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 微电极术前前后连合的MRI定位体会

    作者:黄敏华;张永文;陈森彬;钱明珠;李小娟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飞速发展,MRI已广泛应用于微电极手术前定位,本文就手术前MRI定位方法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本组微电极手术病人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12~82岁,平均59.95岁.病人取仰卧位,采用头线圈,中心线对准线圈中心,头部正中矢状面与机器矢状面平行.扫描采用GE Signa Horizon LX 1.5T磁共振成像仪,先用快速扫描序列进行三平面定位,然后根据矢状位中心层找出前后联合(AC、PC)的位置,平行于AC-PC连线定质子密度及T2wI轴位像,其中有一帧要通过ACPC线.

  • 努力提高脑胶质瘤的诊治水平

    作者:刘福生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5%~50%,恶性程度高,呈弥漫、浸润性生长,手术易复发,治疗效果差[1]。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如CT、核磁共振技术,128层CT灌注技术、PET-CT等技术的发展,一般认为其易诊断,但目前有关该方面治疗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 磁共振技术对脂肪性肝病诊断的进展

    作者:田艳;范竹萍;顾海燕

    随着人群中肥胖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众多国家成为常见的慢性肝病.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虽然单纯性脂肪肝的预后良好,但是脂肪性肝炎仍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甚至发生肝衰竭而导致死亡,所以对脂肪肝及相关肝病的诊断越发受到人们重视.目前肝脏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但是由于活检自身的限制需要发展有效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其中,磁共振技术作为一项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在对脂肪性肝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列举并评估了磁共振技术对脂肪性肝病的诊断进展.

156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