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护孩子听力从产前开始
5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听力损失不仅会造成言语发育迟缓或聋哑,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造成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两种筛查很必要我国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约为1~3‰,新生儿听力筛查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是尽早发现听力问题的有效手段.据北京儿童医院听力诊疗中心主任刘海红介绍,新生儿听力检查已经开展比较普遍,目前采用两阶段筛查方式,即初筛和复筛:新生儿出生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初筛,如果筛查不通过,则在新生儿42天时进入复筛阶段,复筛仍有问题的就会在三个月时进行系统化听力学诊断,当确诊为听力障碍时,就要进入听力早期干预了.
-
“孟母三迁”确有意义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民间流传的古老谚语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儿童3~7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其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的雏形.从出生到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迅速的时期.一项针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因此,孩子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期非常重要,作为家长来说,必须要密切关注和把握.
-
1~3岁,注重培养健全人格
这一幕幕痛心而愚蠢的悲剧都是目前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忽视早期良好心理和行为培养倾向而造成的.据调查,全国4~16岁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由于忽视婴幼儿良好行为培养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如不好好吃饭,不能独立睡眠,不愿意进行控制大小便的训练,不愿和他人交往,经常打架,爱发脾气,不服从纪律,过分胆怯或焦虑等.有这样问题的孩子幼儿园不愿意接收,家长很是苦恼.
-
常吃五类食物“营养”宝宝大脑
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早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通过多种营养成分的补充可以使脑神经细胞活跃,增强思考及记忆力,为宝宝的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诸多营养丰富的食物,究竟哪些能够“营养”宝宝的大脑呢?脂质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来说,脂质是第一重要的营养素.因为人的大脑约有60%是由脂质组成的,是形成脑细胞和脑神经纤维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
教子莫当小大人
做父母的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才,成大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了解儿童在智力发展中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只是一味地要孩子早识字、早读书,多填点、多灌点,甚至还以极少数的"天才儿童"作为奋斗的目标,那不仅会事与愿违,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使得孩子讨厌学习,害怕学习,甚至拒绝学习.
-
怎样促进婴儿动作的发展?
从儿童智力发展史来看往往是婴儿的动作发展促进婴儿的脑成熟和智力发展.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人类智慧发展的第一阶段——0~2岁称为感知运动智慧,并把人与环境的积极交往相互作用,看作是智慧发展的必要条件.初生的婴儿从出生第一天起其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官即处于与周围环境事物的交互作用之中,而随着各种动作能力的提高,各种感官才得以更主动地接触和认识客观世界,这就大大扩展了婴儿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发展了各种感知能力和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能力.因此,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首先应促进婴儿动作能力的发展.
-
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婴幼儿保健门诊婴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分别实施常规保健指导与早期教育,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婴儿在出生9、12、18个月时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教育可有效预防疾病,可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值得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普及.
-
家庭缺失学生智力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有关家庭缺失学生的个性、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已引起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内外已有报道~([1]),而对家庭缺失学生智力的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浙江省舟山市某学校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每个学生均有家庭缺失背景,有些是孤儿;有的则父母一方去世而另一方严重病残或失业,经济特别困难,无力照顾孩子.为了探讨特殊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对智力发展的影响,笔者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智力及相关因素调查,并与正常家庭学生进行对照,以此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
隐性压力,中国孩子的另一种危机
天津市曾对22名13~ 15岁自杀儿童行为进行分析,导致儿童自杀的主要原因中,学习压力过重和青春期问题两项占68%.从表面上看是学习压力、感情问题,仔细分析起来,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活动,总是随着身体生理的成长和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各种影响而形成.不过,今天孩子成长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由于父母的无知,使得大批孩子心理成长与智力发展严重失衡;来自教育及社会环境中日趋功利思想支配下的重智轻德倾向.由此建构起的价值评价体系,逐渐形成为一种隐形的压力左右着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
浅谈在康复教学中如何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意志培养
智力落后儿童指智力发展显著低于平均智力水平,同时伴有日常社会方面的障碍,患病在发育年龄阶段(18周岁以前)的儿童.所谓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所有有志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意志具有三大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智力落后儿童生活经验缺乏,参加的实践活动少,心理发展水平低,所有这些就影响了他们意志的发展,使之表现出行为缺乏目的性、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及缺乏自制力和不可遏止的冲动性,并且不善于支配自己行为动作,不会按照较远的目标去行动,脾气固执等特点.
-
母体二十二碳六烯酸状况与婴幼儿注意发展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它虽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认知、情感与意志过程的实现都离不开注意,因此注意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研究显示,婴儿注意状况与后期的智力发展有关,婴儿期注意持续时间越长,后期的智力水平越高,所以关注儿童早期注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
早期阅读的效应
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出生的246例正常新生儿,按家长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儿童120例给予早期教育,对照组儿童126例行常规教育,随访3年给予两组儿童贝利婴儿发展量表计进行智力发展指数(Mdi)评分,同时选用Gesell发育检查量表检测儿童语言、个人社会交往、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适应性等各能区的发展商(dQ)。结果观察组儿童 Mdi、dQ 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教育工作可有效促进婴幼儿智力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家庭和医院综合干预的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和医院综合干预的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方法 将216例正常新生儿根据家长自愿原则分为早期教育组和对照组,早期教育组制定教育大纲实施采用家庭和医院结合的模式进行早期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满3周岁时应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计算婴儿智力发展指数(MDI)和运动发展指数(PDI),应用Gesell发育检查量表测定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会交往、适应性等各能区的发展商(DQ).结果 两组婴幼儿PDI、MDI、DQ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教育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和医院综合干预的早期教育可促进正常婴幼儿的智力发展.
-
这些习惯让你变笨
忽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对大脑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此外,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吃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早餐的儿童,在课堂上的佳思维时间相对较长,而早餐品种单一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
为健康投资从青少年做起
现代社会是高竞争、高效率的社会,学生不但要完成应完成的学业,还得多学习社会知识,所以造成学生压力过大,又因为没有完善的营养补充,致使营养不足使身体机能下降.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智力发展.国家为重视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别是要使正值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与世界同步,倡导学生每天饮食一杯优质奶.
-
吃出来的问题有多少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既关系到每个人的智力发展、劳动生产能力水平和健康状况,也关系到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生产力水平和国家创新能力。
-
高考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健康在学生成长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制约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高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的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保健,我们对河北省某县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
鼓室置管治疗腭裂患者听力障碍
笔者曾报告腭裂患者听力损失占53.08%[1],在早期直接影响患儿语言功能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展.笔者采用鼓室置管术治疗腭裂患者听力障碍,取得了满意效果.
-
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五大营养素
1、维生素科学家认为,在所有的维生素中,对智力影响大的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人的神经系统对缺乏B族维生素尤其敏感.缺乏维生素B1,会导致神经细胞衰退,功能变弱,所以不能让孩子总是吃精白米和精白面,而要经常吃些糙米、玉米等所谓"粗食",还要多吃猪肉,这些食物中含维生素B1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