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芍药甘草汤组方配伍研究的进展
芍药甘草汤是中医中常用的一剂处方,由甘草和芍药两种中药按一定比例组成,主治腿脚痉挛,伤寒伤阴,筋脉失濡.随着时间的推移,芍药甘草汤的配比种类多样,急需要寻找一种佳的配比方案.本文主要对芍药甘草汤的配比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不同比例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
-
护卫健康之剑--玉叶金花传奇
中医不仅有着深奥精巧的理论体系,许多经典名方其组方配伍更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它们完整、准确地体现了中医的基本思想,君臣佐使,四气五味,阴阳,归经……构思巧妙,配伍精当,被写进药典.
-
风药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举隅
风药质轻而气盛;具有疏风透表、透热转气、宣畅气机作用,结合《温病条辨》阐述吴鞠通对于风药的应用,掌握其理论思想及拓展风药应用。
-
撤药析方分析五灵胶囊配伍及组方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Wuling Capsule,WL)组方成分和撤药组在方中的效应及对全方功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多次注射,饮用10%乙醇溶液并以高脂低蛋白饲料饲养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给予试验药物治疗10 d,酶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胆碱酯酶(CHE);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并采用转化生长因子(TGF-B1)诱导其活化,研究撤药组及组成成分对HSC-T6表达Ras/ERK,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α-SMA,Ras,Collagen I,ERK,p-ERK,TβR I,TβRⅡ,Smad2/3蛋白的表达.结果:WL、组成成分和撤药组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ALT和增加CHE活性,柴胡和灵芝无降ALT作用,各撤药组及组成成分对TGF-β1诱导HSC-T6表达α-SMA,Collagen Ⅰ,ERK,p-ERK,TαR Ⅰ,TαⅡ,Smad2/3蛋白具有差异性生物学效应.结论:组方配伍对WL治疗纤维化小鼠作用产生相加的影响.抑制对TGF-b1诱导HSC-T6表达ERK和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继而影响HSC-T6转录和合成COL-Ⅰ.
-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规律研究
目的:从活性成分角度定量分析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按配伍的君臣佐使规律进行拆方,采用HPLC测定不同方中君药天麻代表成分天麻素的含量,从天麻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配伍精髓.结果:单味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为11.4 ms/g,天麻+半夏、天麻+橘红、天麻+甘草、天麻+半夏+白术+茯苓+橘红、天麻+半夏+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等配伍方中,天麻素的含量均高于天麻单味药的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方中除白术、茯苓外其他药味对君药天麻的代表成分天麻素的提出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
血府逐瘀汤组方配伍及加减运用的实验研究概述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活血化瘀诸方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方剂,系由桃红四物汤(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合四逆散(枳壳易枳实)加桔梗、牛膝而成.该方以行气活血立法,临床疗效卓著,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瘀证"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涉及内、外、妇、儿、皮肤及五官科等110余种病症,其应用频率之高,使用范围之广,所治病症之多,展示出本方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被誉为活血化瘀第一方.
-
基于数据库的平性药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1 307首古今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了平性药组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1 307首方剂,并以《药典》等为药性的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自创的“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探讨平性药组方配伍规律,并以平性药分别作为君、臣、佐、使的应用频次上限10%确定为该组方角色常用药物,频次上限25%定为该组方角色主干药物.结果:不同药性在1 307首方剂中作为君臣佐使的频次统计:寒性、平性、热性药物,作君药者分别占42%,15%,43%,作臣药者分别占40%,17%,43%,作佐药者分别占37%,20%,43%;作使药者分别占17%,66%,17%;筛选出平性药作为君、臣、佐、使的常用药物及主干药物.结论:平性药在组方配伍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少为君臣,重在和合;二是多为佐使,调和辅助;本研究方法所筛选出的君臣佐使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将为临床组方用药及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祛痰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探析
结合历代治痰名方的用药配伍特点,对祛痰方剂的组方配伍进行分析,认为祛痰方剂的组成具有以下用药配伍规律:治痰以祛痰药为主,辅以理气药,使气行则湿化,痰浊不生;配以健脾补肾之品,恢复脾肾运化津液功能;痰与津液同源,佐以利水渗湿之药以助祛痰;痰郁易化火生热,配伍清热泻火之品,使痰随热去;痰为阴邪,易伤阳气,参以温里通阳方药,振奋阳气,宣化痰浊;痰瘀常互为因果,配伍活血祛瘀药使痰瘀并治.由于痰浊致病广泛、变幻多端,故治痰方常由多类药物配伍而成,临床应结合具体病证,随症加减,以期取得满意疗效.
-
阳和汤治疗内科疑难病举隅
阳和汤系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所载之方剂,由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炮姜、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为治疗外科阴疽的代表方剂.但考其组方配伍,凡阳气虚衰、营血不足、寒凝痰滞引起的病证均可加减应用.笔者移用此方治疗为科某些疑难病,亦颇效验,现举数例介绍如下.
-
六味地黄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探讨
六味地黄丸脱胎于汉·张仲景金匮肾气丸,见于宋·钱仲阳之<小儿药证直诀>.因小儿纯阳,无须益火,故于肾气丸中去桂附之温燥而存六味之滋润,变温补肾阳之剂而为滋补肾阴之方.钱氏此方,可谓开后世滋阴派之先河.本文从六味地黄丸的组方配伍和临床应用探讨如下.
-
从防己黄芪汤的组方配伍谈益气利水法
防己黄芪汤是益气利水的代表方,出自<金匮要略>,功能益气祛风、健脾利水,治疗卫气不固,外受风邪而致的风水、风湿证.其配伍特点是益气与利水并行,标本兼顾,重在固本,体现了消补兼施之法.本文以防己黄芪汤组方配伍特点为切入点对益气利水法作一简单剖析.
-
论仲景治肝法的组方配伍及临床意义
肝体阴用阳,易动而难静.肝阴肝血一旦不足,肝气既可乘脾,亦可上而冲心,或上而侮肺,任其纵横,所以肝无单纯之虚证,以虚实兼夹为常见.<内经>治肝有三法,"肝欲酸"(<素问*五藏生成>),"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素问*藏气法时论>).张仲景以<内经>学说为制方之本,创立了诸多治肝之法,如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开宗明义的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原则,一直被后世所推崇.本文就仲景治肝法的组方配伍及临床意义作一论析.
-
对半夏泻心汤组方配伍特点的再认识
仲景<伤寒杂病论>融理、法、方、药为一炉,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虽非方剂专书,然书中所载314方,组方缜密,配伍精当,味少效宏,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实乃仲景将处疗理论融于六经辨证之中,以理明法,以方释法所然.半夏泻心汤出自该书,用治小柴胡汤证误下致痞,"但满不痛者"(<伤寒论>)及"呕而肠鸣,心下痞"(<金匮要略>),功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组方配伍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特点,属于"和法"之范畴.以下围绕该方所体现的组方配伍特点作一讨论,以求从中医处方理论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该方的理解.
-
“防风”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意义
防风性味辛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等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湿痹痛、破伤风、风疹瘙痒及脾虚湿盛等病证.历代医家依据其性味、归经及质轻上浮、发散、祛风、善行善走的特性,结合中医辨证,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笔者选取荆防败毒散、玉屏风散、泻黄散、消风散及痛泻药方等临床常用方剂,简述其防风的配伍用意,以了解此药在临床中的应用.
-
方剂配伍研究探讨
1 方剂配伍理论的渊源从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等早期方书,不难发现当时的医生已能很好地组织方剂.如<五十二病方>记载治疗疽病的两张处方,一方由白蔹、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酒等8味药物组成;另一方是在前方基础上加甘草而成,可见其处方基本固定,反映出较高的组方配伍水平.
-
藿香正气散化湿特点浅析
湿有内外之分,湿之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早在<内经>即提出:"湿淫于内,治宜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等治湿之原则,总不外苦燥和淡渗.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广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姜厚朴、桔梗、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功擅治湿,可适用于湿邪为患的多种病证,被历代医家尊为"祛湿圣药",其组方配伍兼具芳化、苦燥、淡渗等化湿多法,兹就其化湿特点浅析如下.
-
服药方法对方剂配伍的影响
服药方法对组方配伍有一定的影响,正如<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就<方剂学>(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五版教材)中所载成方而言,服用时需用酒、茶调服,人参汤、米汤送服,以及醋、童便、姜汤、盐汤、枣汤、藕汁、萝卜汁、银花汤、薄荷汤等送服者共20余种.这些多为方剂中的佐使药.其配伍意义在不同的方剂中,起不同的作用.
-
三黄泻心汤及附子泻心汤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三黄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的泻心汤类方,两者临床均用于治疗“痞满”证.与其他复方相比,《伤寒论》中记载的制备方法独特,大黄、黄芩、黄连用麻沸水浸渍而非现代常规的煎煮;而三黄泻心汤中到底有无黄芩,这一问题也被争论至今;此外,泻心汤在制备过程中所产生沉淀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一直也是关于泻心汤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三黄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制备方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防己黄芪汤的组方配伍及在肾病风湿证中的应用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卫表不固,外感风邪,水湿泛滥之风水,风湿证,由黄芪、防己、白术、甘草、生姜和大枣组成,组方配伍具有三大特点:攻补兼施、标本兼顾和培土生金,实属一首益气祛风利水的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防己黄芪汤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并分别阐述了黄芪、汉防己、白术和甘草对肾脏的药理学保护机制,其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体内CYP450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评价痹祺胶囊配伍组方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新的"Cocktail"一点法,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5种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美芬妥英、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的浓度,分析和评估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大鼠体内5种CYP450酶的诱导和/或抑制作用.结果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的配伍规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君药+臣药组、君药+使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君药+佐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1A2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君药+臣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2C9具有显著诱导作用.结论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酶较显著的配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痹祺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