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土豆片外敷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硬化及周围硬结护理观察

    作者:苗春鸿

    尿毒症患者需长期反复穿刺血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首选的血管通路,被视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良好的血管条件,足够的血流量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基础.但由于长期、反复多次穿刺,可供选择的穿刺部位非常有限,仍不可避免发生皮肤瘢痕、硬结、挛缩、血管内膜增生、触痛、条索状硬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治疗.如何保护好穿刺部位的血管,成为血液透析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人员穿刺难度,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我科从实际出发,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用土豆片外敷对由于反复穿刺所致的血管硬化,或由于透析过程中穿刺部位渗血、压迫不当等所致的血管周围硬结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不同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影响

    作者:陈凤珠;林海鸟;卢苗苗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该院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5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穿组(向心穿刺)和反穿组(离心穿刺),每组26例,比较两种穿刺方法的透析效率及1年内假性动脉瘤、内瘘阻塞及内瘘狭窄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穿刺成功率及穿刺点皮肤瘢痕形成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尿素氮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穿组与反穿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8.5%、89.6%,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分别为4.4%、14.8%,皮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1.5%、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顺穿组1年内的内瘘阻塞发生率、假性血管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反穿组,但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反穿组。结论顺穿在操作上不仅简便、省力,还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穿刺点渗血及皮下血肿的发生,降低内瘘阻塞、假性血管瘤发生率,但血管狭窄的发生率较高。

  • 尿毒症患者首次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临床研究

    作者:梅艳;李雄;袁飞远

    目的:探讨首次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和使用情况,研究影响建立血管通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建立血液透析通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本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使用的血管通路种类、血管通路转归以及替代治疗方式的转换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结果入选24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透析初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平均(6.55±3.44)ml/min,首次透析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25例,中心静脉导管的215例,包括184例(85.6%)无袖套导管和31例(14.4%)带袖套导管。随访6个月,血液透析后6个月中,随访的224例患者终有11例患者接受了肾移植,14例改为腹膜透析,其余199例患者继续血液透析治疗,其中141例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47例患者使用带袖套导管作为血管通路。透析时患者GFR小于5ml/min均为首次血液透析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险因素。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首次血液透析时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比例较低,但终大多数患者使用其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路。提高计划性通路建立的比例,增加开始血液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比例,仍是临床目前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刘倩雯

    目的:探讨研究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3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制作内瘘,以建立用于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观察其应用情况。结果:30例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为1~5年,平均使用寿命为(3.4±0.4)年;患者中有5例发生感染,3例并发内瘘血栓,2例形成动脉瘤,1例血量供应不足。结论:加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这对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头静脉桡动脉内瘘重建术12例

    作者:廖运宏;张卓杰;李川平;郎学聪;罗兰

    目的:观察头静脉桡动脉内瘘(AVF)重建术的效果。方法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伴AVF血栓形成的患者。首次建立AVF全部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使用时间6~48个月。再次手术采用患肢前臂近心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重建AVF。结果12例手术全部一次性成功,随访6~48个月。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重建手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

  • 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陈枫;樊勇;梁莉;黄云剑;袁发焕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必备条件,临床上因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或经多次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而无法再行动静脉内瘘手术,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 [1].我科2005年5月~2009年3月对126例患者进行双腔带涤纶套长期留置管置入术,现报告如下.

  • 尿激酶封管在带袖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姜玉姬;陈瑛

    20世纪80年代带涤纶套(cuff)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问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该种导管相对于不带涤纶套的导管固定更加容易和牢固,并且感染的机会大大减少,使用时间大大延长.对于不能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以作为一种相对长期的血管通路来使用.但是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率、血栓形成率及血流量不足发生率仍较高[1].我们对5例出现堵管的患者通过尿激酶封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尿激酶封管的应用体会.

  •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作者:武素珍

    我院2008年~2011年对109例血透患者实施了自体动静脉 内瘘术前、术后护理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 下:1 对象和护理方法 1.1对象 109例血透患者,其中男64例,女45例,年龄12 ~76岁.工人20例,农民16例,老师6例,学生19例,行政干 部18例,退休人员30例.

  • 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及观察

    作者:吴红梅;梅咏华

    目的:为巩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疗效、保证长期安全使用,探讨使用早期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早期,实施护理干预:①穿刺前进行内瘘血管评估;②开始使用时由有经验的护士选择内瘘肘部头静脉或贵要静脉作为引血通路进行穿刺;③提高护士技能,养成良好工作习惯,预防并发症及早期处置④给予患者健康指导,提高自我护理技能。结果本中心83例AVF患者无感染发生,1例糖尿病肾病顽固性低血压患者规律透析25月后出现血管狭窄至闭塞,目前内瘘使用已达36月10例、24-36月24例、12-24月32例、不足12月16例,透析血流量均达到210至300ml/min,功能良好。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内瘘成熟,提高造瘘成率,对防治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起重要作用。

  • 改良穿刺法防止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作者:廖运宏;郎学聪;贾旭广;凌会英;罗兰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越来越高,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前提。在众多的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为理想、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永久性血管通路,被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如何保护性的使用内瘘,减少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临床上传统采用的动脉端离心穿刺法引起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探讨更加的穿刺法,我院透析室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使用新内瘘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改良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穿刺法(传统穿刺法),比较2组穿刺方式血流量达标率及2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 自体动静脉内瘘高压血液透析患者的密闭式回血方法介绍

    作者:孙敏红

    随着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老年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比例日益升高.这些患者血管条件差,尽管建立了自体动静脉内瘘,但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功能锻炼的不充分及本身血管条件差等诸多原因,导致内瘘形成后血管不通畅或局部狭窄以致吻合压力增高[1](简称自体动静脉内瘘高压),穿刺处压力也增高,而下机时动脉端血流压力太小无法回流,在护理工作中无法正常密闭式回血下机.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血液净化中心1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高压血透患者(其中男1例,女9例)为例,笔者用手指按压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回血1 440次,患者无疼痛及不适,顺利回血下机.此方法较传统且方法简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使用的临床体会

    作者:胡强;张利

    功能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6年来我们就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早期使用进行了临床探索,本组88例尿毒症患者成功地建立了动静脉内瘘,而且全部提前使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将其手术方法、使用、管理方式总结如下.

  • 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娄金霞

    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导致无法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掌握血液透析治疗中造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及处理对策十分必要。笔者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综述造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并指出针对性护理对策预防和处理,供同行参考。

  • 自体动静脉内瘘口头式结合书面式健康宣教护理体会

    作者:王琴;沈莹;邹倩;陈湘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9年2月-2011年3月为2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建立了自体动静脉内瘘, 对术后、首次使用及长期使用内瘘的患者和家属做口头式结合书面式健康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何冬梅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82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9例内瘘血栓形成,6例形成假性动脉瘤,4例血流量不足.结论:应加强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知识的宣教,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从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 扣眼穿刺法在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董士起

    目的:通过采用扣眼穿刺的方法来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且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由高年资经验丰富且相对固定的护士,遵循三同原则,做好扣眼穿刺前的有效护患沟通,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评估,穿刺后导管的固定,透析过程中渗血情况的处理,及结束后的相关护理宣教.结果:12例患者经过8~12次应用常规锐针穿刺后形成皮下隧道即扣眼,2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锐针穿刺12次以上才形成皮下隧道,有1例患者因由不同护士穿刺建立的隧道,出现硬结5个月后隧道闭塞.13例患者均未出现内瘘狭窄、血管瘤、血栓、内瘘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钝针进行扣眼穿刺法是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为理想的穿刺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

  • 远红外线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

    作者:杨振华;吴霞珺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FIR)疗法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状况、减少 AVF 并发症、提高 AVF 充盈度、改善血流量,进而改善患者透析质量及舒适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比较我院血液净化中心60例采用 AVF 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使用 FIR疗法前和使用6个月后 AVF 流量、透析中可达到血流量、透析中血压、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发生次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等变化情况。结果:FIR 疗法使用6个月后患者 AVF 流量和透析中血流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透析充分性亦高于治疗前(P ﹤0.0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低于治疗前(P ﹤0.05),透析中高血压及低血压发生次数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1)FIR 疗法安全、可靠,不会增加护士穿刺难度。(2)FIR 疗法能提高 AVF 流量及透析中血流量,提高透析充分性。(3)FIR 疗法对于患者透析中的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对于透析的耐受度,改善透析舒适度。(4)FIR 疗法有利于改善 AVF 血管炎症状态及内皮功能。

  • 1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隧道口渗血原因分析与护理

    作者:曾雪燕

    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于肾功能衰竭又无血管内瘘的患者,建立迅速简便的长期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减轻了患者痛苦,使透析顺利进行。我科收治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右上肢剧烈活动后导致右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皮下隧道口渗血,经积极处理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72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2010年10月9日因“胸闷、气促”入院,查血压179/92 mmHg,肌酐1273μmol/L,血钾5.6 mmol/L,BNP 1550 pg/ml。诊断:(1)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2)高血压病Ⅲ级。在股静脉临时置管下行血液透析治疗并择日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但血管条件差,内瘘发育不良。2010年11月行右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后继续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次,每次4h。2011年9月11日因长期导管出现裂痕无法继续使用而拔除,并在原来长期导管处重新更换长期导管,但皮下隧道改在旧隧道右侧2~3 cm处,换管过程顺利。9月14日患者以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4 h,常规肝素抗凝,透析过程顺利,透析中及透析结束后置管口敷料干燥无渗血、渗液。9月17日透析后患者右上肢剧烈活动,置管处隧道口渗血,量少、鲜红色,无隧道口红肿、无渗液、无触痛,自行按压效果欠佳,给予明胶海绵填塞隧道口渗血部位,再用无菌纱布包扎,按压隧道位10 min后隧道口无明显渗血。9月21日继续行血液透析4 h,常规肝素抗凝,透析过程顺利,置管处无渗血。9月22日患者再度因右上肢剧烈活动出现置管处隧道口少量渗血而住院观察。遵医嘱给予止血处理,并于9月24日行无肝素血液透析。住院期间置管处隧道口无明显渗血,于9月29日出院。之后门诊规律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抗凝,置管处无渗血。

  • 物理检查在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应用

    作者:吉小静;戴欢欢;徐骏

    目的:探讨物理检查在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1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每两周1次的物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内瘘闭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物理检查早期检出内瘘狭窄16例,动脉瘤11例,内瘘成熟不良7例,肿胀手综合征3例,窃血综合征2例,内瘘闭塞3例。观察组患者内瘘闭塞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物理检查是一种易行、准确、经济的定期监察内瘘并发症的检查方法,能及时发现早期内瘘并发症,通过进行手术等干预措施,减少内瘘闭塞发生,提高内瘘使用寿命。

  •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作者:刘莺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nodialysis,MHD)是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血管通路的建立是保证血液透析疗效和维持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环节[1].随着医疗条件和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透析人数的增加,血管通路问题成为长期血透的主要问题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与其他类型透析用血管通路相比,其使用寿命长且并发症少[2].因此AVF是目前永久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3],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4-6].本文就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研究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328 条记录 6/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