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吸收线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道福;易斌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改进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1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钛夹组和可吸收线组,分别用钛夹、可吸收线来闭合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可吸收线与钛夹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线缝扎管腔的可靠性、安全性方面与钛夹效果相同,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广泛使用.

  • 产妇会阴切口皮内缝合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应红华

    新生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多发生在出生后4~6天,产妇与新生儿住院时间越长,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就越高.自2001年5月以来,我科采用可吸收线对会阴侧切分娩的产妇行会阴切口皮内缝合术,由于对合良好、无硬结、不留针眼、无需拆线,明显缩短了住院天数,从而达到了降低产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 可吸收线皮内美容缝合剖宫产手术切口820例临床观察

    作者:葛榕;杨茵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皮内美容缝合剖宫产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并行切口皮内缝合的患者820例,关腹时用3-0可吸收线于真皮层内褥式连续美容缝合。结果:术后12例(1.5%)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无严重切口疼痛和伤口感染或裂开,术后住院天数4-10d。术后1个月复查,切口平伏美观,对合良好,腹壁遗留疤痕小。结论:剖宫产手术切口采用可吸收合成线进行皮内连续美容缝合是一种较理想的缝合方法。

  •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对患者切口愈合速度和美容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力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切口愈合速度、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经阴道分娩且会阴侧切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缝合方法分为传统缝合组(对照组)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感染发生率和美容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及术后VAS评分为(6.02±1.48)ml、(2.11±0.97)分均少于对照组的(10.58±2.24)ml、(4.32±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5.21±1.24)d少于对照组的(9.35±1.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95.00%明显多于对照组的75.00%,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经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切口愈合速度,提高美容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使用可吸收线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术对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童姣梅;徐真

    目的:分析使用2-0可吸收线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术对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进行自然分娩且会阴切开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给予可吸收线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术,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丝线会阴切口缝合术。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的相关观察指标、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切口线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h内疼痛评分以及切口线结反应Ⅰ度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率、切口线结反应0度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2-0可吸收线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术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疼痛程度以及切口线结反应等,促进产妇产后康复,效果显著。

  • 会阴侧切美容缝合术对产妇康复的影响

    作者:赵建芬

    近年来,许多国家己将会阴切开缝合术常规地用于初产妇阴式分娩,在一定程度上使母婴免于受产伤[1].产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现在的产妇多是初为人母的女性,她们对舒适及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科也提出了更高的医疗质量要求:疼痛少、康复快、安全、经济实惠[2].会阴侧切缝合法过去采用可吸收线及丝线经皮间断缝合法,我院针对新时代的需求,对住院分娩有会阴侧切的产妇,采用3-0可吸收线行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可吸收线鼻唇沟填充术应用体会

    作者:刘怀朴

    鼻唇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加深,影响容貌.鼻唇沟的矫正是整形美容界的一大难题.用固体填充物填充,质地太硬,影响表情;用玻尿酸填充,维持时间短;用爱贝芙填充,价格昂贵.

  • 颜面部皮肤撕脱伤后Ⅰ期美学修复体会

    作者:赵彧;亓晶;张玉宝

    由于车祸及机械性外伤数量渐增,颜面部皮肤撕脱伤的修复已成为整形美容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998年以来,我们根据撕脱皮肤损伤的程度不同,分别制成不同厚度带蒂皮瓣,创口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回植,获得满意效果.

  • 643例真皮内连续缝合部分眉切除术联合医用胶的临床体会

    作者:尹超;柴梅;周光喻

    目的:介绍643例真皮内连续缝合提眉术联合医用胶的临床体会,以减少术后切口张力,提高求美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方法:643例患者都采用连续真皮可吸收线缝合眉部切口,创缘用医用胶封口,后根据求美者轮廓五官设计并画上眉型.结果: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的643例患者,伤口除3例受外力伤口瘢痕线变宽:其余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真皮内连续缝合提眉术联合医用胶的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减少伤口张力,术后即刻可以画眉,外表美观,术后减少拆线的痛苦,瘢痕呈线状,求美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基层医院包皮环切术的治疗

    作者:卢连东

    包皮环切术是基层医院泌尿外科门诊手术室常见的手术,目前我院主要开展三种包皮环切术,即传统包皮环切术、商环包皮环切术及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术。现将三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总结如下:
      1传统包皮环切术
      1.1手术方法采用常规手术治疗,麻醉满意后,包茎患者先分离粘连的包皮,然后先在包皮背侧剪开至包皮距离冠状沟0.5cm,包皮腹侧剪开至包皮距冠状沟0.8cm,环切剪除过长包皮,予以结扎止血,然后将包皮内外板用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后用碘伏纱布包扎切口。

  •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折占飞;王亮;张俊斌;齐鑫

    患者,女,31岁,无诱因下反复右上腹胀痛不适10年余,加重5d,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胆囊结石,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B超检查示:胆囊炎,胆总管囊性扩张。发病以来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软,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以“胆总管囊肿(Ⅰ型)”收入院,入院后MRCP示:肝总管及胆总管中上段囊状扩张,考虑胆总管囊肿(图1),查肝功、血尿淀粉酶等均正常。于2013年10月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全麻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脐上取10mm纵切口,建立气腹,镜下探查见:无腹水,肝与可见胃肠未见异常,胆总管自胆囊管以下呈梭状扩张,分别取右上腹放置2枚5mmTrocar,剑突下放置1枚10mmTrocar,第5孔平脐锁骨中线5cm放置13mmTrocar。游离结肠肝区与右肝的粘连,解剖胆囊三角,显露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上钛夹后切断胆囊动脉,胆囊管上Homlock后暂时不切断,助手将胆囊向右上方提起,用电刀切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表面腹膜,显露胆总管(图2.)、肝固有动脉及右肝动脉,该患者右肝动脉位于肝总管的前方,用电刀切开囊肿前壁,吸尽胆汁后横断囊壁,避免损伤门静脉,提起远端囊壁,向下游离囊肿至正常胆总管下段处,即胆总管胰腺段,用Homlock夹闭远端胆总管并将囊肿切除。近端囊壁于肝总管处逐渐变细,为防止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反复胆管炎发作,并保证胆管吻合口直径约2cm,紧邻胆囊管下方切断近端囊肿。术者与助手配合提起距Treitz韧带20cm处空肠,用60mm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切断,超声刀切断空肠系膜,将远端空肠约50cm上提到胆总管断端,无张力,近端与远端45cm处,用60mm腔镜下直线切割缝合器做空肠的侧侧吻合,用3-0可吸收线全层+浆肌层缝合残端,并关闭系膜孔。距残端约5cm处对系膜缘切开约1.5cm空肠壁,用2根4-0可吸收线分别连续缝合胆管空肠的后壁及前壁,完成胆管空肠端侧吻合(图3.)。切断胆囊管,切除胆囊,取出标本。用约3000ml温盐水冲洗腹腔,镜下查无出血、无胆瘘,从右上腹Trocar分别放置胆肠吻合口旁以及肝外侧腹腔引流2根,于左侧结肠旁沟放置肠肠吻合口的腹腔引流管,清点纱布器械对数无误后,缝合切口。术毕。手术过程260min,手术顺利,出血约50ml,术后3d排气,开始进流食,术后4d无胆瘘,引流少于10ml拔腹腔引流管,5d出院。术后1 ;月复查,吻合口无狭窄,肝功各项指标正常。

  • 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张郭锐;伍魏;虢剑

    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3年12月应用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37例。本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36.6岁。右侧22例,左侧15例。其中横行骨折12例,矢状位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16例,髌骨下极骨折5例。结果本组3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经5~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11月。其中优2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4.5%。结论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它既能保持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同时又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 髌骨钢板结合可吸收线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

    作者:张贤亮

    髌骨骨折临床比较常见,但多以青壮年为主,60岁以上老年人相对较少.由于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给手术内固定治疗造成一定困难,影响疗效.我院从2009-01~2014-01采用髌骨钢板内固定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治疗老年髌骨骨折39例,获得良好效果.

  • 髌骨关节面骨折一例报告

    作者:马文占

    患者,男性,16岁,农民.因土方压伤左膝关节后剧烈疼痛、肿胀、不能站立,遂来我院治疗.检查:左膝关节肿胀,不能主动伸曲,髌前有明显压痛,浮髌试验阳性,抽屉试验阴性,侧向应力试验阴性.侧位X光片见:股骨下有一三角形骨折块,正位片见胫骨髁间嵴上方有一略成椭圆形骨折块,股骨髁及上段骨质完整.诊断为左髌骨骨折.伤后三天在腰麻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见左髌骨关节面中有一1.5cm×1cm×0.5cm完整骨折块,骨折复位后,用细克氏针从骨折块上下各钻一孔,用可吸收线呈"U"固定,髌前打结.查髌骨关节面平整,固定牢固,术后左下肢长腿石膏托固定,四周后去石膏功能锻炼,6月后复查,左膝关节功能正常.

  • 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锁骨骨折23例报告

    作者:马尚钰;刘红霞;李建华

    目的 观察运用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对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克氏 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锁骨骨折23例,其中锁骨中段骨折18例,中外1/3段5例.结果 21例获随访6-1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3个月,优良率100%.结论 克氏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取出时无需住院,患者痛苦小.

  • 会阴切口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的观察与体会

    作者:孟繁玲;许青

    近年来,医用可吸收性手术合成缝线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能促进纤维结缔组织向内生长,人体通过水解吸收,引发的组织反应轻微,无异物残留及线节反应,2007年,我科尝试对会阴侧切的产妇的会阴切口,进行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可吸收夹、丝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报告

    作者:张农;黄少卿;秦喜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习惯用金属钛夹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但钛夹残留腹腔后在腹腔不能吸收,易游走等而引起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12月~2005年12月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可吸收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或用可吸收线缝扎胆囊管完成137例LC手术.体会如下:

  • 锁骨骨折的三种治疗方法比较

    作者:王天堂;李峰;达迪里·阿不力米提;范达文

    2003年4月~2005年6月,我科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克氏针可吸收线内固定术治疗有错移位锁骨骨折108例,现就治疗方法的比较报告如下.

  • 痔合并隐性血友病

    作者:张玉茹;赵团结

    1病例摘要患者男,36岁,主因“便时肛内肿物脱出伴间断便血6年”就诊,以“混合痔”收入院。患者于6年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时肛内肿物脱出,便后用手可还纳入肛内,无明显疼痛,偶有大便后手纸带血现象,血色鲜红,无黏液及脓血便。查体:视诊:肛门居中,环肛周包块脱出,紫蓝色,肿胀,无压痛,表面无糜烂、无脓性分泌物。蹲位检:可见环形包块脱出。触诊:肛周无压痛,直肠内未触及肿物,直肠下段黏膜无异常包块,齿线附近可扪及柔软隆起的团块,退出指套无血染。入院诊断:混合痔。心电图:窦性心律。胸片无明显异常。腹部彩超无明显异常。电子直乙镜无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8.1×109/L,血红蛋白126g/L,血小板235×109/L。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凝血机制:凝血酶原时间( PT )12.7秒,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R ):1.06,国际标准化值( INR)1.06,凝血酶时间( TT)14.8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25.6秒,纤维蛋白原(FIB)4.5g/L。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完善术前准备,患者在骶管麻醉下行PPH,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术后第5天,患者排出陈旧性血块及少量鲜血,量约30ml,巴曲酶灌肠效果差,急诊行直肠出血缝扎术,术中见吻合口轻度水肿,未见出血及糜烂。截石位5点位结扎痔核处创面有数处渗血,用“2-0”可吸收线于出血点处行“8”字缝合。术后第8天患者排便时少量鲜血自肛门内流出,量约20ml,予以巴曲酶外敷伤口表面止血效果差,急诊行直肠出血缝扎术。术中可见吻合口轻度水肿。截石位1、6点位可见少量渗血。吻合口其他部位未见出血及糜烂。用“2-0”可吸收线在1、6点位出血点处行“8”字缝合。术后第11天患者便出较多暗黑色血块,量约500ml,查体:血压90/60mmHg,脉搏74次/分,患者意识较差,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急诊行直肠出血缝扎术。术中探查见截石位5点位吻合口处一搏动性出血点,其他部位未见出血及糜烂。用“2-0”可吸收线在出血点处行“8”字缝合2针后未见继续出血。

  • 改良手术治疗锁骨骨折37例

    作者:李启运;吴权;柯春海

    锁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我院采用改良小切口带螺纹克氏针或加用可吸收线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2000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7例报告如下.

244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