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的比较观察

    作者:吴士强;桂云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8月,现已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治愈阑尾炎81例,通过与传统剖腹手术相比较,发现腹腔镜手术有出血少、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君芝;罗云;董文霞

    近年来,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应用逐渐增多,与传统的剖腹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对90例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杏林撷英——华佗

    作者:程南方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华佗深入民间,足迹遍布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制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

  • 腹腔镜在妇科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瑛;张桂银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手术(研究组)的方法和优点,并与剖腹术(对照组)对比.方法:应用olympus电视腹腔镜行妇科常见手术120例,随机抽取120例同类疾病剖腹术,进行术中、术后临床指标观察.结果:研究组术后止痛、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0.05,P<0.01,P<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微、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极有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腹腔镜 妇科 剖腹术
  • 外伤性小肠破裂82例诊治体会

    作者:郝晓尊;王会生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均治愈.结论:重视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熟练应用度腔穿刺技术,结合X线、B超.CT等辅助检查早期做出诊断,尽早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池肇春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并不罕见,占肠血管病的5%~10%,从1911年至今年已有数百例病例报告,其发病率占外科住院病人的1/10,000,占急性腹痛剖腹术病人的1/1000,平均发病年龄47~60岁,性别之间无何差别[1].

  • 老年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术式探讨

    作者:谢建国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佳术式.方法:对68例老年肥胖患者不同术式胆囊切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并发症发生率(2.7%),明显低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OC)组并发症发生率(16.1%),两者相比绝对并发症危险度(ARR)为13.4%;LC组住院天数、术后镇痛剂应用、恢复情况与O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老年肥胖患者的胆囊切除应首选LC.

  • 腹腔镜对比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分析

    作者:董亚楠;王圆媛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比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新野县人民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170例卵巢囊肿患者,其中腹腔镜组82例,开腹手术组88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h发热例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34±11)ml VS(68±17)ml,P<0.05]、术后肛门排气较早[(16±8)h VS(22±10)h,P<0.05]、术后24h发热例数少(13.4%VS 27.3%,P<0.05)、住院时间短[(6.2±1.6)dVS(9.8±3.4)d,P<0.05)];但住院费用较高[(9103±1211)元VS(5892±1322)元,P<0.05].两种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13)min VS(51±12)min,P< 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9例

    作者:赵灿辉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主动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性.方法 对比分析8例LC中转开腹的原因及手术效果.结果 主动中转6例,主要原因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肿瘤.被动中转开腹2例,主要因术中胆管损伤,大出血.结论 当LC遇到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结石嵌顿,胆囊萎缩及解剖变异等手术难度超过术者处理能力时应实时主动中转开腹,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李同民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误诊的常见原因,提高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腹部闭合伤患者151例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早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误、漏诊27例,误诊率17.9%,15例经剖腹探查确诊,12例经动态观察及辅助检查确诊;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12例,治愈24例,3例死亡,病死率约11.1%.结论 在患者合并严重多发伤、昏迷、生命征不稳、查体不合作等情况下,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出现一定比例误诊难以避免,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准确评估,动态观察病情,减少误、漏诊发生,提高诊治效果.

  •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作者:齐晓蕾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痛苦少。它使病人免去了剖腹术,而在短期内获得治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于2001年5月~2001年10月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病人10例,手术过程顺利,效果良好,达到了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闭合性腹部外伤的首诊误诊因素探讨(附72例病例分析)

    作者:鲍聚喜;卿三华;巴明臣;闻英;邓海军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外伤误诊的原因,提高腹部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7~2003年收治的857例闭合性腹部外伤病例中72例首诊误诊患者(其中外院转诊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后都经剖腹手术确诊,多脏器损伤12例,单一脏器损伤58例,无脏器损伤2例.损伤脏器依次为:小肠(27.6%)、脾(21.8%)、肝(18.4%)、十二指肠(10.3%)、胰腺(5.7%)、大肠(5.7%)等.有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本组72例患者中假阴性检查结果:查体移动性浊音(8/72 1.1%)、腹腔穿刺(12/57 21.1%)、B超(6/47 12.7%)、X光片(16/43 37.2%)、CT检查(2/1825.0%)及腹腔穿刺假阳性(2/57 3.5%)都直接、间接造成了误诊.结论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误诊多发生于单一脏器的损伤,首诊医生的忽视,不恰当的辅助检查及其假性结果是造成误诊的原因.

  • 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的改变

    作者:张伟;蒋永新;曹俊;戴晓敏;楼旭军;鲍鲁红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动态观察32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3,5,10天呼吸功能的改变,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患者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明显下降,总气道阻力增加,但中心气道阻力和肺弹性阻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也存在因小气道阻力增加所致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异常.

  • 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爱国;陈智勇;陈永艺;毛顺宝

    目的 探讨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治疗直肠下段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比较经耻骨上小切口会阴联合直肠切除70例(A组)和传统Miles术71例(B组)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腹部切口至造口平均距离、切口感染率、术中清除淋巴结个数.结果 A、B两组腹部切口平均长度为(5.5±0.5)cm和(15.0±2.0)cm,P<0.00;A、B两组腹部切口至造口平均距离为(13.6±2.2)cm和(8.0±2.1)咖,P(0.01;A、B两组切口感染率为2.9%和12.7%,P(0.05;A、B两组术中清除淋巴结平均个数比较,P>0.05.结论 A组方法治疗低位直肠癌,能达到Miles清扫范围、缩小腹部切口长度、增加腹部切口至造口距离,减少切口感染率,其微创程度接近腹腔镜下Miles手术.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分析

    作者:余江洪;毛羽;夏锋;文武;张庆余;李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与传统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OCBDE)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5例的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EST组和OCBDE组,并对其临床疗效、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LC+EST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4.3 %(33/35),OCBDE组为100 %.LC+EST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OCBDE组,住院总费用和手术费用均高于O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其直接医疗成本虽高于OCBDE,但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后者.

  • 腹腔镜治疗外科急腹症7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强;张盟辉;秦士勇;胡三元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70例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腹腔镜检查与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通过腹腔镜均获得明确诊断.腹腔镜下完成手术66例,中转开腹4例.术后发生Trocar穿刺孔感染1例.结论 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创伤小,安全有效.多数外科急腹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治疗,但对部分病例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体会(附62例报告)

    作者:彭林辉;霍枫;詹世林;蒲淼水;谭晓宇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1月~2006年7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2年3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1例,作为对照组;2002年3月后我们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共31例,作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和平均术后切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 肝硬化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马先仕;肖绪鹏;王雄彪;陈义发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72例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LC组38例,OC组34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1.7±12.7)min、(98.6±25.5)rnl、(6.2±2.9)d,OC组分别为(75.7±23.8)min、(134.6±36.6)ml、(9.2±3.7)d,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LC组较OC组低(P<0.05).结论 对Child分级为A级和B级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病人采用LC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 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

    作者:郑海;陈明;陈庆永;方开锋;张进祥;彭万勇;蒋春舫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8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典型腹膜炎表现者209例(72.6 %);腹腔穿刺198例,阳性175例(88.4 %);腹腔灌洗28例,阳性22例(78.6 %);B型超声检查214例,阳性177例(82.7 %);288例KUB平片,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43例(49.7 %);CT检查65例,阳性43例(66.2 %).治愈280例(97.2 %),死亡8例.结论 重视外伤性小肠破裂常见症状和体征,积极应用各种腹腔穿刺技术,并结合血常规、X线、B型超声、CT等辅助检查,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尽早手术探查,选择合理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病人生活质量.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作者:沈汉斌;刘光宗;卢小明;郑启昌;陶凯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从1 337例行LC病人术前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指标中分析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转开腹13例.4种因素,即胆囊壁厚度、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次数、一周内出现上腹痛、右上腹体征为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结论从4种危险因素可以预测中转的概率,在术前做好高中转风险的心理准备,术中能果断做出中转的决定,避免手术副损伤.

534 条记录 21/27 页 « 12...18192021222324...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