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2例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诊治

    作者:杜愚贱;胡立光;李俊国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原发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良性肿瘤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预后良好.脾恶性肿瘤3例均获随访.生存5年以上者2例,1例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脾脏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应早期诊断,良性肿瘤行根治手术,恶性肿瘤行综合治疗.

  •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临床病理探讨

    作者:李桂梅;乐美兆;高红

    目的 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临床与病理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CT增强扫描提示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脾内有多发性、大小不一的无明显强化低密度影,境界清楚,延迟期病灶部分强化,密度与正常脾组织相似.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由互相吻合的腔隙组成,部分区域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细胞无明显异型,内皮细胞及组织细胞标记均呈阳性.例2伴有食管小细胞癌.结论 脾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血管源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CT增强扫描可能有助于诊断.由于该肿瘤常伴发内脏恶性肿瘤,对此类患者应进行仔细检查及密切随访.

  •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杜军;吴波;金行藻;周航波;石群立;周晓军

    目的 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 3例LCA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组织学上肿瘤由大小不等的、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低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CD8、CD68、Ⅷ因子和lysozyme(+),CD34和D2-40(-).结论 LCA是很少见的、仅发生在脾的血管肿瘤,CT和B超检查可以发现病变,确诊还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该肿瘤常伴有其他内脏疾病.

  •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陈春;邵玉立

    患者女,2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不适6个月,活动时轻微疼痛,无发热、恶心、呕吐,经中药治疗,上述症状无缓解入院.查体:未见异常.CT示:脾肿瘤约5cm×6.5cm×5cm大小,有轻微活动度.血常规:WBC7.5×109/L,RBC4.01×1012/L,Hb11.7g/L,PLT141×109/L,N78.7%,L21.3%.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表面光滑,可见实性占位.

  • 脾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2例报道

    作者:李波;李小琴;杨荣;康雅琼;周俊

    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可存在于除脑以外的全身各脏器,起着抗原捕获、提呈及参与免疫应答的作用,但在免疫表型上与其他类型的树突状细胞又有所区别~([1]).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由Monda等~([2])首先报道,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特别是颈部和腋下淋巴结,少数发生于淋巴结外~([3]).

  •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报道

    作者:张丽华;孙荣超;陈瑛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近年才被认识的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脾窦岸细胞的血管源性肿瘤.

  • 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贡其星;范钦和;周志韶;张智弘;虞梅宁;王震;王聪;张炜明

    目的 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观察1例脾脏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的大体和光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D21、CD23、CD35、Clusterin、S-100、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D1a、CD68、间变型淋巴瘤激酶(ALK)、CD30、CD31、CD34、CD3、CD20,原位杂交检测EBER,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生物学行为和病因机制.结果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好发于腹腔内脏器,尤以肝、脾多见,患者以女性为主.一般肿瘤较大,切面灰白质韧,中心有出血或坏死.镜下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背景中见弥散分布的滤泡树突细胞,形似炎性假瘤.高倍镜下滤泡树突细胞胞质淡染,胞界不清,核卵圆形或杆状,染色质空泡样或点彩状,居中可见小的紫色核仁.部分瘤细胞显示异型性,核膜皱褶,染色质粗糙,核仁明显.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梭形瘤细胞波形蛋白强阳性;Clusterin、SMA、CD68均阳性;CD35局部弱阳性,S-100弱阳性;CD21、CD23、CDla,ALK、CD30、CD31、CD34均阴性.背景淋巴细胞CD3阳性,灶性区CD20阳性.原位杂交:梭形瘤细胞EBER阳性.结论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

  • 脾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张彦宁;郑媛媛;周小鸽;张淑红;金妍;谢建兰;陈书媛;石岩;吴丽华

    目的 分析和总结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8例原发性SMZL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组织切片的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行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获得4例随访资料.结果 8例SMZL的中位年龄为61.5岁(36~75岁),男女比例为1.7:1.患者均因脾大就诊,5例伴血象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其中2例全血细胞下降.脾切除后3例血象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3例福达华联合化疗后,2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随访4例的平均生存期21.5个月(6~60个月).在病理形态上,8例脾脏均呈白髓结节状增生,其中6例由经典的两种细胞组成,其分布表现为结节中央密集而深染的小淋巴细胞,周围为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2例增生结节全部由形态一致的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组成.红髓区片状浸润8例.肿瘤细胞CD20+(8例);bcl02+(6/6),IgD+(2/4),CD5+(1/4),CD43-(516),cyclin D1-和bcl-6/CD10-(6/6).核增殖指数<15%.结论 SMZL为惰性淋巴瘤,以脾大伴血象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脾切除治疗有效,FCD化疗可完全缓解,预后较好.病理形态以白髓结节状增生为主,呈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形态,大部分标本结节中央见较小密集的淋巴细胞,同时存在红髓区片状浸润.诊断需除外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和脾白髓增生.

  • 脾脏转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杨重庆;张子诚;于启;庞建欣

    目的探讨脾脏转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转移规律.方法总结16例脾脏转移癌病例,复习临床、外检、尸检记录资料,对其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脾脏的大体特点、脾脏内肿瘤的生长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16例脾脏转移癌中,男性12例,女性4例;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年龄范围从48岁到90岁,其中位年龄为66.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左上腹不适,疼痛,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有些病例可扪及脾肿大,CT可发现脾内占位.肺是脾脏转移癌的主要的原发部位,占总例数的43.8%(7/16);男性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肺,占50.0%(6/12),而女性多见的是卵巢(2/4).组织学类型中,肺未分化癌是多见的类型,占25.0%(4/16),其中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大细胞未分化癌1例;其他依次为:肺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结肠腺癌2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2例;前列腺腺癌2例.男性多见的类型是肺未分化癌,而女性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脾脏转移癌的生长方式分为单结节性、弥漫性和多结节性3种类型,多数肿瘤表现为单结节性的生长方式,少数高转移潜能的肿瘤(5/16)表现为弥漫性和多结节的生长方式,包括肺小细胞未分化癌(3/3),肺腺癌(1/1)和前列腺腺癌(1/2).结论脾脏转移癌少见,掌握其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对于病理诊断和临床处理有指导意义.

  • 肝脏/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七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作者:吴友莉;吴峰;杨岚;孙晖;阎晓初;段光杰

    目的 探讨肝脏/脾脏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相关因素,以加强对该少见肿瘤的认识.方法 收集2006至2016年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19例肝脏/脾脏炎性假瘤和5例炎性假瘤样FDCS,对其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B病毒原位杂交检测,并结合文献报道的炎性假瘤样FDC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复核19例先前诊断为肝脏/脾脏炎性假瘤的病例,发现其中2例为未被识别的炎性假瘤样FDCS(漏诊比例2/19).调整后的7例肝脏/脾脏炎性假瘤样FDCS中,发生于肝脏3例,脾脏4例;男性3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37~64岁(平均53岁),肿瘤大径3.0~11.0 cm(平均6.5 cm).7例患者均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随访时间3~84个月,均无瘤生存.7例炎性假瘤样FDCS EB病毒编码的小RNA (EBER)阳性,并不同程度地表达CD21、CD23、CD35等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17例炎性假瘤则均显示EBER阴性,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基本为阴性.结论 肝脏/脾脏炎性假瘤样FDCS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形态与炎性假瘤非常相似,对其认识不足时很容易误诊或漏诊,EB病毒及滤泡树突状细胞相关免疫标志物检测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脾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作者:陈定宝;沈丹华;张焕;王颖;宋秋静;杨申渺;房新志

    目的 探讨脾淋巴造血组织肿瘤(TL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TLTS 53例,按2008版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和2016分类更新,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 病毒编码的小 RNA (EBER)原位杂交,结合骨髓穿刺及临床相关检查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53例TLTS中,男女比为3.4:1.0,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年龄55.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实验室检查:22例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24例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26例术前有血象异常,22例术后完全或部分好转(84.6%,22/26);17例伴有腹腔内或其他淋巴结肿大.骨髓检查30例,19例可见肿瘤累及(63.3%).53例中有43例符合原发性脾淋巴瘤(PSL)的诊断,其余10例为继发性 TLTS.Ann Arbor临床分期,Ⅰ、Ⅱ期14例,6例为Ⅲ期,28例为Ⅳ期.组织学类型,43例PSL依次为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48.8%,21/4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3.3%,10/43)、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11.6%,5/43)、套细胞淋巴瘤(9.3%,4/43)、滤泡性淋巴瘤(4.7%,2/43)、复合性淋巴瘤(2.3%,1/43).其余10例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4例)、毛细胞白血病(1例)、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L,5例),诊断时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病变.53例TLTS中,B细胞肿瘤为47例(88.7%,47/53),T细胞肿瘤均为HSTL,共5例(9.4%,5/53),1例为DLBCL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复合性淋巴瘤.11例TLTS EBER均为阴性.48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96个月,生存期中位数17.0个月.SMZL 和 DLBCL 的生存期平均为25.7和18.6个月.死亡13例(27.1%, 13/48),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临床分期高、出现B症状、年龄>60岁者明显预后差,DLBCL比SMZL预后差,但未表明以上因素与预后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LTS多表现为脾肿大及血象异常,脾切除可使血象完全或部分缓解.病理类型以SMZL、DLBCL为多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骨髓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对TLTS做出明确诊断.

  • 脾淋巴管瘤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汪建岁;杨英萍

      患者女,26岁。40天前分娩后发现左上腹间断性隐痛,呈阵发性加剧就诊。发病后无恶心呕吐等不适。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腹部稍膨隆;未见肠型蠕动波;腹壁无血管曲张,肝肋下未触及,脾下界平脐,质中度活动度差,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B超所见:脾厚84mm,长径150mm;包膜完整,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回声区,大约38mm×33mm,边界清,内部回声尚均匀。B超诊断:脾大;脾内实质性占位:血管瘤可能。CT:提示脾肿大;脾胰转移瘤。手术探查,肝胆胰、结肠及后腹腔未发现异常。脾肿大,其实质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包块,质中不活动。术中诊断脾肿瘤,性质待定。病理检查:肉眼见脾大小(15cm×21cm×12cm),重490g。脾被膜完整,脾膈面及脾门处见多个凸起的结节。结节区被膜增厚。镜下见无数囊样扩张的淋巴管内壁被覆以扁平内皮细胞,腔内充盈着由伊红淡染的浓稠淋巴液,不含红细胞。内皮细胞呈花蕾样增生向腔内突出。病理诊断:脾海绵状淋巴管瘤。

  • B超诊断脾错构瘤1例

    作者:姜士坤;高秀玲

    患者男,55岁,因上腹胀闷、纳差、乏力5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有乙肝病史,曾服药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可,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HB sAg().CT示:脾肿瘤.超声检查:肝正常大小,回声粗密,尚均匀,胆囊未见异常.脾厚6.0cm,左肋下未探及.脾内见7.2cm×6.0cm×5.0cm低回声实质性光团反射,内部回声细密均匀,轮廓完整,边界清楚(图1).超声诊断:1.脾肿瘤;2.慢性肝病(乙肝).行脾切除术后送病检.肉眼观:脾体积10.0cm×8.0cm×6.0cm,在脾一侧略突起一肿块,体积6.0cm×6.0cm×4.2cm,切面灰黄色,质软、周围边界尚清楚.镜下观:瘤体结节内见许多血窦样管腔,血量较多,可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脾小梁消失,见少量淋巴滤泡,内见含铁血黄素.病检结论:脾错构瘤.

  • 罕见脾肿瘤4例的超声表现分析

    作者:李洪忱;沙东基

    脾肿瘤少见,特别是原发性肿瘤罕见.作者收集了本院22例脾肿瘤超声资料,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脾良、恶性肿瘤资料对其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诊断水平.

  • B超对脾肿瘤的超声显像诊断

    作者:王周锋;董金娥;张德玲

    我院自1988年10月~2002年10月对18例脾肿瘤进行了超声显像检查,1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12例患者通过手术均得到证实为脾肿瘤,现讨论如下:

  • 脾血管肉瘤1例

    作者:于晓霞

    1 病历摘要女,61岁.因左上腹疼痛半个月入院.化验检查异常项目:WBC增高(17.4×10(9)/L),HGB降低(80 g/L),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延长(52.1 s),纤维蛋白原增高(6.87 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率增高1.58.彩超示:左上腹实性包块.

  • 晚期妊娠合并脾血管瘤破裂1例分析

    作者:焦晓梅

    对晚期妊娠合并脾血管瘤破裂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3岁.自然妊娠,因停经37周腹痛3 h,由外院转入我院.末次月经大约在2007-08-13,停经2个月查尿hcG(+),未正规产前检查,于2008-05-02T15:00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初发于脐左旁,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有恶心呕吐,在当地卫生院就诊后诊断不明,于2008-05-02T18:30转入我院.

  •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3例分析

    作者:陈玉祥;方向;刘忠亮;黄国飞

    脾血管肉瘤系脾窦血管内皮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脾脏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预后极差[1],我们所遇3例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67岁.因左上腹部疼痛3d,加重伴面色苍白2h急诊入院.查体:T 37.2℃,P 124次/min,BP 86/54 mm Hg,面色苍白.心肺未见异常.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左上腹明显,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叩浊阳性,肠鸣音活跃.WBC 8.4×10(9)/L,Hb 78 g/L,B超报告左膈下少量积液,左腹腔积液,诊断:自发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行剖腹探查、脾切除术.

  • 组织谐波成像、CDFI及CDE在原发性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卢晓潇;王薇;郑笑娟

    脾脏原发性肿瘤较少见,目前文献多为散在病例报告.本文采用组织谐波成像(tissue harmonic imaging,THI)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CDE)观察15例原发性脾肿瘤,结果报告如下.

  • 脾原发性淋巴瘤超微病理诊断及流式细胞分析的研究

    作者:脱朝伟;刘秋珍;王斌;吴泽全;王明耀

    目的探讨诊断电镜(DEM)对脾原发性淋巴瘤的病理分型诊断,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瘤细胞DNA含量与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分析41例脾原发性淋巴瘤超微结构和瘤细胞DNA含量.结果41例脾原发性淋巴瘤中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5例占12.20%,非霍奇金B细胞性淋巴瘤21例,占51.22%:非霍奇金T免疫母细胞淋巴瘤11例,占26.83%;脾组织细胞性淋巴瘤3例,占7.31%;伴毛细胞淋巴瘤1例,占2.34%.FCM范围在0.77~2.06,DI均值1.12±0.37,其中二倍体肿瘤13例,占31.7%;异倍体肿瘤28例,占68.3%.低恶性组为13例,DI为1.12±0.37,中恶组17例,DI为1.45±0.25,高恶组11例,DI为1.71±0.19.低、中与高恶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DI和超微病理组织学分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DEM为脾原发性淋巴瘤超微病理诊断提供了形态学标准,FCM脾淋巴瘤细胞DNA倍性,增殖活性的检测有助于脾原发性淋巴瘤恶性度和预后的判断.

237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