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赵小兵

    目的 观察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采取匹多莫德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80例,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鼻炎及哮喘症状积分状况,治疗前后免疫指标(IgM、IgG)及炎性反应指标(CRP、IL-8)水平,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儿治疗后症状评分、免疫指标、炎性反应指标、肺功能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采取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效果优良.

  • 延续护理对变应性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海霞;周小香;王冬梅;张艳茹;李季英;于小翠;周颖;赵金芝;姜晓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1]。研究表明,至2025年全世界哮喘患者还将再增加1个亿[2],该病病程长,发作频繁,具有急、危、重等特点。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知信行正确率,减少出院后复发次数,我们对部分变应性哮喘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即家属参与教育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模式,将住院护理延伸到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帮助患者完善自我管理,报告如下。

  • 气道炎症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基因检测

    作者:薛金梅;赵长青;解军

    目的 寻找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发展为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标记物. 方法 分别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6例及SAR并发哮喘者5例患者的下鼻甲黏膜,提取总RNA,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探针,与Affymetrix人类全基因组芯片HG-U133-plus2.0杂交、洗脱、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的数据.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芯片结果;对差异表达基因结合GeneCard数据库、pubmed-NLM文献数据库进行综合数据挖掘(data mining).结果 在GeneCard数据库中查到与哮喘相关基因354个,变应性鼻炎相关基因45个,变应性哮喘(allergic asthma)相关基因13个;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KEA1(SERPINB3)、SCCA2(SERPINB4)基因在SAR合并哮喘者鼻黏膜较SAR者发生上调表达;进一步结合芯片数据和pubmed-NLM文献数据库分析提示SCCA1(SERPINB3)、SCCA2(SERPINB4)表达增高与AR并发哮喘相关. 结论 鼻黏膜中SCCA1、SCCA2表达水平有望成为预测SAR并发哮喘的临床相关生物标记物.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靳燕霞;张金华;李彦甫;李晓艳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舌下免疫治疗等常规治疗,试验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CD4+水平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CRP、IL-8水平下降,也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效果佳,其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 安脱达脱敏治疗在变态反应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张晓文;毛福荣

    变态反应病(allergic diseases)是指由变态反应机制导致的疾病,如变应性哮喘、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等[1].目前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人们接触过敏原和污染物的机会增加有关[2].特异性脱敏治疗(SIT)是当前在临床上针对变态反应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兼有预防和治疗双重意义[1].安脱达是一种吸附于氢氧化铝的变应原提取物[3].我们采用此试剂对88例变应原尘螨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Tim-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成人变应性哮喘关系的研究

    作者:崔天盆;巫学兰;吴健民;胡丽华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汉族成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1(Tim-1)外显子4插入(ins)/缺失(del)多态性和内含子8拼接供体部位(间插序列intervening sequence,IVS)8+9 G/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探讨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0例湖北地区健康者和119例变应性哮喘患者Tim-1外显子ins/del和IVS 8+9 G/A的SNP,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湖北地区汉族健康成年人群Tim-1外显子4 del/del纯合子、del/ins杂合子和ins/ins纯合的频率分别是0.620、0.300和0.080;Tim-1 IVS 8+9 G/G、G/A和A/A的频率分别是0.780、0.190和0.030.②变应性哮喘患者Tim-1外显子4 del/del纯合子、del/ins杂合子和ins/ins纯合的频率分别是0.613,0.353,0.034,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Tim-1 IVS 8+9 G/G、G/A和A/A的频率分别是0.790,0.202,0.00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湖北汉族人群存在Tim-1外显子4插入/缺失和IVS 8+9 G/A多态性,其分布与日本人群相似,Tim-1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成人变应性哮喘无相关性.

  • 黄芪多糖在变应性哮喘大鼠模型中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干预作用

    作者:刘璟;游进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side,APS)对变应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S)大鼠模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免疫干预作用.方法 选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对30只大鼠进行连续雾化致敏,建立AS模型,其中10只为模型组,20只经腹腔注射APS,给药量分为100和200 μg/kg(各10只),同时以10只未建模的大鼠为对照组.给药4h后观察大鼠的症状,并按预设评估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给药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并处死大鼠,取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80、CD86、IL-4、IL-10、IL-12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预设的评估情况,100 μg/kg APS干预组9只显效,1只缓解,200μg/kg APS干预组10只显效.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第1秒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及IL-10、IL-12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D80、CD86、I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00及200 μg/kg APS干预组FEV1/FVC比值、PEF及IL-10、IL-1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D86、CD80及IL-4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100与200 μg/kg APS干预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S在AS大鼠模型中可通过调整DCs的表型表达缓解AS病情.

  • 中西药合用防治变应性哮喘61例

    作者:于月书

    变应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由于患者吸入尘螨、花粉、真菌、蚕丝、动物皮毛屑及排泄物特异性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1]笔者运用乌梅丸、河车大造丸、佐以小剂量的氨茶碱,H受体阻滞剂酮替芬治疗61例,取得良好效果.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 临床效果

    作者:邱燕霞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102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与舌下免疫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鼻炎症状评分和哮喘评分.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鼻炎症状评分与哮喘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鼻炎症状评分与哮喘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升高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期望,且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 变应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进展

    作者:许以平

    变应性疾病包括变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等,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且病情逐趋复杂化.

  • 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对变应性哮喘的诊断价值

    作者:韦素兰;王坚;牟艳;杨延杰;金美玲;朱蕾;叶伶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对变应性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新诊断或未经规范治疗的哮喘患者147例.将患者分为变应性哮喘组(n=107)和非变应性哮喘组(n=40).在规范化治疗前,进行FeNO、肺功能、血清总IgE等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eNO对变应性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变应性哮喘组FeNO水平和血清总IgE值均明显高于非变应性哮喘组(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变应性哮喘组中FeNO水平与血清总IgE正相关(r=0.298,P<0.001),而与FEV1% pred、FEV1/FVC、FVC%pred无相关性;非变应性哮喘组FeNO水平与上述四项指标均无相关性.变应性哮喘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与阴性的患者间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NO诊断变应性哮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佳阈值为40.05 ppb(1 ppb=1 μL/m3),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5.0%.结论:新诊断或未规范治疗的变应性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升高,与血清总IgE值正相关;当FeNO>40.05 ppb时,变应性哮喘可能性大.

  • CpG DNA预防小鼠哮喘模型的形成

    作者:金美玲;蔡映云;袁正宏;郑玲洁;张伟

    目的研究含胞嘧啶鸟嘌呤核苷酸的免疫刺激元件(CpG DNA)能否预防卵蛋白致敏小鼠哮喘模型的形成.方法将18只BALB/c小鼠均分为3组,其中卵蛋白致敏哮喘组(OVA组)和CpG预防组(CpG组)皮下注射卵蛋白致敏制作哮喘模型,然后用卵蛋白激发2次;阴性对照组(NS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生理盐水激发2次.CpG组在致敏前腹腔注射CpG DNA 100μg/100μL,其他两组不作干预.3组分别在第2次激发后24h测外周血OVA特异性IgE、1gG1、IgG2a,并处死小鼠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OVA特异性IFN-γ.结果CpG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低于OVA组,P<0.05;CpG组肺组织炎症反应较OVA组明显减轻;CpG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OVA特异性IFN-γ的浓度明显高于OVA组,P<0.05;CpG组外周血OVA特异性lgE和IgG1均低于OVA组,P<0.05;CpG组IgG2a较OVA组为高,P<0.05.结论CpG DNA能预防卵蛋白致敏小鼠哮喘模型的形成.

  • Eotaxin-3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哮喘相关研究

    作者:高贵民;吴健民;崔天盆;张继成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族成人+2497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血浆总IgE水平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4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eotaxin-3+2497位G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哮喘组与对照组、哮喘组中TT、TG基因型的IgE浓度及EOS数量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1,0.021和0.029.结论eotaxin-3+2497T/G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E0S数量及IgE水平相关.

  •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军;李志飞;吕一枝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辅助舌下免疫疗法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更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前瞻性选取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2013年1月~ 2015年1月期间确诊的60例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舌下免疫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舌下免疫治疗+匹多莫德,观察2组患儿病情改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鼻炎和哮喘病情均明显减轻,且治疗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免疫功能(IgM、IgG、IgA、CD3+、CD4+、CD4+/CD8+),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肺功能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用力呼气25%流速(25%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用力呼气50%流速(PEF50)、用力呼气75%流速(PEF75)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舌下免疫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哮喘可明显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改善,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期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变应性哮喘患儿T辅助细胞亚群平衡的影响

    作者:夏雯;葛传生;潘晓勤;韩青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卡介苗素)在调节变应性哮喘患儿T辅助细胞(Th)亚群平衡及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哮喘患儿33例(哮喘组),分别给予激素吸入治疗(治疗对照组)及激素吸入+卡介苗素治疗(联合治疗组),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患儿T辅助细胞1型(Th1)、T辅助细胞2型(Th2)亚群细胞及Th1/Th2比值, 并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哮喘组急性发作期Th1细胞及Th1/Th2比值下降,Th2细胞上升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05).(2)治疗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中Th1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1);联合治疗组Th2细胞下调及Th1/Th2比例上升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对照组Th2细胞下调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改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05).(3)联合治疗组Th1/Th2比值改善好于治疗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儿Th1/Th2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卡介苗素治疗有助于哮喘患儿Th2型免疫亢进向Th1型免疫转化,可望在防治哮喘发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 甲型肝炎病毒受体HAVcr-1及其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胡华军;陈勇;洪艳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是广泛传播的肝炎致病因子,儿童接种HAV疫苗,可以有效控制HAV感染和甲型肝炎流行.近年来对HAV受体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主要包括:HAV受体(HAVcr-1)的发现、HAVcr-1的结构特征、HAVc-1与HAV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这对阐明HAV吸附和进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近有关HAVcr-1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报道,更使人们对HAV的感染性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即针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综述.

  • PM2.5氧化应激对变应性哮喘气道上皮固有免疫调控因子表达的刺激作用

    作者:鲍志坚;胡旭;沈晓强

    目的 探讨PM2.5氧化应激对变应性哮喘气道上皮固有免疫调控因子表达的刺激作用.方法 将24只BALB/c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哮喘模型组、PM2.5轻度污染组、PM2.5重度污染组和正常对照组4组,每组6只.其中哮喘模型组、PM2.5轻度污染组和PM2.5重度污染组均利用含卵清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制造哮喘模型,成功后分别用卵清蛋白溶液、90μg/m3的PM2.5和雾化的1%卵清蛋白溶液、200μg/m3的PM2.5和雾化的1%卵清蛋白溶液进行激发.正常对照组注射不含卵清蛋白的磷酸盐缓冲液,激发方法同哮喘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和IFN-y水平并观察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PM2.5轻度污染组、PM2.5重度污染组小鼠IL-4、IL-5、IL-13和IFN-y水平均高于哮喘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M2.5重度污染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和IFN-y水平均高于PM2.5轻度污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小鼠气道上皮增厚程度逐渐加重,气道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水平也逐渐加重,气道分泌物及官腔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PM2.5可增加变应性哮喘发病的风险,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气道自身的固有免疫调控因子实现的,且PM2.5浓度越高,该效应也越明显.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作者:谢伟国;江莲;侯昕珩

    目的 探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变应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变应性哮喘诊断标准并且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呈阳性的患者用粉尘螨口含滴剂治疗.从低剂量起逐步递增,比较治疗前后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以及血和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粉尘满的特异性IgE(sIgE).结果 FEV1%、PEF与粉尘螨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血与痰中EOS及血sIgE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粉尘螨口含滴剂免疫治疗对变应性哮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变应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 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变应性鼻炎合并变应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旺盛;李桂萍;杨敬平

    花粉和真菌孢子是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主要致敏物,不同花粉的传播季节决定于它们的个体特征和它们所在的地理区域.特定的植物,在特定区域其芬粉传播的翻了一番节是恒定的.我国北方地区夏秋季节致敏花粉主要是蒿属花粉,其致敏性强,发生在每年的7~9月份.花粉症患者变应性鼻炎合并变应性哮喘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我院于2003年7月至2005年10月对呼吸科门诊就诊的120例花粉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杨旺盛;杨敬平;李桂平

    近年来随着对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的了解、安全性的认知、有效性的肯定以及询证医学的佐证,对其在整个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依据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和临床疗效提出新的术语即特异性变态反应疫苗治疗:指在临床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的患者在明确过敏原后,而争对该患者已确定过敏的变应原,配制成变应原提取液并配成各种不同浓度的制剂,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浓度由低到高反复注射或通过鼻腔、舌下含服等其他给药途径使患者反复接触该种变应原,从而提高机体的耐受性,当患者再次接触此种变应原时,而不再产生过敏现象或过敏现象得以减轻,以达到治疗效果[3].

85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