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色氨酸代谢异常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和(或)破坏增多.新研究证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与ITp的发病有关.ITP患者体内IDO表达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自身反应性T细胞及自身抗体数量增多.通过CTLA-4-Ig诱导,提高患者体内IDO表达,可使自身反应性T细胞增殖与活化受到抑制.因而,研究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异常可为深化ITP发病的认识及提高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就IDO介导的色氨酸代谢及IDO与IT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ITP发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效果的关系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认为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形成是本病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一线治疗中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均主要通过抑制自身抗体产生、封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等作用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但有部分患者对一线治疗无效,病程迁延,顸后不良,终进展为慢性/难治性ITP(chronic/refractory ITP,C/RITP).研究发现,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Ⅰbα是本病常见的抗原靶位,而一线治疗对具有抗GPⅠbα的ITP患者疗效欠佳.进一步研究发现抗GPⅡb/Ⅲa抗体与抗GPⅠbα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的途径不尽相同:前者主要为依赖FC途径,而后者主要通过FC非依赖性途径清除血小板.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早期发现ITP血小板抗体类型对于治疗和预后该疾病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ITP特异性血小板抗体与疾病的发生、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被公认为是多因子起源的、细胞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传统观念认为,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ITP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C)、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因子、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氧化应激(OS)、感染、妊娠和药物等因素的异常对其发病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本文将对其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和T细胞功能障碍所致,血小板及其前体巨核细胞均受到攻击导致血小板破坏和生成不足.激素、利妥昔单抗、脾切除术及TPO受体激动剂不能逆转其疾病进程,且因感染、血栓形成等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新型治疗药物包括:CD154抗体、抑制性FC-γ受体、Syk抑制剂等可以靶向疾病进程的关键步骤,有望限制全身副作用并降低ITP的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本文就ITP当前治疗策略、新型治疗药物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及其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免疫介导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大部分患儿近期可获得完全缓解,且预后良好,但仍有少数患儿对常规治疗无效,面临出血风险,需二线治疗的干预.然而现有的二线治疗,因为疗效、副作用和费用等因素不便广泛推广.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dose dexamethasone,HDD)冲击疗法因其在成人方面应用效果佳,不良反应小,费用低等因素,已作为初诊ITP患者的一线治疗,目前正逐步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本文就HDD冲击疗法在儿童ITP的应用新进展作一综述.
-
Th17细胞及与免疫相关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几种免疫相关性血液病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
去唾液酸化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一部分病人对常规一线治疗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等反应欠佳.近些年发现,这类病人存在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途径,主要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终被肝细胞表面的Ashwell-Morell受体(AMR)识别和吞噬,而不依赖于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介导的吞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神经氨酸酶(Neu1)表达上调均可使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如血小板的冷藏储存、败血症以及ITP等.目前发现,抗GPIbα抗体阳性的ITP接受一线治疗往往无效,推测抗GPIbα抗体可引起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抗GPIbα抗体可引起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有人尝试应用唾液酸酶抑制剂治疗此类ITP并获得了血小板的持续反应.本文结合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的新研究进展,对去唾液酸化在ITP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的解读
自美国医学会2011年发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以来,我国率先依据询证医学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指南进行更新.近几年有许多突破性的临床研究成果被公布,尤其是中国血液工作者为提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目前尚缺少文献对于儿童、成人、老年、孕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系统药物介绍,仍有部分患者对于一、二线药物治疗无反应.故本文结合文献对指南进行解读,探索各个治疗方案的优缺点,探讨临床治疗的瓶颈,方便指南的执行和理解,为及时更新下一版指南探路铺石.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Th17/Treg 细胞比率失衡的研究
本研究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并初步阐明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在ITP中的作用及意义.ITP患者根据血小板计数及治疗效果分为治疗前组(活动组38例)、治疗后组(缓解组24例、部分缓解组10例、未缓解组4例),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健康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Treg细胞分别占CD4+ 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表明,活动组、未缓解组Th17细胞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部分缓解组亦高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低于活动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Treg细胞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缓解组亦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高于活动组(p<0.05).活动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Th17/Treg细胞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亦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低于活动组(p<0.05).结论:ITP患者活动组Th17细胞百分率、Th17/Treg细胞比率升高.ITP患者活动组、部分缓解组、未缓解组Treg细胞百分率降低,缓解组Treg细胞百分率较活动组升高.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意义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了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GPⅡb/Ⅲa).结果发现,初治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PAlgG、PAIgM、PAIA)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9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PAIgM,PAIg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SLE、Evans综合征、甲亢、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12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特点,是适用于临床诊断的新方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
ITP患者中IL-21及其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变化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诊ITP患者26例(ITP组),所有病例经临床和血液学检查符合ITP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冠心病、难治性高血压、严重糖尿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患者.选取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且肝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对照24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Jak3、p-Jak3 mRNA、Stat3、p-Stat3表达水平及AG490阻断剂的影响,以及IL-21 mRNA、IL-21细胞分泌量在1μmol/L DEX干预后及80 μmol/LAG490阻断后的变化.结果:相对于健康对照组,ITP患者组Jak3、p-Jak3 mRNA、Stat3、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加入AG490阻断后,其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IL-21 mRNA、IL-21细胞分泌量在1μmol/L DEX干预后明显减低(P<0.01),经80μmol/L AG490阻断后明显反馈上调(P<0.01).结论:ITP的发病与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IL-21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对ITP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JAK/STAT信号通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ITP患者外周血DC亚群和CD80、CD86表达变化及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ITP患者外周血DC亚群和CD80、CD86表达变化及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80例肝素抗凝ITP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标本,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DC亚群的具体分布情况,并通过ELISA检测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ITP患者的DC亚群DC2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ITP患者的DC亚群DC2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DC1、DC2上的CD8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C2上的CD8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IL-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ITP患者的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后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ITP患者的发病与外周血DC亚群数量及功能紊乱和IL-2、IL-4、IL-10、IFN-γ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其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调节性B细胞变化与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调节B细胞(Breg)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ITP患者(ITP组)的Breg、Th1、Th2、Th17以及Treg细胞的细胞量,应用Aim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IL-10、TGF-β、CD40以及CD40L的水平,选择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ITP患者Breg细胞的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IL-10、TGF-β以及CD40L的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Th2、Th17以及Treg细胞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Breg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分泌失衡
目的:分析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的分泌状态.方法:纳入研究的ITP患者35例,健康对照组28例.应用AimPlex流式高通量多细胞因子检测技术检测IL-8、IL-17A、IL-22、TNF-α、IFN-γ、IL-4、CD40、CD40L、TGF-β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促炎因子IL-8、IL-17A、IL-22、TNF-α和IFN-γ在ITP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而抑炎因子IL-4、CD40L、TGF-β和IL-10在ITP组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ITP组CD4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TP组和对照组细胞因子TNF-α表达水平均与血小板计数显著相关(ITP组r=0.64,P=0.04;对照组r=-0.41,P=0.02),两组CD40、TGF-β、CD40L、IL-8、IL-17A、1L-22、IL-10、IL-1β、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均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TP患者存在有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的失衡现象.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受到细胞因子TNF-α表达的调控.
-
炎性复合体在初诊儿童ITP中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炎性复合体NLRP3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Tp)中表达,探讨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住院治疗的初诊儿童ITP患者21例为ITP组,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炎性复合体支架蛋白NLRP3、接头蛋白ASC和caspase-1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炎性复合体下游炎症因子IL-18水平,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LRP3表达.结果:初诊ITP患儿外周血NLRP3、ASC、caspase-1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ITP患儿血浆IL-18水平较对照组也明显升高(P<0.05);且存在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结论:在初诊ITP患儿体内存在NL-RP3炎性复合体及下游炎症因子IL-18表达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儿童ITP的发病.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NLRP3炎性复合体 白细胞介素-18 -
雷公藤多苷联合rhIL-11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联合rhIL-11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ITP患者并分为2组:实验组为雷公藤多苷+rhIL-11治疗组,共40例,接受雷公藤多苷1 mg/(kg·d)口服+重组人白介素-11 1600万单位,每天一次皮下注射;对照组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共35例,接受强的松1 mg/(kg·d)口服.治疗2个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评估疗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血小板上升至>30×109/L时间为13.06±6.10d,对照组为9.76±5.71 d(P <0.05).实验组CD4+T细胞比例治疗前为21.03%,治疗后为34.49% (P <0.01);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为26.35%,治疗后降为20.18% (P <0.01).对照组CD4+T细胞比例治疗前为22.30%,治疗后为25.11% (P <0.05);治疗前CD8+T细胞比例为27.24%,治疗后降为21.35% (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纠正T淋巴细胞紊乱,雷公藤多苷联合rhIL-11治疗ITP具有起效时间短、疗效持久等特点,达到与糖皮质激素相当的疗效,且副作用少、费用低、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ITP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雷公藤多苷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滤泡辅助性T细胞数量及功能的研究
本研究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骨髓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数量及功能,探讨Tfh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就诊的21例初治ITP患者、20例恢复期ITP患者及18名正常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Tfh细胞数量、Tfh细胞功能相关分子CD40L、ICOS、IL-21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BMMNC转录因子BCL-6 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将各项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TP初治组骨髓CD4+ CXCR5+/CD4+细胞比例[(5.532±2.599)%]高于恢复期组[(4.064±2.026)%]和对照组[(4.048±1.413)%] (P <0.05);ITP初治组骨髓CD4+ CXCR5+ ICOS+/CD4+ CXCR5+细胞比例[(14.586±8.561)%]高于恢复期组[(12.884±10.161)%]和对照组[(7.487±5.176)%],初治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TP初治组和恢复期组骨髓CD4+ CXCR5+CD40L+/CD4+ CXCR5+细胞比例[(15.309±10.756)%]及[(18.242±12.243)%],高于对照组[(8.618±5.719)%] (P <0.05);ITP初治组和恢复组骨髓CD4+ CXCR5+ IL-21+/CD4+ CXCR5+细胞比例[(58.560±26.285)%]及[(57.035±30.936)%]高于对照组[(36.289±24.868)%](P<0.05);初治组、恢复组、对照组BCL-6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407±0.264)、(1.149±0.217)和(0.846±0.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fh细胞在ITP患者的骨髓中数量增加,功能分子表达增多,功能亢进,在ITP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布特点及其活化状态的研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树突状细胞(DC)存在异常.本研究旨在分析ITP患者DC的分布特点及其活化状态,以进一步明确ITP患者DC异常的机制.将ITP患者分为初诊组、难治组、有效组(完全反应+有效),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骨髓和/或脾脏中髓系树突状细胞(mDC),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分布比例,各部位mDC、pDC细胞分化程度、成熟mDC和pDC抗原CD80、CD86的表达.结果表明,各组患者各部位mDC比例均较pDC高,难治组各部位mDC、pDC比例较初诊组、有效组高,且难治组中脾脏mDC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各组pDC比例各部位差别不明显;各组患者各部位mDC、pDC的CD86的表达较CD80高,各组mDC、pDC的CD80的表达比例均较低,各部位差别不明显;难治组各部位mDC、pDC的CD86表达较初诊组、有效组高,且难治组中脾脏mDC的CD86表达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结论:ITP患者mDC、pDC的分布存在异常,脾脏mDC分布比例较高,分化较成熟,脾脏mDC可能与ITP发病较为密切.
-
共刺激信号分子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共刺激信号分子(CD80、CD86)的表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ITP患者30例、完全缓解ITP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健康志愿者25例为正常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 CD5+、CD19+ CD80+、CD19+ CD86+、CD41a+IgG、CD41a+IgM及CD19+B细胞内IgG和IgM的表达,并与ITP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初诊ITP患者B1(CD19+ CD5+)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初诊组ITP患者CD19+ CD80+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初诊组ITP患者CD19+B胞内抗体IgG和IgM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全缓解组ITP患者IgG和IgM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难治组ITP患者治疗前后IgG和IgM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D19+ CD80+细胞数与Thl的表达水平及Thl/Th2的比例呈正相关(r=0.502,r=0.471,P<0.05).CD19+ CD80+细胞数与IgG和IgM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 =0.552,r =0.467,P<0.05),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24,P<0.05).IgG和IgM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658,r=-0.526,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共刺激信号增强,导致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介导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参与ITP发病.
-
血浆HMGB1、IFN-γ、 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HMGB1、IFN-γ、IL-4和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确诊为ITP的患者25例,同时选取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HMGB1、IFN-γ和IL-4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分析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TP组治疗前血浆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4.259,P<0.01),治疗后降低至接近对照组(t=1.267,P>0.05);ITP组治疗前、后血浆IFN-γ检测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0.05);ITP组治疗前血浆IL-4水平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t=5.708,P<0.01),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t=2.107,P=0.01);ITP组治疗前血浆IFN-γ/IL-4比值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t=5.436,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且略低于对照组;ITP组治疗前后TLR4表达均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者HMGB1水平与CD3+的含量呈正比(r=0.824,P<0.01),与CD4+的含量无明显关系(r=0.074,P>0.05),与CD8+的含量呈正比(r =0.844,P<0.01),与IL-4的含量呈正比(r =0.784,P<0.01),与IFN-γ的含量呈反比(r=-0.814,JP<0.01),与IFN-γ/IL-4比值呈反比(r=-0.887,P<0.01),与TLR4表达水平呈正比(r =0.772,P<0.01).结论:ITP患者HMGB1和TLR4的表达水平较高,临床治疗可以通过靶向控制其表达,以缓解病情并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