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16基因与肿瘤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欧阳清;姚运红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是决定放疗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是影响细胞辐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p16基因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人类75%的癌细胞株有p16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其低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辐射抵抗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日益深入,为从基因水平上治疗肿瘤和增加放射敏感性提供了新的希望.现将p16基因其在肿瘤放射敏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抑制ANGPTL4基因对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邓红彬;李龙浩;高枫;任庆兰

    目的::探讨利用反义技术抑制ANGPTL4基因后对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舌癌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设ANGPTL4反义寡核苷酸( ASODN)组、ANGPTL4正义寡核苷酸( SODN)组、脂质体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转染ANGPTL4 ASODN后检测各组舌癌细胞ANGPTL4表达水平,6MV X线照射后用RT-PCR法检测ANGPTL4表达水平,集落形成试验检测舌癌细胞生长抑制率,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测定Bcl-2蛋白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转染ANGPTL4 ASODN后,ASODN组ANGPTL4基因的表达被抑制,较空白对照组下降约44%,而其他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X线照射后,ANGPTL4 ASODN组集落形成率较SODN组、脂质体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 F=38.782, P<0.001);凋亡率明显增加(F=156.320,P<0.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F=302.895,P<0.001)。结论: ANGPTL4 ASODN抑制ANGPTL4基因表达后能增加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ANGPTL4 ASODN下调舌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增加X线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有关。

  • 恶性肿瘤研究专题

    作者:

    目前恶性肿瘤已位居人类死因第一位,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肿瘤病因及治疗的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本期专题6篇文章,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肿瘤进行了探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介绍了目前乳腺癌外科领域检测前哨淋巴结的新技术,是当前乳腺癌外科领域研究热点。《SATB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首次报道SATB1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浸润、转移密切相关。《MRI和CT在食管癌TN分期中的价值比较》,比较MRI和CT在食管癌TN分期中价值,提示MRI对食管癌的T1-2分期明显优于CT,但对T3-4和N分期价值相当。《抑制ANGPTL4基因对舌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提示抑制ANGPTL4基因的表达,能提高舌癌细胞放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ANGPTL4 ASODN下调舌癌细胞Bcl-2基因表达、增加X线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有关。《异甘草酸镁对奥沙利铂在人胃癌裸鼠模型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研究》,显示异甘草酸镁与奥沙利铂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肥大细胞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显示胃癌前病变组肥大细胞数高于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提示肥大细胞可能参与胃癌的早期病变过程。

  • TLR4对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讨

    作者:吴进盛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小鼠胃癌细胞株MFC分别经脂多糖(LPS)、瑞沙托维(TAK-242)和磷酸缓冲液(PBS)处理后进行5 Gy照射和0 Gy照射,分析MFC细胞TLR4表达情况、增殖活性、放射敏感性、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MFC细胞经5 GyX射线照射24 h后TLR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增殖活性、放射敏感性显著下降,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阻滞于G2/M期.经TAK-242和LPS处理后增殖活性、放射敏感性等均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结论 TLR4可对胃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产生较大影响.

  • 下调53BP1基因表达对喉部鳞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作者:苟启桁;谢钰鑫;伍艳霞;王前前;王竹;李平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喉部鳞癌Hep-2细胞株P53结合蛋白1基因(53BP1)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周期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53BP1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然后转染Hep-2细胞株,构建稳定低表达53BP1的Hep-2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空载质粒的Hep-2细胞(NC)、野生型Hep-2细胞(未转染,Hep-2组)和稳定转染下调53BP1表达的Hep-2细胞组(P6组)细胞53BP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对细胞正常情况下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放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周期分布,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53BP1表达的Hep-2细胞系对放射的敏感性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低表达53BP1的Hep-2细胞株P6,Western blot显示P6组Hep-2相较野生型Hep-2细胞中53BP1蛋白水平下降(P<0.05).MTT结果示下调53BP1蛋白表达并未影响细胞正常的生长.P6组下调53BP1后,经不同剂量放射后G2/M期周期阻滞较NC组和野生型Hep-2细胞减弱(P<0.05),周期阻滞比例随放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在0、2、6、10 Gy剂量的照射后,P6组放射敏感参数(D0、N、Dq、SF2)均低于野生型Hep-2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可下调53BP1表达的Hep-2细胞,减少G2/M周期阻滞,从而增强对放射的敏感性.

  • 小鼠头颈鳞癌SCCⅦ细胞放射敏感性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邹剑;叶惠平;杨玉琼;赵厚育;刘世喜

    目的:研究小鼠头颈鳞癌细胞株SCCⅦ体外放射敏感性,并探讨其与细胞周期阻滞的可能关系.方法:利用细胞克隆形成试验及MTT法检测SCCⅦ细胞受X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能力及细胞生长趋势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X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相同剂量照射后的SCCⅦ细胞存活分数高于Hela细胞(P<0.05);4 Gy照射后的SCCⅦ细胞在96 h内细胞生长速度仍高于Hela细胞(P<0.05);4 Gy照射后SCCⅦ细胞G1期和G2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SCCⅦ细胞对放射线不敏感性,放射线导致的细胞周期阻滞是SCCⅦ细胞放射抵抗的可能原因之一

  • RNA干扰mdr1对尤文氏肉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龚旭;张玉诺;解放军第

    目的 探讨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技术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csistanee genel,mdr1基因)对尤文氏肉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设立空白组、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脂质体)、mdr1RNA干扰组作对照,用RT-PCR检测尤文氏肉瘤细胞转染shRNA前后mdr1的表达水平变化.用集落形成试验检测各实验组照射后人尤文氏肉瘤细胞株的集落形成率.AO/EB荧光检测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P-gp的表达.结果 mdr1基因的shRNA能够有效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经过RNAi的放射治疗组,其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GMT的表达也下调,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Ai技术抑制mdr1的表达,降低了尤文氏肉瘤细胞的放射抗性,其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抑制mdr1基因表达后P-gp的表达下调有关.

  • 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对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丹;楚建军

    目的 以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模拟节律化疗方式,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此种给药方式对鼻咽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探索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模式.方法 MTT方法检测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1/5IC50为小剂量化疗参考剂量,而IC70则为MTD化疗参考剂量.细胞分4组进行如下处理:A组剂量为1/5IC50的顺铂连续作用96h后进行放疗;B组剂量为IC70的顺铂连续作用3h后立即给予放疗;C组为IC70作用3h后间隔93 h进行放疗;D组为未加入顺铂化疗的鼻咽癌细胞株同样条件下培养96h后进行放疗.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单击多靶模型绘制剂量存活曲线,比较各处理组辐射敏感性变化.结果 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株作用72h的IC50值为0.26μg/ml,1/5IC50为0.05μg/ml,IC70为0.72μg/ml.采用单击多靶模型计算各处理组的SF2值与SER值如下:A组SF2为(0.414±0.008),SER值为(1.429±0.110);B组SF2值为(0.502±0.010),SER值为(1.012±0.129);C组SF2值为(0.411±0.014),SER值为(1.400±0.169);D组SF2为(0.603±0.100).结论 采用类似节律化疗方式给药,与放疗联用可以引起CNE-1细胞株放射敏感性增高.

  • 肿瘤时间放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慧玲;朱彬;王正荣

    肿瘤择时放疗是通过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在生长代谢时间规律上的不同,选择射线对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强、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的时间进行治疗,从而大程度地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对肿瘤择时放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高效表达的NO对肺腺癌细胞A54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康保国;陈宏;张国桥;曹学武

    目的 研究同步、高效表达的一氧化氮(NO)对肺腺癌细胞A54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寻增强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新途径.方法 利用前期构建的可调控目的 基因高效表达的载体pfos-iNOS/GFP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将阳性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给予2 Gy X线照射后,检测细胞照射前后不同时相点NO的产量;给予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检测照射后各组细胞的存活率,根据细胞存活率分别绘制各组细胞的辐射剂量-存活曲线,并进一步通过计算Do值及放射增敏比(SER)分析各组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转染载体pfos-iNOS/GFP的细胞照射后,NO浓度较照射前明显增高,其中照射后16 h较照射前增强10倍.转染治疗载体组Do值(1.16 Gy)明显低于未转染组(3.93 Gy),治疗载体组的放疗敏感性是对照组的3.5倍.结论 高效表达的NO使体外肺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强,为肿瘤放疗增敏提供了新的模式.

  • 含CpG寡脱氧核苷酸增强人肺癌细胞株A549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颜伟;孙梯业;杨春敏;贾敏;李静;史蕊;唐和兰;杜斌;韩全利;周红

    目的 探讨含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CpG ODN处理A549细胞,经β射线照射后,检测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TNF-α、IL-12和INF-γ的分泌水平,Griess检测细胞NO的含量.结果 CpG ODN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CpG ODN(10 μg/ml)联合β射线照射,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且增加了TNF-α、IL-12、INF-γ和NO的分泌.结论 CpG ODN对A549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pG ODN抑制A549细胞增殖、增强TNF-α、IL-12、INF-γ和NO的分泌有关.

  • CpG ODN107增强人脑胶质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颜伟;丁国富;李斌;董燕;李军;和生琦;罗平;周红;庞学利

    目的:探讨CpG ODN 107增加人脑胶质瘤细胞CHG-5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CpG ODN 107处理CHG-5细胞,然后经β射线照射,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体外培养集落形成率与细胞划痕法观察细胞的集落形成和迁移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CpG ODN 107抑制CHG-5细胞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CpG ODN 107(10 μg/ml)联合β射线照射,抑制CHG-5细胞的增殖作用强.CpG ODN 107(10 μg/ml)同样能抑制CHG-5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且增加了TNF-α的分泌,在联合β射线照射后作用更加显著.结论: CpG ODN 107对CHG-5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pG ODN 107增强肿瘤细胞TNF-α的分泌有关.

  • HER-2癌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谢娟;蔡丽娜;周军

    目的 探讨癌基因HER-2反义寡核苷酸联合放疗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如下:HER-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组、HER-2正义寡脱氧核苷酸组、叶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用RT-PCR方法、MTT法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SK-Br-3受药物处理后,经60Co γ射线照射,HER-2表达水平、细胞存活分数和集落形成率的改变.结果 经HER-2反义寡核苷酸-叶酸处理的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放射敏感性增加,细胞的HER2癌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存活分数及集落形成率与正义寡核苷酸、叶酸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正义寡核苷酸、叶酸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ER-2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癌基因表达的作用增加乳腺癌细胞SK-Br-3对放疗的敏感性.

  • 干扰RNA抑制EGFR对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赵春芳;王晓莉;常莉

    目的 采用干扰RNA技术(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SKBR-3,即HER-2(+++),EGFR(+++)乳腺癌细胞EGFR的表达,研究EGFR受抑制后HER-2过表达细胞对X线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质粒转染及鉴定:将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重组质粒EGFR-siRNA和Neg-siRNA分别被转染入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GFR的表达水平;6MV射线照射4 Gy后0,24 h,48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D0,SF2和α等值.结果 质粒转染SKBR-3细胞,Western分析表明转染EGFR-siRNA的阳性细胞株在蛋白质水平受到明显抑制;X线照射24 h及48 h后,EGFR表达受抑制细胞凋亡率均高于转染阴性质粒组和空白对照组(P分别为0.045及0.039);EGFR受抑制的细胞D0值和SF2值分别为1.218和0.376,α值为0.335.结论 运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抑制EGFR的表达从而提高SKBR-3细胞对X线的放射敏感性,EGFR是一个较理想的肿瘤分子治疗靶点.

  •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基因与放疗敏感性关系

    作者:朱克修;李玢;王佳;曹亚莉;韩晓兵

    目的 观察宫颈癌HeLa细胞chk1/2基因表达改变对X射线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脂质体为载体将chk1/2正义链和反义链转染HeLa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chk1/2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率.结果 转染chk1/2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chk1/2蛋白表达(F=22.69,P<0.05),X射线作用下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正义链组(F=23.65,P<0.05).结论 反义封闭chk1/2基因可增加HeLa细胞对X射线照射的凋亡敏感性.

  • 吴茱萸碱增强Eca-109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冯辉;郭宝瑞;孔祥梅;吴标

    目的 探讨吴茱萸碱(Evo)对Eca-109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10、20、40、60、80、100、120) μg/mL吴茱萸碱对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确定佳处理剂量.实验分为放射组(仅给予0、2、4、6、8GyX线照射处理)、联合组(给予80μg/mL吴茱萸碱和0、2、4、6、8GyX线照射处理),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吴茱萸碱对Eca-10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Eca-109细胞中Ku70、Ku80、DNA激活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PKcs)、DNA双链修复蛋白Rad51蛋白水平.结果 吴茱萸碱呈剂量依赖性抑制Eca-109细胞的生长,80 μg/mL吴茱萸碱的抑制作用大.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80 μg/mL吴茱萸碱联合放射治疗后,平均致死剂量(D0)、准域剂量(Dq)值显著小于单纯放射时的值,放射增敏比(SER)为1.86±0.06,拟合的生存曲线左移.吴茱萸碱可减少放射诱导的细胞G2/M期阻滞,可显著抑制放射诱导的Ku70、Ku80、DNA-PKcs、Rad51蛋白上调.结论 吴茱萸碱具有增加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G2/M期阻滞和降低DNA损伤修复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 AG490抑制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增殖并提高其放射敏感性

    作者:李娟;甘生敏;罗超;刘双;彭志平

    目的 研究AG490对体外培养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0、25、50、100) μmol/L AG490处理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增殖和凋亡检测,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放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Janus激酶2(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p-STAT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 μmol/L AG490组的抑制作用增强,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着AG490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5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放射生物学参数:射线为2Gy时的存活分数(SF2)、平均致死剂量(D0)、准阈剂量(Dq)和外推数(N)降低;D0时放射增敏比(SER D0)、Dq时放射增敏比(SERDq)则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JAK2、p-STAT3和Bcl-2的蛋白表达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Bax蛋白表达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结论 AG490可抑制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提高放射敏感性.

  • 下调环指蛋白2的表达促进U87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作者:周春辉;杨帆;席文锦;魏铭;郑国旭;王微;杨安钢;张剑宁;温伟红

    目的 在U87脑胶质瘤细胞中下调环指蛋白2(RNF2)的表达,观察对U87细胞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含有针对RNF2基因小发夹RNA (shRNA)的表达载体转染U87细胞,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在mRNA及蛋白水平验证RNF2的表达下调,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annexin V-FTTC/PI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经X射线照射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细胞和RNF2表达下调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2条针对RNF2的shRNA均可有效抑制U87细胞中RNF2的表达.RNF2表达下调后,U87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S期细胞明显减少(shRNA-NC:27.31±1.35;shRNF2-1:16.72±2.90;shRNF2-3:10.35±1.33),G1期细胞显著增加(shRNA-NC:56.13士1.80;shRNF2-1:76.32±3.11;shRNF2-3:80.45±2.83),同时出现细胞凋亡.经X线照射后,RNF2下调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shRNA-NC:20.88±0.64;shRNF2-1:39.69±0.57;shRNF2-3:47.82士0.45).结论 下调RNF2表达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并增强U87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

  • 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和放射拒抗与D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

    作者:李国苗;王雪霁;刘艳莉;李文辉;常莉

    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是近十几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是继放射敏感性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对传统放射生物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和发展.有助于解决肿瘤细胞的放射耐受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问题.对放射治疗分割方法的设计、物理计划设计和生物学优化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主要包括放射超敏感期和放射拒抗期.放射超敏感期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放射拒抗期主要以DNA损伤修复后非同源末端连接相关,DNA-PK(DNA-PKcs、Ku70、Ku80)等蛋白参与DNA非同源末端连接,在超敏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NA-PK在低剂量超敏感性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抑制DNA双键断裂修复对肿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杜豆;孙宁

    DNA双键断裂(DSB)是放射引起DNA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它的修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两种方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化疗药物的应用、温热疗法、抑制修复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可以抑制DSB的修复,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放射增敏性.

650 条记录 30/33 页 « 12...25262728293031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