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物五苓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解维功

    目的:探讨四物五苓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140例(140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70眼)予以羟苯磺酸钙胶囊口服,观察组70例(7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四物五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斑水肿、视力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黄斑水肿、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黄斑水肿高度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下降得更明显;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升高得更明显,均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经Z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物五苓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赵迎新;周玉杰;张维君

    尽管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得到满意的控制,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治疗心衰,移植干细胞代替移植整个心脏成为研究的热点.1989年,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教授高理权先提出将自身骨骼肌干细胞移植至心脏促使坏死心肌细胞再生的设想,此后10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其可行性,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不但可在宿主心肌内分化为心肌样肌细胞(cardiac- like muscle cells),而且可促进并生成新生血管.

  • 重组表达人载脂蛋白(a)羧基末端kringle结构域抑制新生血管

    作者:申乐;陈保生;薛红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重组表达人载脂蛋白(a)[Apo(a)]羧基末端kringle结构域,明确其抑制新生血管和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 分别构建重组表达Apo(a)羧基末端kringle Ⅴ结构域(RHAKA)与kringleⅣ10型-krin-gle Ⅴ结构域(RHAKB)的pPICZαA质粒;转染毕赤酵母X-33分泌表达RHAKA与RHAKB,RHAKs利用His· Tag亲和层析纯化,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氨基酸残基测序鉴定;明确RHAKs的糖基化及二硫键形成情况后,利用细胞增殖实验与鸡胚绒毛尿囊膜(C AM)实验检测RHAKs对新生血管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毕赤酵母可以大量表达RHAKs,并对RHAKs进行翻译后修饰;RHAKA与RHAKB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CAM的新生血管,但对肿瘤细胞增殖无直接的抑制作用.结论 利用毕赤酵母高效重组表达人Apo(a)羧基末端kringle结构域可以显著抑制新生血管.

  •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与新生血管的关系

    作者:左红波;李辞霞;郭志坤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变化及其与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利用心脏彩超分别评价梗死后1周、2周、3周和4周的心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周大鼠梗死边缘Ⅷ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心肌梗死1周时心功能差,2周和3周心功能有所改善,4周时心功能降低;Ⅷ因子与VEGF于术后1周、2周呈高表达,3周表达开始降低,4周时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梗死后心功能的变化与血管新生不一致,心肌梗死早期血管密度的增加不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 妊娠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控及其与胎盘发育的关系

    作者:李向红;马海燕;王晓燕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可以降解多糖以外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多种成分,在组织塑型过程中影响着ECM的代谢、新生血管的形成等过程.在胎盘发育过程中滋养细胞的入侵包括细胞基质的溶解和重塑,其生物学行为与有着高度侵蚀性的肿瘤细胞相似,又被称为假恶性细胞.

  • 抗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现状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文健;杨治华;娄晋宁

    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组织血管结构基础上形成新血管结构的过程.1971年Folkmant[1]提出了肿瘤血管依赖性生长的概念,并把肿瘤生长分为非血管期和血管期两个生长阶段.固体肿瘤在血管生成前,肿瘤体积一般不超过3 mm3.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肿瘤组织出现缺氧、代谢产物堆积、pH值改变等,这些因素刺激肿瘤细胞、周围间质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各种促血管生长刺激因子,通过诱导血管基底膜降解和内皮细胞增殖,启动新生血管的生成.

  • 血管生成中周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鹿文葆;史晓瑞;修瑞娟

    周细胞(pericytes)作为一种血管外周细胞包绕在微血管壁外侧,支持血管结构的稳定.周细胞向新生血管周围募集成为新生血管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周细胞由于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缺氧/缺血性血管增生等诸多病理过程而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生理性及病理性状态下血管生成过程中周细胞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对深入理解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孙春艳;胡豫;吴涛;王雅丹;王华芳;何文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一员,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多种类型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再生具有重要作用[1].研究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脑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内皮细胞以及新生血管平滑肌细胞均能产生BDNF,而且BDNF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2,3].因此我们推测BDNF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机体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此,我们对BDNF的体内体外促血管新生作用进行了研究.

  • 颈动脉溃疡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超声微血流成像研究

    作者:邢媛媛;勇强;袁嘉;张蕾;郑敏

    目的 探讨超声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在评价颈动脉溃疡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患者的23个溃疡斑块行超声微血流成像检查,测量斑块厚度,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位置及密度,并对比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SMI检查结果与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23个溃疡斑块内均可见新生血管.其中2例患者为2个溃疡斑块,1例患者为3个溃疡斑块.23个斑块中低回声斑块14个,低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块9个,斑块厚度0.23~0.63 cm,平均厚度(0.40±0.10) cm.新生血管位置位于斑块肩部10例,位于斑块基底部2例,斑块肩部、基底部均见新生血管11例.结论 SMI超声微血流成像技术可以观察颈动脉溃疡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评价斑块易损性.溃疡斑块内有较丰富新生血管,SMI可以作为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新生血管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微血管成像对造成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

    作者:黄蓓;王义成;杜璐颖;马力丰;翟秀珍;张力维;刘宏强

    目的 通过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对造成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分析造成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异同,并与超声造影(CEUS)技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SMI技术的可靠性.方法 筛选74个低回声斑块及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依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斑块处的颈动脉直径狭窄率)分为轻度狭窄斑块组、中度狭窄斑块组、重度狭窄(包括闭塞)斑块组,三组均进行SMI、CEUS检查,记录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MI及CEUS检测结果均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SMI) =0.576,rs(CEUS)=0.673.SMI与CEUS检测结果相比较:Kappa=0.735,P<0.05.结论 低回声斑块及以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SMI技术用于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可靠性.

  • 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应用研究

    作者:蒋彦彦;朱建平;孙立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成像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9例,共64个斑块,常规超声将颈动脉斑块回声分成四种类型,进行0~3个等级的斑块超声造影视觉评分,定量计算四类斑块的增强强度值和增强密度值,并分析造影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四类斑块中均质低回声与不均质低回声斑块的超卢造影视觉评分多为2、3分,分别约占66.7% (14/21)、92.3%(12/13);均质高回声与不均质高回声斑块的视觉评分多为1分,分别约占58.8% (10/17)、46.2% (16/30),各种分值的增强强度值从1分-2分-3分依次增高,不同分值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03 4,P<0.001).四类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值(f=29.025,P<0.001)和增强密度值(x2=30.871,P<0.001)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存在线性相关(r=0.936 3,P=0.000 0).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在常规超声判断斑块性质的基础上,无创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为斑块易损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超声造影颈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与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超伦;何婉媛;郭大乔;金雪娟;范培丽;王文平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CEUS)显示的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增生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颈动脉狭窄患者92例,其中双侧病变者22例,共114条颈动脉.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以此判断动脉狭窄程度.CEUS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分为0~4级.随后定量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EI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ratio.结果 超过90%(包括闭塞)与90%以下狭窄的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有显著性差异,而90%以下各组斑块的CEUS增强分级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EI (P=0.864)及ratio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造影显示的颈动脉斑块的增强程度与相应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不高的患者超声造影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可帮助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

  • SMI和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比较分析

    作者:魏小雨;杨力;王雪;朱家安;李建国

    目的 比较超微血流成像及超声造影两种方法在检测不同厚度的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评估SMI在不同厚度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诊断的16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计270个颈动脉斑块.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按斑块厚度分为三组,即≥3.5 mm、2.5~3.5 mm、1.6~2.5 mm组.每组斑块均行SMI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SMI和超声造影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厚度斑块内微细血流的一致性.结果 在≥3.5 mm组及2.5~3.5 mm组的斑块中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但是在1.6~2.5 mm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但是一致性差.结论 SMI是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超声造影检查.

  • 超声造影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评价

    作者:张莹;黄品同;杨琰;孙海燕;王小同;李世岩;唐疾飞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定量分析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特点.方法 62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被分为脑梗死组(27例)和非梗死组(35例),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检测,应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在机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特点,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新生血管内的增强强度(IE)及增强密度(DE)明显高于非梗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客观地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总体增强情况.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雁;李小晶;彭红艳;张玲;李蕾

    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下颈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显像特征,探讨时间-强度曲线诊断斑块稳定性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患者(冠心病组66例,非冠心病组66例)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87例颈动脉有斑块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声学定量分析软件(SonoLiver)对图像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各类斑块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总发生率(89.4%)较对照组(42.4%)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以软斑多见,且以颈动脉分叉处较其他部位发生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软斑达峰时间、大峰值强度比、曲线下面积与非冠心病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较高,且以软斑为主;超声造影较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位置及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中新生血管较混合斑明显增多,冠心病发病率高,为不稳定斑块;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量化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新生血管的分布密度,有助于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

  • 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

    作者:刘亦伦;王燕;李艺;臧雪丹;吴琼;胡兵

    目的 探讨微血管成像技术探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并与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低回声斑块共94个,分别进行微血管成像及超声造影检查,其中18个行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结果 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的结果呈现可靠的一致性,Kappa值=0.783.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与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结果Kappa值=0.538.结论 微血管成像可探测斑块内新生血管以判断斑块的易损性,与超声造影及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诊断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价值

    作者:勇强;张蕾;袁嘉;穆洁;邢媛媛;牛宏珍;郑敏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诊断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 对32例有症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共发现100个斑块,低回声斑块(59个)及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41个.SMI可观察到新生血管的斑块39个,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部位、形态与超声造影呈现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2.结论 SMI血流显像技术可以作为诊断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血清Lp-PLA2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亮;张蕾;王立娟;包晶晶;王言憬;勇强

    目的 研究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密度与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91例在我院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并按其超声造影结果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密度分级分为三组,Ⅰ~Ⅱ级为组1(28例),Ⅲ级为组2(82例),Ⅳ级为组3(181例),比较各组间血清Lp-PLA2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密度越高,患者血清Lp-PLA2水平越高,两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血清Lp-PLA2测定与颈动脉超声造影联合评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易损性,可以更好地为临床筛查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 微细血管成像技术对多发性大动脉炎分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王立娟;张蕾;包晶晶;史素君;王言憬;付静静;勇强

    目的 探讨微细血管成像技术(SMI)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20例,进行颈动脉的常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按照ITAS2010评分标准分为病变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比较SMI技术与CEUS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增厚管壁内新生血管增强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CEUS技术显示活动期组颈总动脉增厚的管壁可见较多造影剂微气泡灌注,非活动期组可见少量或无造影剂微气泡灌注;SMI技术显示活动期组增厚的颈总动脉管壁见弥漫分布的点状或多条线样血流信号,非活动期组仅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活动期组SMI与CEUS具有很好的一致性(P<0.01);非活动期组SMI与CEUS一致性不佳(P>0.05).结论 SMI技术可作为观察增厚管壁新生血管情况的重要筛查手段,对大动脉炎的临床分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内皮活性物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造影显影强度的影响

    作者:孙杰;邓又斌;刘琨;张伟;汤乔颖;郭灵丹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像强度,进一步探讨内皮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像强度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25只球囊扩张后高脂喂养至16周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基础超声造影检查,以观察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分别滴注单甲基精氨酸(LNMMA)、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2893)后行超声造影检查,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增强强度.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为硬斑的斑块其造影增强强度明显低于软斑;在滴注LNMMA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低于基础状态下造影的增强强度,而滴注PD142893后斑块造影增强强度高于基础状态下造影的增强强度,在滴注LNMMA及PD142893后软斑的增强强度改变较硬斑明显.结论 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影时的显像强度.

945 条记录 2/48 页 « 12345678...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