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48例日本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戴永雨;竹之下康治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日本九州大学齿学部第二口腔外科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共148例,男性77例,女性71例;年龄60~94岁,平均72.2岁.入院时发生频率高的并存症是高血压43例,占29.1%;无任何全身并存症的患者仅占12.8%.148例恶性肿瘤中,鳞状上皮癌132例,占89.2%.其发病部位顺序为牙龈51例(34.5%)、舌32例(21.6%)、口底部24例(16.2%)、颊部17例(11.5%)、腭部10例(6.8%).46例Stage IV期患者中,肿瘤部位有义齿者35例,占76.1%.发现重复癌10例(6.8%),男女比为1.5∶1.3年累计生存率78.2%,5年累计生存率64.6%.行放射疗法+化学疗法+手术的综合疗法治疗者68例,5年生存率为75.5%. 结论老年患者近90%患有全身并存症;不良义齿、金属充填物等长期局部刺激与口腔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重复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应进行长期追踪观察;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颌肿瘤
  • 老年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一例

    作者:吴薇;王青;李放;王杰萍;张清

    患者男性,72岁,退休干部.主因发现左上牙龈癌6年余,进食困难1个月入院.患者6年前因左上牙龈疼痛伴溃疡,于外院行左上颌牙龈癌扩大切除术+左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左侧肩胛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颊脂肪垫转移修复术,术后病理提示(左上颌骨)鳞状细胞癌Ⅰ级,于肿瘤医院行放疗,届时体重66kg.5年前发现淋巴结转移,于外院行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皮下埋置放疗管治疗.4年前开始出现张口受限,仅能进流食,体重下降至53 kg.入院前1个月患者进食明显减少,体力逐渐下降,消瘦明显,体重下降至约45 kg,开始卧床,并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既往消化性溃疡、腔隙性脑梗死、中度营养性贫血(80 g/L左右)、甲状腺功能减退、颈椎病.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30/60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74 cm、体重45 kg、体质指数(BMI)14.86 kg/m2;发育正常,营养不良,体型消瘦,卧床,贫血貌,表情淡漠,神志清楚,精神差,查体基本合作;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舟状腹,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生化:血钾3.5 mmol/L、血钠135 mmol/L、血氯102 mmol/L、血钙1.84 mmol/L、血磷0.34 mmol/L、血糖4.3 mmol/L、血尿酸74 μmol/L、血尿素氮3.4 mmol/L、血肌酐74 μmol/L、总蛋白51.2 g/L、前白蛋白0.06 g/L、白蛋白19.1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6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2 U/L、总胆固醇2.79 mmol/L、三酰甘油0.7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 mmol/L、C反应蛋白72.4 mg/L;血常规:白细胞4.0× 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76.4%,血红蛋白79 g/L,血小板237×109/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8 s,凝血酶原活动度4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1 s,纤维蛋白原4.3 g/L,D-二聚体5.0 mg/L;甲状腺功能正常.胸片示双肺炎性改变.依据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针对成年住院患者)[1]进行营养评估:4分,需要营养支持.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评估:4分,营养不良.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肠道营养
  • 探究口腔肿瘤术后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

    作者:李静

    口腔肿瘤手术患者术后常伴随程度不同的颌骨缺损,引起功能和外形障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手术不仅能够恢复颌骨连续性,修复患者的正常容貌形态,而且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语言、咀嚼等生理功能,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口腔肿瘤手术术后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研究表明,口腔肿瘤患者在术后由于颌骨缺损常会导致患者语言、咀嚼功能失常,并会导致程度不同的颜面畸形[1]。颌骨缺损修复的目的是对肿瘤切除术后的各种缺损进行修复,对外形及功能进行一定恢复。

  • 前臂皮瓣及颈横血管蒂斜方肌肌皮瓣在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宋冬惠;郑科;顾卫芹;吴森斌;王继华;朱江

    目的 比较游离前臂皮瓣与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56例患者接受口腔癌根治手术并以前臂皮瓣(29例)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上斜方肌岛状肌皮瓣(27例)修复,应用t检验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 前臂皮瓣组和斜方肌肌皮瓣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9.4±2.7)d和(9.3±2.6)d(P=0.489),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6.6%(28/29)和96.3%(26/27)(P =0.920),术后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576.3±76.2)分和(568.4±79.3)分(P=0.471),2组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游离前臂皮瓣或以颈横血管为蒂的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癌手术切除后缺损,均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较好的临床效果,后者对供区影响小,可作为首选方法.

  • 下颌骨缺损不同重建方法在口腔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张宗敏;唐平章;徐震纲

    目的从各个方面分析下颌骨连续性缺损不同重建方法的效果.方法1973年4月~2003年7月,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下颌骨缺损的重建72例,分析不同方法的成功率、修复长度、并发症发生率、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结果游离腓骨瓣2例失败(成功率92.5%),游离髂骨瓣2例失败(成功率90.0%),胸锁乳突肌锁骨瓣5例均成功,其他重建手段成功率较低.与游离髂骨瓣相比较,游离腓骨瓣提供骨组织长22cm,并可携带皮瓣.结论游离骨瓣移植的成功率较高,游离腓骨皮瓣是一较理想的下颌骨重建组织瓣,其他骨瓣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口腔癌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

    作者:吕俊邦;郑光勇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口腔癌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状况,列举了几种较权威的调查问卷,对其内容、特征、使用方式和评价的真实性做了探讨,对生命质量研究的方法学如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等做了阐述,揭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努力方向,对评价口腔癌的治疗方法和功能修复方法有重要意义.

  • 老年口腔癌患者外科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林耿冰;林李嵩;陈乃俊;施斌;朱小峰;黄立;邱宇

    为了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等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对43例老年口腔癌患者(年龄≥60岁)和46例年龄<60岁口腔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总结和分析了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7%(36/43),非老年患者为37.0%(17/46).老年和非老年口腔癌患者发生率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44.2%(19/43)、19.6%(9/46)].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术前糖尿病(P=0.017 4)、肺部疾病(P=0.000 2)、低蛋白血症(P=0.002 2)和贫血(P=0.003 0)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并不是一个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某些术前合并症(糖尿病、肺部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高危因素.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9):1509-1511

  • 口腔黏膜鳞癌线性梯度切缘组织p53和c-erbB-2及EGFR表达对切除范围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加杰;葛明华;朱欣;谭卓;凌志强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鳞癌(OS-CC)原发灶线性梯度外科切缘组织中p53、c-erbB-2和EGFR的表达情况,寻找肿瘤手术安全切缘的分子标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对18例首次外科治疗的OSCC患者20组线性梯度标本(肿瘤组织、0、0.5、1.0、1.5以及2.0 cm切缘组织)中p53、c-erbB-2和EGFR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p53 mRNA表达水平上各组切缘组织与肿瘤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 cm切缘组与0 cm切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erbB-2 mRNA表达水平肿瘤组织、0、0.5、1.0和1.5 cm切缘组分别与2.0 cm切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GFR mRNA表达水平各组切缘组织与肿瘤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荧光定量RT-PCR技术在p53、c-erbB-2和EGFR的表达水平上,对于鉴定肿瘤组织与安全切缘组织的差异具有敏感性.联合p53、c-erbB-2和EGFR在梯度组织基因表达差异上分析提示2.0 cm的手术切缘已达到安全边界.

  •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浅层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居国平;侯德强;赵健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heterogeneous acellular dermal matrix,H-ADM)与其他生物材料相比,以细胞支架的形式移植到受区部位,引导细胞生长和血管化,起到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且无明显的机体排斥反应,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本研究选取我院31例口腔肿瘤患者,实施H-ADM修复术后较大范围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60例口腔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作者:王福德;杜娟;曹文英

    口腔癌约占全身各部位癌总数的3%~5%,常见的口腔癌有舌癌、龈癌、唇癌、颊癌、腭癌、口底癌等.

  • 中国口腔癌中高危型HPV感染率的Meta分析

    作者:张春林;陈月红;邓泽义;李春雷;李柳金;谢民强;刘兆辉

    目的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病有关.迄今为止,中国人群中仍缺少大样本量的研究分析中国口腔癌中的HPV感染率及口腔感染HPV的致癌风险.本研究对中国口腔癌中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以及感染高危型HPV的口腔癌致癌风险进行荟萃分析.方法 检索CNKI、VIP、CBM和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4-10-24.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口腔癌患者中HPV(未分型)、HPV-16、HPV-18和HPV-16/18重叠感染率,并根据检测方法、标本类型和研究时间进行HPV-16感染率的亚组分析.纳入病例-对照研究,进行高危型HPV-16、HPV-18感染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的荟萃分析.结果 共44篇文献纳入中国口腔癌中HPV感染率的荟萃分析,中国口腔癌中HPV的总感染率、HPV-16感染率、HPV-18感染率、HPV-16/18的重叠感染率分别为52%(95%CI:41%~63%)、42%(95%CI:33%~51%)、22%(95%CI:13%~30%)和11%(95%CI:7%~16%);口腔鳞癌中HPV-16感染率为42%(95%CI:32%~52%).亚组比较显示,2000年以后发表的论文中HPV感染率更高,P=0.020;PCR和非PCR检测方法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新鲜冷冻组织组和石蜡保存标本相比,虽然HPV感染率较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共15篇文献纳入口腔癌HPV-16感染风险效应的荟萃分析,OR为5.95(95%CI:3.97~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5篇文献纳入口腔癌中HPV-18感染风险效应的荟萃分析,OR=1.55(95%CI:0.77~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结论 中国口腔癌患者中HPV感染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感染以HPV-16为主,并且有随时间增高的趋势.感染HPV 16明显增加了中国口腔癌发生的危险性.

  •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亚萍;魏建华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对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83例口腔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根据术后修复方式不同分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42例和前臂皮瓣修复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存活率、术后6个月饮食功能恢复情况、受区外形、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皮瓣存活率、术后6个月饮食功能恢复情况、受区外形及生存质量与前臂皮瓣修复组相当,但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前臂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者可首选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但需在术者熟练操作下提高皮瓣存活率.

  • 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与传统下唇裂开进路治疗口腔癌疗效的比较

    作者:余伟;向乐

    目的 比较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与传统下唇裂开进路治疗口腔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60例口腔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下唇裂开进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进食及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3、5年肿瘤控制率和3、5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的进食功能中,善食、半流食、流食和鼻饲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语言功能中,能听清楚、基本能听清楚及听不清楚所占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下颌骨舌侧松解进路治疗口腔癌的疗效与下唇裂开进路比较,临床疗效相似,但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进食及语言功能得到缓解,值得推广.

  • 口底癌根治术后双侧鼻唇沟岛状肌皮瓣口底缺损修复5例报告

    作者:魏远坚;胡顺广;林楚红;廖贵清

    目的探讨口底癌根治术后口底缺损修复的一种术式.方法分析5例口底癌患者,接受联合根治术后应用双侧带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进行口底及舌的一期修复.结果术后皮瓣一期成活,面型满意.结论应用双侧带蒂鼻唇沟岛状肌皮瓣进行口底癌根治术后口底缺损的修复,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皮瓣 修复
  • 胎盘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中晚期口腔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潘剑;张壮;杨文宾;曹昊天

    目的 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口腔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间行化疗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胎盘多肽联合化疗的治疗组(65例)和单纯化疗的对照组(63例).治疗组患者于化疗前1d开始注射胎盘多肽8ml,连用7d,28d为1个周期,共用4个周期.评价治疗效果、患者全身状态和药物毒性等.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5.4%和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后QOL、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外周血象指标及腹泻、脱发、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胎盘多肽注射液能够辅助治疗肿瘤,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口腔癌患者术后早期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观察

    作者:艾冬梅;邵玉卿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早期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口腔癌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对外周血中免疫功能指标CD3+、CD3+ CD4+、CD3+ CD8+、CD4 +/CD8+、T+B+NK细胞、CD19+和CD16 +/CD56+进行检测,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外周静脉血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 口腔癌患者术后1周的免疫功能指标与正常值比较:CD3+CD8+升高,CD4+/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术前1周比较,口腔癌患者术后1周CD3+ CD8+降低,术后2周CD3+ CD8+升高,但仍低于术前1周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1周比较,口腔癌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2周的CD4+/CD8+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1周比较,口腔癌患者术后2周T+B+NK细胞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患者术后1周CD19+与术前1周比较升高,术后2周与术后1周比较较低,但仍高于术前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周比较.口腔癌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2周CD16 +/CD56+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 口腔鳞癌组织中HSP70基因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宏;李浩;刘勇;张贺龙

    目的 检测HSP70基因的信使RNA在不同分化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SP70基因mRNA的表达,并分析HSP70基因mRNA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SP70基因mRNA在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灰度平均值为1.07±0.04,1.21±0.05,1.36±0.03;正常口腔黏膜上皮HSP70 mRNA的灰度平均值为0.95±0.15,表达低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中低分化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SP70基因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关系,这对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有重要意义.但是HSP70的mRNA低表达则不能完全当作是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早期事件.

  • 口腔鳞癌患者IL-7和FOXp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郭瑞征;李黎;史培良;侯小丽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与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7 (IL-7)和FOXp3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来院行常规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取两组人群外周血,检测IL-7及FOXp3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口腔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7及FOXp3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IL-7为(1.31±0.31) pg/ml和FOXp3表达量为单位1,I~Ⅱ期和Ⅲ~Ⅳ期口腔癌患者外周血中IL-7为(16.32 ±4.53) pg/ml和(25.24±4.73)pg/ml,FOXp3为(5.12 ±3.03)和(12.42±4.11)呈明显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IL-7和FOXp3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2,P<O.05).I~Ⅱ期和Ⅲ~Ⅳ期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7为(19.75±5.64) pg/ml和(33.42±6.47) pg/ml,FOXp3为(8.04±4.21)和(22.41±5.37),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35±0.24)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Ⅲ~Ⅳ期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7 (33.42±6.47) pg/ml和FOXp3 (22.41±5.37)表达量较I~Ⅱ期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IL-7(19.75±5.64) pg/ml和FOXp3 (8.04 ±4.21)表达量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组织中IL-7和FOXp3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44,P<0.05).结论 IL-7和FOXp3在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中呈现明显的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唐媛;杨雄涛;杨青;谯丹;杨灵志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行手术治疗的87例口腔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口腔健康评估、口腔健康影响程度的差异以及患者出院后1个月对口腔肿瘤术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口腔健康评分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对口腔肿瘤术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术后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健康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口腔肿瘤术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探讨

    作者:田皞;喻建军;李赞;周晓;戴捷

    目的 探讨口底癌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3年3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并同期修复重建的106例口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修复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63.6%(42/66),5年生存率为57.7%(30/52).有1例患者因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坏死择期改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成功;1例患者带状肌肌皮瓣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3例患者游离皮瓣术后皮瓣危象,经急诊探查抢救成功;其余修复者均愈合良好.106例患者进食及语言功能均能满足一般生活需要.结论 口底癌依据病情、缺损范围以及患者体质等因素,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决定具体的修复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行邻近带蒂组织瓣.口腔修复膜、游离前臂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和游离腓骨皮瓣基本能满足各类口底癌术后缺损的修复.

581 条记录 3/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