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病灶清除术联合药物治疗脊柱结核32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兹慧

    目的 总结病灶清除术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12月对脊柱结核32例进行病灶彻底清除一期椎体间植骨融合,均采用内固定,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对所有病例进行6月~6年随访,结果优良率为87.50%,植骨融合率为90.20%,切口均一期愈合,病灶处骨缺损已基本消失,脊柱结核治愈.结论 病灶清除术椎体间植骨融合,并结合全程抗痨治疗,可使脊柱结核治愈.

  • 后路经皮椎弓根钉固定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16例

    作者:何成;邹鸿星;双峰;杨保良;谌少波

    目的 观察后路经皮弓根钉固定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骨一科采用后路经皮弓根钉固定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患者16例,其中持续性腰痛13例,伴有下肢放射痛2例,下肢肌力、感觉减退者4例,术前均给予HREZ四联抗结核药治疗两周.术后继续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为3HREZ/9HRE.结果 手术时间为150~24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为300~1000 mL,平均700 mL.Cobb角矫正率为75%.一例术后出现腰丛神经症状,6个月后恢复.一例出现前路切口窦道,行结核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提示利福平耐药,更换敏感抗结核药后窦道延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缓解,下肢肌力、感觉减退者均恢复.至末次随访,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复发等情况.结论 后路经皮弓根钉固定前椎后联合入路具有创伤小、病灶清除彻底、高融合率等优点,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一种创新、有效的手术方法.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赵娟娟

    目的 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公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3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5例患者予以B超阴道下负压吸宫术,而经阴道手术组48例患者予以经阴道子宫疤痕病灶清除术;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常规治疗组患者β-HCG转阴时间、剖宫产疤痕部位包块消失时间显著大于经阴道手术组,术后3个月切口肌层厚度明显小于经阴道手术组,且治愈率明显低于经阴道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阴道手术组,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正常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大于经阴道手术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和经阴道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

  • 吗啡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预防体会

    作者:白晓玲;韩春华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同时加用氟哌利多或地塞米松,有效地预防了吗啡镇痛所带来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 I~Ⅱ级,年龄18~45岁,体重45~70 kg妇产科手术病人共300例,手术包括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剖宫产术.

  • 45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临床分析

    作者:杜晓琴;蒋述琼;刘春梅

    目的:减少或避免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误诊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5例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式分为3组:第1组,先肌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50 mg,共2次,再全麻下腹部B超监测下行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第2组,局麻下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加全麻下腹部B超监测下行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术中双侧子宫动脉分别注射MTX 50 mg;第3组,经阴道彩超监测下切口妊娠病灶穿刺注射MTX(100 mg)加全麻下腹部B超监测下行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分析其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并总结经验教训。结果:第1组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口腔溃疡和白细胞轻度下降;第2组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均表现为白细胞轻度下降;第3组中2例不良反应均表现为肝功能轻度异常。所有病例均治疗成功,门诊随访β-HCG直到完全正常。保留了所有患者的生育功能,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3组年龄和住院时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随着切口妊娠发生率的不断升高,应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时,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及MTX灌注是有效的,并能明显减少清宫术中的出血。

  • 改良Galveston技术治疗腰骶椎结核

    作者:康建平;冯大雄;叶飞;李骏

    目的 探讨改良Galveston技术在治疗腰骶椎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2001年1月-2008年5月,收治19例腰骶椎结核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21~58岁,平均38岁.病程8~22个月.病变位于L_4~S_1 3例,L_5、S_1 10例,L_5~S_2 5例,S_(1、2) 1例.合并双下肢神经症状7例: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4例.下腰痛JOA评分为5~22分,平均19分.合并髂窝脓肿6例,腰大肌脓肿3例,骶髂关节结核3例,肺结核2例.手术采用后路改良Galveston技术内固定加经椎管病灶清除、自体髂骨碎骨椎问植骨融合12例;后路改良Galveston技术固定加自体髂骨碎骨椎板植骨融合、前路病灶清除三面皮质骨骼骨植骨融合7例.结果 术后18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3周窦道形成,经换药处理,术后3个月窦道闭合.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82个月,平均21个月.无局部结核复发,术后6~12个月全身结核中毒症状消失.X线片示患者椎间植骨均于术后4~6个月达骨性融合.3例骶髂关节结核者病变骶髂关节融合;7例合并双下肢神经症状者症状消失,Frankel分级均达E级.末次随访时下腰痛JOA评分为22~29分,平均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Galveston技术有助于重建腰骶髂骨稳定性,提高融合率,减少术后患者卧床时间.

  • 后路脊柱固定联合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腰骶椎结核

    作者:朱明海;梁国辉;蔡小利;冯峰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固定联合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3月-2005年2月,采用后路脊柱固定、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16例椎体结核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1~56岁.结核部位:L34例,L46例,L54例,S12例.其中累及3个椎体1例,跳跃病变1例.病程6个月~6年,平均13个月.16例血沉平均40 mm/h;14例WBC正常,2例稍高.X线片检查示5例椎间隙破坏变窄,7例出现病椎压缩,1例相邻2个椎体破坏严重,残余骨质嵌插重叠;16例均可见双侧腰大肌脓肿.16例CT扫描可见椎体骨质破坏、脓肿形成及数量不等的死骨.11例MRI显示椎体破坏、脓肿形成并流注到腰大肌内.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抗痨治疗.结果 1例术后1个月切口裂开,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患者获随访2~5年,平均29个月.术后即出现双大腿麻木3例,足背伸无力1例,大小便失禁1例,未作特殊处理,2周后均恢复正常;1例出现腹股沟斜疝,未作处理:6例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2例出现听力障碍,调整用药后恢复;1例再次出现低热、腰痛,卧床3个月并调整延长应用抗痨药物后痊愈.余患者均无复发.血沉均恢复正常,随访末期X线片示腰椎、腰骶椎获骨性融合13例,后凸畸形1例,椎体间形成骨桥2例.结论 一次手术完成后路脊柱固定、双侧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腰骶椎结核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可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 病灶清除同期CD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结核

    作者:张明建;李文军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同期应用CD棒内固定,在多节段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7月~2002年11月对16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术的同期应用CD棒内固定,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1~59岁.病程2~11个月.病变部位:T6~T11 11例,T10~L2 5例.病变累及3个椎体13例,4个椎体以上3例.其中脊髓功能不全损害5例,按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2例;脊柱后凸畸形4例;侧方塌陷畸形2例.病灶清除和内固定视具体情况采用同一切口或双切口施行.结果术后16例获6个月~3年随访,平均11个月.脊柱结核均治愈,切口Ⅰ期愈合.合并脑脊液漏1例,无全身并发症.脊髓功能损害者于术后6个月内完全恢复.植骨块均全部融合,后凸畸形部分矫正,未发现钉棒松动、脱位.结论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同期应用CD棒内固定可加强脊柱稳定,预防和矫正畸形,提高脊柱结核治愈率和植骨融合率.

  • 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

    作者:杨新明;张磊;张瑛;王耀一;孟宪勇;阴彦林;石蔚;张军威;张培楠;赵御森

    目的 探讨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2年1月-2010年10月,对78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胸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采用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男42例,女36例;年龄24~65岁,平均45岁.病程8~29个月,平均12个月.2个椎体受累70例,3个椎体受累8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术后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临床疗效评价以及X线片、MRI影像学观察. 结果 术后7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6个月.无窦道形成及复发.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9.2±0.6)、(2.4±0.3)、(1.0±0.2)、(0.5±0.4)及0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级改善为显著.临床疗效评价:术后12个月内均无加重患者;随时间推移,改善及无变化患者逐渐转向痊愈,术后12个月改善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和91.03%.影像学评价: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影像学盲测评价指标评分分别为(0.17±0.03)、(4.11±0.09)、(4.68±0.04)、(4.92±0.08)及5分,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 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在解除疼痛、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及早期康复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作者:冯大雄;康建平;侯宗亮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植骨融合结合后路器械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56岁.病程4~15个月,平均6个月.病变位于L5、S1 7例,L4、5、S1 2例,L5、S2 2例.累及2个节段7例,3个节段4例.术前后凸成角5~18°,平均9°.4例伴有肺结核:3例伴窦道形成;3例伴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压;9例伴椎旁脓肿.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手术.结果 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结核无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疗效按Chen等标准评定,优9例,良2例.术后12个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并通过椎间隙10例,1例术后CT扫描证实前方有假关节形成.融合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3例神经根受压症状术后消失.血常规、血沉、肝肾功正常9例,2例肝转氨酶升高.结论 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结合后路器械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的优点,适用于腰骶段脊柱结核伴窦道及术前诊断尚不能排除化脓性脊椎炎者.

  • 孕37+5周,彩超检查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

    作者:周羽;肖兵

    1 病历摘要患者,27岁,G6P1+4,因孕37+5周,彩超检查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于2013年2月3日转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彩超检查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37+5周,核实孕周无误,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流液.因"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由外院转入我院,入院前3+天孕妇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畏寒、恶心、呕吐等不适,在当地医院予青霉素输液治疗3天,孕妇自觉症状有所缓解.7年前因异位妊娠经腹行一侧输卵管切除术,4+年前因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腹输卵管异位病灶清除术,2+年前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

  • 经胸腔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32例分析

    作者:焦志全

    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病灶清除术一般采用不经胸腔的胸腹联合切口(肾切 口)入路.我院1988~1998年采用经胸腔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效果满意 .现将获得随访资料完整的32例报告如下: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作者:雷秀文;冯大雄;叶飞;李骏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0~48岁.病程4~15个月,平均6个月.病变位于L5、S17例,L4、5、S12例,L5、S2 2例;累及2个节段7例,3个节段4例.有3例伴窦道形成,3例伴不同程度的马尾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3例伴有肺结核.术前后凸成角5°~14°,平均7°+2.4°.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1年.手术用时150~220min,平均180+14.6min;出血量300~500ml,平均450+38.4ml,9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窦道形成,术后3月窦道闭合.疗效按Chen等标准评定,优9例,良2例.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11例,融合时间5~7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0.4°,无1例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主要适用于椎体后方破坏伴后方脓肿及椎管内脓肿形成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有利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 后路内固定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

    作者:冯大雄;张忠杰;康建平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必要性及适应证.方法:2002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器械固定、融合结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17例.病变位于胸椎3例,胸腰段2例,腰椎4例,腰骶椎8例;累及2个节段7例,3个节段7例,4个节段3例;有3例伴窦道形成;9例伴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术前后凸成角10°~72°,平均31°.所有患者均一期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1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后凸成角7°~58°,平均16°,椎间植骨平均在5个月融合,植骨融合率95.6%,优良率达89.6%,无一例复发.结论:后路器械固定结合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主要适用于多个节段受累、腰骶段及伴窦道者,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

  • 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作者:黄吉林;胡豇;王彦川;胡云洲

    目的 探讨腰骶段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腰骶段脊柱结核19例.病损均位于L5S1,累及2个椎体.有神经根功能损害者7例.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结核中毒症状减轻后行单纯前路病灶清除术9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7例,术后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10 ~ 12个月.随访1~5年,平均2.4年.结果 19例切口均Ⅰ期愈合,血沉于术后2~3个月恢复到正常.有神经根功能损害者1~2个月完全恢复正常,腰骶角减小者,平均矫正8°,椎间植骨者6~8个月均获骨性融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随访期内钉棒无松动与折断,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 腰骶段脊柱结核应根据每个患者具体的破坏程度和腰骶稳定性改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疗效.

  •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杨述飞;陈俊

    目的 评价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2月,收治胸腰椎结核共26例,以腰背痛、双下肢疼痛且麻木、无力、行走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伴有纳差、乏力、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其中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3例,D级12例,E级8例.脊柱畸形平均Cobb角为19.5°.全部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平均随访27.8个月,所有患者胸背疼痛及结核中毒症状消失;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痘.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Cobb角平均5.3°,平均矫正14.2°.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暴露充分,有利于病灶清除、前方脊髓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骨融合率高.

  • 单独病灶清除术或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治疗膝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

    作者:霍永超;沈生军;徐尚胜;王春伟;黄贵成

    目的 探讨单独病灶清除术或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治疗膝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膝关节结核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独结核病灶清除术组39例(单独组)和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组44例(联合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评分情况.结果 术前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整体膝关节功能变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126.356和82.032,P均<0.01).且术后不同时间点单独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较联合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前组间生理健康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生理健康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单独组均显著高于联合组.单独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联合组短,术中出血量较联合组少,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单独组术后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发生率较联合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组术后18个月随访复发率10.26%,联合组11.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对术后复发无影响.相较而言,单纯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膝关节结核采用单纯结核病灶清除术或联合植骨融合外固定术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故术式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继而提高疗效,促进术后康复.

  • 病灶彻底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廖伟;杨国强;高宏

    目的:探讨病灶彻底清除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6例脊柱结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彻底清除组( n=66,行结核病灶彻底清除术)和非彻底清除组( n=60,行结核病灶非彻底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术前和手术后2年的脊髓损伤水平( ASIA)评分,术后1月时的肝功能损害、视神经损害、过敏反应、位听神经损害、胃肠道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比较手术前、术后1年及2年时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 ESR)和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结果:彻底清除组患者治愈时间短于非彻底清除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时ASI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2年时两组患者ASI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年时ESR及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彻底清除组ESR及CR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更明显( P<0.05);彻底清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非彻底清除组( P<0.05)。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行彻底病灶清除术,可有效缩短术后愈合时间,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经口咽入路治疗寰枢椎疾患3例体会

    作者:韩建华;蔡小军;董革辉;夏本杰;周鑫;杨波;吴永铁;鄢家强;李代军

    寰枢椎疾患因其位置特殊,结构复杂,毗邻颅脑、延髓、椎动脉等重要组织,致使开展此部位的手术治疗也相对困难.慢性寰枢椎脱位行颅骨牵引不易整复;单纯后路手术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加枕寰原位融合,不能解除脑干的压迫,也不能清除病灶或达不到完全复位的效果.因此开展经口咽人路清除寰枢椎病灶组织及前路松解、寰枢椎撬拨整复脱位的手术治疗十分必要.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经口咽入路寰齿间隙松解撬拨复位,一期后路寰枢椎弓根螺钉或枕枢钉板固定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以及在Halo-vest架外固定下经口咽人路寰枢椎脊索瘤病灶清除术.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评估满意,现报告如下.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2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爱勇;林传松;戴世学

    化脓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或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是骨科常见的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它涉及到骨膜、骨密质、骨松质与骨髓组织.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冲洗综合疗法对该病25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91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