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种植义齿稳定性的咬合因素分析

    作者:陈光;严宁

    目的分析影响种植义齿稳定性的咬合因素,保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找出影响种植义齿稳定性的咬合因素,从而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结果种植义齿有不同于正常牙的结构,咬合对两者影响区别较大,种植义齿的长期稳定性对修复体成功率影响很大,是多方面咬合因素作用的结果.结论咬合因素多方面影响种植义齿稳定性,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种植义齿的咬合创伤所造成的骨整合破坏.避免种植义齿咬合创伤对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尤为重要.

  •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明胶羟基磷灰石涂层多孔钛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边卫国;彭磊;梁芳慧;徐华梓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复合明胶羟基磷灰石(HA)涂层多孔钛对兔股骨远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以多孔钛粉末为原料,制备三维多孔结构钛载体,然后运用碱热处理+模拟体液等化学方法进行HA涂层,制备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HA涂层多孔钛复合材料.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制备股骨远端圆柱状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复合BMP-2的HA涂层多孔钛材料,对照组单纯植入HA涂层多孔钛材料.分别于6、12、24周取材通过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 组织学观察显示于各时间点实验组骨生成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在推出实验中所有样品的剪切应力都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其中在6周、12周实验组多孔钛在所有时间点均表现出了比对照组高得多的剪切力(P<0.05),在2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复合明胶HA涂层多孔钛较单纯HA涂层多孔钛植入早期具有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可成功修复兔股骨远端骨缺损.

  • 糖尿病兔与正常兔植入种植体骨整合对比研究

    作者:柳洪志;樊马娟;董立武;贾绍玉;褚红岩;赵进峰

    目的 评价糖尿病兔与正常兔种植体植入后骨整合情况.方法 建立糖尿病兔模型,在糖尿病兔及正常兔右侧胫骨内侧近中骨骺区植入钛种植体,于术后4、 8、 12周制作标本,摄胫骨正侧位片,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密度、种植体骨接触率等.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骨密度及种植体骨接触率均明显下降, 12周骨接触率只能达到50%左右.结论 糖尿病会降低种植体骨接触率,从而直接影响种植的成功率.

  • 微直流电对非埋植型即刻钛牙种植体骨整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淑兰;关虹;孙晓东;毕绍臣

    目的研究微直流电对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诱导作用及对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分析了微直流电对兔的下颌前磨牙拔除后的即刻种植体骨性界面组织的促进作用.结果本实验所选用的微直流电可使实验组的种植体界面骨组织的形成比对照组早.结论微直流电通过促进骨组织的矿化和代谢,从而加快即刻种植体周围组织的重建.

  • 不翻瓣即刻种植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尚光伟;唐小山;徐远志;杨启祥

    目的 探讨不翻瓣即刻种植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65例,患牙拔除后行不翻瓣即刻种植术,共植入种植体86枚.随访24~48个月,通过临床、X线检查,分析种植体植入后牙龈情况、种植体松动度及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86枚种植体中2枚因松动拔除,其余种植体周围牙龈无异常,种植体无松动,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影区,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保持完好,美学效果满意.种植体2年成功率为97.7%.结论 不翻瓣即刻种植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二氧化钛纳米线光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岩;刘影

    纳米二氧化钛因其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纳米颗粒的特点,使其在空气净化、废水处理以及自清洁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二氧化钛光催化作用作为一种新型钛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得到深入的研究.二氧化钛纳米线相对纳米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具有较高的电荷载流子传输效率,使其具有较强的电荷收集效率,可使光生载流子在纳米线中沿着一维的长轴方向传递,从而减少了光电子的损失,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因此二氧化钛纳米线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光催化作用原理、制备方法、光催化影响因素、毒性及其光催化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 氟化物修饰种植体即刻负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子平;黄娜(综述);王远勤(审校)

    传统的种植修复治疗方案因治疗周期较长且需多次手术而越来越难以获得患者的满意,如何缩短治疗周期并简化手术方案成为学者研究的方向;氟化物修饰种植体表面因其促进种植体早期骨愈合的特性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氟化物修饰种植体即刻负重的研究作一综述。

  • 富血小板血浆与种植体骨整合

    作者:阎旭;周健;何家才

    20世纪60年代Branemark提出了"骨整合" 理论(osseointegration theory),从而翻开了骨整合理论研究和现代种植学发展的新篇章.几十年来,口腔种植研究者们为了缩短种植体骨整合时间以解除缺牙患者的痛苦,努力探索促进骨整合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软组织及骨科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国外有学者尝试把PRP应用于种植体的骨整合并取得初步成果.作者就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实验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骨保护素对去卵巢大鼠中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

    作者:刘显文;张超;刘曙光;艾伟健;周会喜;李运峰

    目的:探索去卵巢大鼠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对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方法大鼠接受双侧卵巢摘除术后12周于胫骨近端植入2颗钛种植钉。将大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OPG组与对照组。皮下注射OPG(10 mg/kg)或安慰剂每周3次。8周后收集实验标本进行μCT和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分析。结果μC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OPG组中增加了124%的骨体积,167%的骨结合,111%的平均骨小梁数目,92%的平均骨小梁厚度,95%的平均连接密度;降低了64%的平均骨小梁分离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评价显示OPG组增加160%的骨面积密度和234%骨?种植体接触。生物力学测试提示OPG组种植体的大推力增加228%。结论全身应用OPG可以改善去卵巢大鼠骨内种植体骨整合和稳定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种植体周围的骨量和改善骨小梁微结构。

  • 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表面促新骨形成效果的研究

    作者:杨立明;蔡青;孟维艳

    目的 研究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表面促新骨形成效果.方法 将电化学腐蚀表面、喷砂加酸蚀表面及机械加工表面的商业纯钛试件各12枚分别植入新西兰大耳兔胫骨中,在术后4周、8周、12周取出标本后进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3种钛表面的骨生长情况.结果 4周和8周时电化学腐蚀表面骨界面可见较多的骨胶原纤维及成骨细胞.12周时电化学腐蚀和喷砂加酸蚀表面胶原纤维结构有序,新生骨组织较多,结构有序,呈板层样排列,与旧骨分界不清.4周、8周、12周时机械加工表面骨界面处胶原纤维结构紊乱,表面不连续,成骨细胞较少,形态不规则.结论 电化学腐蚀处理的钛合金表面在早期具有促进新骨形成作用.

  • 荧光标记法比较4种表面处理方式种植体骨矿化沉积率的研究

    作者:戚娟娟;徐平平;黄晓虹;梁彩英;刘丹;黄建生

    目的 荧光标记法观察比较4种表面处理方式种植体周围骨矿化沉积率的差异.方法 微创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4颗前磨牙,待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植入奥齿泰种植体40颗,其中机械形态表面(machined morphology,MM)组4颗,喷砂加酸蚀(sand blasted with alumina and acid etched,SA)组、可吸收性研磨介质( resorbable blasting media,RBM)组和生物化学喷砂酸蚀组(biochemistry sand blasted with alumina and acid elched,Bio-SA)组各12颗,愈合3个月,处死前13、14d和3、4d分别注射盐酸四环素和钙黄绿素,制取标本并置于70%酒精固定,采用塑料包埋技术制作骨磨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测量骨矿化沉积率.结果 螺纹间及远离螺纹区域新骨矿化沉积率在4组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比较每组种植体螺纹间及远离区域骨矿化沉积率的差异性,RBM组及SA组组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组和Bio-SA组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塑料包埋技术,通过荧光标记法能成功观察到新骨矿化沉积的情况;种植体植人3个月后,4种不同粗糙程度的种植体螺纹间及远离螺纹区域骨矿化沉积率没有差异性,而经机械形态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和生物化学喷砂酸蚀处理的种植体,螺纹间骨矿化沉积比远离螺纹区域快.

  • 药物促骨质疏松症状态下牙种植体骨整合的研究现状

    作者:黄文荣;谢培豪

    种植牙的成功依赖种植体周围良好的骨质和足够的骨量,良好的骨整合是评价种植手术成功的标志.随着种植牙的广泛应用,骨质疏松与种植体骨整合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一些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被应用到骨质疏松状态下牙种植的研究中,以扩大种植义齿适应证.本文综述了药物促进骨质疏松状态下种植体骨整合的研究现状.

  • 中药合剂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 OPG、OPGL、COX ̄2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国栋;蔡嘉喜;黄万仁;梁淑霞;胡超;郭吕华

    目的::探讨中药合剂对种植体周围骨整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健康雄性6m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12只)。实验组饲料中加入补肾中药合剂,对照组常规饲料。分别喂养3 d后在其胫骨顶端植入纯钛种植体3颗。于种植后30、60、90 d处死相同例数动物( n=6)。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G、PGL、COX ̄2的表达变化;结果:30 d时实验组OPG、OPGL、COX ̄2均中度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弱阳性),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60d时实验组OPG、OPGL表达(强度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强阳性),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COX ̄2均弱阳性表达,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两组OPG、OPGL、COX ̄2均弱阳性表达,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G、OPGL和COX ̄2参与了种植后的骨组织修复过程,而中药合剂能进一步提高种植术后OPG、OPGL和COX ̄2的表达水平,提示补肾中药合剂可能促进种植体的周围骨整合。

  • 酸蚀面螺纹状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学研究

    作者:郑美华;阮毅;潘朝斌;李海刚

    [目的]对两种表面形态不同的钛种植体在不同种植时期骨结合界面情况进行组织学研究.[方法]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将酸蚀面螺纹状种植体和机械面螺纹状种植体各32颗分别植入16只雄性杂种狗的双侧胫骨中,在植入后4周、8周、12周、16周对种植体骨界面进行组织学观察,计算接触长度分数比(CLF).[结果]在植入后4周、8周、12周,酸蚀面螺纹状种植体的CLF分别为26.4%、62.8%、75.3%,机械面螺纹状种植体的的CLF分别为17.3%、50.7%、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入后16周,两者的CLF分别为87.1%、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植入早期,酸蚀面螺纹状种植体表面骨结合优于机械面螺纹状种植体.随植入时间的延长,两者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界面.

  • 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的骨整合

    作者:陈柏龄;谢登辉;吕维加;廖威明;李佛保;黎艺强

    [目的]在动物模型上,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能否有效提高骨床骨量、促进假体的骨整合,进而探讨有效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生物学固定的方法和机制,终为临床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骨整合的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将30只5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表分为3组(SHAM,OVX,ALO组),每组10只.OVX,ALO组雌性SD大鼠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测量腰椎骨密度降低>20%者),SHAM组行假手术.在各组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垂直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ALO组大鼠间歇给予阿仑膦酸钠(7 mg/kg·w)12周,处死前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进行荧光染色,取带植入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使用骨密度和骨组织计量学方法,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并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对OP骨床中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骨整合的影响.[结果]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处理后ALO组大鼠平均BMD从(0.081±0.009)g/cm2提升为(0.116±0.008)g/cm2,给药前后BMD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阿仑膦酸钠亦显著增加了假体周围骨量,提高假体与主体骨界面骨结合率约40%,较OVX状态骨整合比率提高近二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可持续有效的提高松质骨量,同时促进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与骨质疏松骨床界面的骨整合.

  • 微植体-骨界面各部位组织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月兰;曹选平;崔淑霞;刘进忠;王世昌;赵宏宇

    目的 对比研究微植体植入后即刻加载200 g力值与非加载8周时期微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健康犬2只.微型种植体16枚,将其植入犬双侧上颌颊侧基骨处,实验侧相邻两钉间即刻加载水平向力200 g.采用HE染色法,对加载后8周时微植体-骨界面横断面各部位组织形态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16枚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实验组非受力侧有类骨质形成,受力侧为机械结合;对照组为骨整合结合状态.结论 即刻加载不影响骨整合的形成.

  • 含种植体硬组织骨计量学不脱钙塑料包埋技术

    作者:郭泽鸿;容明灯;朱安棣;周磊

    目的 探讨含种植体硬组织骨计量学研究采用不脱钙塑料包埋技术的运用技巧与优点.方法 选取含钛种植体骨组织块,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塑料包埋,包埋后经Leica SP1600硬组织切片机切锯成200μm厚切片,手工磨至70μm,染色后进行观察.结果 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钛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可见到界面及其周围骨组织矿化过程,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其周围新骨荧光双色标记间距为(9.4±0.61)μm.结论 塑料包埋技术适用于不脱钙硬组织包埋,制作含金属硬组织切片,可以广泛应用于含金属硬组织的组织形态学研究和口腔种植体的骨整合界面研究.

  •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作者: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beagle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1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骨缺损,分别置入两种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各处死2只实验犬,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随时间延长,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新生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不断增加.CHA空白和ACS空白组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低.而4个rhBMP-2组所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空白组与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rhBMP-2组之间以及两个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ACS和CHA都能作为rhBMP-2的载体材料.

  • 种植体表面处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粱伟

    骨内种植体植入成功的标志是: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直接接触,光镜下种植体的周围无放射投射区,也就是无软组织介入,且能使种植体的负荷持续传导,并分散在骨组织中,也就是种植体与周围骨形成骨整合[1].

  • ACDF和ACC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贺单双;张圆;桂菲;赵郭盛(综述);权正学(审校)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 , ACCF)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2种治疗方法均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ACDF能够更好地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本文就ACDF和ACCF的相关背景、适应证、禁忌证、颈椎活动度的恢复、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218 条记录 8/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