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PET-CT的SUV值与基于4DCT的EE时相勾画胸段食管癌GTV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延娈;李建彬;李奉祥;丁昀;刘姗姗;段益利;尚东平;付政

    目的 探讨基于PET-CT图像SUV阈值≥2.O及20% SUVmax与基于4DCT的EE时相图像勾画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GTV相关性因素.方法 2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基于4DCT的EE时相图像勾画GTV50%.基于SUV≥2.0、20%SUVmax分别在PET图像上勾画IGTVPET并分别命名为IGTVPET2.0、IGTVPET20%.获得GTV50%大横径、GTV50%大小、上下方向位移、三维运动矢量和SUVmax.结果 IGTVPET2.0、IGTVPE20%与GTV50%间体积比与GTV50%大横径、GTV50%大小、上下方向位移、三维运动矢量均无相关性(P=0.055 ~0.932);IGTVPET2.0、IGTVPET20%与GTV50%间CI与GTV50%大横径、GTV50%大小、上下方向位移、三维运动矢量均有相关性(P=0.005~0.033);IGTVPET20%与GTV50%间体积比、CI与SUVmax均有相关性(P =0.001、0.016).结论 基于PET-CT图像构建的IGTV并不能客观真实反映肿瘤空间位置变化及运动信息,而且单一数值的SUV阈值选取也是不可靠的.构建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时应依据4DCT所构建IGTV纠正PET-CT所构建IGTV边界及其位置.

  • 3 DCT、4 DCT和P ET-CT定义的胸段食管癌P TV比较研究

    作者:郭延娈;李建彬;李彦康;王玮;马志芳;梁超前;邢军;段益利

    目的:探讨基于PET?CT图像SUV≥2?5、20%或25%SUVmax与基于3DCT、4DCT构建的胸段食管癌PTV位置及体闫积差异性。方法1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FDG PET?CT 胸部定位扫描。3DCT图像常规外扩获得PTV3D;PTV4D通过10个时相靶区融合获得;基于SUV≥2?5、20%或25%SUVmax分别得到IGTVPET2.5、IGTVPET20%、IGTVPET25%,分别将这3个靶区上下方向外扩3?5 cm,左右前后方向外扩1 cm得到PTVPET2.5、PTVPET20%、PTVPET25%。结果 PTV3D体积显著大于PTV4D和PTVPET ( P=0.000~0?044),而PTVPET和PTV4D相近( P=0.216~0?633)。 PTV3D、PTV4D相互间DI分别为0?70、0?95,同三维运动矢量呈负相关( P=0?039)。 PTVPET2.5、PTVPET20%、PTVPET25%相互间DI分别为0?74、0?72、0?78、0?73、0?77、0?70,同三维运动矢量无相关性( P=0.150~0?822)。PTV3D、PTVPET间相互DI分别为0?86、0?84、0?88、0?63、0?67、0?59。结论由于各自所包含的靶区信息差异等原因,基于3DCT、4DCT及PET?CT构建的胸段食管癌PTV在空间上很难达到完全重合。利用自由呼吸状态下PET扫描图像来构建胸段食管癌PTV尚需慎重。

  • 胸段食管癌原发灶靶区位移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玮;李建彬;戚焕鹏;邵倩;张英杰;范廷勇;徐敏;王金之

    目的 基于4DCT扫描探讨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GTV)三维方向位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4DCT、3DCT模拟定位,获取呼吸周期中GTV左右(LR)、前后(AP)和上下(SI)方向位移,记录GTV上下缘与主动脉弓及隆突下缘、双侧膈顶距离.依据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体积和长度分组,分析上述因素对GTV位移的影响及肿瘤上下缘位置差异与位移相关性.结果 GTV在LR、AP、SI方向位移分别为0.15、0.12、0.34 cm,胸下段GTV在LR及AP方向位移明显大于上、中段(P=0.036、0.014),SI方向相似(P=0.123).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差异对GTV位移无影响(PLR=0.46、0.96、0.73,PAP=0.924、0.594、0.865,PSI=0.955、0.264、0.139),肿瘤长度差异仅对LR方向位移有影响(P=0.014);GTV位移与淋巴结存在与否无相关性(P=0.502、0.665、0.815),但与其上下缘距离气管隆突距离呈负相关(P=0.000~0.014).结论 平静呼吸状态下胸段食管癌GTV的SI方向位移大,而年龄、性别、体重等及纵隔转移淋巴结存在与否并不影响靶区外扩范围,靶区分次内外扩范围应参照肿瘤分段及食管癌与气管隆突的毗邻关系.

  • 基于PET-CT与4DCT的NSCLC的PTV比较

    作者:段益利;李建彬;张英杰;邵倩;徐敏;梁超前;郭延娈;尚东平;付政

    目的 比较NSCLC基于FDG PET-CT与4DCT定义的原发肿瘤PTV间位置及体积差异.方法 15例NSCLC患者序贯完成胸部3DCT、4DCT及FDG PET-CT扫描.在4DCT 10个呼吸时相图像上勾画原发肿瘤GTV并融合获得IGTV10.基于PET图像原发肿瘤SUVmax的15%勾画靶区定义为IGTVPET.分别基于ICTV10、IGTVPET外扩10mm得到PTV4D和PTVPET.比较PTV PET与PTV4D间位置、体积及DI值差异.结果 PTV PET和PTV4D中心点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0.147、0.096).PTVPET和PTV4D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6),但5例PTV PET相对于PTV4D变化率>20%,10例PTVPET> PTV4D,平均增加30%,5例PTVPET< PTV4D,平均减少11%.PTV4D对PTVPET的DI平均值为85%,有7% ~ 46%的PTVPET未能被PTV4D所覆盖;PTV PET和PTV4D间的DI同三维运动矢量无相关性(P=0.134、0.405).结论 尽管基于FDG PET-CT与基于4DCT所构建NSCLC原发肿瘤PTV中心点位置及体积差异并不显著,但相互DI值所反映的两靶区空间错位明显且这种错位与肿瘤位移大小并无相关性.

  • 4DCT全时相与PET-CT不同SUV阈值勾画胸段食管癌IGTV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延娈;李建彬;张英杰;王玮;邵倩;徐敏;范廷勇;段益利;尚东平

    目的 比较基于4DCT 10个时相与基于PET-CT不同SUV值勾画的IGTV的大小和CI、DI值.方法 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在4DCT各时相图像上分别勾画IGTV并融合获得IGTV10.基于不同SUV值(≥2.0、2.5、3.0、3.5)及SUVmax的不同百分比(≥20%、25%、30%、35%、40%)分别在PET图像上勾画IGTVPET2.0、IGTV PEr2.5、IGTV PET3.0、IGTVPET3.5、IGTVPET20%、IGTVPETr25%、IGTVPET30%、IGTVPET5%、IGTVPET40%.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靶区中心间距与CI、DI值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结果 IGTVPET2.5、IGTVPET20%与IGTV10体积相近(体积比0.92、1.08,P=0.985、0.886),IGTVPET2.0、IGTV PET2.5、IGTVPET20%与IGTV10间CI值也相近(0.53、0.52、0.53,P=0.432,1.00,0.414),但三者均明显大于其他6个IGTVPET与IGTV10间的CI值(0.33 ~0.50,P=0.000 ~0.047).IGTVPET2.5对IGTV10的DI (0.74)与IGTVPET-20%对IGTV 10的DI(0.72)也相近(P =0.542),IGTV10对IGTVPET2.5的DI (0.67)与IGTV10对IGTV PET20%的DI也相近(P=0.539).结论 SUV阈值为2.5及大值的20%时,基于PET-CT勾画的IGTVPET与基于4DCT 10个时相构建的IGTV10体积大小接近且空间错位程度相对较小.

  • 4DCT MIP图像与FDG PET-CT不同SUV阈值勾画NSCLC IGTV的比较研究

    作者:段益利;李建彬;张英杰;王玮;范廷勇;邵倩;徐敏;郭延娈;尚东平

    目的 比较NSCLC基于4DCT MIP图像与FDG PET-CT不同SUV阈值勾画所得靶区间体积及位置差异.方法 10例NSCLC患者序贯完成胸部3DCT、4DCT增强扫描并基于相同体位固定方式及定位参数行FDG PET-CT扫描.在4DCT MIP图像上勾画IGTVMIP,分别基于PET图像9种不同阈值自动勾画及手动勾画10种IGTVPET(IGTVPET2.0、IGTVPET2.5、IGTⅣPET3.0、IGTVPET3.5、IGTVPET20%、IGTVPET25%、IGTVPET30%、IGTV PET35%、IGTVPET40%、IGTVPETman).配对£检验比较IGTVPET与IGTVMIP靶区位置、体积、包含度及匹配指数差异.结果 10种IGTVPET与IGTVMIP中心点坐标仅在z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0.044).IGTVPET2.0及IGTVPET20%与IGTVMIP体积大小接近,体积比分别为1.02和1.06(P =0.806).IGTV PEET2.0与IGTVMIP及IGTVPET20%与IGTVMIP的匹配指数高,分别为0.46和0.45(P =0.603).IGTVMIP对IGTVPET20%及IGTVPET20的包含度高,分别为0.61和0.61 (P =0.963).结论 基于PET SUV值2.0及大值的20%勾画的IGTVPET与基于4DCT MIP图像构建的IGTVMIP体积大小接近、空间错位也相对较少,但就空间位置而言,两者均不能替代IGTVMIP.基于PET-CT勾画NSCLC原发肿瘤靶区时,选择合适的SUV值的同时要参照4DCT进行靶区位置校正.

  • 基于4DCT探讨放疗中食管癌GTV50及IGTV空间位置及重合度变化

    作者:王金之;李建彬;王玮;张英杰;丁昀;刘同海;尚东平

    目的 基于4D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探讨放疗不同时段胸段食管癌GTV50、IGTV空间位置及重合度变化.方法 对3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于放疗前及放疗10次、20次时行4D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分别在每次扫描各时相图像上勾画食管癌GTV50并构建IGTV.比较不同时段靶体积大小、DI和MI.结果 疗程中GTV50、IGTV体积均呈递减趋势,两靶区中心点位置变化均不明显.初始靶区对放疗10次、20次GTV50的DI分别为0.75、0.63(P =0.000),IGTV的分别为0.79、0.66(P=0.000);GTV50的MI分别为0.61、0.56(P=0.002),IGTV的分别为0.68、0.58(P =0.005).两靶体积比变化与初始各靶区对疗程中各靶区DI变化均呈正相关(r=0.632,r =0.783),与MI亦均呈正相关(r =0.387,r =0.483),三维运动矢量与MI均呈负相关(r=-0.455,r=-0.438).结论 胸段食管癌原发灶常规剂量分割放疗时GTV50、IGTV空间位置变化均<0.8 cm,同时放疗中靶区退缩致使靶区DI及MI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 基于三种CT图像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靶体积比较研究

    作者:李奉祥;李建彬;邵倩;范廷勇;徐敏;张英杰;戚焕鹏;尚东平;余宁莎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 (3DCT)、四维CT (4DCT)和锥形束CT (CBCT)图像勾画所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位置和体积差异.方法 31例周围型NSCLC患者,序贯完成胸部3DCT和4DCT扫描,基于3DCT制定放疗计划,放疗首次拍摄CBCT,并基于骨性标志配准校正.在3DCT、4DCT的50%时相、大密度投影(MIP)、CBCT图像上勾画得到GTV3D、GTV4D50%、IGTVMIP和IGVCBCT.对组间位移比较行Wilcoxon秩和检验,靶区位置及包含度比较行配对t检验,肿瘤三维运动相关性行Pearson法分析.结果 肺上叶组GTV3D、GTV4D50%、IGTVMIP与IGTVCBCT比值分别为0.77、0.84和1.10(P =0.004、0.005、0.07);中下叶组比值分别为0.67、0.65和1.17 (P=0.001、0.001、0.020).全组患者GTV4D50%与IGTVCBCT比值与肿瘤三维运动呈负相关(P=0.012).全组患者IGTVCBCT对GTV3D、GTV4D50%、IGTVMIP包含度分别为0.65、0.65和0.62,IGTVCBCT对GTVMIP包含度与IGTVCBCT对GTV3D或GTV4D50%包含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0.167),而GTV3D、GTV4D50%、IGTVMIP对IGTVCBCT包含度分别为0.47、0.49和0.67,IGTVMIP对IGTVCBCT包含度大于GTV3D或GTV4D50%对IGTVCBCT包含度(P=0.000、0.000).结论 CBCT图像包含的肿瘤运动信息量明显大于3DCT图像,但略小于4DCT的MIP图像.即使3DCT、4DCT与CBCT配准校正后也有可能导致较严重的脱靶,这是基于CBCT进行循证靶区和计划修正所需注意的.

  • 三维CT与四维CT确定食管癌原发肿瘤内在大体肿瘤体积比较研究

    作者:王玮;李建彬;张英杰;徐敏;范延勇;邵倩;尚东平

    目的 比较基于三维CT (3DCT)和四维CT (4DCT)4种方法确定的食管癌内在大体肿瘤体积( IGTV)位置、体积及匹配指数(MI)的差异.方法 13例食管癌患者于同次CT模拟定位时序贯完成3DCT和4DCT扫描,并依据国际抗癌联盟或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食管分段标准分为胸上段组(A组)和胸中下段组(B组).采用4种方式获得IGTV(:)4DCT 10个呼吸时相的GTV融合得到IGTV10;0%和50%时相融合得到IGTV2;在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勾画得到IGTVMIP;基于3DCT图像上GTV依据4DCT图像测得的靶区运动范围外扩得到IGTV3D.结果 A组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1、0.09、0.18 cm,χ2=1.06,P=0.589);B组上下方向位移>左右、前后方向(0.47、0.15、0.12 cm,χ2=12.00,P=0.002).A组IGTV10与IGTV2、IGTV3D靶区中心三维方向位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24 ~0.00,P=0.089~1.000),MI分别为0.88、0.54.B组IGTV10和IGTV3D靶区中心左右、前后、头脚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0.82、-1.16,P=0.450、0.438、0.285),MI为0.59;而IGTV10和IGTV2靶区中心位移在左右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21),MI为0.86.IGTVMIP体积<IGTV10(t=-2.84,P=0.025),IGTVMIP和IGTV10靶区中心左右、前后、头脚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0.84、-1.22,P=0.809、0.429、0.263),IGTV10对IGTV MIP的MI为0.78.结论 对胸段食管原发肿瘤,基于4DCT图像进行靶区勾画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同时缩小了内靶体积,但IGTV2和IGTVMIP均不能包含食管原发肿瘤的全部运动信息.

  • 基于放疗中重复四维CT的食管癌大体肿瘤体积与位移的相关性

    作者:王金之;李建彬;戚焕鹏;张英杰;范廷勇;邵倩;徐敏;马志芳

    目的 基于放疗中重复4DCT增强扫描探讨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分次放疗内大体肿瘤体积大小、长度及大横径与位移的相关性.方法 3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及10、20、30次时行4DCT模拟定位增强扫描,获取各次4DCT扫描GTV三维方向位移并分析其与体积、长度及大横径的相关性.结果 放疗20次时,全部患者、胸下段癌患者肿瘤体积与左右方向位移呈正相关(P =0.012、0.040),全部患者、胸上、中段癌患者肿瘤长度与GTV上下方向位移呈正相关(P=0.003、0.031、0.044),胸下段癌患者肿瘤长度与GTV左右方向位移呈正相关(P=0.027).初次扫描全部患者大横径与GTV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三维运动矢量均呈正相关(P=0.036、0.033、0.018),胸下段癌患者大横径仅与GTV左右方向位移相关(P=0.011).结论 放疗中各时段各部位食管癌体积、长度及大横径与GTV前后方向位移均无相关性,而在左右、上下方向的相关性则依病变部位及疗程时段不同而异.

  • 基于3 DCT、4 DCT和CBCT增强扫描测量正常食管壁厚度的研究

    作者:胡超月;李建彬;王金之;邵倩;王玮;郭延娈;徐敏;李文武;黄勇

    目的:比较3DCT、4DCT和CBCT增强扫描图像测量的正常食管壁厚度,为食管癌靶区的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6年间50例肺癌或转移性肺癌患者行胸部增强3DCT、4DCT模拟定位扫描,并于首次3DCRT时进行增强CBCT扫描。分别在3DCT、4DCT呼气末时相(4DCT50)、4DCT大密度投影图像(4DCTMIP)及CBCT图像上勾画正常食管,逐层测量各段食管壁厚度取平均值。对同段食管在不同CT图像上管壁厚度的比较行成组t检验,对不同段食管在同种CT图像上管壁厚度的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3DCT与4DCT50图像间胸段及腹段食管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0?550);3DCT与4DCTMIP、CBCT图像间胸段和腹段食管壁的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004);4DCTMIP与CBCT图像间胸上、中段食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0?001)。在3DCT、4DCTMIP、4DCT50图像上,胸下段食管壁均较胸上、中段厚( P=0.008~0?041),腹段食管壁较胸段厚( P均=0?000);在 CBCT图像上,胸上、中、下段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88~0?945)。结论在3DCT、4DCT50图像上勾画胸段食管原发肿瘤GTV时正常食管壁厚度的判断可以使用同一标准,但在4DCTMIP、CBCT图像上采用5 mm作为勾画GTV时正常食管壁厚度的判定标准尚需谨慎。

  • 基于四维CT的食管癌整体与分层测量内边界外扩距离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英杰;李建彬;王玮;田世禹;马志芳;尚东平

    目的 比较自由呼吸状态下根据四维CT (4DCT)勾画的食管癌整体与各椎体水平食管癌层面靶区外扩范围的差异.方法 13例食管癌患者接受4DCT模拟定位扫描,以呼气末TO时相为基准由同一位放疗医生在计划系统中勾画10个呼吸时相食管癌原发肿瘤体积,分别记录各时相靶区中心坐标.然后根据食管癌毗邻的同水平椎体(上下缘和中心层面)勾画10个呼吸时相CT横断面靶区,获得中心坐标(x,y)和左右、前后方向大径.参考同一椎体平面食管癌靶区中心坐标和直径变化计算内靶区左右、前后方向外扩距离,然后筛选出10组数据中的同方向大值,比较三维方向呼吸运动位移、相关性以及食管癌整体与分层面内靶区外扩距离差异.结果食管癌整体左右、前后、上下方向的运动范围分别为1.32、1.09、2.92 mm,其中左右与前后方向相似(t=1.21,P=0.251),左右与上下方向不同(t=-3.38,P=0.005),前后与上下方向也不同(t=-4.02,P=0.002);r值分别为0.597、0.662、0.723,P值分别为0.040、0.019、0.008.食管癌整体左、右、前、后方向平均位移分别为-0.38、0.94、-0.62、0.47 mm,按照椎体水平食管癌各分层大位移平均值分别为-1.83、2.21、-1.85、2.02 mm,各方向比较均不同(t=5.15、-4.58、3.50、-7.56,P=0.000、0.001、0.004、0.000).结论 食管癌在三维方向位移有显著相关性,根据食管癌整体测量的内靶区外扩距离显著小于分层面测量所需的大外扩距离.

  • 增强扫描对基于4DCT胸段食管癌GTV勾画及IGTV构建的影响

    作者:王金之;李建彬;戚焕鹏;张英杰;王玮;马志芳;丁昀;尚东平

    目的 探讨增强扫描与否对基于4DCT勾画的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各时相GTV差异及对IGTV构建的影响.方法 2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胸上段8例、胸中段9例、胸下段8例,自由呼吸状态下序贯完成普通4DCT与增强4DCT扫描,同一勾画者按照同一标准先在平扫4DCT各图像上勾画GTV并构建相应IGTV.1个月后同一勾画者再在增强4DCT图像上勾画GTV并构建相应IGTV.结果 基于增强扫描图像勾画的靶区变异系数小于平扫图像勾画的(P=0.000),但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二者的GTVz轴长度、GTV、IGTV均相近(P=0.529、0.110;P=0.158、0.416;P=0.147、0.615),而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二者的GTV z轴长度、GTV、IGTV不同(P=0.005、0.035、0.021).结论 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增强4DCT扫描可减小靶区勾画误差并可构建相对精确的IGTV,而对胸上、下段食管癌患者靶区勾画及IGTV构建无显著影响.

  • 基于四维和三维CT的肝癌靶区与正常组织位移分析

    作者:张英杰;李建彬;邢军;李奉祥;马志芳;马长升;梁超前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术后放疗已成为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肝脏位置受呼吸运动影响较大,会影响到肝癌靶区确定.已有文献报道了肝癌放疗计划中呼吸运动造成的肿瘤及邻近正常组织剂量学误差[1-2].相对于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T,4DCT)临床常用的3DCT模拟定位靶区位置确定以及与邻近正常组织位置关系有待探讨.

  • 基于4DCT探讨部分乳腺外照射术腔位移与体内外标记位移相关性

    作者:丁昀;李建彬;王玮;马志芳;王素贞;王金之

    目的 基于自由呼吸状态下4DCT探讨结合金属夹和血清肿所勾画术腔靶区位移与术腔金属夹及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相关性.方法 在15例乳腺癌患者4DCT的10个时相图像上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结合勾画术腔靶区并定义为GTV,分别标记选定金属夹及体表金属标记,测定GTV、选定金属夹及体表标记三维方向位移并Pearson法分析位移相关性.结果 前后方向GTV位移与近胸壁层金属夹位移呈正相关(r=0.643,P=0.013),上下方向GTV位移与下层金属夹及前胸壁体表标记位移均呈正相关(r =0.857、0.643,P=0.002、0.013).左右、前后方向同体侧体表标记位移与外侧金属夹位移呈正相关(r=0.757、0.697,P=0.001、0.025),而上下方向两者呈负相关(r=-0.647,P=0.043).前后方向前胸壁体表标记与近胸壁侧金属夹位移呈正相关(r=0.738,P=0.015).结论 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结合所勾画术腔GTV位移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及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关联性需个体化对待,术腔各边界金属夹与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关联性也需个体化对待.

  • 采用4DCT评价胃癌术后放疗中吻合口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刘文扬;金晶;田源;韩伟;任骅;房辉;李晔雄;王淑莲;王维虎

    目的 采用4DCT技术研究胃癌术后辅助放疗中吻合口的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方法 前瞻性纳入8例经毕Ⅰ式吻合胃癌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在平静呼吸状态和控制残胃充盈条件下,进行疗前、疗中共4次4DCT扫描.以术后置入吻合钉为观察对象,评价吻合口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并分析残胃体积变化与分次间动度的关系.组内差异行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吻合口分次内动度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别为(2.4±2.3)、(2.1±2.0)、(5.6±4.0) mm,上下方向上的显著大于左右、前后方向(P=0.000、0.000).分次间动度在左右、前后、上下方向上分别为(6.1±6.6)、(3.3±3.0)、(4.8±4.3)mm,分次间动度各方向间相近(左右:前后,P=0.064;左右:上下,P=0.156;前后:上下,P=0.161).在左右方向上分次间动度显著大于分次内动度(P=0.018).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内边界分别为24.2、10.3、18.3 mm.结论 经毕Ⅰ式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时应考虑到分次内和分次间动度,吻合口合理内边界在左右、前后和上下方向上可分别外放24.2、10.3、18.3 mm.

  • 四维CT测得部分乳腺外照射者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术腔中心位移比较研究

    作者:丁昀;李建彬;王玮;范廷勇;徐敏;邵倩;马志芳;王素贞

    目的 探讨自由呼吸状态下四维CT (4DCT)测得的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患者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所确定的术腔中心位移差异.方法 在4DCT定位扫描EBPBI患者中选择血清肿可见度评分≥3者.在4DCT各时相图像上分别结合金属夹和血清肿及基于金属夹或血清肿勾画术腔并分别定义为GTVc+s、GTVc、GTVs.标记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并获得全部金属夹构成的几何体,测量并比较几何体、GTVc+s、GTVc和GTVs中心及选定金属夹三维方向位移.结果 几何体、GTVc+s、GTVc、GTVs中心位移在左右方向分别为2.20、0.90、0.90、0.90 mm,前后方向分别为1.80、1.20、1.05、1.05 mm,上下方向分别为2.70、1.40、1.20、0.80 mm.4个中心不同方向间均相似(x2 =3.84~2.05,P=0.147~0.359),3个方向上几何体中心位移均大于GTVc+s、GTVc、GTVs和选定金属夹位移(x2=15.38~21.022,P=0.000~0.002),上下方向上GTVc中心位移大于GTVs(Z=-2.05,P=0.041).结论 自由呼吸状态下金属夹构成的几何体中心各轴向位移均大于GTVc+s、GTVc、GTVs中心及选定金属夹位移,但GTVc+s、GTVc、GTVs中心位移间差异并不明显.

  • 四维CT测得部分乳腺外照射者基于金属夹与血清肿确定术腔体积及位置关系比较研究

    作者:丁昀;李建彬;王玮;马志芳;徐敏;范廷勇;邵倩;梁超前

    目的 比较部分乳腺外照射患者四维CT (4DCT)测得的基于金属夹与血清肿所确定的术腔体积及位置关系.方法 在15例乳腺癌患者4DCT图像上分别基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血清肿、结合金属夹和血清肿勾画大体肿瘤体积并定义为GTVC、GTVS和GTVC+S.测定GTVC、GTVS和GTVC+S的体积、适形指数(CI)及三者间包含度(DI).三者间体积、CI值比较行方差分析,DI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DI、CI值与靶区中心间距相关分析用Pearson法.结果 GTVC、GTVS和GTVC+S的体积分别为23.15、19.27 cm3和24.60 cm3 (P=0.000).GTVC与GTVS、GTVC与GTVC+S、GTVS与GTVC+S间的CI分别为0.36、0.60、0.53(P =0.000).DI显示GTVS对GTVC的优于GTVC对GTVS的(0.67比0.48,P=0.000),GTVC对GTVC+S的优于GTVC+S对GTVC的(0.82比0.71,P=0.000),GTVS对GTVC+S的优于GTVC+S对GTVS的(0.91比0.52,P=0.000).DI、CI值与靶区中心间距均呈负相关(所有P =0.000).结论 基于金属夹与血清肿及结合金属夹和血清肿勾画术腔靶区既存在体积差异又存在空间错位.

  • 4 DCT容积数据图像重建模式对肺孤立灶内靶区构建的影响

    作者:尚东平;李明焕;李延持;吴宪宝;尹勇

    目的:比较4DCT呼吸周期八分法、四分法与传统十分法重建模式对肺孤立灶靶区构建的影响,探讨八分法、四分法在4DCT模拟定位中的可行性。方法24例肺孤立灶行4DCT扫描,按3种呼吸周期均分法进行图像重建及ITV构建,比较ITV10、ITV8、ITV4大小和中心点位置及三维方向运动度。 Friedman M 法非参数检验差异。结果 ITV10、ITV8、ITV4大小分别为(9.09±12?29)、(9.10±12?47)、(8.98±12?61) cm3(P=0?001),ITV10与ITV8相近(P=0?721),ITV10与ITV4不同(P=0?002)。 ITV10、ITV8、ITV4中心点坐标分别为x轴(12.22±7?71)、(12.23±7?71)、(12.22±7?71)(P=0?668);y轴:(43.30±29?38)、(43.30±29?40)、(43.31±29?39)(P=0?643);z轴:(5.66±3?67)、(5.66±3?67)、(5.66±3?67)(P=0?878)。3种重建模式下肿瘤中心在三维方向的运动度分别为x轴:(0.69±0?56)、(0.69±0?68)、(0.79±0?51) mm (P=0?356);y轴:(3.13±3?78)、(3.13±4?05)、(3.19±4?06) mm (P=0?978);z轴:(1.18±1?31)、(1.03±1?32)、(1.16±1?34) mm (P=0?302)。结论肺孤立灶4DCT模拟定位呼吸周期八分法与十分法重建模式下ITV大小、中心点位置及三维方向的运动度均相近,八分法减少了重建图像的数量和靶区勾画负荷,在4DCT模拟定位中具有可行性。

  • 基于三维CT与四维CT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大体肿瘤体积比较

    作者:李奉祥;李建彬;张英杰;徐敏;范廷勇;田世禹;邵倩;刘同海;尚东平

    尽管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T,4DCT)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放疗定位的主流技术,但目前很多放疗单位依旧采用3DCT进行放疗定位.本研究比较了基于3DCT与4DCT单个时相及融合图像勾画的NSCLC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与位置差异,力图更全面分析常规轴位3DCT扫描所包含的呼吸运动信息情况,以便基于3DCT进行NSCLC模拟定位制定治疗计划时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确定.

153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