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疗效评价

    作者:方志雄;程丹;方志宏;宋琳;贺朗秋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我院66例肝细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三组:RFA联合TACE治疗组19例,单纯TACE治疗组24例和单纯RFA治疗组23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FA联合TACE治疗组的肿瘤坏死率达73.68%,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50.00%,P<0.01)及单纯RFA组(52.17%,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32%、37.50%和30.43%,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联合TACE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8.3个月,高于TACE组(13.6个月,P<0.01)与单纯RFA组(21.7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大肝癌与单纯TACE和单纯RFA治疗效果相比,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 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消融频发室性早搏

    作者:汪祥海;杨浩;蔚有权;王劲风;刘文洁;曹蘅

    目的 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消融频发室性早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相应心腔进行标测,构建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完成CARTO指导下电解剖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13例,左冠窦室性早搏1例,左后分支起源室性早搏1例.消融放电(2.3±1.1)次,累计放电时间(120.O±22.8)s;手术时间(1.50±O.42)h,x线曝光时间(8.0±2.7)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随访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消融频发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同时消融手术时间短,曝光时间少,远期疗效好.

  • CARTO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164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

    作者:舒茂琴;钟理;冉擘力;宋治远;周杨;刘燕;朱平;李华康;刘锋;仝识非;景涛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B/IVT)导管消融临床疗效及电生理特征.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164例PVB/IVT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1例,女73例,年龄8~66岁,平均(38.6±11.2)岁.结果 (1)PVB/IVT的起源部位:100例为流出道PVB/IVT,其中右心室流出道74例,左心室流出道10例,主动脉窦内14例,肺动脉瓣上(主干)2例;43例为左心室分支性PVB/IVT,其中左后分支41例,左前分支2例;20例为房室瓣周PVB/IVT,其中3例起源于二尖瓣环下,15例起源于三尖瓣环上,2例位于His束附近;1例为心外膜PVB/IVT.(2)消融及随访结果:共计160例消融成功(成功率为97.5%),4例失败.随访1~23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为3.8%),均再次消融成功.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16例,多数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结论 流出道和左后间隔是PVB/IVT常见的起源部位,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PVB/IVT是安全有效的.

  • 右心室流出道单形态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观察

    作者:郇雷;王祖禄

    目的 对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RVOT)单形态室性心律失常消融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应用Carto系统对射频消融(RFCA)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185例RVOT起源的单形态室性心律失常(VT/PVCs)患者行RFCA治疗,患者年龄4~84岁,平均年龄(40.5±12.3)岁,病史3~22年,平均病史7.2年.这些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临床检查未发现有心脏结构的异常改变.所有患者的临床心电图呈现左束支阻滞,其中Ⅱ、Ⅲ、aVF导联呈高R波,术前动态心电图提示患者的室性早搏数量为5342~52 460/24 h,伴或不伴室速.应用激动+起搏标测成功判定消融部位.18例患者尝试应用Carto标测系统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中149例RVOT偏间隔部,36例偏游离壁.绝大多数病例通过激动标测早心室激动时间(EVA)距离体表QRS时间(EVA-QRS)为(32.6±9.4)ms,同时结合起搏标测成功进行消融.在4例复发病例中8 mm头端消融导管或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较4 mm头端消融导管更具优势.在2个月至8年的随访中,4例(2.1%)复发,在重新手术后获得成功.应用Carto系统标测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在传统的激动+起搏标测下,RVOT起源单形态VT/PVBs的RFCA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和低复发率.Carto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艳;王海燕;孙莉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肝脏肿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总结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麻醉的特点和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择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Ⅰ组患者分次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Ⅱ组患者则持续注射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治疗中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在50~60.监测并记录不同时刻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BIS值和丙泊酚的用量,记录每次停止注射丙泊酚后患者的苏醒时间(t1、t2),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事件,包括不自主体动、呼吸抑制、血压和心率异常变化、肌肉僵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刻脉搏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t1和t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丙泊酚用量Ⅰ组显著高于Ⅱ组;Ⅰ组患者T2、T4时刻血压较基础值显著降低,Ⅱ组患者各时刻血压、心率与T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Ⅰ组患者术中发生不自主体动和血压异常变化的病例明显多于Ⅱ组.结论 在肝脏肿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时使用雷米芬太尼安全可靠,与芬太尼比较具有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丙泊酚用量减少等优势.

  • 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残癌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表达变化的意义

    作者:范秋阳;刘颖;王健琳

    目的 探讨兔肝脏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术后残余瘤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细胞接种于23只新西兰白兔肝脏内,行RFA治疗,人为造成肿瘤组织残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治疗后残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情况.结果 RFA术前caspase-8在兔肝VX2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为(9.4±2.3)%,治疗后即刻组残存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2.6±2.9)%;治疗1周后caspase-8于残存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12.8)%;治疗2周后的阳性表达率为(76.7±15.5)%.治疗后4周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6.6±18.3)%.结论 RFA可诱导兔肝VX2肿瘤残余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进一步的治疗作用.

  • 射频消融与肝动脉化疗栓塞不同联合方案治疗肝癌近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张建平;郑宝珍;倪家连;牛秀峰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三种不同联合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42例采用RFA联合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联合治疗时RFA与TACE组合方式划分为A、B、C三组.A组为RFA+TACE组,48例;B组为TACE+RFA组,69例;C组为TACE+RFA+TACE组,25例.比较三组联合治疗后血清AFP阴转率、肿瘤的完全坏死率和总缓解率和治疗后1年、2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三组联合治疗前、后血清AFP阴转率,肿瘤完全坏死率和1年、2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均优于A组;C组虽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RFA+TACE组合治疗肝癌疗效可能优于RFA+TACE或FACE+RFA,是RFA与TA-CE 联合治疗肝癌时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 低功率射频联合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抗肿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兵生;吴菲;王志媛;邓娟;王幸平;龚伟;梅兴国

    目的 探讨低功率射频联合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对兔VX2肿瘤的抑瘤效果.方法 应用超声引导下组织块包埋法建立新西兰大白兔股部肌肉内VX2肿瘤模型.待肿瘤生长至0.8~1.0 cm时,根据肿瘤大小按区组随机的方法 将24只荷瘤兔分成4组.对照组(CO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单纯射频组(RF):给予1 W 30 min射频治疗;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组(LCTSL):给予1.8 mg/kg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联合射频组(LCTSL+RF):射频作用(1 W 30 min)前给予1.8 mg/kg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治疗分别在第1、4、7天,共3次.治疗前及治疗后超声连续观测肿瘤的大小,治疗结束后8 d,处死实验兔测量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实验兔均能耐受治疗完成实验.LCTSL+RF组抑瘤率为87.2%,显著高于RF和LCTS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射频作用无明显抑瘤效果.病理检查显示单纯射频作用无明显肿瘤坏死,而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联合射频可见明显的肿瘤细胞损伤及坏死.结论 低功率射频联合长春瑞滨热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对兔VX2肿瘤有明显的抑瘤效果;射频消融联合长春瑞滨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可能会增大消融范围,提高抗肿瘤疗效.

  • 腹腔镜下人工胸、腹水在特殊部位肝癌热消融中的应用

    作者:方和平;潘卫东;林楠;刘波;李凯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人工胸、腹水在特殊部位肝癌热消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肝癌并进行热消融的患者131例,其中肝癌位于肝脏被膜下有47例,根据是否采用腹腔镜下人工腹水或胸、腹水辅助超声引导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5例,采用腹腔镜下人工腹水或胸、腹水辅助超声引导肝脏被膜下肿瘤消融;B组22例,仅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脏被膜下肿瘤消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被膜下血肿、腹腔内出血、胸腔积液、肝脓肿和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完全消融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 A组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功能损害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B组肝被膜下血肿2例,腹腔内出血1例,胸腔积液5例,肝功能损害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9%.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4,P=0.023).A组和B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6.8%和72.4%,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P=0.023);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人工胸、腹水辅助超声引导肝脏被膜下肿瘤热消融,以人工胸、腹水为媒介,结合了热消融与腹腔镜两项微创技术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热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扩大了热消融治疗的适应证.

  • 射频消融联合奥曲肽治疗邻近大血管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宪峰;李恒力;窦剑;邢宏利;李新国;闫广智;鲍鸿斌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FA)联合奥曲肽治疗邻近大血管肝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50例患者57个邻近大血管(距门静脉或肝静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1.5 cm)的肝癌病灶(条件:单个癌灶≤5.0 cm,或多个癌灶≤3个、大癌灶直径≤3.0 cm,肝功能Child-Pugh A级或B级,无肝外转移,病灶部位不能手术切除或患者不愿意手术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行RFA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25例,行常规单纯RFA治疗.从肿瘤消融范围、灭活率、局部复发率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结果 治疗组1个月灭活率为96.43%(27/28),对照组为89.66%(26/29);治疗组6个月局部复发率为10.71%(3/28),对照组为37.93%(1 1/29).两组1个月灭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灭活率与样本量较小有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泵入奥曲肽下RFA治疗邻近大血管肝癌可有效减少热量损失,使肿瘤消融更彻底,明显降低了残癌率及局部复发率.

  •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策略探讨

    作者:郭方明;李广平;王效浣;崔松;陈欣;许纲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使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和消除左房碎裂电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与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关系.方法 63例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持续性房颤31例.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下,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电解剖模型,分别对左、右肺静脉前庭大环状消融达完全左心房-肺静脉电解剖隔离,若房颤未终止或被诱发,再标测左心房内碎裂电位,消融碎裂电位;对22例合并典型房扑者行三尖瓣峡部消融.随访9个月观察影响手术复发的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左心房-肺静脉电解剖隔离.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23例(71.9%)和3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8例(25.8%)经单纯肺静脉电隔离后房颤终止,不被诱发,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7例(21.8%)阵发性房颤和19例(61.3%)持续性房颤患者经联合消融左心房碎裂电位转复窦律,2例阵发性房颤和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住院期间转复,术中总房颤即刻终止率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0.6%(P=0.6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典型房扑是房颤术后复发的一个危险因素(P=0.007).结论 肺静脉电解剖隔离结合消除左心房碎裂电位是治疗房颤的一种有效策略,房颤和房扑的启动与维持可能存在一些共同机制.

  • 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作者:林楠;邓美海;刘波;李凯;郑荣琴;许瑞云

    目的 探讨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治疗小肝癌(病灶直径≤3 cm)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共收治原发性小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184例.184例患者均联合行脾切除术,根据术中对肝癌的处理方式不同,将184例患者分为两组:肝癌切除组89例,射频消融组95例.分析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期、术前肝功能分级、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及牛存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射频消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少于肝癌切除组(P<0.05).肝癌切除组术后再出血、顽固性腹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射频消融组(P<0.05),ICU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射频消融组(P<0.05).结论 肝癌射频消融联合脾切除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适合于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肝癌.

  •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旵东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早搏(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36例单形性RVOT-PV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透视下起搏标测和Carto系统指导下激动标测对射频消融结果 影响及随访情况.结果 X线透视下起搏标测消融36例,30例获即刻成功(即刻成功率83.33%),随访复发4例,远期成功率为72.22%;首次手术失败6例和复发4例在Carto系统指导下激动标测消融,9例获即刻成功(即刻成功率90%),随访复发1例,远期成功率88.89%.两种方式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72.38±15.03)min vs.(75.64±19.70)min,P>0.05],但后者的X线曝光时间和消融时间显著低于前者[分别为(12.50±5.24)min vs.(21.57±8.25)min,(206.30±94.80)s vs.(383.26±134.71)s;P均<0.01].除1例消融后出现另一种形态室性早搏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根治单形性RVOT-PVC的有效方法 ,对于疑难复杂病例选择Carto系统指导下消融可获得更高的成功率、更低的复发率.

  • 高温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卢强;王伟峰;刘同刚;韩勇;黄立军

    目的 评估射频消融(RFA)结合放化疗(χ2=5.368,P=0.021)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肺转移癌及复发性肺癌患者(RFA结合放化疗49例,单纯放化疗47例).评价分析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年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RFA结合放化疗组术后7 d内,18例气胸(36.73%,胸腔穿刺5例),1例痰中带血(2.04%),胸腔积液3例(6.12%,胸腔穿刺1例)和肺炎发热3例(6.12%).术后7 d行放化疗,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5.91%和80.85%(χ2=5.368,P=0.021),复发率分别为4.08%和16.32%(χ2=4.304,P=0.038),肿瘤直径>3 cm与<3 cm的患者肿瘤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8.527,P<0.01).结论 RFA结合放化疗治疗肺部肿瘤其安全性和和耐受性都良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 超声造影动态观察正常实验犬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转归

    作者:李佳;胡兵;胡滨;陈磊;朱家安;衣晓蕾;陈捷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动态观察正常实验犬前列腺射频消融灶范围及消融灶演变的可行性。方法10条雄性实验犬随机分为消融术后一周组和一个月组,每组5条。对每条犬的前列腺一侧叶行射频消融。射频术后一个月组犬,在处死前对另一侧叶行射频消融,该侧消融灶作为射频消融即刻组。定期对实验犬行经直肠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同时采用超声造影测量消融灶体积。观察超声造影对前列腺消融灶的评价效果,并与终的大体病理测量结果比较。结果射频消融后即刻、一周和一个月超声造影评价消融灶体积分别为(0.77±0.34) cm3、(1.11±0.61) cm3和(0.19±0.09) cm3。相应时期病理测量体积分别为(0.85±0.28)cm3、(0.96±0.31)cm3和(0.20±0.06)cm3。超声造影在各个时期均能准确评价消融灶的范围,其测量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超声造影能准确反映消融灶及周边组织的血流分布情况。结论超声造影能反映前列腺射频消融灶的范围并能动态显示消融灶血流灌注的变化。

  • 腹腔镜下特殊部位肝癌射频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孟珂伟

    肝癌的射频消融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低等优势,已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对于肝脏的特殊部位肿瘤在普通的超声或 CT 引导下的处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疗效,由于腹腔镜独特的微创、可直视、同时可以联合腹腔镜超声、使肝脏完全达到无盲区的特点,因此,腹腔镜下的射频消融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肝转移的治疗进展

    作者:谈思源;陈平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瘤(GEP-NETs)是一种来源于胃肠道和胰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尽管其生长缓慢却较易发生转移,肝脏则是其常见的转移部位,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已经出现肝转移,而 NETs 异常分泌的激素大部分都通过肝脏代谢,当出现肝转移时这些激素会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因此,针对肝转移进行积极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于WHO分类标准为G1/G2类GEP-NETs肝转移患者,应积极手术以达到潜在根治的治疗目标?对于不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射频消融(RFA)及微波消融(MA)可降低肿瘤进展时间及改善症状,肝动脉栓塞术(TAE)及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增加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效果较好,且可在间隔4~8周后重复进行治疗,而放射性栓塞(RE)能在有效减少放射线对正常肝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杀伤肿瘤细胞,减轻有功能肿瘤过度分泌相应激素所产生的症状及控制肿瘤生长,其毒副作用小于TAE?TACE?肝移植在对患者适应证的选择上要求较高,而且移植后肿瘤易复发,总体生存率较低,仅适用于所有其他治疗均不想理的情况下进行?

  • 心肌超声造影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的应用

    作者:何怡华;李治安;张烨;陆兆龄;杨娅

    目的探讨选择性心肌超声造影(MCE)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TAS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HOCM患者在TASH术前应用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成像(CDCFI)初步拟定靶血管,并向拟定的靶血管远端在注入造影剂后即刻和注入无水酒精5 min后,超声实时监测并观察造影剂显影范围、充盈缺损范围,并对比造影剂显影范围和无水酒精显影范围.结果47例患者中2例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间隔支分布细小弥漫及2例因CDCFI显示无合适血管,故未行MCE而放弃治疗.余43例实施MCE并行TASH,其中38例成功,38例中4例心肌显影范围略超过靶域,采用缓慢、分次注入无水酒精后,消融成功;另34例心肌造影显影位置与梗阻心肌相吻合;5例MCE指导放弃消融术.近期对10例患者应用MCE的CPS技术,发现9例造影剂显影范围与充盈缺损范围吻合,1例充盈缺损范围明显小于造影剂显影范围,追加消融间隔支,TASH成功.结论MCE可为HOCM患者的TASH术中间隔支靶血管的选择及消融范围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 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年超声随访结果

    作者:温朝阳;刘小平;程志刚;王月香;唐杰;郭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3年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6条无深静脉及穿静脉功能不全的中至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肢,在超声引导下行腔内射频闭合大隐静脉主干,术后2~4周及术后3年对治疗下肢行超声随访.结果 6条曲张的大隐静脉均成功实施腔内射频闭合术,术后2~4周随访,患者下肢酸痛、酸胀、乏力和浅表静脉曲张均减轻;超声检查6条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塞,无反流.术后3年随访,除1例尚有轻度下肢乏力外,其余患者症状消失;超声检查发现5条治疗段大隐静脉主干部分或全部管段呈条索状实变,直径小于2.0 mm,另一条大隐静脉主干明显变细,内径3.0 mm,有少量反流信号.结论 超声引导下腔内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3年随访结果佳,值得进一步研究.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对136例肝转移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晖;杨薇;高文;严昆;武金玉;尹珊珊;王艳滨;陈敏华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136例347个病灶.原发灶来自消化道肿瘤99例,乳腺癌17例,肺癌12例,其他8例.病灶大径1.4~7.7 cm.首次射频治疗前57例为单发病灶,≥3个病灶者42例.所有患者射频治疗后1个月均行增强CT检查判断病灶灭活状况,并随访患者生存期,随访时间为3~51个月.结果治疗后24 h或1个月增强CT检查,肿瘤灭活率为95.1%.经随访共有39个病灶(11.2%)在2~19个月局部复发增大.RFA治疗后局部灭活率及复发率与病灶大小有密切关系.55例(40.4%)在RFA后1~16个月内肝脏其他部位出现新生转移灶,初次RFA治疗时病灶越少肝内出现新生转移灶的比例越小,而与RFA治疗前病灶大小无关.本组病例平均生存期为(26.22±1.85)个月.1年生存率80.3%,2年生存率43.8%,3年生存率28.8%.RFA治疗后复发未再行治疗与复发后RFA治疗1~2次患者的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复发后再次治疗3~4次者无明显差异.发生较严重并发症3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超声引导RFA治疗肝脏转移癌局部灭活率高,并发症较少,可有效延长生存期;对单发病灶疗效显著,对再发或复发病例可随肿瘤的复发转移多次治疗,显示了RFA治疗肝转移癌的良好应用前景.

1536 条记录 7/77 页 « 12...45678910...76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