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持续右心室舒张末容量监测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进展

    作者:王长卿;王义军

    目前,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已被术者和患者接受.在手术中,由于对心脏的移动、固定器对心脏的挤压造成间歇性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常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非常显著.因此,准确和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OPCABG围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式改变156例分析

    作者:周明阳;张健群;毛斌;伯平;曹向戎

    目的:总结15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中术式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跳动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经验.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同一手术组实施的OPCAB术中术式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CABG术病例156例,分析其中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左主干狭窄>50%以上49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40% 105例,手术方式改变原因依次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难以控制、以及目标血管无法暴露充分.结论:CABG术中对于部分左主干狭窄病变,严重心功能不全、目标血管难以暴露的患者,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作者:生伟;栾天;池一凡;牛兆倬;张文峰;吴建涛;李好友;杨海芹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OPCABG术患者180例,性别不限,年龄48 ~ 80岁,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三组(n=60):三组患者术中均采取相同的麻醉策略.手术结束进入监护室后分别采用以下三种镇静策略:右美托咪定(A组)、咪达唑仑(B组)、丙泊酚(C组).于术后1d、2d和3d时评估患者谵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与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发生谵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术后右美托咪定镇静可明显降低OPCABG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 心脏外伤在非体外循环下的诊疗体会

    作者:刘雅琳;刘帅;王磊;薛如刚;白忠义;李俊东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外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2年,手术治疗心脏外伤12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在17 ~ 47岁.创伤原因主要是刀刺伤9例,车祸伤1例,挤压伤1例,坠落伤1例.均经急诊手术治疗,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抢救治疗与转归.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1例因缺血缺氧脑病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结论:基层医院在不具备急诊体外循环技术的情况下治疗心脏外伤,快速诊断、及时开胸手术、选择佳手术路径及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救治的关键.

  • 6%羟乙基淀粉等容血液稀释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内环境与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张亮;卿恩明;马骏

    目的:评价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内环境与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60例,年龄40~70岁,体质量50 ~ 100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和ANH组.ANH组于麻醉诱导平稳后经中心静脉重力放血,将红细胞压积(Hct)稀释到30%,同时以与采血速率(15 ~ 25 mL/min)相同的速率输注等容量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ANH过程持续时间为15~25min.于ANH前、ANH后5,30,60及120min,自体血输注完毕后10和60min时采集桡动脉和肺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Hb,pH值,乳酸、PaO2和血浆渗透压,同时经肺动脉导管监测数据,记录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计算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O2ER)及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结果:与C组比较,ANH组SvO2、O2 ER及PaO2升高,Hb和血浆渗透压降低(P<0.05),DO2、VO2、Ca-vO2、pH值和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等容血液稀释对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内环境与氧代谢无明显影响.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肾损伤风险因素的分析

    作者:张仁腾;王辉山;姜辉;罗欣;陈朝晖;刘彤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OPCABG)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1 050例OPCABG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肾功能状况,分为AKI组139例(13.2%)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G术后AKI的风险因素.结果:高龄、代谢综合征、陈旧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明显外周血管粥样狭窄、左心室低射血分数(35% ~40%)患者的比例,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水平,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与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AKI组明显短于于对照组;术前规律应用他汀药物患者比例,AK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用量、术中目标冠状动脉吻合总时间,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因冠状动脉弥散狭窄无法完全再血管化、术中及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AK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液体补给容量,AK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 =2.55;95% CI:1.34 ~4.45;P<0.01)、代谢综合征(OR=2.35;95% CI:1.42 ~4.76;P<0.01)、术前高CRP水平(OR=2.24;95%CI:1.31 ~4.46;P=0.01)、术前高胱抑素C水平(OR=2.54;95% CI:2.11 ~5.36;P<0.01)、急诊手术(OR =3.23;95% CI:2.22 ~6.76;P<0.01)、明显外周血管粥样狭窄(OR=1.67;95% CI:1.21 ~4.06;P=0.04)、左心室低射血分数(OR =4.12;95% CI:2.26 ~7.76;P<0.01)、术前短时间冠状动脉造影(OR=1.75;95% CI:1.34 ~3.76;P=0.03)、术前未规律应用他汀药物(OR=1.81;95% CI:1.37 ~3.96;P=0.03)、无法完全再血管化(OR=3.05;95% CI:2.21 ~5.39;P<0.01)、术后急性心肌梗死(OR =4.12;95% CI:3.54 ~ 8.09;P<0.01)、术中及术后IABP辅助(OR=3.23;95% CI:2.34 ~6.19;P<0.01)为术后肾损伤的风险因素.结论:术前对比剂等肾毒性物质加重肾脏负担,他汀类药物一定程度提供保护作用;高龄、术前较差的机体代谢状况、慢性肾功能受损,预示肾功能储备下降;术前应激状态、术中心肌供血改善不足、围术期低下的心肌收缩状态,加重了肾脏损害或导致肾脏损害难以恢复.

  • 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非体外循环下初期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漫辰;何晓敏;祝忠群;严勤;张海波;郑景浩

    目的:通过采用非体外循环直视下肺动脉瓣切开或镶嵌治疗的方法作为初期手术方案,评估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中心完成初期手术的47例PA/IV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肺动脉瓣闭式切开术的25例患儿为肺动脉瓣(PV)切开组,行经右心室肺动脉瓣穿刺球囊扩张术的22例患者为镶嵌治疗组.对各组患儿术前彩色超声报告,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等予以分析统计.结果:PV切开组和镶嵌治疗组患儿术后早期病死率分别为12.0%及4.5%,再次手术干预率分别为10.5%及18.2%.术后随访中PV切开组有12例患儿完成终期手术,包括10例双心室修补,2例1.5心室修补;镶嵌治疗组有11例患儿完成中期手术,其中9例完成双心室修补,2例完成1.5心室修补.结论:非体外下初期外科手术治疗PAIVS,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心肌损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以及再干预率低等优势.采用非体外直视下肺动脉瓣切开术或外科镶嵌治疗的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患儿分期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 不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金琪琳;王丕杉;曹向戎

    目的: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移植术(OPCABG)后,心房颤动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术后发生的心房颤动(AF)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大兴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128例OPCABG患者,观察围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42例和非AF组8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动脉氧分压、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70%)等因素与OPCABG术后AF发生的相关性.结果:OPCABG术后AF发生率为32.8%,多发生于术后1~3d.两组间比较显示:AF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动脉氧分压、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70%)与非A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左心房内径、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70%)是OP-CABG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论:OPCABG术后AF的发生与年龄、左心房内径、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70%)密切相关.

  • 常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56例报告

    作者:丁毅;郑树云;才春福;贾继芳;张升涛

    随着微创外科观念的深化,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已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趋势.我院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完成OPCABG 56例,同期行室壁瘤成形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患者围手术期麻醉处理

    作者:任发成;王学勇

    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4月,19例左、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80%的冠心病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

  • 肿瘤阻塞气管90%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切除的麻醉体会

    作者:耿新社;卿恩明;王小平

    患者男性,72岁,体重66 kg.慢性咳喘、咳痰20余年,喘憋加重2个月.查体:端坐体位,呼吸极度困难,以呼气困难为主.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哮鸣音.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胸部CT:可见气管内结节影.核磁共振检查:见肿物几乎完全阻塞气管(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距门齿22 cm处可见菜花样肿物,近完全阻塞气管,仅周边有缝隙.纤支镜(外周6 mm)无法通过.动脉血气:PaO2 75 mmHg(1 mmHg=0.133 kPa)、SaO2 95%.诊断:气管内肿瘤.手术:环状切除气管肿瘤.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心室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军惠;来永强;李进华;戴江;宋邦荣;张晗;柳克晔

    目的:分析左心室功能低下(EF<40%)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的疗效,改进左心室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我院手术组对37例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OPCAB后手术前后疗效的对比.结果:2例患者死亡,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病死率5%.21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IABP),其中7例在术前放置,14例在术中或术后放置.35例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均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对于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OPCAB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以及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作者:张杰民;刘晓程;靖文斌;万峰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自然发展,旁路移植血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病变,二次心肌血运重建已成为目前临床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1].国外大量文献报道,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Redo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Re-CABG)病死率和并发症均明显增加[2].

  • 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折叠术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王粮山;顾承雄;李波;李海涛;刘长城

    目的:系统评价非体外循环(off-pump)下室壁瘤折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筛选与非体外循环下室壁瘤折叠术临床疗效的已发表文献.用R version 3.2.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入选,8项研究off-pump下室壁瘤折叠术共491例,on-pump下室壁瘤线性切除108例,off-pump组近期死亡率的合成率为2.9% (95% CI:1.6%~4.6%),与off-pump组相比,近期病死率及重要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59,95% CI:0.12 ~2.98)及(RR=0.21,95%CI =0.04~1.16).结论: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off-pump行室壁瘤折叠术是安全、有效及可行的,临床上应用仍需个体化治疗.

  • 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预后及体外循环的影响

    作者:张昱;敖虎山

    目的 评价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预后以及体外循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包括中国阜外医院于2005年1月-2015年1月接受同期单侧CEA和CABG的69名合并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69名患者根据CABG是否应用体外循环被分为2组:体外循环组(n=36)和非体外循环组(n=33).患者主要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被研究.结果 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脑卒中、TIA、谵妄、Q波性心肌梗死、心脏停搏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2.78%,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MACCE和死亡的发生率均为3.03%,2组患者间术后MACCE事件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外循环组比较,非体外循环组术后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CEA和CABG对于冠心病合并重度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CEA后全麻下CABG较体外循环下CABG显著缩短患者术后的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

  • 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控制

    作者:宋杰;雷媛;卢洪彪;龙艳丽;胡国智;李莎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口服阿托伐他汀降脂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控制.方法 298例行CABG术连续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予以阿托伐他汀药物分为他汀组及对照组各149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或校正x2,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他汀组和对照组在病史特点、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参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房颤65例,总发生率21.8%,他汀组(14.8%)和对照组(28.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8.677,P=0.003).两组相比,他汀组症状性房颤发生率及房颤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71,P=0.019;t =4.142,P=0.014).Hs-CRP在两组中变化相似,术后3d水平高,术后1周逐渐降低,术后3个月均能控制在正常低水平.对照组术后3d及1周较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6和2.818,P<0.05).同期比较,他汀组术后3d及1周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t= 16.344和6.029,P<0.05).他汀组和对照组血总胆固醇浓度在术后1周及3个月较术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t=1.675和1.376,P<0.05;t 1.413和1.472,P<0.05).结论 围手术期口服阿托伐他汀除对CABG术后患者的血脂有效调节外,对全身炎症反应有明显减轻,并可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并缩短持续时间,且无肝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文萍;郭继鸿;王伟民;李晓红;王龙

    目的 探讨开展急诊冠脉再血管化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或旁路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因AMI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于12 h内成功进行冠状动脉支架(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共526例,其中,PCI 481例,CABG 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前是否合并束支阻滞及束支阻滞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新发束支阻滞组(入院时或术前出现束支阻滞)和未确定束支阻滞组(无以前心电图参考但人院时第1次心电图已显示束支阻滞).分别将术后束支阻滞消失的患者定义为恢复,未消失定义为未恢复,对新发束支阻滞组恢复/未恢复、未确定束支阻滞组恢复/未恢复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I合并束支阻滞患者共81例;AMI新发生束支阻滞发生率为3.4%( 18/526);新发生束支阻滞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束支阻滞恢复正常的比例为72.2% (13/18);住院期间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死亡率18.51%( 15/81)较不合并束支阻滞患者4.03% (18/447)高;束支阻滞未恢复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23.08%( 15/65)较未合并束支阻滞患者病死率4.03% (18/447)高;束支阻滞恢复患者的死亡率0(0/16)较未恢复患者的死亡率23.08%( 15/65)低,并且合并束支阻滞患者总共死亡15例,均出现在成功再灌注后束支阻滞未恢复患者.结论 AMI新发生束支阻滞发生率低;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常常预示着高死亡率,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AM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可以通过急诊PCI术或CABG术使传导阻滞有所恢复,并从中获益.

  • 无保护左主干末端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效果评价

    作者:包哈申;吕昀;柳景华;赵东晖;汪国忠;李果;黄方炯;王盛宇;谢进生;张英川

    目的 研究不同血管重建方式对无保护左主干(ULMCA)末端病变患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意义.方法 连续收录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ULMCA末端病变的2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6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PCI组),11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组),观察两组患者在12个月及3年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研究不同血管重建方式对ULMCA末端病变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在12个月期间,主要终点事件如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1.05,P=0.32和x2 =1.04,P=0.38),靶血管重建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5.45,P=0.02和x2 =6.63,P=0.01).累积3年随访,PCI组与CABG组相比全因死亡率降低33%(10.38%比12.07%,x2 =0.47,P=0.45),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是后者的1.87倍(2.1%比0,x2=1.04,P=0.38).PCI组靶血管重建率是CABG组4.17倍(20.76%比8.62%,x2=6.63,P<0.01),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2%比20.68%,x2 =4.78,P=0.03).结论 ULMCA末端病变采用PCI或CABG进行血管重建是安全有效的.对解剖结构适合PCI且患者拒绝或不宜行CABG的ULMCA末端病变患者来说,药物洗脱支架PCI术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替代治疗方案.

  •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后不同时间段cTnI与预后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裴学良;赵小娟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研究组于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cTnI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将研究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较差组及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血清cTnI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 术前研究组血清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cTnI水平持续增高,术后72小时血清cTnI水平开始降低,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两组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研究组血清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cTnI水平0.71±0.24μg/L低于预后较差组的4.96±1.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I水平与预后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cTnI水平有所增高,可造成一定心肌损伤,但损伤程度较轻微,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可将其用于预后效果预测及评估,具有推广价值.

  • 探讨SinoSCORE系统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评估的价值

    作者:郑宝荣;王联群;刘建实;郭志刚;姜楠;张金芳;王金江

    目的:通过SinoSCORE系统将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早期效果,探讨该系统对OPCAB风险的评估.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0-01至2011-08施行单独OPCAB患者1 347例围手术期资料,年龄36~81岁(61.33±7.74)岁.应用SinoSCORE系统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低危组(评分≤1分,n=724),中危组(评分2~5分,n=436),高危组(评分≥6分,n=187),将患者的术前、术中资料和术后早期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监护时间较长,延长辅助通气时间和延长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时及死亡的发生率均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比低危组的主动脉球囊反搏及正性肌力药的使用率、脑卒中、肾功能衰竭、二次气管插管的发生率均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347例患者术后死亡12例.低危组死亡1例,中危组死亡5例,高危组死亡6例.高危组与低危组比较死亡率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用SinoSCORE系统将高风险冠心病患者与中危组患者相比,同样能够较好的接受OPCAB,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SinoSCORE系统能够较好的区分不同层次的病例,并预测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的手术疗效.

1415 条记录 5/71 页 « 12345678...707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