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比动物强在哪儿?
如果办一届哺乳动物奥运会,人类选手能拿几块金牌?人的听觉不如羚羊,嗅觉不如猫狗,视觉比不过狮子,力量比不过狗熊,陆上跑不过猎豹,水里游不过海豹,人的免疫系统更是比不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如果把一个人脱光衣服放到野外,他能活下来吗?
-
长寿药真的能被发明出来吗?
人人都想长寿,可人们愿意为此付出多少代价呢?答案是:很小.早有证据说垃圾食品会让人早死,抽烟会缩短人的寿命,可还不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大多数长寿偏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有很多自相矛盾的长寿建议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弄得人们不知道听谁的好.人们是想长寿,但不是依靠顿顿吃蔬菜或者每天跑3000米来实现.人们需要的是一种长寿药,吃下去立刻可以多活100年.可问题在于,研究长寿药非常困难,必须有极大的耐心.细菌线虫和果蝇这类低等生物还好说,高等哺乳动物的寿命动辄高达几十年,做一个实验就得耗上科学家一辈子的时间.
-
男人为什么容易掉头发?
我们人类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一个特征是全身披着毛发.但是人类比较特别,全身的毛发几乎都掉光了,只有个别地方还有浓毛,显著的是头发.头发虽然浓密,却也容易脱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脱落得越来越厉害.在青少年时期,头发的生长速度是快的.到了40岁左右,毛囊开始老化,头发脱落的速度超过了更新的速度,头发也就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细.除了年龄,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头发的生长、更新,例如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都可能导致脱发.但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性别.
-
冷血的哺乳动物
生活在东非地下的裸鼹鼠早在1842年就已被科学界发现并命名了,但是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被发现是一种奇特的真社会性哺乳动物之后,它才成了动物界中的明星,近年来还在迪斯尼的动漫<麻辣女孩>中出演重要角色.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概览
头孢菌素类即头孢烯类,是由冠头孢菌培养液中分离的头孢菌素C,经改造侧链而得到的一系列半合成抗生素,包括头孢烯、氧头孢烯、碳头孢烯和7-α-甲氧基头孢烯在内的一类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对人应是无害的.临床应用证明它是一类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疗效高、毒性低的抗生素,故深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为人类战胜各种细菌感染作出极大的贡献.
-
你的乳腺你做主
没有乳腺,就没有人类在早期的人类历史里,乳房的泌乳功能就曾被神圣崇拜着.乳腺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哺育后代的器官,乳腺的发育、成熟,均是为哺乳活动作准备.在产后大量激素的作用及婴儿的吸吮刺激下,乳房开始规律地产生并排出乳汁,供小婴儿成长发育之需.
-
γδT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γδT细胞的概述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γδT细胞是早发生的T细胞.人γδT细胞发生于7~8周正常胎儿的胸腺髓质.γδT细胞的发育与αβT细胞相似,要经历功能性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的表达和阴性选择以获得自身免疫耐受,但是否要经历阳性选择尚不清楚.γδT细胞据其δ链可分为δ1和δ2两个亚群,δ1亚群主要分布于外周器官的粘膜和皮下,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其数量不等;δ2亚群主要存在于外周血中,占T淋巴细胞的0.5%-10%.γδT细胞在成人外周血中只占T细胞的一小部分(2% -10%),但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约占人体总γδT细胞的90%以上,且主要为Vγ9Vδ2γδT细胞,主要呈现CD3+ CD4-CD8-表型[1].
-
暴露于移动电话的电磁场损伤哺乳动物神经细胞
-
美国多个州猴痘暴发
CDC、州和地方卫生部门继续对同野生或外来哺乳动物宠物有接触和患猴痘人员中的猴痘病例进行调查.本文报告这些病例新的流行病学、实验室和天花疫苗使用情况的数据,简述了从非洲进口的啮齿类可能是这次暴发传染源的实验室证据.
-
1996~1997年美国中枢神经系统的虫媒病毒感染
虫媒病毒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循环不息,主要通过蚊、蜱携带传播,受害者包括鸟类、哺乳动物和人.该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头痛、脑膜炎、脑炎以及有时可致死亡等.1996~1997年间,美国19个州卫生局报告给CDC的人虫媒病毒性脑炎,总计包括证实或可疑病例286例(8例死亡)(1996年132例,1997年154例).
-
2003年美国多州猴痘的暴发现状
美国CDC、州和当地卫生部门合作,继续调查人群中发生的猴痘病例,了解其是否与野生动物接触或外国来的哺乳动物宠物接触或与患有猴痘人群的详细接触情况.本文收集了新的流行病学、实验室和美国病例的天花疫苗使用资料,并总结了暗示此次暴发的可能根源为输入性非洲啮齿动物的实验室证据.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三)
西尼罗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b,WNV)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
-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有机氯农药曾经被广泛使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难以进行化学和生物降解,残留期长,有生物蓄积作用,在我国从1980年开始禁用,但其至今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可通过食物途径对人类造成危害。作为有机氯农药的替代品之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类农药施用量较小、易生物降解、残留期较短,但由于其对病菌、害虫、杂草等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因此对哺乳动物的伤害不容忽视。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对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农药的高残留限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其中严苛的应该是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对没有涉及到的产品,设定了统一标准0.01mg/kg。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前处理过程简单、检测灵敏度高的方法来测定果蔬中的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
GC-MS法检测蜂蜜中塑化剂的应用
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增塑剂和软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与高分子聚合物之间不是共价键化学结合,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二是物理结合,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物质会慢慢从材料中溢出。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内蓄积,且不易排出,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有致畸作用和抗雄性激素作用。蜂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纯天然食品,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等作用,颇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塑料瓶/桶装蜂蜜已广泛被人们使用,因此应该注重包装蜂蜜塑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问题。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哺乳动物生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包括两种多肽、两种受体、6种结合蛋白(IGFBP-1~6)以及一组IGFBP蛋白酶组成.近年来研究发现,IGFs与哺乳动物生殖密切相关.在雌性生殖系统中,其作用主要促进卵泡发育,参与黄体的自然退化,调节子宫内膜的增殖和分化,控制胎盘生长以及促进胎儿生长等作用,而IGFBP-1是胎儿生长的抑制因子.在雄性生殖系统中,IGF与精子运动性有关.
-
卵透明带避孕疫苗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卵透明带(zona pellucida, ZP)是由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分泌并覆盖于卵母细胞及着床前受精卵外的一层基质,人和许多动物包括猪、鼠、兔等在内的ZP都是由3~5种糖蛋白组成,称为ZP1、ZP2、ZP3等。ZP蛋白在精卵结合及精子穿透卵透明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受精过程的成败。ZP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主动免疫动物可诱发产生抗体,其相应抗ZP抗体与ZP结合能干扰卵子和卵泡细胞间信息交流,使卵子失去与同种精子结合的能力。ZP是一个不影响激素水平的特异性的抗生育阻断位点,国内外已对ZP避孕疫苗进行多层次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疑将为人类生殖避孕、鼠类等有害动物不孕控制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本文就ZP疫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激肽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调节
激肽原-激肽释放酶-激肽(kininogen-kallikrein-kinin,K-K-K)系统广泛存在于生殖系统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生殖功能调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
白细胞介素11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11(IL-11)是以gp130为信号转导因子的细胞因子.IL-11受体(IL-11R)有IL-11Rα和IL-11Rβ两种同工型.IL-11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IL-11R结合后,通过活化细胞内的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影响基因表达,实现其生理作用.IL-11及其受体参与哺乳动物特别是雌性动物生殖过程中许多环节的调节,如在蜕膜化、胚胎着床、绒毛膜胎盘形成等过程中起着关键性调节作用.
-
卵巢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经典生理功能为调节机体的心血管活动和水、电解质平衡,对于血压及体液内环境稳定起重要的作用。后来人们发现,人以及哺乳动物的血管、心、脑、肾脏等组织均存在独立于循环系统的局部RAS,称为组织RAS。近年的研究表明,睾丸、卵巢、胎盘和子宫等生殖器官也存在局部的组织RAS。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哺乳动物生殖的调节
睾丸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产生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能以旁分泌形式调节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并影响精子发生.VEGF可能影响卵泡内血管通透性和血管发生,并参与排卵过程.胚胎着床期着床胚泡处的腔上皮细胞和腔上皮下的基质细胞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子宫增殖期间VEGF表达的不断增加和VEGF受体2的高表达可能与月经后子宫内膜重建时快速的毛细血管增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