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erbB-2、P53、ER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何春燕;陈小梅;吴春美

    目的探讨C-erbB-2、P53、ER和PR在乳腺癌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9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C-erbB-2、P53、ER和PR检测.结果阳性表达率:C-erbB-2为37.37%(74/198),p53为28.79%(57 /A98),ER为44.95%(897198),PR为49.49%(98 /A98);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C-erbB-2、P53、ER和PR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353、ER和PR基因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有实用价值.

  • 16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高健全;朱锦贤;邓滨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60例乳腺癌病人(Ⅱ期89例,Ⅲ期71例)施行根治性手术后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放疗加化疗等辅助疗法.结果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2%(77/89)、47.89%(34/71);术后单纯放疗组、术后放疗加化疗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单纯化疗组及术后放疗加化疗组远处转移率均低干术后单纯放疗组(P<0.05);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加化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术后单纯放疗组和术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Ⅲ期乳腺癌术后化疗可以降低远处转移率;Ⅲ期乳腺癌术后放疗加化疗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

  • 蛋白质P16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建红;黄飞舟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及预后在分子水平上的探讨也更趋广泛,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当前在一些癌基因/抑癌基因如C-cerbB-2、P21等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的探索已不同程度地显示了这些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乳腺癌的发病机理及预后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1~3].目前,人们对新近发现的P16抑癌基因更为关注,因为它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从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 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研究进展

    作者:毛荣军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技术的临床应用,乳腺癌的研究已进入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近年来已发现多种生物标志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现就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现状作一综述.

  •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技术探讨

    作者:李敏江;黄海;谢美清

    乳腺癌保乳手术主要是指乳房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肿块切除、腺叶切除、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放疗技术、设备的提高,Ⅰ、Ⅱ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手术范围明显缩小,在西方国家保乳治疗已成为大部分Ⅰ、Ⅱ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我院从2001年6月开始进行规范化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2001年6月开始我们在临床总结的基础上对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有关技术问题作了一些改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超声引导下乳腺小病灶78例的粗针穿刺活检

    作者:包国安;陈江;崔彬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对触摸不清的乳腺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70例女性中检出78 个触摸不清的乳腺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穿刺活检.以术后病理诊断和随诊结果为标准,分析穿刺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穿刺细胞学诊断为良性者 58个,可疑恶性者 6个,有恶性细胞者 14个,其中证实为恶性者分别为 1个、2 个和13个.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91.9%,诊断准确率为92.3%;穿刺病理学诊断为良性病变者63个,恶性者15个,证实为恶性者分别为1个和15个,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8.7%.2种方法的特异性一致,而敏感性和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结节,超声引导下乳腺粗针穿刺的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且后者更有效.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作者:陈显钊;唐启信

    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但近年来美、英、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乳腺癌死亡呈明显下降趋势[1,3,6,15],这可能与多因素有关,但其主要原因为:①医疗设备与技术的提高,使早期确诊病人增多.②乳腺癌的治疗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乳腺的治疗目前的共识是:乳腺癌作为一个全身性疾病,治疗应以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性治疗为主.外科和放疗均为局部治疗,在临床上乳腺癌放疗有两种目的:①无具体病灶的预防性放疗,如保乳手术后的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手术后的辅助放疗;②针对具体肿瘤病灶的治疗性放疗,如对复发、转移灶和局部晚期的放疗或姑息性放疗.由于外科治疗和辅助化疗的技术进步有力地挑战着放疗的地位,促进了乳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本文着重讨论乳腺癌术后放疗问题.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杨桂芳;汪勇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放化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手术及综合治疗的资料.结果保乳术后病侧乳房外形较好,两侧乳房基本对称,术后3年复发率为5%,3年生存率为100%.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安全,疗效确切,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合理的切除范围,同时要保证术后的综合治疗及严格的随访制度.

  • P-gp与 p53,nm23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海松;毛大华;包刚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与蛋白质p53、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P-gp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蛋白质p53和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P-gp,p53、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32.6%和41.9%;P-gp与p53、nm23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gp的表达与年龄、月经状况、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具有多药耐药性,P-gp的表达与p53、nm23蛋白表达有关.

  • 乳腺细胞周期蛋白E保持高分子量与钙激活中性蛋白酶稳态有关

    作者:王旭东

    目的: 探讨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周期蛋白E保持高分子量(HMW)的机制.方法: 以乳腺肿瘤细胞为对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正常乳腺培养细胞裂解液经Ca2+处理后周期蛋白E分子量的变化,观察纯化的外源性钙离子激活中性蛋白酶(CANP)对周期蛋白E的作用,同时观察和分析CANP小亚基在Ca2+作用下自我水解的程度.结果: (1)正常乳腺细胞周期蛋白E主要以HMW形式表达(分子量约50 kDa),而乳腺肿瘤细胞则表达大量45kDa~35kDa小分子量(LMW)周期蛋白E;(2)正常乳腺细胞匀浆经Ca2+处理后仅有很少量高分子量蛋白E水解为小分子片断,同时CANP小亚基也呈低水平水解;(3)预先用Ca2+激活的外源性CANP能使正常细胞HMW蛋白E全部转变成LMW蛋白,并伴随小亚基大量小分子水解片断的形成,而其内源性CANP小亚基仍保持原有分子量;(4)Ca2+对正常乳腺细胞CANP活性产生负反馈式抑制效应.结论: 正常乳腺细胞周期蛋白E保持HMW形式与细胞内CANP活性保持稳态有关.

  • 乳头溢液50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铭;郑兴斌;王建立;孙素红

    乳头溢液是乳房疾病常见和重要症状之一,非妊娠期、哺乳期出现的乳头溢液,属病理范畴,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1981~1999年收治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以探讨乳头溢液与乳腺肿瘤的关系.

  • 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海松;罗轲;毛大华;黄建军;张世泳

    目的探讨CerbB-2、P53、ER和PR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9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CerbB-2、P53、ER和PR检测.结果阳性表达率:CerbB-2为37.37%(74/198),P53为28.79%(57/198),ER为44.95%(89/198),PR为49.49%(98/198);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ER和PR基因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有实用价值.

  • 妇科肿瘤早知道

    作者:谷峰

    妇科肿瘤主要包括乳房肿瘤和生殖肿瘤.乳房肿瘤的发病率很高,良性肿瘤多为乳房纤维腺瘤,而乳癌是常见的乳房恶性肿瘤.女性生殖器从外阴至输卵管和卵巢,常见的有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子宫体癌、卵巢肿瘤、绒毛膜癌和外阴癌等.多数患者有早期症状,应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

  • 乳腺癌患者是否选择术后重建的相关因素调查

    作者:吴美丽;赵徽;李永林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是否选择术后重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33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的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其对乳房重建认可程度的信息,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术后重建的相关因素.结果:参与调查的133位患者中,有78位只选择切除手术,同55位手术切除后有意愿行BR(乳房重建)的患者相比,她们对体像的在意程度([ORa]:18.938,P=0.005)和其丈夫决定施行手术的方式([ORa]=17.640,P=0.030)很大程度上促使她们不选择再造手术.结论:苏州地区女性对于乳腺癌术后重建有一定的认识,部分患者有意愿行再造术,这需要加强对乳腺重建的知识的普及,加强普外科医生与整形外科医生的合作,进行乳房重建手术的进一步扩大开展.

  • 吸脂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隆乳术

    作者:刘乃军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Bircoll 1987年、111ouzY-G1990年、Fulton JE 1992年分别有成功报道,因受到脂肪液化、纤维囊性化、硬结、钙化等并发症的网扰[1],以及对乳房肿瘤及钙化点的X线诊断有一定影响[2],曾一度受到争议.但随着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现代磁共振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对脂肪坏死钙化的鉴别诊断能力也已提高.这些问题已小能成为阻碍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的理由,它町应用于单独的乳房增大治疗或乳房再造及假体隆乳术后等病例乳房外形的美化[1].笔者自2001年3月~2006年3月开展女性注射器法吸脂术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移植隆乳美容175例,现报道如下.

  • 乳晕切口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

    作者:张克昶;吴京海

    乳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常规乳房肿瘤的切除手术,大多采用肿瘤部位皮肤上向乳头方向的放射状切口,且主张宜长不宜短.因此,愈合后刀口瘢痕明显.笔者采用乳晕切口对16例临床诊断为乳房良性肿瘤的患者切除肿瘤,术后刀口瘢痕不明显.手术效果良好,很受患者的欢迎.

  • 42例乳腺癌患者近红外光扫描诊断回顾分析

    作者:朱琳;李少敏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近红外光扫描图像,旨在探讨乳腺癌的近红外光扫描图像特点.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癌近红外光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内部有无灰影,了解其大小、形态及边缘,观察有无异常血管影,以及血管影与灰影间的关系.结果直径>2cm的乳腺癌24例,诊断符合率达83.4%;<2cm的18例,符合率为61.1%.结论近红外光扫描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与肿瘤大小,图像类型有关,异常灰影及血管影对于检出早期乳腺癌有一定临床价值.

  • 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术对乳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淑如;吴楚成;柳镇玉

    目的 探讨术前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CNB)对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乳癌病人842例,术前行CNB检查者402例(实验组),行开放式手术活组织检查(OSB)者4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诊断准确率,分析影响病人无瘤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因素.结果 实验组采用保乳术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χ2=22.36,P<0.05).实验组阳性检出率为89.8%,CNB在不同T分期、N分期、是否伴有钙化病人中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36~14.63,P<0.05).11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病理低估为导管内癌,3例导管内癌伴浸润病理低估为非典型增生.乳癌病人DFS和OS的影响因素均为N分期、内分泌治疗或化疗(95%CI=1.65~8.25,P<0.05).实验组局部复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0.04,P>0.05).结论 CNB诊断乳癌安全、特异性高,且不影响病人DFS和OS,是术前诊断乳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 数字乳房断层融合摄影、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王聪聪;林青;崔春晓;费洁;苏晓慧;马锦竹

    目的 对比分析数字乳房断层融合摄影(DBT)、数字乳房X线摄影(DM)及超声检查(US)对不同亚型乳腺黏液癌(MB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BC的影像资料,其中37例为单纯型MBC,27例为混合型MBC.以2013年第5版乳房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为诊断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不同亚型MBC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DM、DBT及US对所有MBC的检出率分别为89.1%、96.9%、98.4%,对单纯型MBC的检出率分别为89.2%、97.3%、97.3%,对混合型MBC的检出率分别为88.9%、96.3%、100.0%,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DBT及US对所有MB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1.9%、93.8%、89.1%,对单纯型MB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2%、91.9%、83.8%,对混合型MB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2%、96.2%、96.2%.对于所有MBC及单纯型MBC,US及DBT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10.785,P<0.05);DBT的诊断符合率稍高于U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混合型MBC,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检查方法对MBC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对于MBC尤其是单纯型MBC,US及DBT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DM,而DBT与US差异不明显.

  • 乳癌病人TGF-β1、IL-6和TNF-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伟;张肖玲

    目的 探讨乳癌病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γ(TNF-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癌病人110例作为乳癌组,同时选取110例乳房良性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TGF-β1、IL-6和TNF-γ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癌病人血清TGF-β1、IL-6和TNF-γ的水平,分析影响乳癌病人血清TGF-β1、IL-6和TNF-γ水平的因素.结果 乳癌病人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6和T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39~285.054,P<0.01).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TNM分期为Ⅲ+Ⅳ期的乳癌病人的TGF-β1水平较低,IL-6和TNF-γ水平较高(t=10.142~50.400,P<0.01),而不同年龄段乳癌病人TGF-β1、IL-6和TNF-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乳癌病人TGF-β1、IL-6和TNF-γ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乳癌病人TGF-β1表达水平较低,IL-6和TNF-γ表达水平较高,且三者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169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