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个老院长的体会
我和老伴在矿山医院当了一辈子医生、护士,现在退休回到了家乡.虽说家乡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有亲戚故旧,有落叶归根的感觉,却远离自己的单位.去年老伴病重住院,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纵然有心也无力承担陪护之责,我这个当了多年医生,又当了10年小医院院长的人,也只能老老实实到医院当陪护.一个月陪护下来,亲身感受陪护家属的生活,感受到医务人员那种颐指气使、居高临下地对待病人和陪护人员的神气,感到他们实在缺少对病人和陪护亲属的体贴关心.
-
放射科的两个主要防护群体防护意识差异分析
在X射线检查中X射线工作者,受检者及陪护人员是两个主要的防护群体,对二者的防护同等重要,但就目前情况看,这两个群体的防护意识存在很大差异.
-
介绍一种移动式输液架
随着医院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患者对医院的设备及期附属设备也有新的要求.我们这里介绍一种新型的移动式输液架.目前医院使用输液架均为固定式或悬吊式输液架,患者输液时活动很不方便,需要家属或陪护人员举着点滴瓶或输液袋同行,如有爆发流行病情时容易传染亲属和护理人员,引起交叉感染,扩大传染源,给陪护人员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和不必要的麻烦.
-
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及泌尿系感染 预防护理对策
本文通过对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分析,发现肺部感染率为18%,泌尿系感染率为10%,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关键。1临床资料 从我院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100例,其中男70例,女30例,颅内血肿50例,脑挫裂伤35例,脑干损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经CT扫描明确诊断。 肺部感染18例,诊断依据:①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②咳嗽,咳痰或胸部平片示有炎症改变。③肺部听诊有湿罗音。泌尿系感染10例,诊断依据:①尿沉渣白细胞≥10个/up,②中段尿培养菌落计为≥105/ml。 在18例肺部感染中,15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10例合并泌尿系感染中,留置尿管者6例,7例伴有意识障碍。2原因分析21颅脑损伤伴有肺部感染以吸入性肺炎为多见,颅脑损伤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因此呕吐频繁,同时,由于意识障碍,会厌反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使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积聚在口腔和上呼吸道,很容易吸入肺部而引起感染。 另外,病室的温湿度及陪护人员,患者间的交叉感染也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22正常人前尿道可有细菌寄生,因尿路粘膜有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并常有尿流冲洗,一般不会致病。而颅脑损伤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尿道粘膜抵抗力也随之降低,细菌很容易乘虚而入。本组资料显示,导尿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占75%,另外,长期卧床或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由于不注意会阴部清洁可引起逆行感染、脱水,利尿剂的应用可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使肾脏不能及时排出有毒物质,也是伴发泌尿系感染的原因。3预防及护理对策31肺部感染31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1)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头部放平偏于一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也可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肺内,从而预防肺部感染。(2)及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吸痰、特别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咳嗽反射常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因此要勤吸痰,吸痰要选用柔软的导管并经严格消毒,插管动作要轻柔,但吸引动作要快,每次不超过15S。(3)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高热或张口呼吸的患者,可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纤毛运动的作用消失,气道被粘痰阻塞,肺的顺应性下降,雾化吸入可使痰液湿化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常用生理盐水30ml,丁胺卡那霉素02DXM5mg雾化吸入,每日2~3次。312做好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要清洁、舒适,晨晚间护理,均采用湿式扫床,即将扫床套在1:200“84”消毒液中浸湿,然后套在扫帚上进行消扫,病室温湿度要适宜,温度18~24℃,相对湿度为50%~70%,病室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地面每日用1:200“84”消毒液擦拭2次,尽量减少陪护人员及探视人员,以免引起交叉感染。(2)饮食与水份的供给:给易消化的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自己进食的患者宜及早给予鼻饲,由于颅脑损伤者早期多用脱水剂,应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每日液体入量为1500ml~2000ml左右。(3)高热的护理,密切观察体温,体温超过395℃,应予降温,多汗要及时更换衣服、床单等,防止受凉。(4)定期作痰培养加药敏试验,以确定致病菌类型,便于及早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313药物的应用:(1)抗生素:肺炎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当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毒素、林可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过程中应观察其副作用及毒性作用,注意有无双重感染。(2)对症治疗,咳嗽较剧烈者可口服祛痰灵或急支糖浆,每日3次。
-
医生戒烟--为自己,更为他人
2013年5月31日,笔者在世界无烟日的当天,习惯性地到社区医院的小花园去遛弯儿。以往的午休时间里,医院的烟民总会到这儿“解解馋”,他们多数是本医院的医生,也有一些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尽管当天是世界无烟日,笔者走到花园时却发现,这些烟民仍然在花园中吸烟。
-
神经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目的 调查现阶段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的一般状况,了解双方需求,探索实际工作中陪护人员的管理方案.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神经外科陪护人员的一般状况、陪护人员的需求,家属或/和患者对陪护人员的需求,并进行专项培训.对比分析培训前后,患者或/和家属对陪护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陪护人员对疾病知识、用药常识、功能锻炼的需求强烈.知识缺乏、患者病情、社会支持是容易对陪护人员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系统培训并加强管理后研究组家属满意度得分(90.53±5.83)分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得分(79.80±4.54)分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9,P<0.01).结论 通过调查现阶段神经外科陪护人员需求及压力与患者及其家属对神经外科的要求,进行系统培训、规范管理,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
医疗陪护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因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于是陪护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应运而生,陪护率的控制与”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之间的矛盾亦日益突出,医院内陪护的存在成为现阶段的一种客观事实[1].如何使这支队伍以规范的形式融入医院正常护理管理相关工作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陪护人员的现状、存在的必要性、对策等方面进行分述.
-
高压氧治疗前的宣教工作不容忽视
当前,高压氧在临床治疗上的病种较多,适应证较广泛,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脑病,脑外伤,突发性耳聋,周围神经损伤,急性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由于患者、家属对高压氧治疗知识缺乏,配合不到位,经常出现如下现象:在升压过程中,患者因身感不适,满脸困惑与恐慌、孩子哭老人叫,有脑外伤后遗症者烦躁不安、连打带骂、陪护家属束手无策,埋怨声吵闹声混成一片;稳压治疗时有的患者则不戴面罩;减压时,仓温下降,患者又常常感觉寒冷等情况.紧张的心理几乎伴随整个治疗过程,大大降低了应有的疗效,事倍功半.鉴于这种状况,为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向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及陪护人员做好必要的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宣教内容包括进仓前和进仓后两个方面.
-
改良保鲜袋加纸巾新法用于男性尿失禁接尿
导尿操作是侵入性操作,易损伤尿道,每日膀胱冲洗、会阴护理、经常更换尿管及引流袋,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不宜长久应用.使用假性尿套透气性差、尺寸不合适易脱出、胶布固定不舒适;若固定不当可致尿液外渗,局部皮肤红肿及湿疹.使用尿不湿接尿费用支出较大,且易发生皮肤湿疹、压疮及感染.用尿壶接尿条件受限制,患者须神志清醒、语言功能表述清晰,且影响患者翻身,尿液易污染患者衣物及病床,使用效果不满意.我科采用改良保鲜袋加用纸巾新法接尿,临床应用数年,效果满意,受到陪护人员欢迎,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采用市场上品质有保证的食品保鲜袋,使用前先吹一口气检验有无漏气,无漏气现象可以采用.根据每次排尿量,选用在有效期内的中号或大号保鲜袋1个;保鲜袋应短于45cm,过长翻身时易被大腿压住.在保鲜袋开口边缘用注射器针头刺出十余个排气孔,增加透气性;将1片纸巾对折3次放于保鲜袋内,达到撑开保鲜袋的效果及重力引流的作用,另将第2片纸巾折成宽2.0~3.0cm、长10cm左右的长条备用.
-
病原微生物与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其定义为: 凡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 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 均视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病原体) 通常可以分为细菌、真菌及病毒, 其中以各种细菌为常见, 约占95%以上, 所以通常称之为病原菌或致病菌.医院感染具有以下特点:①易感人群抵抗力低, 病死率高;②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外环境污染较严重, 因此容易发生交叉感染;③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 难以治疗.
-
加强陪护人员管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陪护人员管理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3年收治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陪护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并在病房增添手卫生设备,指导陪护人员手卫生,通过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11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7%,观察组有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陪护人员管理,让陪护人员参与医院感染控制,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
浅析脑卒中患者陪护人员的照顾行为
目的 调查脑卒中陪护人员照顾行为,了解其行为技能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关系.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主要陪护人员进行调查,包括两部分内容:诸如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陪护人员的照顾行为.结果 陪护人员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应对技能,严重影响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的康复.结论 有针对性的开展对陪护人员专业知识宣教及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应对技巧,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陪护人员手卫生现状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监测专职陪护人员手的卫生现状及手卫生情况,对相关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康复病房的专职陪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测、洗手指证检查。结果两个病房45名护工,洗手前43名细菌超标,超标率95.6%。洗手后27名超标,超标率60%,陪护人员手部皮肤洗手后的细菌含量与洗手前相比明显减少,但手卫生合格率很低。结论陪护人员的手卫生也应该引起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
-
外科病房陪护管理
目的 探索实际工作中病房陪护人员管理方案.方法 2007年11月1日-2008年6月1日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有陪护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通过对陪护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指导及规范化管理,对照组未行相关教育指导,采用院内设计的调查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陪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陪护人员满意度得分(95.50±5.81)分,对照组陪护人员满意度得分(80.40±4.12)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外科陪护人员施以系统培训,规范管理,使陪护掌握一定的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病房工作的顺利进行.
-
外科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贯彻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我科把预防院内感染工作作为常规的重要工作。
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病区环境:病房卫生未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病房空气湿度达不到要求,未严格执行探视及陪护人员管理制度,探视人员出入频繁,陪护人员太多,特别是危重及术后病人,有的留3~4人,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
一种新颖的静脉输液报警器
1引言各级医院每天都有大量的病人接受输液,输液完毕必须得到及时的处理--拔针或换药,否则将会引起"回血"等不良后果.众所周知,输液完毕的及时处理,有赖于输液完毕信息的及时获取.而获取输液完成信息的方法通常有2种,一种是护理人员事先根据药物特性及病人病情设置好液体流速(滴数/分钟)估算出输液所需的时间,再适时地巡查每位病人的输液进度.这种方法不仅烦琐,而且也不可靠,一是误差大,二是难免病人或其陪护人员中途私自改变了流速,由此给医护人员带来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另一种,也是目前通行的一种,是依靠病人或其陪护人员的现场输液进度观察,在输液接近完成时的"呼叫".由于输液时间大都较长(一瓶500ml液体一般都在1.5h以上),这对病人及其陪护人员是一个不小的心理负担,既不利于病人的休养,也容易"误事".
-
植入125I粒子后对周围人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后,对周围人群(包括医护人员及家属)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将受试人群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接触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在150颗以上,周边剂量在130-150 Gy患者的家属及医护人员;对照组为未接触植入125I粒子的患者的家属及医护人员,观察两组多个时间点周围人群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的变化.结果:两组间肝肾功能及外周血象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防护后,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肿瘤患者后对周围人群的肝肾功能及末梢血象未造成影响.
-
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个性特质及应对方式分析与护理
目的:分析并评价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亲属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因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亲属陪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陪护人员进行评定,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与应对方式同卷(CSQ)对136例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陪护人员SCL-90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忧郁、焦虑及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分值(P<0.01或P<0.05);EPQ量表中的N分量表评分较高,达到(12.16 ±3.06)分,解决问题分量表评分为(6.18±3.61)分,退避分量表评分为(7.15 ±4.55)分,幻想分量表评分为(6.72 ±4.13)分.结论: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亲属陪护人员存在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人格特点明显改变,应给予重点关注,积极地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增强其应对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医院陪护人员心理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和探讨医院陪护人员的心理需求,以引起医院各级人员及社会的关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对在院正在执行陪护任务的40名陪护人员进行10项心理需求方面的调查.结果:陪护人员中以初中文化程度、30岁以上的女性居多,80%的陪护人员有满足心理需求的愿望.结论:陪护人员作为医院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医院各级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需求,经常给予他们技术的指导和情感的沟通,使他们保持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陪护人员职业态度现状调查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调查陪护人员职业态度现状,探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做好陪护的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身心护理.方法:自行设计陪护人员职业态度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陪护人员职业态度的3个组成方面,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对129名陪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在认知方面,60.8%陪护人员过去未接触过陪护工作,82.2%的人是因为生活来应聘,12%的人认为陪护工作意义不大;在情感方面,15%陪护人员工作心情不愉快,28.2%陪护人员觉得,做一名陪护人员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低人一等;在行为方面,陪护人员对工作的热情程度占69.5%,对工作责任心自我评价强的占80%,一般强占20%.结论:加强陪护人员管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