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社会心理因素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曾莉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表(The Quail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for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laemotherapy,QLQ-CCC),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Beck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及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而文化程度、焦虑、抑郁状态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供各种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乳腺癌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

    作者:张疆莉;祁富生;白清林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心身健康状况.方法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EPQ、CS、SSQ、SCL-90)评定40例乳腺癌患者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心身健康状况,与40例健康者相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总频数及应激强度、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应激强度、神经质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显著较多,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较低,SCL-90除敌对、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增高均具有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自身的特点,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 糖尿病患者精神症状调查分析

    作者:王茜帆;刘冬年;许行健;麦坤仪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心身疾病.在我国,尤其是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呈不断上升趋势.这除了与生活方式(如运动与饮食等)的改变有关外,应激等社会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1,2].而且在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均可见到多种精神障碍[2].为较详尽了解糖尿病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病情况,作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 口腔正畸与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

    作者:陈敏莹;孔卫东

    正畸治疗过程的不适及美观上的不足会对患者的社交活动及心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患者寻求正畸治疗的积极性、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以及治疗完成后的满意度.本文对正畸治疗前、中、后患者的心理及其相应的影响因素作一扼要综述.

  • 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孔秋玲;邹江冰;蒋琳兰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焦虑、紧张、惊恐不安等焦虑情绪,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不安等症状.西医学认为焦虑症应理解为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焦虑症的发生与个体生物学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有关[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在生化机制方面,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假说.本文将对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研究焦虑症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 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作者:陶坚红;陈东梅

    目的 分析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5例患者实行子宫全切术,随机将85例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45例,对照组40例.护理干预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了相关的护理和心理指导;对照组在术后只进行常规护理.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后的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随访内容为与子宫全切术相关的情况.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四个量表,包括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性生活满意度表.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护理干预组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的调查均匀,对照组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护理干预组在内外向(E)和神经质(N)的调查中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护理干预组45例中性生活满意26例,性生活满意度达到57.8%,对照组40例中性生活满意15例,性生活的满意度为37.5%,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抑郁、内向、焦虑的性格影响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通过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实行心理和生理的护理和干预,可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提高性生活的质量.

  • 孕期社会心理因素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作者:欧少玲;刘妙莲

    目的 探讨孕期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护理方法对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40例(对照组)和2017年1-12月40例(观察组)均经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为产后抑郁高危产妇人群.对照组给予孕期及产后常规护理、护理教育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易引起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如以量化方式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及寻找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率及其程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率较对照组低(2.50%比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得分较对照组低[(32.45±7.84)比(43.23±8.12),t=7.926,P<0.05],观察组产后EPDS得分低于对照组[(5.92±3.23)比(10.21±3.75),t=7.813,P<0.05].结论 早实施孕期社会心理因素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 社会心理因素对广西壮、汉族哮喘患者发病影响的比较研究

    作者:许建国;马迎教;梁建成;廖婷婷;杨益东;蒙明虑;邓月琴

    目的:比较社会心理因素对广西壮、汉族哮喘患者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壮族哮喘患者188例,汉族哮喘患者175例;另收集壮族健康人群203例,汉族健康人群180例.调查所有对象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心理测评则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壮族哮喘患者抑郁、消极应对(NC)的评分高于汉族哮喘患者(P<0.05),社会支持度各维度在壮汉族哮喘患者中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壮族人群有文化程度、哮喘家族史、抑郁、内向性激惹、NC及主观支持6个变量入选模型,而汉族人群有文化程度、吸烟、内向性激惹、主观支持4个变量进入模型,可见文化程度、内向性激惹、主观支持为壮、汉族人群共有的哮喘影响因素.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广西壮、汉族哮喘患者发病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为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以及有针对性的哮喘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 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彤歌

    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目前我国约有600万癫痫病人,虽然大多数病人可通过药物治疗使发作得到控制或减少,但仍有20%左右的病人不能很好控制,且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药物本身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癫痫病人药物控制好的也同样存在生活质量的问题.以往对癫痫病人多注重药物治疗控制发作,而忽略病人的自身感受,有的病人服用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或一种抗癫痫药用量过大,虽然能控制发作,但由于副作用大,以致病人不能上学,不能工作,同时,社会上对此病的某些偏见导致病人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这些对病人造成的痛苦有时比发作本身造成的损害还严重及持久.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无疾病和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因此,对癫痫的治疗不能局限于控制发作,而是要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 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对饮食行为的影响

    作者:郑静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对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影响其饮食习惯的相关社会心理变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以及健康饮食认知障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外出就餐、情绪低落、缺乏社会支持、认同既往饮食习惯难和忙碌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有益于降低糖尿病风险的食物缺乏了解等社会心理因素是患者饮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自我效能较低、社会支持较少以及健康饮食认知不足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临床在指导患者饮食时,应加强对以上几点的指导.

  • 慢性肾衰竭腹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作者:王瑾;徐文军;李泽民;夏金花;于洋

    目的 对比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1-05 ~ 2016-09期间该院收治的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8例,按照年龄不同分为青壮年组56例和老年组52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和抑郁,自评社会支持量表(SS)评价社会心理因素,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青壮年组腹透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壮年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腹透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透后心理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青壮年组腹透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分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腹透青壮年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生活质量优于老年组,而社会心理支持无明显差异.

  • 产科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潘珍连

    社会心理因素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很大,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受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主宰和影响.为此,社会心理因素与产科的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封建宗教意识的影响,女性受教育机会较男性少,有些妇女缺乏生理知识,对妊娠、分娩惶恐不安和不知所措,甚至担惊受怕,导致情绪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1].

  •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心理护理探讨

    作者:王克敏;黄云花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以上腹部疼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来解释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高,占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的30%~40%[1].FD的病因尚未阐明,目前认为FD的发病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应激和社会心理障碍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学者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对常规药物治疗的FD患者进行心理评价,并在护理工作中辅以心理干预,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在FD患者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

  • 病人焦虑情绪与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作者:周冬兰

    情绪是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物因素对病人所致的身体疾病,更应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并以现代护理模式的护理技能来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而达到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真正地为病人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1 理论依据 焦虑是情绪反应,其表现是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使心跳加快,伴血压升高、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而高度焦虑、紧张、极度不安的情绪容易造成病人的心理障碍,而适当的焦虑和它伴随的交感神经系统的适当激活可提高人的唤醒或警觉水平,促进人投入行动,对病人适应环境又是有益的[1]。按照当代著名心理治疗家Albent.ELlis的理论,并非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人的情绪反应,而是人们对有关现存事件的信息、看法和理解导致其情绪反应[2]。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人的心理状况,在病人中,其生活环境、家庭、社会背景、文化素质、经济状况等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找出共性与个性,对他们进行可行性的护理,让病人感觉到重视和尊重时而产生了安全感、信任感,焦虑情绪便会逐渐减轻。

  • 抗癫痫药物对认知功的影响

    作者:吴革菲

    认知功能是指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各种活动重要的心理条件.理解力、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警觉和想象能力等均被认为是重要的认知能力[1].癫痫患儿的认知能力受癫痫发作、社会心理因素、抗癫痫药物(AEDs)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较成人而言,由于大脑兴奋性和抑制性尚未达到平衡,更易罹患癫痫,且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AEDs在减低致痫神经元兴奋性的同时亦降低了正常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损伤认知功能.

  • 赛乐特治疗躯体形式障碍2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碧;胡光涛;谭孝琼

    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躯体化障碍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诊断率越来越高.由于该病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多为慢性病程,常伴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临床医生对其治疗感到棘手.作者采用赛乐特治疗躯体形式障碍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影响的观察

    作者:刘智平;彭富琴;刘秀蓉;郭国翠;李太丽

    不良社会因素对许多内科疾病均可引起抑郁症,而糖尿病也不例外.一般认为,糖尿病病人中有1/4合并有抑郁症[1],高于一般人群,也高于抑郁症在其他躯体疾病中的总患病率(1/5).抑郁症可引起血糖控制不良和治疗依从性下降,药物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症的治疗已有成功报道,但从护理的角度对糖尿病人的抑郁症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益处在国内报道较少,我们采取随机单盲对照观察,探讨了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旨在为开展针对性的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

  •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孙林;汪玉梅

    目的 研究精神病患者自杀现象,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中年、婚姻状况较差、第1次患病后5年内、有阳性家族史、病前性格内向固执、精神病性症状及恢复期自卑无助等是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预防精神病患者自杀重点应放在发病初期和症状缓解回归社会初期.

  • 影响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及防护对策

    作者:蒋秀文;林淑华;姚立萍

    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是处于一种特殊环境中从事护理工作的群体.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与其他职业无法想像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1].

  • 健康信念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者:高倩;金辉;张珍;陈勇;黄忠大;朱立国;王蓓

    目的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1 447名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因素与艾滋病预防行为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以健康信念模式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对张家港和丹阳两市流动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应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整后的健康信念模式分析结果表明,4个信念因素中知觉到易感性和知觉到严重性与艾滋病预防行为关系无统计学关联,而知觉到益处(py11=10.51,P=0.000)和知觉到障碍(py12=-2.59,P=0.010)分别与预防行为有统计学关联.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和社会交往等社会文化因素对行为的直接影响有显著性,艾滋病知识通过4个健康信念对行为有间接影响.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中各因素对艾滋病预防行为的作用是不同的,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511 条记录 22/26 页 « 12...18192021222324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