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结核合并胸椎结核及多发性皮下脓肿1例

    作者:

    患者,男,26岁,未婚,农民,因"发热、咳嗽、盗汗、胸腰痛1年8个月,多发性皮下包块半年"2004年9月7日入院.患者2003年1月份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午后潮热,体温波动于38 ℃~39.5 ℃,盗汗,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气喘,胸腰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肺结核、左侧结核性胸膜炎",予"头孢氨苄、RFP、INH"等抗结核治疗1个月余出院.院外间断服"RFP、INH"5个月余,效果差,反复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气喘加重,进行性消瘦(8个月间体质量下降20 kg),长期卧床,遂转入我科.查体:体温38 ℃,脉搏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60 mmHg.极度消瘦貌,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结膜苍白,左侧胸壁塌陷,左侧呼吸活动度减弱,左中下肺叩诊实音,左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88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胸椎明显后凸,左胸壁皮下可见15 cm×8 cm包块,无红、热,质软,有波动感,舟状腹,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双臀及双大腿中部可触及同样性质、直径20 ~35 cm液性包块.

  • 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

    作者:李亮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的诊断及治疗.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肋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临床研究

    作者:牛玉明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肋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胸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肋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胸椎后凸Cobb角、Frankel分级、疼痛程度、ESR值、CRP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情况,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结果 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17.2±2.6)°,术后胸椎后凸Cobb角(2.1±1.6)°,术后该组患者胸椎后凸Cobb角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747,P<0.05).术前患者VAS评分、ESR值、CRP水平分别为(6.1±2.1)分、(62.1±1.8)mm/h、(12.4±1.7)mg/L,术后患者VAS评分、ESR值、CRP水平分别为(1.6±0.2)分、(16.8±2.1)mm/h、(3.1±0.3)mg/L,术后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40、115.8117、38.0943,P<0.05).结论 期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肋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胸椎结核的护理

    作者:韩飞飞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23例胸椎结核患者的护理,根据疾病治疗不同时期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23例中,未发生瘫痪19 例,下肢瘫痪 3 例,死亡 1 例.结论 根据疾病的治疗不同时期采取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志娟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名胸椎结核病灶清除行植骨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名,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48名,行综合护理干预.随访2月-3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韦华升;韦丽琴;韦利芳;黎海燕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18例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 胸椎结核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疗效评价

    作者:杨常用;徐志刚;刘建标

    目的 对比前、后入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前路手术与后路病灶清除联合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胸椎结核患者50例,按照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术式,分为前路手术组(前路组)和后路手术组(后路组),每组25例.后路组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前路组应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①后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前路组,Cobb'角平均矫正值明显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为E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后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术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等优点,是修复胸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案,较前路手术有其优势.

  • 1例胸椎结核穿破胸膜壁层病人的护理

    作者:冷启碧;唐红书

    骨与关节结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发病率高,在脊柱结核中,锥体结核约占99%.本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年,是一种危险的感染病,除全身影响外,易损坏骨骺和关节,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所造成的病残也较严重[1].因而对本病应有足够的重视.我科收治了1例胸椎结核穿破胸膜壁层的病人,由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于2002年1月24日康复出院.现将该例胸椎附件结核穿破胸膜壁层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超声诊断肾结核及椎旁脓肿1例

    作者:毛建亭;娄秀东;王秋月

    患者,男,40岁,回族人.因背部疼痛6个月,无发热、盗汗,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2周,排小便困难转入我院.查体所见背部后凸畸形,T10~T12棘突压痛明显,胯下5cm以下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肌力零级.CT示:胸椎结核;双侧胸膜粘连.结核抗体:阳性.血沉:90mm/h.临床诊断:胸椎结核并截瘫.

  • 脊柱侧弯合并胸椎结核漏诊1例

    作者:门士军;王振涛

    患者男,50岁,农民。因自幼驼背,胸、腰、背部疼痛2个月。门诊以“脊柱侧弯”收入院。胸、腰、背部以右侧疼痛为重。行走时需扶双膝。查体一般情况下,痛苦表情,被动侧卧位,胸腰段右凸,偏离中线大距离6cm,呈“剪刀背”畸型。X线片示,胸腰段侧弯,弧顶椎体间有骨桥形成,Cobb's角45°,诊断为“成年疼痛性脊柱侧弯”。拟手术神经根松解内固定术加长拍胸腰椎正侧位片,可见,T8椎体骨质破坏,T8-9椎间隙变窄。CT进一步检查证实为T8椎体结核并周围脓肿。改为抗痨治疗,症状缓解后,行病灶清除手术。

  • “结核病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例讨论会会议纪要

    作者: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骨关节结核学组

    由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结核病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18 21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骨关节结核学组顺利召开了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例讨论会.学组组长秦世炳教授做了学组未来一年工作计划报告,学组副组长马远征教授对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的外科治疗做了主题发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买尔旦·买买提教授、广州市胸科医院的张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秦世炳教授、山东省胸科医院的李敬朝教授、天津市海河医院的鲍玉成教授及沈阳市胸科医院的柳盛春教授带来了各自医院的典型病例与大家分享治疗经验.会议自始至终学术气氛浓厚,专家们踊跃发言,并对以下多个专题典型病例进行了充分、热烈的讨论.

  • 胸椎结核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李亮;唐俊舫;赵雁林

    脊柱结核是一古老疾病,至少已有5 000年的历史.它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形式之一[1],约占全部结核病的3%~5%[3],肺外结核的15%,骨关节结核的50%[2,3].其中胸椎结核由于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重视.椎旁脓肿破入胸腔或肺是胸椎结核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还累及胸腔或肺,进一步增加了诊断及治疗的困难.我们就这一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探讨.

  • 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

    作者:李广海;肖莉

    目的 探讨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 应用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12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3~68个月,痛疼均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结论采用可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在尽可能减少脊髓损伤情况下顺利清除病灶、减压并解决脊柱稳定重建及矫形问题.

  • 正规化疗加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胸椎结核术后早期未愈12例分析

    作者:李勇;王海涛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术后未愈的早期发现,临床分型及保守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胸椎结核术后未愈的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分出渗出型和干酪样坏死型。并针对18例渗出型未愈中早期未愈12例,采用脓腔内置管持续负压吸引加正规化疗。结果:12例早期未愈的病人经脓腔内置管持续负压吸引3~4周,渗出消失,全身症状好转。经平均14个月随访,均得到彻底治愈。结论:正规化疗加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早期渗出型胸椎结核术后未愈疗效肯定,避免了2次手术,方法简便适用,易于推广。

  • 38例胸椎结核并截瘫的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勇;王海涛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并截瘫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8例胸椎结核并截瘫的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术前脑脊液梗阻及ASIA分级情况,行左肋横突法单纯病灶清除26例,病灶清除加侧前方椎管减压脊髓探查12例。经12~18个月随访,完全恢复28例,部分恢复8例,未恢复2例。结论:对胸椎结核并截瘫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手术,大部分脊髓功能可获恢复。如延误佳手术时机,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甚至尚失恢复机会。

  • 胸椎结核并完全截瘫的前路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周建中;王长峰

    目的:探讨重症胸椎结核并完全性瘫痪的前路手术方法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对胸椎结核并完全瘫痪的10例患者,行前路经胸途径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或钛网)及1期内固定重建术,并行术后Frankel分级评估,对神经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例病例均获得C级以上的恢复,2例术后5个月左右发生脊髓血管栓塞,导致下肢全瘫,经治疗后1例恢复,另1例无改善。结论:胸椎结核并完全截瘫的前路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前误放疗、血栓形成是预后不良的可能相关因素。

  • 胸椎结核伴不全截瘫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梁淑贤;韩丽娜;王月梅;王凤荣;刘丽娟

    脊柱结核是常见的骨与关节结核,约占全部结核的3~5%,其中又以胸腰椎段居多,约占骨结核的50%.我科自1994年~2010年收治胸腰段结核病人23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4年~2010年我科手术治疗胸段结核病人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2岁~67岁.其中有单椎体、双椎体或三椎体病变,以胸9~12椎体病变居多.病人术前均经抗结核治疗2周~4周,使病变局限,症状好转,采用病灶清除术,其中病灶清除伴椎旁减压术12例,病灶清除后取肋骨、髂骨行椎体融合8例,病灶清除伴椎体内固定3例.

  • 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内固定植骨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吕红

    目的:分析并研究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内固定植骨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内固定植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之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胸椎结核合并截瘫内固定植骨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围术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胸椎结核后凸畸形与病变治愈型截瘫

    作者:林羽;吴启秋;管波清;徐双铮;韩风满;秦世炳;李亮;吴明金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病变治愈型截瘫与后凸畸形的关系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例胸椎结核病变治愈型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和17例患者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20例病变治愈型截瘫患者的Cobb角在30°以上者占95%.17例经椎管侧前方减压治疗,术后截瘫恢复率达70.5%.结论:胸椎结核病变治愈型截瘫与椎体骨质缺损塌陷所引起的后凸畸形角度大小有直接关系.手术减压是目前治疗病变治愈型截瘫的唯一方法.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

    作者:孔金海;L(U) Guohua;康意军;王冰;韩莹松;李晶;邓幼文;陈飞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0bb角27°~108°,平均61.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0.7h,平均出血890±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口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l°~33°,平均24.7°,末次随访时为24°~35°,平均26.3°.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

236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