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椎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不同体位的护理配合

    作者:田江芬

    目的 总结胸椎结核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体位护理经验.方法 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前后路联合手术胸椎结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手术体位护理.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用神经病症状评分(NSS)量表测定和比较神经功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6.6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78%(P<0.05);对照组的NSS评分(55.3±2.8)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0.3±2.6)分(P<0.05).结论 手术体位护理恢复术后患者健康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胸腔镜下胸椎结核前路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郭洁欣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胸椎前路手术的配合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6年10月间我院对12例患有胸椎结核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情况.结果 12例手术均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无损伤大血管、神经、重要脏器,胸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传递及使用器械,熟练地配合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胸椎结核合并截瘫病人的护理

    作者:任志兰;王晓凝

    截瘫是胸椎结核严重的合并症,这与胸椎管较狭窄、脊髓体积较大、缓冲余地较小有关[1].若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终生残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单纯的病灶清除术,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我院2005年1月-2008年7月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截瘫4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经胸腔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刘义;樊秋贵;刘光学;张喜才;袁培义

    我科1983-2001年经胸腔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脊柱融合治疗胸椎结核26例,效果满意,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16~55岁,平均34岁,16~30岁16例,31~50岁8例,51~55岁2例;上胸段T4~T6 2例,T6~T9 10例,T9~T12 14例;病程4个月~3年6个月;单椎体结核20例,2~3个椎体6例;合并不全瘫8例,全瘫1例.全部病例先行结核综合化疗,结核症状消失.

  • 单钉棒内固定系统在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作者:杜曼;王振华;塔扎别克;何磊

    目的:观察单钉棒内固定系统在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7月共手术治疗胸椎结核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8岁~61岁,平均年龄36.5岁.结核病灶位于中、上段胸椎,累及1个~3个椎体,无跳跃病灶,后凸畸形10°~34°,平均18°.4例患者合并有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为C级2例、D级2例.手术方法采用术前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4周,根据结核病灶破坏严重合并后凸畸形,术后严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病例均选择一期侧前方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经单钉棒内固定系统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6个月~12个月.结果:术后随访2 a~4 a,切口一期愈合,未形成窦道,椎体间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胸椎结核全部治愈.术后后凸畸形成角平均为7°,平均纠正11°,随访期间畸形纠正无丢失.结论:单钉棒内固定系统在固定不稳定性或后凸畸形胸椎结核的治疗中能够一期完成病灶清除、脊髓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和后凸畸形矫正作用良好,有助于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和提高治愈率.

  • 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魏燕;张翠红;冒海敏

    胸椎结核在脊柱结核中比例较高,仅次于腰椎结核.胸椎结核常导致椎体破坏,造成脊柱的后凸或侧凸畸形,椎管受压,影响脊柱稳定性,致病人姿势异常,影响患者自理能力,严重者造成部分或完全截瘫,甚至会危及生命.若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终生残废,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是解决病灶清除和脊柱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尽可能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包括死骨和坏死的椎间盘,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以稳定脊柱、促进病灶的愈合.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椎结核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建华;杨勇;苏义拉图;张国梁;吉浩宇;李家祺

    目的:回顾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115例,其中经肋横突切除行病灶清除植骨术73例(A组),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42例(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植骨融合、脊髓神经恢复、畸形矫正情况和治愈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5~3a(平均2a),A组与B组相比,手术时间、出血量、复发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情况和治愈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70例有脊髓神经损害的病人,术后均获得明显改善.结论:经胸腔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与经肋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相比,术野宽敞,利于操作,易于结扎止血,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可较好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减少结核复发.但开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范围有限,而且内固定材料较贵,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肋横突切除病灶清除植骨术适用于全胸椎结核的治疗.

  • 青少年胸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陈婷婷;信鸿杰;王妙珍;沈虹;杜娟;程芳芳

    目的:对青少年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护理,促进术后恢复.方法:充分了解青少年胸椎结核的特点,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实施术前术后整体护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人术前准备充分,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针对青少年胸椎结核患者的特点给予特色护理,可以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 腹腔内Richter疝致肠梗阻1例

    作者:李科;陈惠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因腹痛,腹胀17小时,于2000年8月8日入院.患者17小时前,无诱因于睡眠中出现腹痛,以致痛醒,疼痛以上腹部及左下腹为著.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痛剧时呕吐一次胃内容物,痛后10小时到本院求治.腹透示:右下腹肠腔积气且有液平.予抗炎,对症治疗疼痛减轻.因2小时前腹痛又复发且加重来诊.该患病后2小时排便一次为成形便.既往于1983年行绝育手术.1984年患胸椎结核曾手术治疗好转.检查:一般症状可,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脐上及左下腹部无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4~5次/份,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尿常规正常.肾功、肝功正常.HBsAg(+)、电解质,心电图正常.腹透:左上腹部大量肠管积气,左中腹见一液平面.诊断:腹痛待查(肠梗阻).

  • 胸椎稳定性重建中应用椎间植骨与AO Ventrofix内固定系统联合治疗的特点

    作者:高延征;司文腾

    目的:探讨AO Ventrofix系统在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应用的临床效果及胸椎稳定性评价.方法:自2004-10/2006-12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采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患者30例,平均年龄34岁.经术前正规抗结核药物化疗后行病椎死骨刮除,周边脓肿、死骨、肉芽组织及干酪样物质等结核病灶清除,椎间大块自体骨植骨或钛网植入自体骨粒植骨,一期行前路内固定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1.5年.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1例,6个月随访5例,12个月随访14例,16个月随访5例,18个月随访3例,24个月随访2例.经影像学观察,无结核复发,螺钉松动,内固定物断裂;全部病例植骨呈现骨性融合;其中10例脊髓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有7例得到明显改善;术后2例出现肺不张.结论:胸椎结核治疗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的联合应用效果确切,脊柱前路固定系统Ventrofix具有固定性强、生物力学稳定及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特点,在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修复胸椎结核的骨愈合

    作者:黄江;李小峰;杨渊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传统的前路手术虽然能较彻底的清除病灶、实现良好的内固定,但需要切除肋骨,术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切断肋骨,利用撑开肋间隙来进行操作,完全可以达到清除病灶、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治疗目的。
      目的:探讨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与自体髂骨植骨融合修复胸椎结核的可行性及优劣性。
      方法:纳入胸椎结核患者30例,在传统的胸椎前路入路基础上,不切除肋骨,采用自动撑开器撑开肋间隙,经肋间隙操作,完成胸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进行植骨融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Frankel分级及Bridwel 骨愈合等级等指标。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60个月。伤口均甲级愈合,无窦道形成;神经压迫症状得到改善,无加重病例;治疗后Cobb角平均矫正10.32°。术后平均6个月影像学显示病变椎体间骨性融合,治疗后18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无椎体结核复发。提示经前路通过肋间隙而不断肋骨可以完成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的要求,病变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保留了肋骨,可获得与切除肋骨同样的效果。同时自体髂骨三面皮质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较为疏松的松质骨网眼有很好的成骨作用,有利于骨愈合。

  • 经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邱南海;王力;余铭;苗瑞瑞;黄碧玉;张文龙

    背景:对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的骨质缺损,可以选择自体髂骨、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等多种植骨材料。目的:对比椎弓根入路不同植骨材料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纳入40例胸椎结核患者,其中18例伴有截瘫,15例存在后凸畸形,经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一期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根据植骨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髂骨组、自体肋骨组、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组。治疗后随访24个月,观察病灶愈合、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结论:自体髂骨组植骨融合时间短于自体肋骨组、钛网加同种异体骨组(P<0.05),后两组间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均未发生植骨块及钛网脱落、断裂与移位,无骨不连及假关节等现象,无结核病灶复发。截瘫与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经3-6个月的对症治疗,肌力基本恢复,脊柱后凸畸形基本矫正。表明自体髂骨治疗效果好,自体肋骨、钛网加同种异体骨治疗效果相当。

  • 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

    作者:黄江;杨渊;林春博;李小峰

    背景:胸椎与相应节段的肋骨相连构成胸廓,椎体部位深在,邻近组织结构复杂,所以胸椎椎体的充分暴露显得较为困难。通常多采用切除相应肋骨,经胸腔到达病灶,创伤较大,常有胸痛、局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为此能否通过肋间隙入路不切除肋骨而达到同样的目的成为新的临床命题。目的:探讨经肋间隙入路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明确诊断为胸椎结核的30例患者,常规给予抗结核治疗两至三周后,采用经肋间隙入路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钢板置入内固定。术后随访6-2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缓解程度、Cobb角改变、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等指标进。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切口长度(12.4±1.8) cm,切口纵向撑开宽度(10.0±3.2) cm;开胸时间(16.0±2.5) min,关胸时间(12.0±1.5) min;术中出血量(430.0±87.4) mL。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平均27°,术后平均8°,平均矫正19°。术后一至两周背部疼痛基本缓解。28例患者痊愈,2例好转;术后随访复查 X 射线片显示自体髂骨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为四至五个月。提示经肋间隙入路自体髂骨植骨与钢板置入内固定是治疗胸椎结核一种有效、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肋间隙入路的显露范围能满足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置入内固定的操作要求,且可保全胸廓完整性及脊柱稳定性。

  • 钛网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及稳定性

    作者:杨海青;段洪;闵捷;袁晓峰

    背景:胸椎结核经前入路或前后联合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是常用的修复方案,已沿用数十年,但存在创伤大、切除肋骨、减压不彻底、胸腹腔干扰大、术后疼痛、气胸、胸腔及肺部感染等不足.目的:观察钛网自体骨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2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椎体切除病灶清除,充分解除脊髓压迫,植入钛网自体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取后正中切口,应至少包括病变部位头、尾侧各2节脊椎,暴露双侧椎板至小关节外侧及肋骨近端1.0-2.0 cm,并与病椎头、尾侧脊椎双侧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头、尾侧各2对,一侧固定.在另一侧病椎及下一椎切除一侧椎板、关节突、肋骨头,肋骨切除约1 cm,游离神经根,椎管减压,注意保护脊髓及神经根,吸出椎旁脓肿中脓液.切除椎弓根,受累椎间盘,椎体病灶,直至椎体病灶边缘组织外观正常,无死骨,无结核物质及肉芽组织,椎体破坏严重,两侧椎旁脓肿流注节段较多,经一侧病灶不能清除干净的部分患者,减压侧连接钉棒,以保持病变椎体切除时椎体的暂时稳定.同法从另一侧彻底清除同侧病灶,完全游离硬脊膜,反复冲洗.观察患者的植骨融合时间、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随访12-38个月,全部患者于治疗后11-19个月(平均16.3个月)植骨融合,脊柱后凸畸形获得70%-100%(平均86%)矫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未出现复发及内固定失效病例.提示Ⅰ期经后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修复胸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创伤小,畸形矫正,植骨融合满意等优点,是修复胸椎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案.

  • 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谭亮;徐皓;叶永平;尹承惠;姚晓东;陈建梅;李金泉;施纯南;黄金城

    目的 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患者36例,其中T2~32例,T3~42例,T4~53例,T5~65例,T7~810例,T8~96例,T9~104例,T11~124例.术前Frankel 分级,B级5例,C级21例,D级10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为11.25~48.32°,平均35.34°.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未出现复发.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所有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椎弓根钉固定在位,无松动、塌陷及断裂.术后后凸畸形纠正0.89~27.63°,平均16.20°,随访1年未见明显丢失.结论 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能够一期完全清除结核病灶,脊髓减压,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胸椎结核安全有效方法.

  • 胸椎结核误诊1例

    作者:曲国荣;张艳娇

    病人,男,84岁.咽痛、发热3d就诊.既往无明确结核病史,但体检胸部X线提示肺内少许陈旧性结核病灶.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稍粗.化验:C-反应蛋白偏高,结核抗体弱阳性.肺部螺旋CT提示双肺散在炎性病灶,余检查均阴性.诊断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此后患者每1~2d出现1次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4℃,呈弛张热型,时间无明显规律,多于夜间及凌晨出现,伴轻度乏力、食欲减退.骨穿检查除外血液病.

    关键词: 胸椎结核 误诊
  • Ⅰ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与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疗效研究

    作者:杨会峰;任伟剑;刘军

    目的 探讨Ⅰ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与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50例胸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I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与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患者胸椎后凸畸形均明显改善,术后Cobb角9°~20°,平均18°.末次随访时,美国脊柱损伤协会分级E级48例,D级2例.结论 Ⅰ期后路经肋横突入路病灶清除与自体肋骨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 浅析胸腰椎结核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姜艳华;蒋再静

    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式,为患者改善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接收的56例胸腰椎结核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我们为患者提供了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结果: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顺利出院。结论: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要求患者术后接受良好的护理服务,这是顺利康复的关键。

  • 老年胸椎结核的后路手术治疗15例

    作者:何斌;胡侦明;郝杰;王大武;钟小明

    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对手术耐受性差。本研究拟了解采用经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经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1~75(平均63.4)岁。起病缓慢,主要表现有后背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等。所有病例行X线、CT和磁共振成像( MRI)等检查,显示有椎体破坏、椎旁脓肿、死骨形成、椎管内脓肿、坏死椎间盘或死骨压迫脊髓,不同程度后凸畸形。病变平均累及2.2个椎体(T4~1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平均6.9分,Frankel 分级〔1〕:B级1例,C级5例,D级6例,E级3例。部分患者存在一种或以上基础疾病:循环系统8例,呼吸系统4例,2型糖尿病3例。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明贵;饶锐强;王海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对比患者行I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n=34)及I期后路内固定再行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n=33)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的变化。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150±21)vs (210±29) min,P<0.01〕;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400.6±56.2) vs (510.5±71.6)ml,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显著减少〔(20.2±2.8) vs (26.8±3.7)d,P<0.05〕。各组后凸角度数术后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术后后突畸形矫正率及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有确切疗效;与分期前后路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等优势,可作为老年胸椎结核的一种治疗选择。

236 条记录 4/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