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冷脓肿的诊断

    作者:高福平;魏谨;马平

    临床资料一、患者女性,61岁,因心慌胸闷两天于2006年4月23日入院.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季肋部疼痛,放射至背部,伴有少许咳嗽,胸闷,曾来我院就诊,行腰椎X片示:腰椎退行性变.予口服伸筋丹治疗,效果不明显.两天前患者感胸闷,心慌加重,伴有畏寒发热,遂来我院就诊,胸片示:两下肺渗出性病灶.查血沉63 mm/1 h,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2年,否认结核病史.查体:两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初步诊断:两肺感染.患者入院治疗后诉腰背部疼痛伴下肢疼痛,麻木感,查体:腰部反弓加深,双下肢肌力5级.查CT示:第8,9胸椎椎体见不规则骨质破坏,其中可见沙粒样死骨,双侧第9肋骨头见透亮区.考虑为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全麻下行T8,9椎体病灶清除减压+植骨术,术中见T8椎体上缘右侧破坏明显,椎间隙也破坏,空洞大小3*2*2 cm大小,无脓液,无干酪样坏死物,有死骨,及少许肉芽组织,清除坏死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

  • 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乔富华;刘朝阳

    我科在2005年8月~9月开展脊柱结核手术5例,由于护理得当,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好转出院,本组病例男4例,女1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7岁,胸椎结核2例,腰椎结核3例,分别在全麻下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椎体内固定术.介绍护理如下:

  • 胸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杨卫英;赵浑;崔萍

    胸椎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的第二位,但其发生截瘫率却居首位,致患者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及时选择适宜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 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宇;张德盛;刘跃洪;覃伟;刘树平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收治的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术后骨融合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患者的Cobb角变化、脊柱疼痛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CT或X线检查评价Cobb角变化,使用VAS疼痛视觉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使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05~356 min,平均220.5 min;术中出血量112~1895 ml,平均821.8 ml;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结核均未复发;术后3周及术后24个月患者的Cobb角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24个月随访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胸椎结核合并脊髓损伤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刘进南;陈谷才;刘刚;曹树海;郭李斌;钱伟;王源汉

    目的 评价一期经椎弓根截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治52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侵犯1个椎体14例,2个35例,3个3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18例,脊柱后凸畸形21例.术前、术后按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通过经椎弓根截骨的方式进行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病灶清除后采用结构性支撑,19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33例采用椎间融合器填充自体髂骨骨粒行椎间融合,记录术后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3.8个月,手术时间96~175 min,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均未输血;发生并发症5例(9.6%),1例出现硬脊膜损伤,3例窦道形成,1例合并肺部感染.共18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有3例B级术后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11例C级恢复至D级3例、E级8例;4例D级全部恢复至E级.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6.3%,末次随访时为79.6%.术前和术后1年比较,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R为5.9~16.1 mm/h、CRP为4.5~10.0 mg/L.随访1年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治愈率为100%.结论 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该术式能满意地清除病灶、椎体间植骨,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范江荣;郑勇;方煌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01-2010-12月采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患者15例,其中14例存在脊髓功能损害,按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6例,D级5例,E级1例,术前Cobb角为15°~45°,平均36.8°。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患者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所有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无一例内固定松动、滑脱、断裂。术后Cobb角为6°~15°,平均11.5°,随访Cobb角丢失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一期手术能够完成病灶清除、脊髓减压、矫正后凸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胸椎结核安全有效方法。

  •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钛笼椎间植骨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杨俊;赵敏;周江军;高伟;史柏娜;付美清;熊斌;吕仁发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钛笼椎间植骨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01-2012-12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钛笼椎间植骨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胸椎结核22例,其中T6-72例,T8-98例,T10-1212例。均存在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并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结果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所有患者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后凸畸形矫正,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无一例内固定出现断裂,松动等现象。结论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钛笼椎间植骨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胸椎结核,固定可靠,疗效显著。

  • 同一切口经侧前方病灶清除并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王亚平;王新春;熊才亮;沈成华;顾鹏先;舒向阳;潘盛林

    目的 探讨后路同一切口经侧前方病灶清除并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T5~12椎体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3周后,行同一切口后路经侧前方病灶清除并髂骨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观察脊柱稳定性及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185~230 min.9例均获随访,时间6~39个月,植骨部位均骨性愈合.Cobb角由术前24°~52°(37.4°±5.5°)矫正到术后7°~25°(21.5°±3.2°),随访期内无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恢复.胸背部疼痛及不适明显缓解,结核无复发.结论 采用同一切口侧前方病灶清除并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段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椎弓根钉置钉安全性高,适合大部分中下段胸椎结核的治疗,近、远期疗效均满意.

  • 一期手术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王清;葛宝丰

    目的 探讨一期手术经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12例胸椎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前后路植骨融合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Cobb角变化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评定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中无大血管或脊髓损伤.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 38个月.结核症状均消失无复发,无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复查血沉均正常.术后4~8个月X线片提示椎间植骨均融合,后路植骨融合时间6~9个月,内固定在位.末次随访Cobb角为18°~36°.脊髓功能ASIA分级:B级5例中有2例恢复至C级、3例无恢复,C级5例均恢复至D级,D级2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 一期经后路清除胸椎结核病灶彻底,椎管减压可靠,行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胸段脊柱的稳定性,矫形效果显著.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

    作者:赵敏;张立;许建中;吕仁发;陈超;史柏娜;周江军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9~12个月.对患者术前、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测量Cobb角以及评价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钛笼植骨平均融合时间6~9(7.8±1.2)个月;Cobb角由术前31°~61°(41.8°±8.2°)矫正至术后10°~29°(21.6°±5.6°).18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15例获得1级以上的恢复.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可取得较好疗效.

  • 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范相成;邵向明;关玉成;许刚;赵晨光;梁景灏

    目的:评价异体骨垫在胸椎结核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4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46例均获随访,时间26~36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复发。参照Lee et al评价融合标准,椎间融合率为100%。根据Kirkaldy-Willis et al的功能评价标准:优41例,良3例,中2例。4例Frankel D级患者术后6个月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异体骨垫对胸椎单节段结核病灶清除后进行植骨融合,取材方便,效果可靠。

  • 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俊

    脊柱结核的椎体病变是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及坏死,并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1].近年来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从而严重威胁着众多脊柱结核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2].随着对脊柱结核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其全面系统的综合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3].笔者对86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和相关药物的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脊柱疾病111例MRI诊断探讨

    作者:李华灿;袁涛;刘建雄

    磁共振成像(MRI)以其无骨性伪影、无创伤,可作三维成像,可直接显示脊柱疾病所处的脊椎或脊髓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特点而在评价脊柱疾病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成为脊柱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我院1999年9~12月共行脊柱部位MRI检查182例,现报告如下并对脊柱疾病的MRI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1 资料和方法 本组脊柱MRI检查182例,共发现病变111例,男80例,女31例;年龄11~70岁,平均40.5岁。病变主要位于椎体16例,椎间盘70例,脊柱韧带9例,椎管内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其中椎间盘突出23例,神经鞘瘤4例,脊柱骨折3例,椎间隙感染、胸椎管内硬膜外脓肿、颈椎及胸椎结核、室管膜瘤、外伤致脑脊液漏各1例。全部病例均由GE0.2T signaprofil永磁型扫描机检查,常规检查方法包括平均矢状位自旋回波序列(SE)及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加权像(T1WI)TR=500ms,TE=25ms;T2加权像(T2WI)TR=3000ms,TE=100ms;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TR=2600ms,TI(反转时间)75ms,TE=35ms;扫描层厚5mm,层距1mm,轴位FSE,层厚7mm,层距1mm。部分病例注射Gd-DTPA(0.1mmol/kg)后行矢、冠、轴三方位增强扫描。

  • 39例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叶万里

    1临床资料本组为1966~1996年的手术病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年龄6~62岁.胸椎结核24例,腰椎结核15例,合并窦道6例,并发截瘫11例,合并其它脏器严重结核3例.胸椎结核均采用经胸腔内病灶清除或减压,腰椎结核采用肾切口或倒八字切口于胸膜外,或腹膜外进行病灶清除或减压.无严重并发症,经随访截瘫已全部恢复,其它病例效果良好,无复发.

  • 胸椎结核伴截瘫早期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哲辰;陈宣维;吴文策;章宏杰

    目的 探讨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小于2周的胸椎结核伴截瘫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5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抗结核时间不超过2周的胸椎结核伴截瘫患者19例临床资料.评价该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恢复、疼痛改善、术后并发症以及结核复发情况.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时VAS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所有病例Frankel评级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椎间植骨均取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无结核复发或其他部位新发结核病灶.结论 在围术期强化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的辅助下,术前抗结核治疗不足2周的胸椎结核伴截瘫患者可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

  • 临床药师对胸椎结核初治失败患者的用药分析建议与监护

    作者:王凌;冯淑玲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对胸椎结核患者的用药分析建议与监护,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活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方法 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及指南,结合患者病情,从药理、药动、药效及不良反应等各方面向医师讲解了相关治疗药物的特点和利弊,参与了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和调整,并针对性地展开药学监护. 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提出了合理分析和有效建议,患者症状改善,治疗结果 满意. 结论 临床药师在参与胸椎结核治疗中,利用自身专业所长,为保证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作者:兰小勇;马海萍;周初松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时间160~240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500~1 100 mL,平均800 mL.37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早期切口感染1例.全部患者术后症状均得以改善,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伤口不愈合或窦道形成.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显示内植物位置良好,固定可靠.术后随访12~36个月,无结核复发或植骨块吸收.结论 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复发率低并能够大限度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等优点.

  • 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

    作者:王全胜;练永芬;石炳文

    目的:评价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的效果.方法:对12例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采用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并采用X线检查、下肢肌力测定及Frankel评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9~48个月,平均15个月,全部病人腰背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消失,下肢肌力恢复,按Frankel评分优5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结论:使用胸膜外病灶清除减压术治疗胸椎结核并截瘫,取得了满意效果.

  • 胸椎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配合

    作者:夏盈;黄玉玲

    胸椎结核常继发于肺结核,易引起脊柱不稳、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胸椎结核起病慢,病程长,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出现胸背部疼痛和畸形才就医,并有时伴有神经损伤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运动、感觉、大小便障碍时才确诊,故致残率较高.因此,胸椎结合的病灶彻底清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在外科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2007年7月~2012年7月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隙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30例.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以及护理人员的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不同术式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力;邱南海

    目的:观察分别采取经胸侧前入路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及经后路椎弓根入路钛网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病灶清除治疗胸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24例胸椎结核(其中14例合并不同程度截瘫)正规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分两组分别行经胸侧前入路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及经后路椎弓根入路钛网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病灶清除手术,术后继续规范化抗结核治疗1~2年.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12~36月,术后截瘫患者除1例恢复至Frankel D级,其余全部恢复至E级;术后一年随访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块及钛网脱落及移位,无骨不连及假关节等现象,无结核病灶复发、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正规抗结核基础上,行经胸侧前入路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或经后路椎弓根入路钛网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病灶清除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胸椎结核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236 条记录 6/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