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刍议医学研究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较强动手能力、良好科研思维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医学研究生.本文从培养制度、学习途径、社会环境、实验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医学研究生实验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设置、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实验室科研资源的管理等方面讨论了如何提高研究生实验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研究生,实现当今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
硕士研究生食品微生物实验能力培养的探讨
作者针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食品微生物领域应具备的实验能力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在二十一世纪的食品安全形势下,研究生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学习内容,以及探讨如何增加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训练的培养,如何进行实验考核,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
中医院校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研究
设计性实验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研究,教学效果良好.
-
生理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探讨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注重实验教学以及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的掌握生理学知识以及将来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分层次逐步培养中医各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利于中医药科研水平的进步和学生个人职业的规划.本文从开启实验思维、锻炼具体的实践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
医学研究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4个循序渐进的训练阶段,即基础训练、巩固强化、熟练深化和扩展提高阶段。通过这4个阶段的训练,应培养出学生严谨认真、客观求实的工作作风,初步建立定量概念和无菌概念,具备独立从事实验研究的能力。研究生教育中通过对学生实验能力较为系统的培训,为其在医学科学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医学院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现况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1].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启动与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
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思考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对临床医生科研要求的提高,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了现在医学教育中的当务之急。本文着眼于提高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问题,分析其重要性,指出其解决的方向和方案,为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提供了改革的方案。
-
在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思考和探索
调动学生参与药理实验的积极性,加大实验教学管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这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提升对药理实验的认识开始,对药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考核等方面,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进行探索。希望用适当的改革、科学的管理、针对性的教育,提升学生实验能力,开发其创新思维。
-
在生理实验中体现素质教育
当前,医学教育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使学生有知识,更有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医学专门人才.生理学科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科学性、逻辑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的重要教学方法.为此,应加强生理实验教学改革,在生理实验课中体现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
浅谈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自1992年开展护理学研究生教育以来,全国护理硕士学位授权点不断增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目前国内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大多是按照医学科学学位即科研型培养学生,研究生的培养侧重在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
医科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对医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切实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角度出发,从改革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微型化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
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实验能力的探讨
针对目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实验能力欠缺的现状,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组织学技术的探索
基础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奠基石。在基础医学的研究发展中,组织学技术是基础医学诸多学科开展研究工作常用而核心的技术。文章旨在通过对组织学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提高研究生组织学技术的有效途径,为强化基础医学研究生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效率及保障实验研究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21世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特别是中医院校更面临着如何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优秀人才的挑战,21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础,既能力强,又高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改进生理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即生理学知识都是从实验中获取的.生理实验是生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有效地加深对课堂相关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为后续课程和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
不同培养基对PGPR实验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我院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2项PGPR实验,对不同培养基对实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证明,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实验效率和实验效果影响很大;科学合理的选择培养基,能够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大幅度地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通过本实验的进行达到了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验方案,提高综合实验能力的目的.
-
青年教师如何上好动物实验课
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将众多的实验室分别归入不同的教研室,使实验教学变成一种从属性的教学,内容多为验证理论,演示现象,且各自为政,对于实验中具有共性的内容以及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等内容涉及较少.为了使实验教学走出一条新路,我院于1999年将以功能为主的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实验综合为跨学科、多层次独立的一门课程,即动物实验学,该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重组精选、由浅入深,从基本技能到离体、在体、综合以及自行设计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基本技术,独立操作和初步的科研实验能力.
-
浅谈在生物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生物学科的教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但是,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普遍存在下列几种不良现象:1)过分夸大了多媒体的效果,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2)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现象,即只是一种花瓶式的,仅供教师演示和比赛用的;3)只考虑多媒体在辅助教师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在帮助学生学习中的作用;4)只适于制作者或设计者个人使用,其他人则无法摆弄.5)将多种媒体的组合错解为多媒体,不了解多媒体本身的特征和功能.以上几种现象是当前中学教学中应当力戒的.如何解决?根据实践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当努力将多媒体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
-
沈阳区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人员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沈阳市9区4县市疾控机构检验人员现状,为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检验人员的年龄、学历、岗位及工作年限、培训经历等.结果 沈阳市9区4县CDC共有215名检测人员,区、县分别平均18.5人和12.2人,平均年龄41.5岁和37岁;学历区CDC大专以上占83.6%,县CDC大中专占92%;职称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区CDC为正态分布,县CDC初中级占90%;在岗工龄11年以上的达60%,新增人员多为转岗;培训率区CDC 77.6%,县CDC 68.0%,转岗人员培训率低.结论 沈阳区县CDC检验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县CDC学历及职称均偏低,缺乏实践技能、工作疑难问题等实用性培训,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年龄梯队,保证实验室能力,提高实验室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
提高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对策与方法
化学实验对医学生学好化学,以及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实验的能力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为此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提高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对策与方法浅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