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BV感染者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发生机制

    作者:任美欣;孟庆华

    HBV感染后可产生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是病毒清除的典型特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序贯表达,理论上在同一患者不可能同时检出。但是近年来,关于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报道屡见不鲜。在临床中,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现象多见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使用大剂量单克隆抗-HBs的患者。对于这种特殊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表明HBsAg和抗-HBs双阳性可能与HBV S基因变异和抗-HBs结合力下降等有关。

  • HBsAg定量检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预测价值

    作者:张海月;周培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兼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停药后可使30%~40%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许多研究表明HBsAg定量可作为PEG-IFN抗HBV疗效预测指标,以及停药后持久免疫控制的预测指标.综述了PEG-IFN在CHB抗病毒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以阐明HBsAg定量监测对PEG-IFN治疗CHB的意义,更好的指导和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 HBsAg基因变异及其意义

    作者:张振华;邓万玉;陆蒙吉;杨东亮

    HBV复制过程中存在逆转录,容易发生基因变异,表面抗原基因变异可能影响临床诊断、病毒复制以及疫苗效果等.从S基因变异的发生机制、生物学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讨论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既往大多数研究仅仅限于S基因片段,将来须要更多地从HBV角度对S基因变异进行研究.

  • 恩替卡韦长疗程后联合或序贯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作者:高胜利;赵刚;徐密琴;沈燕;俞净;叶杨;何丽华;金文娟;孙桂英;钮志林

    目的 探讨经恩替卡韦(ETV)长期治疗,有效抑制HBV DNA后,采取序贯或联合IFNα治疗与单用ETV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所有患者已经ETV抗病毒治疗3年或以上,HBV DNA阴性,无IFN治疗禁忌证,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9例.对照组:继续ETV治疗;序贯组:更换为IFNα序贯治疗;联合组:联合IFNα治疗.检测治疗0、12、24、36、48周时血清HBV DNA、HBV血清标志物、血常规、肝功能,观察治疗情况,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检验.结果 无退出研究病例,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序贯组有1例24周后出现了病毒反弹,但无临床症状,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正常.治疗结束时,序贯组和联合组HBsAg下降的绝对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1);序贯组和联合组各有2例出现了HBsAg的阴转,阴转率22%;对照组未出现HBsAg的阴转病例.结论 ETV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后的IFNα序贯或联合治疗可能是安全的,HBsAg下降水平优于ETV单药治疗,少数患者出现临床治愈.

  • HBsAg和HBcAg联合负载DC与CIK共培养细胞体系的建立和功能评估

    作者:王少扬;林涛发;朱玲玲;谢丽平

    目的 观察在不同HBV抗原负载下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CIK的功能.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就诊的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培养DC和CIK,设为CIK单独培养组、DC+CIK共培养组、DC+CIK+HBsAg共培养组、DC+CIK+HBcAg共培养组、DC+CIK+HBsAg+HBcAg共培养组,培养完成后,用ELISPOT方法测定CIK产生IFNγ的能力,用HepG2.2.15细胞作为靶细胞,测定CIK的杀伤功能.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 不同CIK试验组产IFNγ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4,P<0.001),其中以DC+CIK+HBsAg+HBcAg组产生的IFNγ水平高;CIK杀伤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7,P<0.001),其中以DC+CIK+HBsAg+HBcAg为突出.结论 HBsAg和HBcAg联合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可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细胞体系.

  • 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中的动态监测价值

    作者:鲍腾;胡庆刚;叶珺;陶奔;郜玉峰

    目的 探讨HBsAg水平在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5月-2015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时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7例不同临床阶段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疾病状态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阳性CHB组,n=356)、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阴性CHB组,n=264)、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LC-C组,n=116)、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LC-D组,n=201)、原发性肝癌组(PLC组,n=170),比较不同临床阶段患者之间HBsAg表达水平的差异及HBsAg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HBeAg阳性CHB组、HBeAg阴性CHB组、LC-C组、LC-D组、PLC组之间患者血清HBsAg、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45、86.26,P值均<0.001).502例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HBV DNA水平均高于605例HBeAg阴性患者(t值分别为16.67、16.22,P值均<0.001).HBeAg阳性值均CHB、LC-C、LC-D和PLC 4组间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92、27.38,P值均<0.001);HBeAg阴性的CHB、LC-C、LC-D和PLC 4组间的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04、4.10,P值均<0.05).不同HBsAg水平(<1000 IU/ml、1000 ~20 000 IU/ml、>20 000 IU/ml)患者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51,P<0.001).HBeAg阳性CHB组、HBeAg阴性CHB组、LC-C组、LC-D组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4、0.501、0.320、0.432,P值均<0.001).结论 HBsAg定量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逐步降低,且HBsAg与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动态监测HBsAg变化有助于发现HBV感染后疾病进展情况.

  • 启东地区2006-2014年高考生血清HBsAg携带状况分析

    作者:倪正平;陈陶阳;沈蓉;陆玲玲;薛学峰;黄飞;施平凡

    目的 了解启东青年一代血清HBsAg携带状况.方法 随机选择启东市内三所中学2006-2014年连续9届高三学生(高考组),共15 534人,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出生时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选择来自2007-2013年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成人组),共1208人,被确认未在出生时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两组对象以ELISA法进行血清HBsAg检测,观察其阳性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高考组的HBsAg携带率分别为4.2% (75/1794)、4.3%(77/1797) 、4.4%(82/1858)、4.3%(82/1903)、3.4%(56/1627)、2.6%(46/1768) 、1.6%(29/1778)、1.6%(27/1642)和1.8%(24/1367),平均3.2%(498/15534),显著低于成人组的平均7.1%(86/1208)(x2=59.986,P<0.001).高考组男性HBsAg携带率(3.7%,266/7236)高于女性(2.8%,229/8298) (x2=10.521,P=0.001);成人组男性HBsAg携带率(8.8%,66/750)也显著高于女性(4.4%,20/458) (x2=8.452,P=0.004).成人组男性的HBsAg携带率是高考组男性的2.4倍;成人组女性的HBsAg携带率是高考组女性的1.6倍.结论 2006-2014年高考生的HBsAg携带率持续下降,至2014年已超前达到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将<5岁人群HBsAg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外膜大蛋白、HBsAg、HBV DNA及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

    作者:李阳;咸建春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HBsAg、HBV DNA和ALT与肝组织炎症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并经肝活组织检查的102例HBeAg阳性CHB患者,依据肝组织炎症程度,分为轻度炎症组(G0~1)和明显炎症组(G2~4).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LHB、HBsAg、HBV DNA及AL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LHB随HBV DNA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LHB、HBsAg、ALT和HBV DNA水平诊断明显肝组织炎症的AUC分别为0.763、0.756、0.702、0.581,LHB、HBsAg、ALT的诊断效能更是达到了中度(AUC:0.70~0.90),且LHB、HBsAg对明显炎症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ALT水平.LHB以24.6分作为诊断明显肝组织炎症临界值,诊断明显肝组织炎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达到73.4%、60.3%.结论 血清LHB、HBsAg对HBeAg阳性CHB患者肝组织明显炎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HBsAg定量在HBV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慰;戎君;员美娜;赵召霞;唐亚芳;高恒波

    目的 观察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状态HBsAg定量分布特点及其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的268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分为4组,免疫耐受期29例、免疫清除期169例、低(非)复制期19例、再活动期51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并对HBsAg和HBV DNA结果进行对数转换;对不同时期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多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 HBV感染的不同时期HBsAg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30,P<0.001),免疫耐受期HBsAg定量显著高于其他3期(P值均<0.05);免疫清除期HBsAg定量显著高于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P值均<0.05).HBV DN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28,P<0.001),免疫耐受期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期(P值均<0.05);免疫清除期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P值均<0.05);再活动期显著高于低复制期(P值均<0.05).HBsAg定量和HBV DNA在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59、0.338,P值分别为<0.001、0.014).结论 免疫耐受期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高,显著高于其他3期.HBsAg定量和HBV DNA在免疫清除期及再活动期显著相关.

  • HBsAg定量检测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高娜;吴瑞红;王晓美;牛俊奇

    目的 探索HBsAg定量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HBV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61例,并随访患者90 d.患者血清HBsAg水平通过微粒子发光法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于选取HBsAg的临界值,据此将患者分为4组:HBsAg< 1.63 Iog10IU/ml组、1.63 log10 IU/ml ~2.61 log10 IU/ml组、2.61 log10IU/ml ~3.62 log10IU/ml组和HBsAg> 3.62 log10IU/ml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多组间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用于分析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相关的因素,获得每个变量的风险比(HR).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61,P<0.001).HBsAg< 1.63 log10IU/ml组的90 d生存率显著低于2.61log10IU/ml~3.62 log10IU/ml组(x2=10.283,P=0.001)和HBsAg> 3.62 log10IU/ml组(x2=17.236,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HR =0.562,95%可信区间(95%CI):0.364 ~0.870,P=0.010]、血尿素氮(HR=1.111,95%CI:1.042~1.185,P=0.001)、肝性脑病(HR=4.123,95%CI:1.729 ~9.830,P=0.001)和MELD评分(HR=1.093,95%CI:1.024 ~1.166,P=0.007)是影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90 d生存率的独立因素.HBsAg与HBV DNA呈低度正相关(r=0.326,P=0.01).结论 血清HBsAg水平为预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子.

  • HBsAg定量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玉卓

    目的 探讨HBsAg定量水平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组织学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组100例,5.00×102拷贝/ml≤HBV DNA<104拷贝/ml,ALT正常的HBeAg阴性CHB患者,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均>40岁.根据HBsAg定量水平被随机分成了2组,A组(HBsAg定量<1500 IU/ml)61例和B组(HBsAg定量≥1500 IU/ml)39例.2组患者均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HBsAg定量,肝组织学G、S分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HBsAg定量低水平时,肝脏炎症活动度(G≥2)百分比或者肝脏纤维化(S≥2)百分比分别为14.75%与6.56%,在HBsAg定量较高水平时,肝脏炎症活动度(G≥2)百分比和肝脏纤维化(S≥2)百分比分别为89.74%与79.49%,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评分与HBsAg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对HBeAg阴性CHB患者来说,HBsAg定量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故肝脏组织学检查仍是必不可少.

  • 低ALT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学的相关性

    作者:陈学福;陈小苹;马晓军;黄晶;罗晓丹;廖金瑶;岑爱群

    目的 通过分析低ALT水平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探讨影响肝组织学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HBV感染者511例,检测肝组织学、血清HBsAg定量、HBV DNA定量.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Nemeny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判断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5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肝组织异常.年龄≥40岁组HBeAg阳性率、HBsAg定量、HBVDNA定量均低于年龄<4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值分别为86.80、2.99、7.25,P值分别为<0.000 1、0.003、0.000 1).不同年龄组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0.03、61.92,P值均<0.000 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HBsAg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45、-1.51、-0.153、-0.181,P值分别为<0.000 1、0.019、0.012、0.005).结论 低ALT水平慢性HBV感染者年龄是影响肝脏组织学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且HBsAg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呈负相关关系,提示HBsAg水平可作为此类患者无创性判断肝脏组织学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获得HBsAg清除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关系

    作者:曹振环;柳雅立;马丽娜;鲁俊锋;金怡;何智敏;郑燕红;陈新月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HBeAg阴性CHB患者13例,经PEG-IFN治疗24周,其中6例获得HBsAg清除(R组),7例未获得HBsAg清除(NR组).用Luminex技术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周和24周血清IL-17水平.同时检测10例健康人和6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发病时的血清IL-17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AHB组基线血清IL-17水平高,其次是CHB组,健康对照组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经PEG-IFN治疗24周后,IL-17水平较基线明显下降(P =0.044).R组基线血清IL-17水平高于NR组,而且在PEG-IFN治疗后明显下降;而NR组IL-17升高或降低不明显.结论 PEG-IFN治疗HBeAg阴性CHB患者,IL-17基线高水平和治疗过程中明显降低可能有利于HBsAg清除.

  • 慢性HBV感染者免疫逃逸期与免疫控制期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白萧萧;东冰;高红艳;徐光华

    目的 对慢性HBV感染者免疫控制期与免疫逃逸期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慢性HBV感染者226例,且均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根据肝组织病理结果分为免疫控制期组[炎症活动度(A)<2且纤维化分期(F)<2者,121例]和免疫逃逸期组(A≥2或F≥2,10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毒学、肝功能、肝硬度值(LSM)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免疫控制期组与免疫逃逸期组在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庭聚集现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7.00(369.00~3876.00) IU/ml vs 2171.00(596.00~8887.00)IU/ml, Z=-2.425,P=0.015];但两组间HBsAg和抗-HB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免疫逃逸期组患者的ALT[46.00(22.00~97.50) U/L vs 30.00(19.00~87.50) U/L,Z=-2.261,P=0.024]、AST[(35.50 ±14.74) U/L vs (31.30 ±12.17) U/L, t=-2.351,P=0.020]和LSM[(7.41 ±1.51)kPa vs (4.76 ±1.23)kPa,t=-9.021,P<0.001]水平均明显高于免疫控制期组.结论 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免疫逃逸期病毒载量、ALT、AST、LSM均高于免疫控制期患者,未来可通过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明确上述指标参考值范围,为慢性HBV感染者提供精准诊疗.

  •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阳性持续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家伟;卢锋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转阴的因素。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06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纳入本研究,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随访12个月,并应用型特异性引物nPCR法对HBV进行基因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血清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或12个月者与HBsAg转阴者相比,前者入院时的ALT峰值低于后者(718±696 vs 1282±913 U/L,622±514 vs 1203±924 U/L,P<0.05),而入院时HBV DNA高于后者[(6.8±1.4)vs (5.2±1.5)log10拷贝/ml,(7.3±1.6)vs (5.4±1.5)log10拷贝/ml,P<0.05];感染A基因型者6、12个月时HBsAg转阴率低于B、D型(75.0%vs 89.5%、100%,83.3%vs 97.4%、100%,P<0.05)。结论 AHB患者血清HBsAg转阴率与ALT峰值、HBV DNA、基因型等因素有关。

  •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PTA与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范文海;赵正斌;陈青锋;张立婷;王霏霏;王琼;王珊;魏昕

    目的 分析HBeAg阳性HBV感染者的HBsAg、PTA和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 R15),并研究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HBeAg阳性HBV感染者92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n=24)、肝硬化代偿组(n=38)和肝硬化失代偿组(n=30).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HBsAg定量、PTA及肝脏储备功能ICG R15检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矿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三组患者血清HBsAg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2±0.43) log10 IU/ml vs(2.88±0.36) log10 IU/ml vs(2.60±0.27) log10 IU/ml,F=25.19,P<0.001];三组患者的ICG R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1±3.10)%vs (9.57±8.18)% vs (24.13±14.28)%,F=24.00,P=0.001];三组患者的PTA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81.00 ±17.62)% vs (83.08±9.64)%vs (62.32±16.90)%,F=13.42,P =0.009].相关分析显示三组间PTA与ICG R15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48、-0.602、-0.735,P值均<0.01);肝硬化代偿组和失代偿组患者HBsAg与PT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0、0.473,P值均<0.05),与ICG R15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7、-0.768,P值均<0.01).结论 在HBeAg阳性条件下HBsAg、PTA与ICG R15有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清除与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关系

    作者:曹振环;鲁俊锋;武亚丽;郑燕红;陈新月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发生HBsAg清除与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门诊的IHC患者20例,经PEG-IFNα-2a治疗24周后13例获得HBsAg清除(R组),7例未获得HBsAg清除(NR组).用Luminex技术检测患者基线、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血清GM-CSF水平.同时检测11例健康人(HC组)血清GM-CSF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R组、NR组及HC组基线血清GM-CSF水平分别为(42.63±11.24)pg/ml、(46.77±10.52) pg/ml(11.97±3.85) pg/ml,3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482,P=0.02),R组与NR组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值均<0.05).PEG-IFNα-2a治疗后12周和24周,R组血清GM-CSF水平均明显高于NR组[(83.31±14.20) pg/ml vs(25.90±7.06) pg/ml,t=22.422,P<0.001;(32.34±8.06) pg/ml vs(9.43±2.45) pg/ml,t=17.782,P=0.001].R组患者基线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时,血清GM-CSF水平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5,P=0.002).NR组患者基线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时,血清GM-CSF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4,P=0.016).结论 PEG-IFNα-2a治疗IHC过程中血清GM-CSF水平升高可能预示着HBsAg清除.

  • HBsAg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的临床特点

    作者:马燕;陈艳;安林静;曲建慧;王春平;杨永平

    目的 探讨HBsAg阴性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2年1月于解放军三○二医院初诊为HCC患者.根据HBV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表现将患者分为HBsAg阴性HBV相关HCC组(HBsAg阴性组)和乙型肝炎相关HCC组(乙型肝炎组).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初次诊断时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HBV血清标志物、TBil、Alb、AFP、HBVDNA、BMI、饮酒史、糖尿病史、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曲线统计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差异采用Kaplan-Meier检验.结果 HBsAg阴性组患者的平均(59.42±11.13)岁、年龄>60岁比例(46.85%)、体质量过轻比例(12.24%)、超重比例(20.98%)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和总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BsAg阴性组患者男女比例(2.86∶1)、每年参加健康体检定期筛查比例(10.41%)、HBV DNA阳性率(1.77%)、吸烟史、饮酒史比例均明显低于总体患者和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BsAg阴性组患者中以抗-HBs、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的患者居多(64.08%),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次之(21.13%),仅抗-HBc阳性者少(14.79%).HBsAg阴性组患者的AFP水平明显低于总体患者和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且HBsAg阴性组患者初诊时的多发病灶所占比例、肿瘤平均大直径以及肿瘤肝外转移例数均明显高于总体患者和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HBsAg阴性组患者初诊时ECOG-PS评分为0者占17.69%,高于乙型肝炎组患者,且BCLC分期中早期(A、B)患者占30.26%,明显低于乙型肝炎组(51.60%),其晚期(C、D)患者例数是乙型肝炎组的1.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HBsAg阴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5.22个月,低于总体患者(25.98个月)和乙型肝炎组(26.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4、0.031).预后方面,HBsAg阴性组的l、3年生存率(56.0%、24.0%)明显低于总体患者(61.7%、45.2%)、乙型肝炎组患者(66.2%、44.1%) (x2 =4.93、6.87,P=0.026、0.009).结论 HBsAg阴性HBV相关HCC多发生于抗-HBs、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的60岁以上人群,建议将60岁以上的HBV感染后人群确立为HCC高危险人群,推荐每6个月行HCC筛查,以提高邢sAg阴性HBV相关HCC的早期诊断率.

  • HBsAg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及HBV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作者:吴盛喜;许鸿鹞;黄河澄;林连兴;罗何三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情况及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化疗的HBsAg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50例。其中43例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即化疗前、化疗期间和化疗结束后半年使用抗病毒治疗(试验组),107例未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化疗后肝损伤情况。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化疗,63例(42.0%)出现肝损伤,其中肝脏不良反应分级:Ⅰ度13例(8.7%)、Ⅱ度29例(19.3%)、Ⅲ度15例(10.0%)、Ⅳ度6例(4.0%),2组肝损伤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98,P=0.001)。试验组肝损伤发生率为18.6%(8例),比对照组51.4%(55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4,P<0.001)。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前乙型肝炎六项状态、HBV定量、是否使用激素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病毒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这4项指标均是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唯一保护性因素。结论 HBsAg阳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性使用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HBV再激活的发生率,从而减少肝损伤的发生。

  • 行肝癌切除术的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抗-HBc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作者:杨可立;杨湛;关玉娟;应若素;李剑萍

    目的 比较分析行肝癌切除术的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抗-HBc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收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1月行肝癌切除术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1例,其中HBsAg阳性患者43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化程度、脉管癌栓、肝硬化情况等临床特点.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非参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HBsAg阳性组和HB-sAg阴性/抗-HBc阳性组发病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77±12.93)岁vs (54.28 ±9.89)岁,t=-1.031,P>0.05];两组患者发现胆管细胞癌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 vs 16.7%,x2 =2.24,P>0.05);两组患者发现肝硬化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8% vs 44.4%,x2=1.746,P>0.05);两组间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38±7869) ng/ml vs(3577±9628) ng/ml,t=0.026,P>0.05];两组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85,P>0.05);两组脉管癌栓比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4.9% vs 22.2%,x2=0.949,P>0.05).结论 行肝癌切除术的HBsAg阴性/抗-HBc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发病年龄及疾病的发展与HBsAg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的可能,HBsAg阴转仍需监测肝癌的发生.

654 条记录 11/33 页 « 12...891011121314...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