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栓剂剂型的研究状况
1 前言 栓剂(suppository)是一种古老的剂型,其名称早使用大约在17世纪.在我国,很早就有类似栓剂的记载,如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的蛇床子散坐药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坐导药方等,主要起导泻和治疗痔疮等局部作用.1945年以后,由于生物药剂学的发展和大量新药的涌现,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栓剂不仅起局部作用,而且能通过直肠吸收发挥全身性作用,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用药途径.目前,栓剂应用的品种和数量正日益增多,已成为了应用广的四大剂型(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栓剂)之一.
-
泮托拉唑与痰热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泮托拉唑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临床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用药途径为静脉输注,每日1次或2次,每次40mg,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后1h内输完.痰热清注射液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新中药制剂,棕红色澄明液体,成分为:黄芩、金银花、熊胆粉、连翘,辅料为丙二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风湿肺热病痰热阻肺病.
-
慢阻肺患者药物吸入治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议(GOLD)2013版的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的慢性炎症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影响患者个体的疾病的严重程度。COPD 特征性的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病变(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的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COPD 治疗的常用药物的分类包括支气管扩张剂(β2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粘液溶解剂)和抗氧化剂(氨溴索、厄多司坦、羧甲半胱氨酸、碘甘油等)。其用药途径包括口服、静脉,以及吸入给药。其中药物吸入治疗近年来已经成为COPD稳定期治疗的主要方法。但COPD患者皆为老年人,对于吸入的治疗的要领不容易掌握,我们在治疗中体会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
干预前后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较
目的 分析威海卫人民医院干预前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3~5月(干预前)与2016年3~5月(干预后)的围手术期病例各122例,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疗程、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无指征换药和用药途径.结果 干预后,用药指征不合理例数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无指征用药多存在于Ⅱ类切口手术;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多为24 h之内,明显短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用药头孢菌素类占49%,喹诺酮类占29%,干预后头孢菌素类占79%,克林霉素类占13%,干预后药物选择合理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前有2例无指征换药和2例用药途径不合理情况,干预后无此类不合理情况;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降低,费用明显减少(P<0.01).结论 积极的干预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可改善其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
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单侧低中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舒血宁及甲钴胺),在基础药物治疗同时分别采取糖皮质激素不同应用途径(口服、静脉注射、鼓室注射、乳突骨膜下注射)给予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结果:口服组、静脉注射组、鼓室注射组、乳突骨膜下注射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0.00%、85.00%、90.00%、90.00%,经x2检验,不同给药途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途径糖皮质激素应用均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患者多方情况,更建议应用乳突骨膜下注射途径.
-
治疗哮喘一定要用激素吗
随着时代的推移,激素化学结构得到不断改进,激素的使用方法和用药途径有了新的变化,从而使激素的治疗作用不断加强,副作用逐渐减少,以至于减少到对患者影响的低限度或根本没有影响的程度.科学应用激素,非但不会造成对身体的负面影响,还会成功和有效地控制哮喘.所以,大可不必对激素有惧怕和戒备心理,甚至谈激素色变,好像激素是毒药一样.
-
急性脑梗塞动脉与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大量结果表明早期溶栓治疗对大多数急性脑梗塞有效,其疗效出现快,效果好。我们于1998年2月至2000年1月应用尿激酶(UK)动脉溶栓治疗CVD10例,静脉溶栓治疗CVD50例。现将两种用药途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①动脉溶栓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50~72岁,平均61岁。发病至接受治疗的时间6~8小时;②静脉溶栓组50例,男41例,女9例,年龄60~84岁,平均72岁。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为6~24小时。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
巴曲酶2种用药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巴曲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佳用药方法.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5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A组采用巴曲酶胃内灌注,B组采用巴曲酶、静脉和肌内注射,根据临床表现和胃镜复查判断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A、B 2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2.0%与24.0%、总有效率分别为84.0%与52.0%,A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曲酶胃内灌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佳用药方法.
-
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致局部瘀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是一种低分子肝素钙盐,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我料主要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用药途径是腹壁皮下注射.我们在2002 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大块瘀斑,为使新药更好地应用临床,试就瘀斑发生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米索前列醇两种给药途径用于钳刮术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前软化宫颈的临床效果、用药副反应及术中安全性。方法:将宫内孕10~14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368例,分为观察组190例和对照组178例,两组术前3~4h应用米索前列醇,分别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及口服用药,对两组在钳刮术中宫口可容度、术中疼痛程度、手术时间、用药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宫口可容度、术中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用药副反应比较有差异性(P<0.05),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钳刮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有较好的软化宫颈作用,减轻术中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手术时间,阴道给药优于口服用药,减少药量,降低用药副反应,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用药途径不可任意挑选/老年人用药"5先5后"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药用药途径与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时中药不同用药途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2013年收治的6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中药通过上消化道及保留灌肠两种给药途径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保留灌肠给药的36例临床治愈25例,总有效率为91.67%,通过上消化道给药的32例,临床治愈17例,总有效率为71.87%,保留灌肠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上消化道给药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药通过保留灌肠给药疗效优于通过上消化道给药.
-
肿瘤患者的日常护理
随着传染病逐渐被控制,人类平均寿命延长,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威胁日益显得突出.由于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在的治愈率已近50%.医护人员对治疗方案应周密设计,如化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中的用药途径,给药程序,对药物副作用的严密观察与预防治疗.
-
降血糖药物的使用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开出的300张糖尿病治疗处方进行研究,统计300张处方使用降血糖药物的种类、用药途径、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情况、患者性别分布及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300张处方中共包括22种降血糖药物,使用比例高的降血糖药物为二甲双胍,用药途径以口服用药为主,单一用药率高于联合用药率,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大于女性患者,年龄>6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结论 我院门诊糖尿病患者降血糖药物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基本合理.
-
心肺复苏时用药途径的选择
在心肺复苏(CPR)中,尽快建立有效用药途径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必要环节之一.现阐述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1 心腔内注射早在40多年前CPR多采用心腔内注药.后来发现心腔内用药成功率低,多数学者报告准确性仅为30%~40%,少数可达70%,而且常并发气胸、血胸、心脏压塞,损伤主动脉、冠状动脉、乳房内动脉和心肌等并导致不可逆性心室颤动.
-
口服药对药卡的临床应用
口服给药是临床常用的用药途径.目前作为处方和非处方的口服药较多,剂型也多种多样.临床护士对如此繁杂的药物,要在短时间内做到心中有数,确有一定的难度,且易出现投错药的可能性.为使护士能准确、快速投药,避免误投药物的情况发生,现设计了一种"口服药对药卡"(以下简称对药卡),并应用于临床,收到了满意效果.
-
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
给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护理人员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若在给药中出现问题,即使治疗方案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士在执行医嘱及配药、输液过程中应当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注意配伍禁忌.笔者从2009年3月-8月对某地区5所二级医院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目前临床给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仅供同行借鉴参考.
-
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合理用药中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医嘱的执行者是护士,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即使医嘱合理、药学调剂正确,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工作者在执行医嘱,配药、输液过程中应本着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注意配伍禁忌[1].现将临床护士在实施药物治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
药房必须重视发药交待浅析
发药交待是指在发药过程中,药师把所配发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途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等内容准确地交待患者,也是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现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发药交待工作讨论如下:1交待药物用法、用量、用药时间正确地应用药物可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反之可造成不良后果,影响疾病诊治.
-
颈动脉灌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颈动脉灌注是基层医院治疗脑血管病行之有效的一种疗法,其不仅在脑梗死、脑出血急性期可获得满意效果,在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1998年4月-2003年10月治疗的脑梗死病人以不同的用药途径和不同时间观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