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咽癌骨转移(附1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昕;周明

    目的探讨鼻咽癌骨转移临床特点,寻找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136例鼻咽癌骨转移临床状况及诊治疗效.结果鼻咽癌骨转移90%发生于治疗后2年内(或88.7%发生于颈淋巴结转移后3年内).常见转移部位有脊柱(41.3%)、骨性胸廓(28%)、盆骨(18.2%)、四肢长骨(12.5%)及颅骨等.同侧颈淋巴结转移40%骨转移在同侧,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约20%有双侧骨转移.治疗采用放疗或放疗加化疗,CR分别为64.5%及53.3%.结论鼻咽癌为亲骨转移性肿瘤,骨转移侧别似与颈淋巴结转移侧别有关.骨转移后采用放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为宜.

  •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转移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作者:高文斌;尹良伟

    目的观察比较骨膦(BONEFOS,氯甲膦酸二钠)、博宁(BONIN,帕米膦酸二钠)、阿可达(AREDIA,帕米膦酸二钠)对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血清钙、磷含量变化.方法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65例,随机分组.骨膦组:300mg静注,每日一次,连用5天,继而口服骨膦胶囊,800mg,一日三次,连用15日;博宁组:60mg~90mg静滴,一次使用;阿克达组:60mg~90mg静滴,一次使用;三者均以四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四周后可重复使用.结果控制骨痛有效率骨膦40.0%,博宁57.7%,阿可达84.2%,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分级比较,阿可达在控制剧烈骨痛方面,即Ⅱ级,Ⅲ级骨痛,疗效明显优于应用骨膦、博宁组,差异显著(P<0.05);活动能力骨膦组有效率为45%,博宁61.5%,阿可达8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阿可达有效率中显效病例占有较高的比例,而其它两组中有效病例为构成有效率的主要部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中血钙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血磷在治疗前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阿可达能有效地控制骨转移性癌痛,改善活动能力,降低血钙含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

  • 恶性肿瘤骨转移相关生化指标研究

    作者:李艳萍;高宏

    有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易发生骨骼转移,发生率30%~45%,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很常见,占47%~85%,尸检中发病率更高[1].骨转移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

    关键词: 肿瘤 骨转移 指标
  • 骨代谢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静

    乳腺癌骨转移在复发转移乳腺癌中的发生率为65%~75%.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的发生及生活质量的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其将进一步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生存期[1].随着疗效的增加,生存期的延长,骨转移在临床上出现的频率亦在增加,因此,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治日益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项重要工作.

  • 腰椎转移癌41例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作者:徐国启;郭丽娟;关小冰;金秀华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进展的常见并发症,腰椎转移癌因其解剖学的位置与功能特点,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转移癌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骨膦制剂治疗、核素治疗、姑息性麻醉止痛治疗等.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我科对41例腰椎转移癌进行了化疗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 左胸壁肋软骨肉瘤误诊左后纵隔间叶瘤一例

    作者:任淑华;周立君;刘学军

    患者,男,60岁.因左侧胸痛伴喘息20余天于1998年9月11日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语明,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胸廓基本对称,双侧呼吸动度基本一致,双侧肺脏听诊呼吸音清晰,心音纯,律整,心率:86次/分,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CT检查示左上后纵隔区,主动脉弓上下水平区域,降主动脉后胸肋关节处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物,其边缘清楚欠光整,CT值为43Hu,相应处第5、6后肋骨存在骨破坏,并见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胸片检查示左上纵隔占位.初步诊断:左后上纵隔占位,神经原性肿瘤恶变可能性大.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第5、6肋骨转移.1998年9月21日全麻下行左后上纵隔肿物切除术.

  • 鼻咽癌疗后骨转移程度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朱衍菲;丁轶;陈斌;陈龙华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骨转移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7年间在南方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疗后有骨转移的109例鼻咽癌患者的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随访率为97.2%.全组患者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9%、48.6%、32.9%、17.4%.全组骨转移数≤3个(43例)与>3个(66例)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与53.0%、81.4%与27.3%、72.1%与6.2%、34.9%与4.2% (P =0.000).骨转移数>3个中有与无合并其他部位转移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与72.1%、21.7%与30.2%、3.1%与13.0%、0.0%与6.5% (P =0.866).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数目>3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 =0.000).结论 鼻咽癌疗后骨转移灶数目增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否需较积极治疗尚待探究以进一步完善鼻咽癌分期系统.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的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向作林;曾昭冲;汤钊猷;樊嘉;谭云山;何健

    目前肝细胞癌骨转移治疗总是姑息性放疗,如能预测其骨转移,筛选出术后骨转移高危人群,则能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减少骨转移发生.

  • 鼻咽癌二次放射治疗并发感染颅内积气一例

    作者:李金高;何志坚;蒋春灵

    患者男,57岁.因鼻咽低分化鳞癌伴全身多处骨转移于2000年1月在外院行70 Gy放射治疗和2个周期化疗(卡铂100 mg/d+氟尿嘧啶750 mg/d,连续5 d为1个周期).2000年11月因头痛,经MRI检查诊断为颅底复发行颅底区40 Gy放射治疗.

  • 眶内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一例报告

    作者:吴海涛;李金銮;张先如;蔡勇;徐博

    患者男,38岁.主因"眶内血管外皮瘤术后3年余,双侧股骨转移固定术后2个月"于2006年12月住院.2003年6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球胀痛、突出、复视,CT检查示左球后眶内占位,向后侵及左侧颞极;MRI检查诊断为左蝶骨大翼区占位(约4 cm×3 cm),血管瘤可能性大.2003年6月24日行"肿瘤全切术",病理诊断为左球后颅眶区沟通占位,血管外皮细胞瘤(生长活跃).术后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行γ刀治疗,中心剂量33.3 Gy,周边剂量10 Gy.

  • 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鹏熙;周瑞芳;许锐;陈前军;钟少文;林毅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性疼痛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唑来膦酸组 29例,帕米膦酸二钠组 25例.给药方法:唑来膦酸4 mg +生理盐水 50 ml静脉滴注 15 min;帕米膦酸二钠60 mg+生理盐水 500 ml静脉滴注4 h;均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疼痛缓解情况:唑来膦酸组完全缓解(CR)15例(51.7%),部分缓解(PR) 9例(31.0%),临床获益[CR+PR+轻度缓解(MR)]93.0%;帕米膦酸二钠组CR 11例(44.0%),PR 7例(28.0%),临床获益88.0%.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结论 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的疗效;两药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相似,但唑来膦酸使用更为方便.

  • 循环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骨转移进展一例

    作者:姜玲博;袁洋;刘毅;张少华;江泽飞

    晚期肿瘤的疗效评价目前仍主要依靠影像学,肿瘤血清标志物仅作为参考.然而骨转移灶作为不可测量病灶,评价疗效存在一定困难,以至于临床不易及时发现疾病恶化.基于肿瘤细胞播散理论,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可发现肿瘤的早期复发转移.本文报告1例CTC升高预测乳腺癌骨转移早期进展并帮助指导临床治疗的病例.

  • 抑制肿瘤细胞骨保护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致骨转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帆;杨新华;唐振宁;梁燕;唐鹏;齐晓伟;陈庆秋;姜军

    目的 观察抑制肿瘤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致骨转移的影响.方法 32只4~6周龄雌性裸鼠被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8只,A、C组的每只裸鼠按分组分别以5×105个MDA-MB-231细胞注射入左心室(A组)或左胫骨骨髓腔(C组).B、D组的每只裸鼠按分组分别以5×105个MDA-MB-231i细胞(OPG表达抑制)注射入左心室(B组)或左胫骨骨髓腔(D组),42 d后行病理检查,比较A、B组骨转移发生率和骨转移灶数量,以及C、D组的骨肿瘤体积.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A组有6只发生骨转移,全组共检出不连续性骨转移灶23处;B组有3只发生骨转移,全组共检出不连续性骨转移灶8处.A组的骨转移发生率和转移灶数量虽高于B组,但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肿瘤平均体积为(66.29±41.01) mm3, D组肿瘤平均体积为(23.70±16.14) mm3,C组骨肿瘤体积大于D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乳腺癌细胞致骨转移能力与其OPG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抑制OPG表达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致骨转移的能力.

  • 104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作者:洪若熙;林秋菊;罗健;代珍;王文娜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4例患者中,单发骨转移45例(43.3%),多发骨转移59例(56.7%).骨转移常见的部位为骨盆(46.1%)、胸椎(41.3%)、腰椎(40.4%)、骶椎(29.8%)和肋骨(29.8%).104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以骨转移为唯一远处转移灶,102例(98.1%)患者均合并其他部位转移.从确诊结直肠癌至骨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从骨转移至首次发生骨相关事件的中位时间为1个月.骨转移灶放疗、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分别为44.2%、15.4%和9.6%.发生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个月,首次发生骨相关事件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ECOG评分、化疗和双膦酸盐治疗与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中,仅ECOG评分和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化疗和双膦酸盐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 唑来膦酸治疗实体瘤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中重度骨痛的Ⅲ期临床研究

    作者:董梅;冯奉仪;张阳;谢广茹;王雅洁;刘基巍;宋三泰;周清华;任军;焦顺昌;李进;王秀问;陈强;王哲海;徐农;冯继峰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实体瘤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中重度骨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的实验设计方法.将228例实体瘤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引起中重度骨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0 mm]的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116例)和帕米膦酸二钠组(112例),分别接受静脉输注唑来膦酸(4 mg)或帕米膦酸二钠(90 mg)的单剂量治疗.检测唑来膦酸对疼痛及尿液中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肌酐(Cr)、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Cr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28例患者中202例完成试验,其中唑来膦酸组104例,膦酸二钠组98例.用药后两组VAS评分逐渐下降,唑来膦酸组第8、15、22、28天对基线的平均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1.77%、-24.60%、-28.50%和-32.37%,帕米膦酸二钠组则分别为-10.87%、-21.06%、-25.67%和-31.26%,两组各时间点相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但两组间相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7).用药后两组尿NTX/Cr均快速下降,第8天降到低点,与基线相比,唑来膦酸组用药后第28天的变化百分比中位值为-36.9%(P=0.0002),帕米膦酸二钠为-32.1%(P=0.0018),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2).用药后两组尿CTX/Cr均快速下降,第8天时降到低点,与基线相比,唑来膦酸组用药后第28天变化百分比中位值为-63.2%(P<0.0001),帕米膦酸二钠组为-47.9%(P<0.0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组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19.0%和31.3%)、呕吐(6.0%和8.9%)、恶心(4.3%和4.5%)、乏力(3.4%和2.7%)、便秘(2.6%和1.8%)、低钙血症(5.2%和3.6%),均未出现血肌酐值升高.结论 4 mg唑来膦酸单剂量治疗中国人实体瘤骨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在缓解骨痛和降低骨吸收标记物方面与帕米膦酸二钠同样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 乳腺癌骨转移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对比研究

    作者:闫敏;宋三泰;江泽飞;张少华;刘晓晴;徐建明;王涛;罗卫东

    目的对比分析内分泌治疗与化疗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对138例无内脏转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行289例次单独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结果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一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5.4%和31.7%,差异无显著性(x2=0.163,P=0.687);全部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7.1%和25.0%,差异无显著性(x2=0.159,P=0.690);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3.9%和36.6%,差异无显著性(x2=0.603,P=0.437).但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二线治疗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7.8%和24.2%,全部治疗为47.5%和27.7%,差异均有显著性(x2=4.537,P=0.033;x2=11.201,P=0.001).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患者的中位治疗失败时间(TTF)为5个月和2个月,中位病变进展时间(TTP)为5个月和2.5个月,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01).结论单独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均为乳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其中内分泌治疗优于化疗.

  •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溶骨性骨代谢指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作者:李淑芬;王晓蕊;王忱;陈瑛;任丽;崔林;佟仲生

    目的 探讨特异性的溶骨性骨代谢指标血I型胶原吡啶交联羧基末端肽(sICTP)、尿I型胶原吡啶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和尿吡啶酚(uPyd)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20例乳腺癌患者的sICTP、uNTx和uPyd,比较其在骨转移和无骨转移患者中浓度的差别,并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sICTP、uNTx和aPyd指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骨转移组患者的sICTP、uNTx和uPyd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P<0.01),5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sICTP、uNTx和uPyd指标间两两相关(均r>0.5,P<0.01).获得随访的45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临床受益组25例,sICTP、uNTx和uPyd治疗3个月后明显下降(P=0.025,P<0.001,P<0.001).病情进展组20例,治疗3个月后,sICTP、uNTx和uPyd无明显变化(P>0.05);而病情进展后,sICTP、uNTx和uPyd明显升高(P=0.011,P=0.002,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Pyd和uNTx治疗后降低的患者治疗收益的概率增加(OR=17.0,P=0.019;OR=16.7,P=0.015),而治疗后sICTP指标下降与治疗受益无关(P=0.841).结论 sICTP、uNTx和uPyd可作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评价疗效和转归监测的辅助指标.

  • 35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楠楠;申东兰;陈晓秋;何艳玲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提高肿瘤骨转移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355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骨转移男性多见,原发肿瘤以肺癌(44.5%)、乳腺癌(11.0%)多见.转移部位以胸椎(51.0%)、肋骨(43.1%)、腰椎(42.3%)、骨盆(26.8%)等多见.骨转移灶多发常见(83.4%).75.2%的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疼痛,少数以局部肿块、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为主要临床表现,78例(22.0%)患者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82.2%).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放疗、姑息性手术、双膦酸盐类药物及止痛等综合治疗.骨痛治疗临床获益率为98.5%,影像学有效率为72.2%.中位生存期为13.9个月,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为34.9个月,肝癌骨转移为4.6个月.未合并其他部位或脏器转移者生存期长,中位生存期可达14.7个月,骨转移灶单发与多发者生存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应争取早期诊断,其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目标,以姑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

  • 乳腺癌广泛骨转移一例

    作者:程朋;魏东;张涛;孙伟张;陈滔

    患者女,55岁.腰背部疼痛4个月余,左乳腺癌术后7d,于2008年1月8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9月无明显原因出现腰背部疼痛,为持续性疼痛,2007年9月胸片未见异常,未行任何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于2007年11月6日腰椎x线显示,腰椎骨质疏松,腰2骨质增生.2007年11月29日胸椎MRI显示,胸椎广泛退行性改变,胸4椎体轻度压缩.遂在院外给予止痛、抗骨质疏松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

  • 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作者: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专家组

    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至少有65%~75%的患者发生骨转移[1].在死于前列腺癌的患者中,有85%~100%的患者存在骨转移[2].目前,国内虽无确切的资料,但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骨转移却较常见,发生率甚至高达85%.前列腺癌骨转移可导致患者发生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

1821 条记录 12/92 页 « 12...9101112131415...919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