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多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静脉输液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静脉用药是救治患者重要的途径之一.如何保护好静脉血管、保持通畅的静脉通路、保证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是我们临床护理人员的职责.2003年6月我科成功地救治了1例扩张性心肌病并发多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在为其治疗输液过程中发现输液针头保持在血管内,但输液局部出现皮下漏渗现象,现将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小儿输液过程中引起疼痛的分析与预防
静脉输液已成为小儿给药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儿科门诊患儿约70%~80%是通过输液给药,而住院则要占90%左右.由于小儿的血管细短、好动、不易固定等因素,造成反复多次的穿刺,加上输入刺激性药物,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炎,都可以给患儿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此,从1998年6月~2000年10月对我科92例患儿输液过程中出现局部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预防输液过程中疼痛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1例菌必治输液过程中静推心律平致皮肤坏死
2002年9月25日,我们遇到在静滴菌必治的过程中静推心律平致皮肤坏死1例,现报道如下.
-
截流卡代替水止在输液过程中的应用
一次性输液器是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使用的治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不便之外,经过不断摸索、探讨和实践,我们将输液器上的水止去掉,在莫斐滴管上段的输液管上加装一个截流卡,就能方便快捷地壶入药物和进行液体输入,现介绍如下.
-
不同温度液体输入对输液效果的影响
近几年来,在输液过程中,尤其是冬春季节,输液器莫非氏滴管下软管内,常缓慢有微小气泡产生,并以此引发护患纠纷.有报道,输液液体的温度过低,与病房的温度差太大是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1-3].输入低温的药液除易产生气泡外,还会使患者产生手臂冰凉、发麻、疼痛,周身寒冷等症状.输低温药液不好,但究竟输入液体温度是多少适宜呢?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
危重症病人的输液安全管理
针对危重症病人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药物、微量泵使用、管道维护、输液相关性感染、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以确保危重症病人的输液安全。
-
缓解浅静脉输液疼痛的护理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临床重要的给药途径.在输液过程中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如何避免或减轻疼痛,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一直是护理人员不断研究探索的课题.现将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缓解静脉输液疼痛方法介绍如下:
-
静脉输液发热原因分析与预防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现将静脉输液发热反应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1 原因分析1.1 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的质量大批量液体虽经过严格质量检查出厂,但仍有某些质量不过关的液体进入临床,如在运输过程中瓶子间的碰撞、挤压,造成裂痕和封口松动污染,引起发热反应.
-
实习护生使用一次性输液器不当因素分析
熟练使用一次性输液器[1]是实习护生实习阶段必须练就的基本操作技能.大多数实习护生实习结束,在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排气时常发生输液管内空气气泡排不尽、反复放液排气、穿刺静脉时看不见硅胶管内回血等问题,从而影响输液过程的正常进行,致使工作效率降低,药物有效治疗剂量的丢失,影响药物对疾病的疗效,严重者延误抢救时机,故规范操作十分重要.现将输液器的使用方法总结如下,供实习护生学习参考.
-
舒适护理模式在输液治疗中的应用
输液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途径,是反映医院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并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更高的要求有重要意义.如何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降低身心不适、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已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普遍关注.更新护理摸式,应用整体化、细致化、程序化的护理模式在预防输液不良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
环丙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输完环丙沙星药液后接输头孢哌酮钠配制的药液时,输液器茂菲滴管中出现乳白色混浊,摇动后不消失,且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沉积在输液管中,导致输液器下端的过滤器阻塞,液体滴注不畅.当输完环丙沙星药液后,先输入少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再接输头孢哌酮钠配制的药液,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环丙沙星与头孢哌酮钠存在配伍禁忌.
-
一次性输液器佳排气方法及输液过程中气泡的处理方法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由于排气不彻底、更换液体不及时等原因,致使莫菲滴管下方进入不等量空气,若不及时排出,会造成空气栓塞.如何有效排出输液器管中的空气,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是近年来护理同行们一直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现总结报告如下:
-
浅谈周围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是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术,针对各种不同患者的不同血管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穿刺手法使成功率达到一个高水平.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
暗示性心理护理减轻输液患者的心理性疼痛
心理性疼痛是指患者在短期内出现个性改变,继而不适的疼痛,并伴有紧张情绪.在输液过程中,少数患者因各种心理因素并在无输液故障、静滴非刺激性和非高渗性液体及输液滴数适当时出现的疼痛反应,即为心理性疼痛.
-
输液反应致高热惊厥并消化道出血1例
1 病例简介患儿,女,5岁.因输液后高热惊厥由社区医院转入我院.患儿于2天前因咳嗽、发热38.5℃就诊于社区医院.予口服小儿速效伤风感冒颗粒剂和依托红霉素0.25g,3次/d.治疗2日不见好转,仍发热,后予赖氨匹林0.35g肌注,青霉素320万U+0.9%氯化钠静滴.输液前体温38℃,输液过程中突然高热(42℃)、寒战,抽搐不止.社区医院给予肌注地塞米松、异丙嗪、水合氯醛灌肠并针刺人中穴,缓解后转到我院.
-
输液泵维持输液单的设计与应用
静脉维持输液在内科是一种常见的输液方式,即24 h不间断地持续静脉输入一种药物,直至患者病情平稳或更换其他药物.在输液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输液速度.
-
介绍一种防液体残留及血液返流式输液器
目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①在输液终末时,输液管腔内甚至莫菲氏滴管腔内常有液体残留现象,其原因可能与患者静脉压的个体差异、药液的质量或比重、输液管腔的大小、液体的粘稠度等有关,尤其是一些对治疗剂量有严格要求的药液和一些贵重液体(如进口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脑活素等)的残留,不但会影响疗效,还会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为克服这个缺点,医护人员常常是加开一瓶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不但造成新的浪费,而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②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如:上卫生间、野外救护及长途转送患者等),一旦输液瓶悬吊位置过低,血液常常会返流到输液管甚至莫菲氏滴管腔内, 若不及时处理,常常导致输液管堵塞.③在动脉加压输液(如:脑梗塞的颈动脉溶栓治疗、股动脉加压输注抢救等)的操作过程或输液过程中,常会出现血液返流现象.为此我们自制了一种防液体残留及血液返流式输液器,经试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对应用连接管输出液体浓度变化的观察
随着静脉输液针的更新,导管材料的发展以及穿刺部位的增多,使静脉输液治疗有了新的发展.[1,2]但在一些医院临床实际工作中,通过连接管连接2个或多个挂瓶进行静脉输液,仍是经常采用的方法.采取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忽略了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实际输入静脉中的药物浓度的变化.本文通过体外试验,观察液体浓度在滴流过程中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
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
目前,套管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套管针进行穿刺后,将针芯取出,只保留其外套管在血管中,由于外套管所使用的材料具有柔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性小等特征,故可较长期在血管中留置.套管针的使用,使病人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且能够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并减少了普通头皮针反复多次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对浅表静脉的损伤.在使用套管针的护理中,其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留置时间过长,可使病人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留置时间过短,则增加了病人的花费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按BD公司的建议套管针留置时间为3~5天,而根据国外病人的研究资料得出的留置时间与我国护士凭经验确定的留置时间相差很大,因此,作者试图通过临床观察与研究确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切实可行的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既保证病人的舒适与安全,又能充分发挥套管针的优点.
-
SARS病区静脉输液方法的改进
1 SARS病房静脉输液的方法在SARS病房静脉输液有三个重要环节需要把握,以保证输液过程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