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IMV加PSV/PSV切换结合高碳酸血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海;黄秀琴;赵仁国;何国兴;慈晓;张鸣华

    目的 探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两种模式切换结合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研究组(A组)予小潮气量(7ml/kg)机械通气并实施PHC技术,对照组(B组)予常规潮气量(12ml/kg)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动脉血气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和气胸例数.结果 治疗后2h、24h A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低于B组(p<0.01);机械通气2h、24h A组pH、PaO2值上升,PaCO2值下降的速度滞后于B组,但与机械通气前比较,p<0.05或p<0.01;A、B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2±3.2)d和(15.6±10.6)d,p<0.01;住院时间为(10.2±3.2)d和(18.6±10.4)d,p<0.0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和8例(p=0.022);气胸0例和4例(p=0.049).结论 SIMV+PSV/PSV切换联合PHC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机械通气的VAP发生率和气压伤风险.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作者:张芬花

    本文总结了22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康复期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阮水龙;肖琴峰

    目的 探讨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行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治疗方法,对照组只应用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戒烟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 干预组在治疗2、4及6个月时的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6个月,干预组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症状缓解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治疗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戒烟率,降低不良反应,改善肺功能.

  • 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

    作者:吴洪杰;洪芳芳;徐世文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根据投硬币法将62例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后,两组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流量(PEF)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高(均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血气指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pH值血气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效果良好.

  • 肺泡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分析

    作者:文永康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全部使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随机分为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纤支镜组(治疗组)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灌洗后临床疗效、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有效病例37例,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中有效病例29例,有效率67.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

    作者:杨园

    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在并发肺部感染后能使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高.我院2005年6月到2006年5月收治的216例60岁以上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其中死亡19例,死亡率为8.7%.为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我们由2006年6月到2007年5月期间加强了急性期针对性护理和缓解期健康指导,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就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沙丁胺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时肺萎陷的影响

    作者:周其富;蒋宗明;王海勇

    目的:麻醉诱导前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观察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萎陷的影响.方法: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拟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万托林200 μg(2揿)后面罩吸氧;对照组:单纯面罩吸氧,3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单肺通气开始后10和20 min的时间点用口头量表评价肺萎陷的程度.记录基础、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以及单肺通气后的30 min内每10min的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肺萎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0 min及20 min的PaCO2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 or 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早期肺萎陷的过程,改善单肺通气时的手术条件.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王海斌;刘宇智;金宁;张继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撤机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78例AECOPD病人的病情资料,根据病人撤机成功与否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年龄、COPD病程、有创通气时间、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入住ICU时间、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与撤机失败的关系.结果:78例病人中有53例(67.95%)撤机成功,25例(32.05%)撤机失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和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是AECOPD病人有创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因素作用导致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其中年龄较大、有创通气时间较长、血清白蛋白较低、合并有高血压或糖尿病,都是AECOPD病人有创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

  •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炳源

    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是因严重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性疾病,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1].以往治疗多以低流量氧吸人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预后较差.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通气方法,治疗呼吸衰竭已取得较好效果.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2].为进一步探讨NPPV在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笔者观察了低流量氧吸入与NPPV治疗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49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振萍;徐伟刚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于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并发消化道出血的49例(出血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无消化道出血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9例(非出血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血气变化情况及肺性脑病发病情况等.结果 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动脉血气PH≤7.20及肺性脑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的病死率(14.3%)明显低于未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病死率(53.6%)(P<0.05).结论 严重酸中毒和肺性脑病可导致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无创面罩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 以肺部损害为首发的结缔组织病22例误诊分析

    作者:刘群;庄其宏;杨坤旺;瞿跃进

    结缔组织病包括许多种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及血管炎等,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种类型的结缔组织所致的肺、胸膜损害比率及轻重不一.以肺、胸膜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极易被误诊为肺部感染、肺结核、阻塞性肺疾病、结核性胸膜炎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等,这类病人若能结合特异性免疫学检查,则多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本文对我院1996年1月~2008年6月误诊的22例结缔组织病肺损害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志为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和(思力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方法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吸入噻托溴铵联合信必可都保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吸入,1日1次,信必可都保每吸160μg/4.5μg,每次1吸,1日2次;对照组单用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80例患者完成实验,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和思力华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效果优于单用信必可都保。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Ⅰ浓度的变化

    作者:郭敏;赵勇;王波太;张海琼;祝中荣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同阶段及治疗前后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hs-cTn I)浓度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将120例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右心功能不全分期分组:即阶段A(Ⅰ组,n=58)、阶段B(Ⅱ组,n=32)、阶段C(Ⅲ组,n=16)、阶段D(Ⅳ组,n=14).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hs-cTn I浓度、Pa02和PaC02.结果 Ⅰ、Ⅱ组治疗前后血清hs-cTn I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hs-cTnI浓度:Ⅲ组、Ⅳ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Ⅳ组高于Ⅲ组(P<0.01),Ⅲ、Ⅳ组高于Ⅰ、Ⅱ组(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hs-cTnI浓度与Pa02值呈负相关(r=-0.326,P<0.01).结论 血清hs-cTnI浓度可以反映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且与缺氧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右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治疗效果的指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夏莺;王爱平;李侠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正常要素饮食,并给予白蛋白、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正常要素饮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人体测量值增加(P<0.05)、呼吸肌功能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P均<0.05)、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PaO2升高(P<0.05),PaCO2降低(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血清白蛋白,明显改善人体测量值、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方水香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和家属及健康照顾者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QOL测评表结果及患者肺功能情况影响观察

    作者:蓝玉梅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我院治疗的6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或其监护人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试验组除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外,还根据患者的不同患病情况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和生存质量(QOL量表)评分并比较。结果试验组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程度较大,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且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呼吸功能的研究

    作者:杨继兵;谢东宇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中医证型呼吸肌力及呼吸驱动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和镇江市中医院2002年4月~2007年4月间因COPD住院的患者,将COPD病人辨证分为痰热郁肺型、肺肾阴虚型和肺脾气虚型.采用日本产RM-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力及呼吸驱动.结果:COPD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其表现为FVC,FEV1.0,FEV1.0/FVC,MVV明显下降,而肺脾气虚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COPD患者肺脾气虚患者比肺肾阴虚患者和痰热郁肺患者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更为严重.

  • 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观察

    作者:孙华启;徐莉娜;王艳娟

    目的 探讨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可比特(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沐舒坦30mg联合普米克令舒1mg、可比特2.5ml,生理盐水5ml稀释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日2次,对照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加普米克令舒1mg、可比特2.5ml,生理盐水5ml稀释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两组治疗后对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及动脉血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实验室检查,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有显著疗效,且方便、简单、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 补肺益肾颗粒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素云;周庆伟;吴纪珍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颗粒对COPD缓解期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服用补肺益肾颗粒,对照组31例服用安慰剂(由山楂和麦芽组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大呼吸中期流量(MMEF)和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均明显升高(P<0.05,P<0.01), CD+3、 CD+4、 CD+4/CD+8明显升高(P<0.01), CD+8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肺益肾颗粒能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32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罗志远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为强制指令容量控制通气(IPPV)或同步间歇指令和压力支持(SIMV+PSV)模式,根据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调节参数,同时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强化生命体征监护,做好心理及各项基础护理,观察通气前后患者血气变化.结果:32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7例症状明显改善,顺利脱机.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系统的护理是顺利进行有效通气的重要保证.

287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