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狼疮肾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APKERK1/2信号通路活化的观察

    作者:张涤华;李幼姬;王俭勤;黄凌虹;梁柳琴;叶任高;余学清

    目的目的观察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MAPKERK1/2)细胞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状态,探讨MAPKERK1/2通路在LN患者免疫异常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26例LN患者和2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入研究,取外周血分离PBMC进行体外培养,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BMC MAPKERK1/2蛋白磷酸化活化水平,比较LN与正常对照PBMC MAPKERK1/2活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APKERK1/2活化水平与临床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结果 LN患者PBMC中MAPKERK1/2信号通路呈高度活化状态,与正常健康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MAPKERK1/2蛋白磷酸化活化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LEDAI)、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并与临床狼疮疾病活动密切相关.

  • 体外诱导人脐血单个核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分化

    作者:孙艳;迟宝荣;段芳龄

    目的: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能否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方法:采集正常产妇脐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MN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分别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HGF+FGF4、无生长因子4种处理因素进行诱导培养,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的第7、14、21、28天采用RT-PCR检测AFP、白蛋白及C-met、F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细胞抗原和CK18的表达,PAS法进行糖原染色.结果:诱导前检测到C-met、FGFR2 mRNA的表达,诱导后第7和21天分别检测出AFP和白蛋白mRNA的表达,第28天检测出CK18、肝细胞抗原的表达及糖原染色阳性细胞,无生长因子诱导组未检测到肝系细胞标志.HGF+FGF4诱导组肝系细胞标志阳性率均高于单独生长因子诱导组(P<0.05).结论:HGF、FGF4均能在体外诱导人脐血MNC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且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联合作用.

  •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 mRNA表达

    作者:毛建华;张灵;计国义;潘玉琢;高洪文;王伟华;孔祥波;赵丹;李扬;赵雪俭

    目的: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及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mRN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9例前列腺癌患者,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取5 mL静脉血,肝素抗凝,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T-PCR检测PSA mRNA表达.结果:①39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 mRNA表达阳性检出率66.7%(26/39),其中血清PSA>20.0μg·L-1者23例,PSA mRNA表达阳性检出率87.9%(20/23);血清PSA≤20.0μg·L-1者16例,PSA mRNA表达阳性检出率37.5%(6/16).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②16例血清PSA≤20.0μg·L-1的前列腺癌患者PSA mRNA阳性表达的Gleason评分为:1~4分0/3,5~7分1/8,8~10分5/5,6例阳性者均为中、低分化癌.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mRNA的检测在血清PSA>20.0μg·L-1的前列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血清PSA≤20.0μg·L-1的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A mRNA的检测可以预示微转移的发生.

  • 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液成分采集和置换治疗时的护理

    作者:刘兴玲;吴远军;秦巧玲;周元婷

    目的探讨血液成分采集和置换治疗患者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例患者共进行11次血液单采及置换治疗时,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检查及其他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管理好液体、保护好血管通路.结果 6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正确的围血细胞分离术期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采集产品的质量及治疗效果.

  • 儿童周围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在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储德勇

    目的:寻求一种利用周围血来检测微量的白血病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TRAP-ELISA法检测周围血单个核细胞(MNC)端粒酶活性.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组周围血MNC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92.11%,正常对照组为2.63%.结论:TRAP-ELISA法检测周围血MNC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LL一种简单、敏感的方法.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κb信号通路及血清SOD、AOPP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懋;杨林;张红;李建军;杨静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FR对创伤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s/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及血清中SOD、AOP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创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LFR.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液体复苏相关指标、TLRs/NF-κb信号通路表达及血清SOD、AOP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6%),死亡率(14.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P<0.05);复苏30 min、复苏60min,观察组PaO2、血氧饱和度、血清SO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血乳酸、AOPP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2、TLR9、NF-κb mNR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LFR对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积极液体复苏,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S/NF-κb信号表达,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AOPP水平有关.

  • 两种不同密度分离液分离的脐血CD34+、CD34-细胞造血活性比较

    作者:董玲凤;余瑾;赵艳;李自立;窦丹丹;胡亮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密度的ficoll-泛影葡胺分离造血干细胞群的效果,找出更适合分离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分离密度,为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集脐血6份,根据密度梯度离心法,用质量分数为(1.068±0.001)g/mL、(1.077±0.001) g/mL ficoll-泛影葡胺分离液等量分离同一份脐血,分别计数这两种分离液的单个核细胞获得率及细胞存活率,得到的单个核细胞再分别经免疫磁珠分选法获得高纯度的CD34+细胞及除去了CD34+的单个核细胞(CD34-depletedMNCs),统计分析这两种不同密度分离液获得的CD34+细胞、CD34-depletedMNCs在甲基纤维素中形成CFU-GM集落数.结果:①(1.068:±0.001) g/mL、(1.077±0.001) g/mL两种分离液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1.52± 1.0)× 106个/mL、(2.84+ 0.98)× 106个/mL,(P>0.05);经免疫磁珠纯化后的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MNCs)的比率分别是(1.26±0.47)%、(1.07±0.15)%,(P>0.05);②(1.068±0.001)g/mL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免疫磁珠纯化后1.5×103个CD34+细胞形成CFU-GM的集落(140.5±14.5)显著多于(1.077±0.001) g/mL的集落数(118.3±13.8)(P< 0.05);(1.068± 0.001) g/mL分离的5x 104个CD34-depletedMNCs形成的CFU-GM集落数(132.0± 5.1)也显著多于(1.077±0.001) g/mL的集落数(101.3±9.4),(P<0.05).结论:与1.077 g/mL Ficoll相比,1.068g/mL Ficoll-泛影葡胺分离液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中的CD34+、CD34-细胞造血活性更强,更适合用来分离脐血中造血干细胞群.

  • 帕金森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作者:区健刚;梁清华;曾年菊;熊新贵;陈疆;刘爱平;张雨星;萧梅芳

    目的:通过研究帕金森病和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蛋白质组差异,初步探讨外周免疫系统与帕金森病的病理联系.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帕金森病和正常单个核细胞总蛋白质,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 2-DE软件分析,对部分差异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其胶内酶解后的肽质指纹图谱,用Mascot查询系统查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较好的双向电泳考染图谱,对其中的21个差异蛋白质点分别进行肽质指纹分析,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为一些与蛋白降解、抗氧化应激、信号转导、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调控等有关的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帕金森病PBMC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提示帕金森病和正常的PBMC的蛋白质表达具有差异.

  • 心肌梗死单个核细胞移植心肌运动的组织多普勒观察

    作者:董永强;易定华;姚志勇;张军

    目的观察新生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心肌内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心肌运动的影响.方法新生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分离纯化后直接注射进入成年犬前壁心梗区域,对照组注射无血清培养基.分别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2.5 MHz)分别检查术前、术后2 d、术后30 d心脏左室各部位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射血分数、心输出量的变化.结果术后2 d两组均出现左室缺血区心肌运动速度下降,前壁增厚率下降.左室其余各壁(室间隔除外)代偿性运动增强,二尖瓣侧壁运动显示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降低无明显差别.心输出量、射血分数降低.术后30 d,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得以较好保持,左室运动改善,两组相比差别显著.结论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有效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心肌运动,有效维持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 高通量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146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智鑫;茅尧生;孟东亮

    目的 前瞻性观察高通量连续性血液滤过(HVHF)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NA-146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30例,分为HVHF组及对照组.①在两组治疗过程的0、6、12、24、48 h时相点,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146a表达量的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体外培养,以LPS刺激,在4、8、12、24、48 h时相点检测单个核细胞中miRNA-146a表达量的变化;ELISA法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6、IL-10水平.结果 ①两组患者miRNA-146a表达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调,但HVHF组较对照组下调明显(P<0.05);②HVHF组孵育的细胞在LPS刺激下各个时相TNF-α、IL-6的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VHF组TNF-α、IL-6在12 h分泌达高峰,对照组在8 h即达高峰;两组细胞IL-10分泌水平均持续升高,两组间各时相点IL-10分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VHF组孵育的细胞在LPS刺激下miRNA-146a表达量较孵育前有所升高,在12 h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在4、8 h时miRNA-146a表达都处于高水平状态,明显高于同时相的HVHF组(P<0.05).结论 HVHF通过大量清除脓毒症患者血循环中的炎症因子及促炎介质,从而下调部分miRNA-146a的表达水平,减轻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免疫抑制状态,使部分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可能是HVHF参与机体免疫内稳状态重建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核因子-κB在大鼠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

    作者:杨光田;王进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大鼠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于LPS注射后1、2、4、6 h取血,运用ELISA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NF-κB活性、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并观测平均动脉压(MAP)、肺脏和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LPS注射后,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2 h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浓度于LPS注射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MAP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各时间点增多显著低于对照组.内毒素休克大鼠的病理结果显示,肺泡出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NF-κB可通过上调NTF-α及IL-6的表达,在内毒素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B-NH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CD40L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爱春;任宏伟;鄂明艳;王燕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C)表面CD40、 CD40 L的表达情况及变化规律,分析CD40、CD40 L表达与淋巴瘤发病、侵袭性及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集20例初诊B-NHL伴有骨髓侵犯的患者(实验组)的骨髓标本及1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直接荧光抗体标记,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40、CD40 L的表达情况。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 B-NHL中CD40阳性率(45.78±3.8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99±2.20)%,P<0.01;B-NHL中CD40L阳性率(3.44±0.8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64±1.03)%,P<0.01;(2) B -NHL 伴有骨髓侵犯的患者CD40、CD40L阳性率与病理类型、LDH值、全身症状呈显著相关,P<0.05;(3) B-NHL伴有骨髓侵犯的患者中CD40与CD40L表达呈负相关,r =-0.47,P<0.05。结论(1) CD40、CD40L阳性率与病理类型、LDH值、全身症状密切相关,其可能与B-NHL的侵袭性及预后有关;(2) B-NHL患者中CD40表达的增高、CD40L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之一;(3) B-NHL患者中CD40L表达的减少可能与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有关。

  • 应用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增殖诱导新型CIK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鲁祥石;宋传健;崔静;秦莉;梅芬;张艳桥;赵娟;吕慧敏;张本宁

    目的:应用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诱导产生新型(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 ,CIK)细胞的可能性,为乳腺癌患者应用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诱导增殖,并应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CD3、CD16和CD56,应用51Cr release assay 及MTT方法测定其对MCF7及BT20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能力。应用ELISA试验方法对诱导得到的新型CIK细胞的培养上清液进行解析。结果经过体外18天培养,平均得到8.2×108个以上纯度为95.2%~98.1%的CD16+、CD56+和CD16+CD56+阳性高纯度NK细胞的新型CIK细胞,且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BT20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应用晚期乳腺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选择性扩增诱导高纯度NK细胞的新型CIK细胞,且证明其对MCF7及BT20乳腺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应用自体高纯度NK细胞的新型CIK细胞为基础的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乳腺癌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 对"氢氟酸烧伤中毒对兔细胞凋亡及胞浆钙变化的实验研究"一文的商榷

    作者:俞绍武

    该文登在《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第21卷第3期120页上.报道了氢氟酸染毒动物兔前后体内单个核细胞Ca++离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其单个核细胞凋亡百分率高出染毒前单个核细胞凋亡的百分率(P<0.001),作出氢氟酸致毒Ca++离子不是造成兔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原因.何种原因作者未作进一步的探讨.然而文中的数据其统计学处理上值得商榷.

  •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联合益气活血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23例

    作者:杨博华;秦建辉;朱龄群;陈蕾;路红;刘凤桐;李友山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与中药合用对下肢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对象为23例严重下肢缺血患者.术前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使患者骨髓处于增生活跃状态,抽取骨髓液后分离单个核细胞,细胞总量达到1×109以上.移植采用缺血肢体多点注射.移植后1 d起服益气活血中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肢体疼痛、冷感评分、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以及溃疡创面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肢疼痛及冷感评分逐渐降低,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I在治疗后逐渐升高,治疗后1个月平均升高了0.15.而足部溃疡面积改善不明显.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结合中药治疗可以迅速改善下肢缺血患者的疼痛及冷感,能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 雷藤舒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作者:连艳玲;何东仪;聂红;冯伟;左建平

    探讨(5R)-5-羟基雷公藤内酯醇(雷藤舒)体外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免疫调节机制.①CCK-8法检测24 h、48h、72 h等3个时间段不同浓度雷藤舒对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毒性的影响;②通过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人实验,研究雷藤舒对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中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③流式细胞术检测雷藤舒对RA患者外周血和滑液中Th1细胞、Th17细胞增殖的影响;④ELISA法检测雷藤舒对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中单个核细胞分泌IFN-γ、TNF-α、IL-17的影响;⑤MTT法研究雷藤舒对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增殖的影响.结果①雷藤舒≤100 nmol/L时在3个时间段(24 h、48h、72 h)对L929无细胞毒性(P>0.05);②雷藤舒抑制RA患者外周血和滑液中单个核细胞增殖(P<0.05);③雷藤舒抑制Th1(P<0.05)细胞增殖,对Th17细胞增殖有抑制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雷藤舒抑制RA患者外周血和滑液中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IFN-γ、IL-17水平;⑤雷藤舒抑制RA患者FLS增殖(P<0.05).雷藤舒对L929细胞无毒性,通过抑制RA患者单个核细胞、Th1、Th17增殖、抑制外周血和滑液中PBMC和SFMC分泌TNF-α、IFN-γ、IL-17,抑制FLS增殖,进而调节RA免疫反应.

  • 新生儿和成人PBMC中IL-4基因表达和NF-AT活性的比较

    作者:蒋利萍;杨锡强;王莉佳;李成荣;吴仕孝

    通过比较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基因表达水平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活性,探讨新生儿IL-4基因表达水平低下的机制.用ELISA和RT-PCR法测IL-4及其mRNA水平;电泳迁移率转换试验(EMSA)测NF-AT活性.结果显示:抗CD3+PMA刺激后,CBMC培养上清液中IL-4水平较PBMC明显低下(P<0.01);CBMC产生的IL-4 mRNA较PBMC明显减少;CBMC核蛋白内几乎测不出NF-AT活性,而PBMC核蛋白内NF-AT活性较强.表明在转录水平上缺乏NF-AT调控可能使新生儿IL-4基因转录减少,从而导致新生儿IL-4基因表达水平低下.

  • PPD对人内皮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粘附的影响

    作者:叶峻杰;曾祥元;陈涛;李晓军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60kD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病原微生物同源性蛋白即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观察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粘附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测定人PBMC和EC的粘附率;采用McAb CD54和McAbIL-1β抑制试验,检测PPD对EC表达粘附分子的作用。结果显示,经PPD处理的EC对PBMC的粘附率增加,并有一定的时相关系,粘附分子ICAM-1在EC表面表达增加:McAbCD54可以降低PPD的EC和PBMC的粘附率,而McAbIL-1β对粘附率没有影响。PPD可以直接刺激EC表达粘附分子CID54,进一步参与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

  • 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检测及意义

    作者:焦志军;王文红;顾红兵

    目的 探讨共刺激分子在哮喘发病免疫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8例哮喘患者和15名对照者,采用三色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T细胞各亚群所占比例及B细胞、单核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差异未见显著性,但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和CD8阳性T细胞表达的CD28及CTLA-4分子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哮喘组单核细胞(CD14阳性)CD80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B细胞(CD19阳性)表面表达的CD8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体内存在的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可能与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共刺激信号的异常有关.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单个核细胞 Fas 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洪正;王玉亮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 Fas 介导的腹腔液单个核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55例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以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离腹腔液单个核细胞,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 Fas mRNA 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 Fas 表达细胞百分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腹腔液单个核细胞 Fas mRNA 及 Fas 表达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Fas mRNA 及 Fas 表达细胞百分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Ⅰ~Ⅱ期与Ⅲ~Ⅳ期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单个核细胞 Fas 表达异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464 条记录 10/24 页 « 12...78910111213...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