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平胃散对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动力学影响

    作者:袁宝瑞

    目的:分析平胃散口服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经随机抽样,采用X2检验统计学处理,比较用药前后胃电图频率及幅值变化.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6.7%,治愈率86.7%,较治疗前胃电节律明显改善,其胃电参数频率及幅值提高(P<0.01).结论:平胃散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缓解消化道症状,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肝硬化患者胃电图的变化及胃电起搏对其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旭霞;王景杰;赵曙光;秦明;杨琦;雷巧玲;张少玲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的胃电图变化及胃电起搏对肝硬化胃动力紊乱治疗的有效性.方法50例肝硬化胃动力紊乱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0例行胃肠起搏治疗,2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查和症状评估.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4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电图餐前、餐后平均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趋向正常;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肝硬化患者胃蠕动和胃排空功能下降;胃肠起搏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胃电生理的频率.

  • 糖尿病胃轻瘫中医证型与胃动力改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孙维峰;孙桂华;毛婷丽;董哲;徐伟;王小春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GP)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MOT)及体表胃电图(EGG)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8例3种不同中医证型的DGP患者进行血浆MOT及体表EGG检测,并与正常人20例进行对照.结果:DGP 3种中医证型患者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肝胃不和组高,胃阴不足组次之,其次是脾胃虚弱组;DGP 3种中医证型的EGG餐前、餐后主频率及主功率、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以胃动过缓百分比明显增加、正常节律百分比减少为其特征.结论:DGP的中医证型不同,血浆MOT含量及胃电参数不一,胃肠动力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MOT及胃电参数可作为DG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对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 针刺合美沙酮对20例海洛因戒断综合征胃电图影响

    作者:刘辉;陈向明;谷雨;张道芹;宋小鸽;许冠荪

    针刺合美沙酮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已取得较好疗效,尤其是改善消化系统症状比较明显.在40例接受治疗的海洛因戒断者中,我们选择了其中20例在治疗前后进行胃电图检测的病例,观察该疗法对胃电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胃电起搏治疗胃动力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郑雄;李健;王秀玲;陈秋夏

    目的:通过观察胃动力障碍患者胃电起搏治疗前后症状及胃电节律变化情况,以评估胃电起搏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胃动力障碍患者行胃电起搏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估及胃电图测定.结果:13例胃动力障碍患者有明显的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经胃电起搏治疗后症状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0.05%;治疗前后餐前正常慢波节律分别为(41.9±16.9)%和(46.9±21.6)%(P>0.05),治疗前后餐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分别为(57.5±28.6)%和(78.7±16.6)%(P<0.05).结论:胃电起搏治疗短期内能改善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症状和胃电节律紊乱.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肝硬化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伟宁;刘丽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胃电图变化及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功能紊乱的有效性.方法 95例患者按照肝功能分级分为2组,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前后对比,进行胃电图检查及症状分析.结果 治疗后胃电图峰值幅度、胃电主频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肝硬化患者胃蠕动和胃排空能力下降,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能改善其胃电生理和临床症状.

  • 慢性胃炎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前后胃排空、胃电图、症状评分的变化

    作者:潘彤彤;徐彰;张凤飞

    幽门螺杆菌(HP)是胃十二指肠疾病主要致病因子,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功能的关系已较多报道,但其对慢性胃炎患者胃动力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慢性胃炎患儿HP根除前后胃排空、胃电图、症状评分的变化,进行了这一方面的研究.

  • 参芪建中散治疗上腹痛综合征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李晟;林振文;程珠琴;陈曦

    目的:观察参芪建中散治疗上腹痛综合征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前瞻性入选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55例功能性胃肠病上腹痛综合征脾胃虚寒证的患者,分组采用参芪建中散(研究组)、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单药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腹痛发作频率、胃电图异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25例、对照组30例均完成了治疗6个月的随访评估,无脱漏。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腹痛发作频率均无较治疗前加重情况;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上腹痛发作频率和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例(4.0%)出现轻微不良反应(1例口干、嗜睡);对照组2例(6.7%)出现轻微不良反应(1例出现恶心感,1例出现食欲不振)。两组患者治疗后无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参芪建中散温中健脾,通过调节胃电节律和功率,增加胃动力,可改善上腹痛综合征患者的上腹痛、腹胀、嗳气等主要症状。

  • 针刺胃经下肢段及非经非穴点对胃电的影响

    作者:陈凌;姚志芳

    目的 探讨足阳明胃经对胃功能调控的相对特异性.方法 静脉持续输入盐酸山莨菪碱制作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的异常状态背景,针刺胃经穴位足三里、粱丘以及穴位旁开1.5 cm的非经非穴点,比较足三里、梁丘及其穴位旁开对照点对胃电节律的调整作用.结果 足三里、粱丘及其穴位旁开对照点均能对抗盐酸山莨菪碱引起的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足三里、梁丘穴较其旁开对照点对胃电节律的调整作用好.结论 足阳明胃经下肢段时胃功能调控具有相对特异性.

  • 针刺效应与脏腑功能失调程度的关系

    作者:陈凌;黄晓卿;姚志芳;张炜;吴宝华

    探讨在相同的针刺刺激条件情况下,针刺效应与机体状态的关系.通过匀速持续静脉给予2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山莨菪碱,制作2种胃电异常背景,观察比较针刺足三里对2种程度不同的异常胃电状态的调节.结果:在2种胃电异常背景下,对足三里穴位施以同样的针刺刺激,针刺的效应有所不同.说明针刺效应与机体异常状态的程度有关.

  • 壮医药竹罐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作者:张云波;邹献章;黄晓颖

    目的:观察壮医药竹罐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三组,观察组(药竹罐组)50例予壮医药竹罐疗法治疗,对照组A组(西药组)50例予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对照B组(针刺组)予针刺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的症状积分及胃电图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症状积分、SF-36(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其他组(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治疗后4周上述指标在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无明显反复(P>0.05),在对照B组明显反复(P>0.05),观察组近期和远期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的总有效率(P<0.05,P<0.01),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壮医药竹罐疗法可明显改善FD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指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

  • 内关穴促胃电规整性实验研究

    作者:陈日新;陈凌;徐放明

    以正常频段能量比为指标,进一步研究内关穴促胃电规整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内关穴对胃电节律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肌电活动的研究

    作者:康文全;赵成忠;付剑云;刘伟茹;蔡娟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肌电活动并探讨其在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的差异.方法健康对照组15例,FD64例,按罗马Ⅱ分型标准,溃疡样FD30例,运动障碍样FD34例.应用体表胃电图(EGG)记录胃肌电活动,餐前和标准餐后各30分钟,应用频谱分析法分析并比较正常受试者与FD及其不同亚型的EGG参数.以餐前或餐后正常胃慢波百分比<70%为异常EGG.结果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异常EGG分别为73.33%和67.64%,显著高于正常组的6.67%(P<0.005).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功率比<1者分别为46.67%和47.06%,显著大于正常组(0%,P<0.005).二型FD正常胃慢波明显小于正常组,但胃动过缓显著大于正常组(P<0.05).除餐前DPIC运动障碍样FD(78.91%)明显大于溃疡样FD外(46.27%,P<0.05),其余各EGG参数二型FD之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FD病人的EGG异常;EGG可作为FD的筛选检查;溃疡样FD和运动障碍样FD胃电活动无明显差异.

  • 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胃电图研究

    作者:朱崟;石路;姚敬;张正筠;李洋洋;杨俊

    目的:探讨胃电图在远端胃切除术后预测胃瘫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47例远端胃切除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胃瘫分为胃瘫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2 h、96 h、120 h体表胃电图的差异.同时对47例患者进行上腹部临床症状分度评分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瘫组术后各阶段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均有升高趋势,手术前后各阶段胃电振幅均值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胃瘫组在术后72 h的恶心、呕吐和反酸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胃瘫组术前血红蛋白和总胆红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术后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电图参数结合上腹部临床症状分度评分和生化指标对腹部术后发生胃瘫可能性有一定参考.

  • 口周皮炎与脾胃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冯西恩;厉建仁;王福胜;徐汉卿

    口周皮炎是发生在口周围的炎症性皮肤病,我们于1999年4月~2002年4月,对经我院门诊确诊的113例口周皮炎患者做了胃电图、胃镜及血清五种微量元素测定,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8例

    作者:孙公武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系指不能以器质性疾病解释而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和食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恶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高,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0%~30%,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笔者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临床经验,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8例,总结报道如下.

  • 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

    作者:杨杰;潘晨;黄慧妍;杨慧;张永宏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前后胃电节律的变化.方法 胃镜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7例,健康志愿者20例被纳入研究.患者给予相同口服药物治疗7d,并在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14天分别行胃电图检查1次,健康志愿者则予胃电图检查1次.治疗前,所有患者按照症状程度差异分为轻、中、重3组,治疗后分为无症状、轻、中、重4组.比较健康志愿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胃电图参数改变.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治疗前、后BRG胃电过速增加、主功率增幅降低.治疗前后的BRG轻、中、重度间比较,其胃电过速、胃电过缓、主功率增幅均无差异.但治疗后无症状者与治疗后轻、中、重组之间比较,胃电过速降低、主功率增幅增加.结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存在异常胃电活动.胃电过速减低、主功率增幅增加可能与治疗后症状改善有关.

  • 胃镜与胃电图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毕淑英;徐华;张俊红;李晓梅

    目的 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及胃电图特点,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儿科收治29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胃镜及胃电图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特点及胃电图的变化.结果 胃镜检查显示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呈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以十二指肠降部病变为著,食管黏膜未见异常.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电图示餐前、餐后平均幅值(Vpp)增高,主频率降低,餐前正常慢波百分比减少.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及胃电图具有特征性变化,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兰索拉唑对糜烂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胃电节律影响

    作者:李彩丽;朱国军;刘岳;王斌;刘颖;孙泽群

    目的 研究糜烂性食管炎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电节律,以及兰索拉唑对其症状及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采取反流性疾病问卷分析20例糜烂性食管炎(EE组)及2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组)4周及8周兰索拉唑30 mg/d治疗前后的症状程度,并使用体外胃电图描述方法记录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胃电节律,以及EE组及NERD组患者4周及8周兰索拉唑30 mg/d治疗前后的胃电节律.结果 EE组和NERD组均存在胃电节律的异常,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EE组与NERD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兰索拉唑30 mg/d治疗后,EE组及NERD组RDQ评分均较前好转,并且治疗8周后的RDQ评分小于治疗4周时(P<0.05),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4周时EE组的餐前及餐后的正常慢波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NERD组治疗4周时正常慢波百分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当兰索拉唑30 mg/d疗程满8周时两组餐前、餐后的正常慢波百分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EE及NERD均存在胃电节律异常,兰索拉唑不仅能缓解EE及NERD的症状,也能使其胃电节律恢复正常.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体表胃电图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作者:余跃;候晓华;熊汉华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通过胃镜活检胃窦粘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检查以判定Hp感染状态,并对NUD患者空腹体表胃电图与Hp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评价.结果35例NUD患者Hp阳性(Hp+)24例、Hp阴性(Hp-)11例,Hp+NUD患者AP值明显高于Hp-NUD患者及健康人(胃体:269.61±81.11μv、148.10±61.32μv、156.75±71.73μv;胃窦:272.94±68.45μv、150.41±71.11μv、193.50±98.74μv,P<0.01);而FP值前者显著低于后两者(胃体:1.77±0.36cpm、2.80±0.77cpm、2.93±0.38cpm;胃窦:1.80±0.49cpm、2.85±0.63cpm、2.98±0.28cpm,P<0.01);正常慢波百分比值,前者也明显降低(胃体:41.07±12.67%、59.57±19.41%、68.49±1.95%;胃窦:31.84±15.67%、60.58±21.59%、19.19±4.34%,P<0.01);并且Hp+NU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发生率亦显著多于后两者(胃体:37.5%、18.2%、11.1%;胃窦:45.8%、18.2%、0,P<0.01).结论Hp+NU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发生率明显高于Hp-NUD患者及健康人,Hp感染可能导致正常慢波的紊乱.

294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