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利咽汤治疗咽喉炎

    作者:万杨

    笔者用自拟利咽汤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方药与用法基本方:金银花、菊花、青果、胖大海各10g,开水泡服,每天1剂,3天为1疗程,或作日常保健饮品。加减:伴咽喉红肿加板蓝根12g;咽喉干涩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各10g;咳嗽加桔梗10g。病案举例王某,女,23岁,1999年8月4日初诊。盛夏久居空调室不慎感冒发热,并见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舌红、苔黄,脉浮数。经服抗生素及含服喉片治疗3天不效,泡服上方加板蓝根、玄参各10g,3剂而愈。

  • 内外合治带状疱疹

    作者:孔文霞;雷胜琪;陈朝章

    笔者用中药外敷、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与治法 (1)外用药制剂:雄黄粉1 g,冰硼散2支.用适量奶液(化妆用品)调匀外涂,每天1次,随用随调,破溃处忌涂.(2)内服中药处方:连翘、地肤子、蒲公英、板蓝根各15 g,金银花、土茯苓、鱼腥草各12 g,焦荆芥穗、薄荷、天花粉、牡丹皮各10 g,黄连、甘草各6 g,龙胆草5 g.每天1剂,水煎服.

  • 马勃致过敏1例报告

    作者:丁烈扬;李兰铮

    王某,男,6岁,因咽痛、咳嗽2天来诊.予中药2剂,处方:桑叶、菊花各10 g,苦杏仁、桔梗各6 g,土牛膝、板蓝根各15 g,牛蒡子、前胡各8 g.二诊见患孩服上药后咳嗽减,但仍咽痛,守上方加马勃8 g,2剂.

  • 板蓝根抗流感病毒多靶点研究思路综述

    作者:李莉;杨子峰

    板蓝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许多文献报道板蓝根对流感、乙型肝炎、单纯疱疹、病毒性心肌炎、出血热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1].有关板蓝根功效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病毒、抗癌、抗细菌内毒素、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重药理属性,但其中以抗病毒受关注[2~3].为了进一步探索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笔者将板蓝根已证明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机制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板蓝根汤治疗扁平疣

    作者:于莎丽

    自1998~2005年,笔者应用自拟方板蓝根汤治疗扁平疣,获效甚佳,兹介绍如下.

  • 板蓝根汤治疗青年扁平疣

    作者:黄丽明

    自1995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方板蓝根汤治疗青年扁平疣,获效甚佳,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与用法板蓝根、木贼各15g,透骨草、香附各12g,赤小豆、磁石各30g,赤芍10g,红花、柴胡各8g,甘草6g.加水约250mL,浸泡20分钟,煎至80mL.头煎药汁内服;复煎取药汁乘热擦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15天为1疗程.

  • 板蓝根活性部位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作用研究

    作者:董伟;张军峰;何立巍;佟书娟;詹臻

    目的:探讨板蓝根活性部位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作用和对Hep-2、Hela、U937细胞表达干扰素(IFN)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Hep-2细胞中药物对HSV-1的抑制作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Hep-2、Hela、U937细胞各组IFN-α、IFN-β、IFN-γ的mRNA,ELISA检测各组FN-α、IFN-β、IFN-γ的表达.结果:MTR结果显示板蓝根活性部位为0.5 mg/mL时其8h预防治疗的病毒抑制率为13.96%.Hep-2、Hela、U937细胞药物组IFN-α、IFN-β、IFN-γ的mRNA较正常细胞组均有增高,且U937细胞的IFN-α、12 h的IFN-β mRNA显著升高(P<0.05).Hep-2细胞药物组24 h IFN-γ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板蓝根活性部位可能通过诱导细胞产生IFN发挥抗HSV-1作用.

  • 板蓝根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及抑菌活性相关分析

    作者:赵艳玲;曹琳;王伽伯;金城;肖小河

    研究了临床常用中药板蓝根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指纹图谱和抑菌活性,以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源样品的化学成分差异性,结合抑菌活性做相关分析,发现板蓝根正丁醇部位的抑菌活性有效成分.

  • RP-HPLC法测定丁香酸的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云海;郭咸希;吕正松;谢委

    目的:研究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成分丁香酸的体内单剂量静脉注射动力学及腹腔注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经兔耳静脉和腹腔注射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经耳缘静脉取血,用RP-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及腹腔注射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结果:静脉给药后,丁香酸在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腹腔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6.27%.结论:这一结果对板蓝根抗内毒素新药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有参考价值.

  • 板蓝根中1个新的生物碱苷

    作者:陈勇;潘以琳;陈建伟;李祥

    目的:研究板蓝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反相C18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MS、NMR、COSY及HMBC等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板蓝根水部位中分离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吡咯烷酮-N-亚甲基-β-D-阿拉伯糖苷(1)、2-氨基-4-喹啉羧酸(2)、水杨酸(3)、尿苷(4)、2,4(1H,3H)-喹唑二酮(5)、3-噻吩甲酸(6).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板蓝根、南板蓝根及大青叶中蛋白质组分分析

    作者:项雷文;高观祯;汪惠勤;陆华珍;饶平凡;周建武

    目的:对抗病毒中药板蓝根、南板蓝根及大青叶的蛋白质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凯氏定氮法对板蓝根、南板蓝根和大青叶的生药和相应的新鲜植物组织中的总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利用Lowry法,Bradford法对提取液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组分应用SDS-PAGE电泳进行分析.结果:三种药材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有一定差别,且同种药材的新鲜植物组织和生药蛋白质组分在含量和种类上有明显差别.结论:板蓝根、南板蓝根及大青叶的蛋白质组分差别明显.这三种中药的新鲜植物组织和生药蛋白质组分上的差异可能是由美拉德反应造成的.

  • 板蓝根和大青叶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作者:孙立新;宁黎丽;毕开顺;罗旭

    本文收集不同科属、不同产地的板蓝根样品27个、大青叶样品5个.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获得反映样品整体化学特征的数据,同时选择体外抑菌药理指标进行药理活性测定.用典型相关分析(CCOR)揭示了化学信息和药理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找与药理指标密切相关的化学成分,用ISODATA聚类分析技术将32个样品划分为5类.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评价板蓝根、大青叶的质量,结果良好,正确率为90.6%.

  •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工艺

    作者:年四辉;柳春燕;刘丽敏;杨丽芬

    目的:优化用超临界CO2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夹带剂浓度、夹带剂用量对板蓝根中(R,S)-告依春萃取质量的影响,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佳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50℃,时间2h,夹带剂乙醇浓度100%,夹带剂体积8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R,S)-告依春在提取物中的含量可达到38.63%.结论:该工艺简单、快速,可用于板蓝根中(R,S)-告依春的提取.

  • 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

    作者:赵艳玲;山丽梅;金城;周旭;肖小河

    目的:建立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中药板蓝根品质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和生物热动力学方法分析不同板蓝根的化学差异及作用于细菌、病毒和免疫细胞的生物热活性差异,比较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表达板蓝根品质的异同,并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建立品质评价数学模型.结果:板蓝根中有机酸、多糖含量与品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含量+化学指纹图谱的方法难以准确区分不同品质的板蓝根样品;而基于4个主要生物热活参数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较好的判断板蓝根的品质,误判率仅为1.39%.结论:本文建立的基于生物热活性表达的板蓝根品质评价模型较常规化学方法更准确、可靠.

  • 清上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曾颖;刘秋琼

    目的:建立与完善清上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清上颗粒剂组方中葛根、两面针、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颗粒剂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VpODSC18柱(4.6 mm ×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20∶80∶0.3),检测波长:328 nm,流速为1.2 ml/min,柱温45℃.结果:氯化两面针碱在此条件下能较好分离,且其浓度在5 μg/ml~2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0.22%.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蓝梅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

    目的:建立蓝梅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蓝梅颗粒剂中齐墩果酸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对方中岗梅根、板蓝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方法专属,阴性对照无干扰;熊果酸在1.056μg~3.696μg范围内,点样量与斑点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935.337+1025.735X,相关系数R=0.999,平均回收率为93.9%,RSD为2.0%.

  • 均匀设计优选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工艺

    作者:盛家荣;李欣;陈佳伟;欧阳逊

    目的:优选南板蓝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 50(g/ml),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3.26%.在此条件下,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12.76%.

  • 喉舒宁口服液的研制

    作者:余国禧;陈健岳;李慧超

    喉舒宁口服液是由岗梅、土牛膝、板蓝根、甘草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方中岗梅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散瘀止痛,土牛膝清热解毒、利咽喉,板蓝根清热凉血、抗病毒,甘草祛痰止咳,诸药合用,能抗病毒、抗菌消炎,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良药.

  • 基于微量元素的甘肃板蓝根特征性及产地鉴别研究

    作者:李成义;强正泽;王明伟;李硕

    目的:探索板蓝根中特征性微量元素及分析微量元素鉴别板蓝根产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AS法测定14个产地板蓝根中12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Co、Li、Cu、Fe、Na、Zn、Cr是14个产地板蓝根的特征性微量元素;依据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可将14个板蓝根产区分为民乐产区(Ⅰ类)、西峰产区(Ⅱ类)和定西产区(Ⅲ类)三大产区,产区分布地域性明显;Cd、Cu是Ⅰ类产区的特征性微量元素,Ca是Ⅱ类产区的特征性微量元素,Na是Ⅲ类产区的特征性微量元素.结论:不同产区板蓝根微量元素特征性较强,通过板蓝根中微量元素含量可对板蓝根产区进行归属和鉴别.

  • 板蓝根木皮比与药效及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鄢丹;韩玉梅;骆骄阳;闫琰;张萍;张少锋;肖小河

    目的:探索木皮比在板蓝根质量鉴定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法和化学特征谱法分别对不同木皮比的板蓝根及其木部和皮部的抗病毒活性与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木皮比与活性、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木皮比为1:2和1:1药材样品与其皮部样品活性相当,强于木部,药材、皮部和木部化学指纹图谱一致性、加合性较好;木皮比为2:1药材样品与其木部样品活性相当,皮部活性不明显,药材、皮部和木部化学指纹图谱一致性、加合性较差;木皮比为1:2和1:1药材样品活性强于木皮比为2:1药材样品,前二者与后者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小.结论:不同木皮比板蓝根药材质量存在差异,木皮比低于1:1的质量较优;木皮比这一简单直观的生物量参数可作为板蓝根质量鉴定的指标,也为其他根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663 条记录 26/34 页 « 12...23242526272829...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