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

    作者:李自康

    患者,女性,21岁.因咽痛、发热、皮疹伴全身酸痛2天入院.查体:T 38.8℃,P 110次/分,R 22次/分,BP17/9kPa.急性热病容,全身皮肤多处猩红热样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咽部充血,左侧扁桃体Ⅲ°肿大,无脓点.心肺腹未见异常.胸片未见异常.B超示脾稍大.血常规:WBC15.2×109/L,L0.13、N0.82,血沉:95mm/h,抗"O"<500,粘蛋白<10μg/ml,狼疮细胞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血培养:咽拭子培养、骨髓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骨髓涂片呈感染征象.

  • 胆汁中各主要有机成分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吴杰;周建莉;瞿新刚;和丽军;顾琳;杨海珉

    目的:进一步明确胆汁各主要有机成分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正常饲料、致石饲料饲养对照组和致石组豚鼠.在饲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动态观测豚鼠胆囊胆汁中总胆固醇、粘蛋白、总磷脂和总胆汁酸含量的变化,并在偏光显镜下观察各阶段成石情况.结果:对照组豚鼠胆囊胆汁中的总胆固醇、粘蛋白、总磷脂和总胆汁酸的含量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且胆汁中未见有形结石晶体出现;而致石组豚鼠胆囊胆汁中总胆固醇和粘蛋白含量逐渐升高,总磷脂和总胆汁酸含量却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饲养10 d后就有显著性差异(P<0.02,P总胆固醇<0.001,P粘蛋白<0.02),饲养25 d后就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且随着饲养天数的增加,致石组豚鼠胆汁中结晶物增多变大并终形成大量微结石晶体.结论:在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胆固醇起到了成核的作用,粘蛋白起到了促成核的作用,而磷脂和胆汁酸起到的则是抗成核作用.

  • 粘蛋白MUC2,MUC5AC-与卵巢转移性肿瘤

    作者:乌兰娜;高积勇

    在临床妇科恶性肿瘤中,转移性卵巢癌以难以治疗而著称.转移性卵巢癌不易早期发现,许多患者在初诊时病程已到晚期,手术难以达到根治,患者往往需要术后化疗控制病情,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抗药性更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来自胃、肠道的肿瘤是常见的卵巢转移瘤,约占全部卵巢转移性肿瘤的80%左右,卵巢以外的肿瘤转移到卵巢后,其外形往往同原发性卵巢肿瘤相同,因此转移性卵巢肿瘤的诊断率不高,国外报道约45%的结肠转移性卵巢肿瘤在临床被诊断为原发性卵巢肿瘤,因此对于各种卵巢肿瘤的诊断需要特别研究.另外,临床上原发性卵巢肿瘤和转移性卵巢肿瘤的治疗原则不同,因而对于来源于胃、肠道继发性的卵巢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找到原发病灶更可以肯定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其次,根据原发病灶定位,可与继发性病灶一起制定出一个较适当的治疗方案.根据一般的规律,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的组织类型是一致的,尽管分化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组织结构基本上相同.现今有许多方法可用于原发与胃、肠道转移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研究,如:大体与组织学分类,但有时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却不一定适用,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如:CEA,细胞角蛋白20、7等已应用于原发与肠道转移性卵巢癌的诊断之中.本文就粘蛋白MUC2、MUC5AC在卵巢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作较全面的综述.

  • 粘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化敏;焦宇飞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是女性常见病,可经增生、不典型增生,后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已报道粘蛋白在不同器官的肿瘤中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相关.粘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粘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做简要介绍.

  • 肢端持续性丘疹性粘蛋白沉积症1例

    作者:颉玉胜;彭学标;范文成;马爱红;宋维旭

    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双手背部、腕部及前臂散在分布白色丘疹5年.5年前无明显诱因右手背部及前臂出现数个粟粒大白色丘疹,无疼痛和瘙痒,皮疹缓慢增多,逐渐蔓延至双手背部、前臂.外院按"扁平疣"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否认甲状腺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颈部未触及肿大甲状腺,心肺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背部、腕部及双前臂散在分布数十个粟粒大白色或近肤色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具蜡样光泽,皮疹未见相互融合,右前臂、右手背皮疹较对侧稍密集.

  • 肠重复畸形并消化腺异位2例报告

    作者:段继盈;路树兴;韩?;李永福

    例1男,8岁.以腹痛2d之主诉入院.2d前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隐痛,1d前腹痛加剧,呈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吐后疼痛不减轻.查体:T37℃,P130次/min,腹稍膨隆,腹式呼吸减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低,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做常规检查WBC 75×106/L,粘蛋白定性阴性,实验室检查WBC 15.2×109/L,N 0.875,L0.125,RBC 3.38×1012/L,Hb 76g/L.入院诊断:①阑尾炎?②肠套叠?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混浊液体约500ml,吸净液体,见空肠距屈氏韧带120cm处有一与正常肠管并行的管状组织,长25cm,其壁厚,质硬,管腔与正常肠管不相通.其远端有一穿孔,直径1cm.行该段肠管切除,正常肠管端端吻合术.术后7d拆线,伤口Ⅰ期愈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肠重复畸形并异位胰腺组织.

  • 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作者:虞琳;潘建伟

    目的 研究麻杏石甘汤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细胞粘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将4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哮喘+布地奈德组(C组),哮喘+麻杏石甘汤组(D组).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IL-12、IL-13的浓度;切取肺组织标本行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AB-PAS法检测各组大鼠气道粘蛋白的表达,检测吸光度值后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结果 ①麻杏石甘汤能降低哮喘组BALF中IL-13浓度,上调IL-12含量;②麻杏石甘汤能减轻哮喘大鼠气道及血管肌层增生情况,减少周围炎性细胞浸;③哮喘组存在气道粘液高分泌,麻杏石甘汤能下调气道粘蛋白的表达,但作用较布地奈德组弱.结论 麻杏石甘汤可减少粘蛋白表达,减轻哮喘大鼠炎症反应、气道粘液高分泌,为其在哮喘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过氧化氢酶定性试验在胸腹水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陆保革

    在正常情况下,胸腔、腹腔内均含有极少量的液体,它们起着润滑浆膜的作用.当这些腔隙因感染、外伤、毒素刺激或某些机能失调而引起病变时,其中的液体常增多,形成浆膜腔积液[1].临床上胸、腹水检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某些病变发生的原因,鉴别是炎症所致的渗出液,还是因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漏出液.常用的方法是李凡他试验,它的实验根据是渗出液中含多量浆膜粘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可产生白色雾状沉淀,漏出液则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李凡他试验容易出现假阳性.根据过氧化氢酶以较高浓度存在于红、白细胞和血小板中,或含有呼吸酶的某些细菌中[2],我们改用过氧化氢酶定性试验来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效果较好.它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率高,与李凡他试验对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烧伤并发胸腔积液11例

    作者:张晓启;刘爽;崔晓林;张博;魏梦奇

    1 临床资料2005年7月-2009年7月,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23~61(43±9)岁,烧伤总面积57%~90%,其中Ⅲ度23%~75%TBSA.创面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以及头面部.胸腔积液发生时间及性质:伤后6~10 d有9例患者,胸腔积液为漏出液,透明或淡黄色、不凝同,比重小于1.016,蛋白小于30 g/L,粘蛋白试验(Rivalta试验)阴性,均为双侧积液;伤后22~31 d有2例患者,胸腔积液为渗出液,浑浊,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30 g/L,Rivalta试验阳性,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及间皮细胞,无细菌生长,其中双侧积液1例、单侧积液1例、11例患者均有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

  •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8O例

    作者:李秀华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采用关节康复散1、2、3号外敷患病关节,配合辨证施治内服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收效显著.现将1989~1999年中治疗的180例较完整病案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180例中,男65例,女115例;年龄小12岁,大70岁;病程短3个月,长30年.主要表现为患处痛、肿、强(强直)、变(变形),其中,以痛为主的2例,占1.1%;以肿、痛或强、痛为主的87例,占48.3%:痛、肿、强、变均有的44例,占24.4%;其中晨间关节僵硬者122例,占66.7%.实验室检查血沉增高者99例,占55.0%;粘蛋白升高者68例,占37.8%;类风湿因子阳性125例,占69%.曾服用激素者128例,高剂量为强的松15mg,每日3次,地塞米松5mg,每日4次,间断服药时间长15年,短2个月.

  • 粘蛋白1和2在结直肠癌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石建伟;白明辉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中粘蛋白1和2的表达及其与微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中粘蛋白I和2的表达,术后随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粘蛋白1和2的阳性表达率在转移淋巴结均为100%(196/196),在无转移的淋巴结分别为22.5%(97/432)和12.5%(54/432),显示微转移率随Dukes分期上升呈显著递增.检测发现,有9例患者分期从Dukes A或B期上调到Dukes C期.随访发现,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结论:粘蛋白1和2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可靠指标.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可以提供更准确的Dukes分期,合并微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转移和复发率高、预后差.

  • 针灸对大鼠克隆氏病TNF-α的影响及其粘蛋白研究

    作者:施征;马晓芃;吴焕淦;秦秀娣;钱晴兰;张卫

    目的:探讨针灸对克隆氏病大鼠血清TNF-α及结肠粘膜粘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制备大鼠克隆氏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灸组、电针组,并与正常大鼠作对照,采用HE染色、HID-AB染色观察结肠粘膜组织病理学和粘蛋白变化,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sTNFR-Ⅰ、sTNFR-Ⅱ.结果:克隆氏病大鼠结肠粘膜杯状细胞数量及硫酸粘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血清TNF-α显著升高、sTNFR-Ⅰ和sTNFR-Ⅱ无显著变化.经隔药灸和电针治疗后结肠粘液分泌相对增多,硫酸粘蛋白含量增加;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结论:提示针灸可能是通过有效纠正粘蛋白的异常分泌,降低血清TNF-α水平而达到治疗CD的作用.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中性粒细胞弹力酶诱导气道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

    作者:杨捷;周向东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化在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引起气道粘蛋白(MUC)分泌增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动物采用气管内一次性给予后每日雾化小剂量NE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C组在每次NE前预先给予EGFR拮抗剂BIBX1522.上述处理2周后于第3周取实验动物肺组织,分别行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AB-PAS)测定杯状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MUC5AC和EGFR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气道杯状细胞数和MUC5AC、EGFR的表达强度与A组、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NE可通过气道上皮EGFR的活化使杯状细胞数目增加及MUC5AC过度生成,提示EGFR在气道粘液高分泌过程中具重要的介导作用.

133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