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食管憩室影像学诊断的研究
目的 研究总结食管真性憩室的影像学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纤维胃镜、食管双对比造影确诊为真性食管憩室病人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食管憩室病人中,咽食管憩室13例;食管中段憩室20例,其中多发者3例;膈上食管憩室3例.结论 X线检查对食管憩室确诊起决定性作用,食管钡餐显示憩室囊即可确诊,内镜检查必须谨慎,以防误入憩室引起穿孔.
-
胸廓入口处气管憩室MSCT 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气管憩室的价值。方法:对经MSCT诊断的气管憩室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气管间的关系。结果:30例气管憩室有30例位于胸廓入口平面,其中有29例位于气管右后方,1例位于气管前方。30例均位于T1~3水平,形态囊状17例,不规则状13例。直径5~24 mm,有3例可见气管壁局限性缺损,有12例患者气管有细管或细线状低密度影与憩室相通,有1例同时伴有气胸及纵膈气肿。结论:气管支气管憩室发病率低,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经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明确诊断。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附110例报告)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发因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本研究应用硬性输尿管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1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
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小肠疾病的累及范围和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小肠疾病患者的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X线表现.结果:阶段性小肠炎(包括小肠结核)68例,小肠憩室120例,小肠肿瘤12例.结论:数字化全消化道造影能较好地显示小肠病变,能较准确地发现小肠占位病变的累及范围,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咽食管Zenker憩室3例
病历资料例1:患者,女,39岁,因咽部不适,吞咽梗阻感3个月就诊,行颈部超声检查.自述2年前曾因头晕行颈椎CT检查,疑甲状腺左侧叶结节.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回声.于甲状腺左侧叶上部后方见一低回声(图1),大小约13mm×11mm×7m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略强回声,彩色多普勒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嘱患者反复做吞咽动作,可见气体进入,呈高回声伴后方彗星尾征,并可见气体高回声随吞咽动作移动变化(图2).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后方低回声,可疑咽食管Zenker憩室,建议进一步检查.后行食道气钡双重造影:食道未见明显异常.又做甲状腺CT检查:见甲状腺左侧叶后方气体低密度灶,吞食造影剂后,见少量造影剂进入,气体低密度灶减小.诊断:咽食管Zenker憩室.
-
乙状结肠巨大憩室出血坏死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24岁.右下腹持续性疼痛2天伴阵发性加重24小时入院.查体:T 38.2℃,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6次/分,腰大肌试验阳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血常规:WBC 13.3×109/L,N 0.92.入院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在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回盲部有约150mL血凝块;回盲部肠管轻度充血、水肿,阑尾位于盲肠后位,表面苍白,无明显炎症改变,后腹膜有血肿,内有约200ml血凝块;清除血凝块后又吸出大约100ml不凝血,探及巨大囊性实性肿物.
-
前羊膜囊误诊为盆腔囊性占位的病例分析
早期羊膜囊菲薄,超声常不显示,偶可在胚芽的一侧见膜状结构围成的囊状,而另一侧为卵黄囊,孕7周以后加大增益或用高频阴道探头可以清楚地显示薄层羊膜,羊膜囊随孕周增加,羊膜囊增大,羊水增多,一般12~16周羊膜囊与绒毛膜融合,绒毛膜腔消失,羊膜不再显示,正常足月待产产妇,在生产前第一产程由于宫缩,宫腔内压力增加,羊膜囊下段向宫颈口膨出,生理性对宫颈有扩张作用,刺激宫缩,对于胎儿下降,顺利产出有重要意义.2010年1月~2012年11月接诊超声产科常规检查,孕28周以上孕妇2056例,年龄17~45岁,平均23岁,发现前羊膜囊憩室样膨出3例,其中两例误诊为附件区囊性占位.
-
胃底憩室一例
本文报告贲门下胃底小弯侧憩室1例,胃憩室是一种少见病,X线检查发现率不到1%,也是消化道憩室中少见的一种憩室.国内外报道此病的文献并不多,胃憩室的诊断主要是通过X线钡餐检查.
-
梅核气45例X线检查分析
"梅核气"是传统的中医病名,是指咽喉部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妨碍进食的一类疾病.一般认为,梅核气患者没有咽喉部病变,在治疗上一般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但有部分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延误病情,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x线检查,发现其中一些人患有Zenker氏憩室、会厌溪炎症等病变,甚至有报导早期咽喉部肿瘤,也会有类似梅核气的病症表现.
-
空回肠交界处巨大憩室恶性间质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小肠憩室恶性间质瘤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小肠憩室恶性间质瘤进行影像学、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33岁.手术标本呈囊实性,与肠腔相通.组织形态镜下瘤细胞主要由梭形和少许上皮样细胞组成.梭形瘤细胞排列呈束状、编织状、栅栏状;上皮样瘤细胞呈小巢片状分布在梭形瘤细胞之间.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desmin、SMA和NSE均为(+).结论 胃肠间质瘤(GIST)可发生于从食管至肛门的胃肠道全长范围内,但是小肠憩室伴发恶性间质瘤十分罕见,临床症状无特殊规律性,极易误诊,诊断有赖于影像学、临床病理和具特征的免疫组化检查.
-
空肠多发性脂肪瘤1例
患者女性,35岁.因间歇性腹痛10个月,加重伴呕吐10天人院.查体:左上腹可见肠型,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消失.透视见左上腹多发性气液平面,呈阶梯状改变.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屈氏韧带约20cm处空肠套入远端空肠内,长约30cm,无坏死,从远侧端慢慢回纳入肠腔.该肠管浆膜面可见3个约核桃大小的憩室,肠腔内可扪及鸽蛋大小肿物多个,行该段肠管切除.
-
Rokitansky(1804-1878)生平
十九世纪被Virchow誉为当时伟大的病理学家是Karl Rokitansky,名字被冠以许多的疾病和综合征,如Rokitansky肠系膜r动脉综合征、Rokitansky憩室、Rokitansky三联症(肺动脉狭窄)、(胆囊)Rokitansky-Aschoff窦、Rokitansky-Cashing溃疡、von Rokitansky综合征等.他1804年生于波希米亚的Konigsgratz.
-
食管软骨瘤样错构瘤一例
患者男,33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上腹部胀满不适,吞咽困难,有时出现进食后呕吐.当时未予重视,曾于当地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时轻时重,近2个月症状明显加重,吞咽困难明显,有时反酸、烧心,于2011年8月15日来本院进一步治疗.胃镜示:距门齿38 cm右前壁见两个0.3 cm×0.3 cm×0.3 cm憩室,39~40 cm处见1.0cm×1.0cm×0.8cm憩室,黏膜光滑.
-
1例食管憩室患者多次手术后并发多器宫功能衰竭的护理
患者女,25岁,已婚,育有一子,因“进食梗阻伴呕吐20余年,加重3年”于2011年3月14日以“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段憩室”收入普外科.经术前积极检查准备于3月24日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食管憩室切除术+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 heller),术后并发食管瘘、脓胸、双侧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失血性贫血;4月29日行脓胸清除,纤维板剥脱+胸腔闭式引流术;5月24日出现胸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DIC,再次行手术止血,行胸廓成形术并加压包扎,仍出血不止;5月27日再次行开胸探查止血+食管瘘修补术,术毕转入1CU,术后病情不稳定;5月30日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并出现弥漫性腹膜炎、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经全院会诊再次行剖腹探查术,脓肿清除术,胃、肠造瘘术,腹腔引流术,术毕安返ICU.
-
超声诊断脐尿管癌1例
患者男,68岁.因肉眼血尿伴尿痛4 d入院.查体:常规体格检查未见明确异常;尿常规检查示:RBC 15-20/HP,WBC 4~8/HP,可见少量霉菌及上皮细胞,尿液离心涂片检查见多量瘤细胞.超声检查(图1):脐部与膀胱顶部之间可见囊实混合性肿块,以实性为主,位于腹壁下,近侧连向脐部,远侧连接膀胱顶部,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CDFI于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并可记录到动脉频谱,拟诊脐尿管混合性占位性病变;CT检查:膀胱上方可见管状结构,延向脐部,管壁增厚,腔内可见软组织影,强化效应明显,考虑脐尿管未闭、脐尿管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憩室,憩室内可见菜花样肿物,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脐尿管癌.
-
主动脉根部憩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
患者男,27岁.以上腹部闷胀伴气促5d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闷胀伴气促、端坐呼吸,就诊当地医院消化内科,超声心动图检查诊为"左室扩大,重度主动脉瓣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可能?",经治疗后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发冷,予急转该院心内科,经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进一步查胸主动脉CTA示"肺动脉CTA未见明显异常,升主动脉根部囊状动脉瘤,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管壁显著增厚,管腔狭窄,降主动脉管腔粗细不均,考虑为大动脉炎可能",经当地医院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2012年4月12日收入心外科病房.患者继往无发热病史.人院查体:血压184/60 mm Hg(1 mm Hg=0.133 kPa).叩诊:心浊音界扩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舒张期泼水样杂音.双下肢重度浮肿.
-
超声诊断子宫切口瘢痕憩室2例
病例1 孕妇,30岁.孕1产1,4年前剖腹产下1女.平时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孕前来我院做常规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可见宫腔内凸向浆膜层的线状缺损,缺损区内可见无回声,边界清楚,该无回声区达子宫前壁肌层深部,距浆膜层约1.0mm,与宫腔相通.考虑为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图1).经手术确诊并修复.
-
左心室房室沟处憩室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1例的超声所见
患者男,23岁.既往体健,近因突然晕厥人院.经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B型预激综合征.
-
超声诊断巨大胆囊憩室1例
患者,女45岁.近期发现右侧肋缘下有一肿物而就诊.查体: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右肋下可触及一肿块,质软有活动度,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肝脏正常,胆囊7.4cm×3.0cm,壁粗糙,张力可,其后下方探及6.7cm×5.4cm无回声肿物,边界清楚,壁厚0.3cm,其腔内见少量絮状回声沉积,此肿物与胆囊底部有一宽0.8cm管状通道(图1).超声提示:1:胆囊巨大憩室并慢性炎症;2.慢性胆囊炎.手术所见:胆囊底部有一巨大憩室与胆囊相通,遂行全切除术.病理诊断:囊壁慢性炎性改变.
-
成人先天性孤立性肌性左室憩室的超声多普勒心动图特点1例
患者男性,56岁.因35年前出现阵发性头晕、心悸,心电图(ECG)发现:Ⅱ、Ⅲ、AVF的T波低平,V3~V5的T波倒置和室性期前收缩,曾考虑"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