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治愈特重度沼气烧伤一例

    作者:王喜庆;秦晓军

    患者男,45岁,因于化粪池旁吸烟被沼气烧伤,伤后1 h入院.查体:体温36.8 ℃, 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面部、胸背、双上肢、双大腿及臀部表皮部分脱落,创面红白相间.部分皮肤苍白、质韧、无水疱、感觉迟钝、温度低.诊断:沼气烧伤,总面积75%,其中浅Ⅱ度15%、深Ⅱ度40%、Ⅲ度20%TBSA.入院后立即给予止痛、消炎、补液、扩容等治疗.第1个24 h补液量为8850 ml,电解质、胶体之比为1.6∶ 1.0,尿量1000 ml.患者血压偏低,一度降至90/70 mm Hg.考虑血容量不足,第2个24 h补液6800 ml,并输入全血600 ml,电解质、胶体之比为1.5∶ 1.0,尿量2400 ml,病情趋于平稳.第3个24 h补液量为5800 ml,电解质、胶体之比为1.0∶ 1.0,尿量2600 ml.同时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4 g,2次/d,七叶皂苷钠20 mg,1次/d,以控制感染、减少渗出.入院第5天行四肢切削痂异体皮(其上涂抹自体皮浆)移植术:用滚轴取皮刀取患者头皮及左小腿刃厚皮片共5%TBSA,制作皮浆,切削痂面积约50%TBSA,供、受皮面积比为1∶ 10.术中输血1600 ml.术后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1 g,2次/d,连用1周.植皮前后和术中共输全血5400 ml,20%人血浆白蛋白40 g.术后植皮成活率95%,浅度及残余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治疗.住院52 d患者痊愈出院.

  • 治愈特大面积深度烧伤伴多种并发症一例

    作者:杨磊;王甲汉;周一平;杨宗城

    患者男,25岁,在密闭空间被火焰烧伤后1 h在当地医院急救,伤后24 h飞机转送入笔者单位.入院检查,患者除会阴、双足底及足背散在2%TBSA正常皮肤外,其余部位均被烧伤.绝大部分创面呈皮革状,可见皮下栓塞的粗大血管.入院诊断:(1)烧伤总面积98%,其中Ⅲ度95%TBSA.(2)重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予特级护理,清创后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糊剂,积极抗休克,加强全身抗感染等,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伤后64 h行四肢创面切痂、自体微粒皮加大张异体皮植皮术.

  • 救治特重度烧伤并发左侧胸腔积液一例

    作者:伍锦华;柴家科;杨红明;李利根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弹药爆炸致全身多处烧伤,伤后2 h在当地医院进行抗休克、抗感染、气管切开、胸腹部焦痂切开减张、创面外涂磺胺嘧啶银等治疗.伤后4 d转入笔者单位,查体:体温:37.4℃,心率140次/min,呼吸24次/min,意识清楚,口渴明显,烦躁不安.除下腹、会阴、后腰部及双足底约3%为正常皮肤、右肩背部2%TBSA创面为深Ⅱ度烧伤外,其余创面包括头部均为Ⅲ度烧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4.9×109/L,血钠161.0 mmol/L.诊断:(1)烧伤总面积 97%,其中深Ⅱ度2%、Ⅲ度95%TBSA.(2)中度吸入性损伤.(3)高钠血症.

  • 救治烧伤后并发非结石性胆囊炎一例

    作者:李林军;王世俊

    患者男,33岁,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伤后1 h入院.诊断:烧伤总面积82%,其中浅Ⅱ度15%、深Ⅱ度24%、Ⅲ度43%TBSA.既往无慢性病史.入院后给予补液复苏及抗感染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4 g,3次/d,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休克期度过平稳,因家属不同意,未行早期切痂植皮术.

  • 滥用抗生素致大面积烧伤真菌感染并多脏器功能障碍一例

    作者:王锡华;谷才之;陈忠勇;李惠杰;叶祥柏

    患者男,27岁,因柴油火焰烧伤面颈、胸部及四肢,伤后2 h入院.入院诊断:烧伤63%TBSA,浅Ⅱ度24%,深Ⅱ度19%,Ⅲ度20%,合并中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液体复苏、气管切开、吸氧并湿化气道.静脉滴注头孢他啶,3 g/次,3次/d,创面涂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后暴露.

  • 治愈百岁老人烧伤一例

    作者:肖奇;喻海池;郑志军

    临床资料 患者女,104岁,独居烧饭时被柴草火焰烧伤下肢及双手,伤后6 h入院。患者意识清楚,可行走,烦燥、口渴。查体:脉膊132 次/min,血压24/14 kPa(1 kPa=7.5 mmHg),双下肢及双手创面被尘土污染,红白相间、肿胀,有较多渗出物。诊断:火焰烧伤21%TBSA,深Ⅱ度。化验:血色素100 g/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正常。入院后常规清创、抗休克治疗,给予血浆200 ml和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500 ml(含ATP 40 mg、辅酶 A 50 U、维生素 C 500 mg、质量浓度为10%的KCl 5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创面用紫花烧伤膏加质量浓度为10 g/L的磺胺嘧啶银油纱包扎,每日换药1次。伤后18 d创面大部分愈合出院,定期门诊换药,伤后35 d创面全部愈合,行走正常,精神、食欲好。

  • 磺胺嘧啶银与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30例烧伤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赵志伟;雷晋;段鹏;郝振明;孟艳斌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2008年4-9月笔者单位收治30例烧伤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8~58岁[(29±14)岁],烧伤面积2%~10%TBSA[(5.7±1.3)%TBSA],其中浅Ⅱ度12例、深Ⅱ度10例、Ⅲ度8例.热水烫伤19例、火焰烧伤9例、电弧烧伤2例,患者均在伤后72 h内入院.排除创面明显感染、磺胺类药物过敏、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患者.

  • 局部抗菌药物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崔胜勇;韩立中;肖淑珍;陈旭;常清璇;刘琰;章雄

    目的 研究磺胺嘧啶银(SD-Ag)、莫匹罗星、克霉唑单用或联用对烧伤创面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 方法 收集2011年7-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18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共分离出18株连续、非重复MRSA.采用琼脂稀释的棋盘格法检测SD-Ag、莫匹罗星、克霉唑单用,SD-Ag和莫匹罗星联用,SD-Ag、莫匹罗星和克霉唑联用对MRSA的MIC、对50%菌株的MIC(MIC50)、对90%菌株的MIC(MIC90).检测上述联用药物对MRSA的部分抑菌浓度(FIG)指数以判断抗菌效应,其中FIC指数小于或等于0.5为协同、大于0.5且小于或等于1.0为相加、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4.0为无关、大于4.O为拮抗,将协同和相加视为有效,无关和拮抗视为无效,计算有效比并与总体比(假设为0)进行比较.对数据行二项分布单侧检验分析. 结果 SD-Ag、莫匹罗星、克霉唑单用对MRSA的MIC分别为8、2、2μg/mL,MIC50分别为8、16、2μg/mL,MIC90分别为16、64、2μg/mL.联合用药中各药物对MRSA的MIC较单用时降低3.1% ~50.0%.SD-Ag和莫匹罗星联用时SD-Ag、莫匹罗星对MRSA的MIC50均较单用时降低75.0%,MIC90均较单用时降低87.5%;SD-A g、莫匹罗星和克霉唑联用时SD-A g、莫匹罗星和克霉唑对MRSA的MIC50分别较单用时降低75.0%、87.5%和50.0%,MIC90分别较单用时降低87.5%、96.9%和50.0%.SD-Ag和莫匹罗星联用抗菌效果中协同9例、相加7例、无关2例,无拮抗现象;SD-Ag、莫匹罗星和克霉唑联用抗菌效果中相加16例、无关2例,无协同或拮抗现象.2种药物联用或3种药物联用对MRSA的抗菌有效比均明显高于总体比(P值均小于0.01). 结论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混合感染的中、后期烧伤创面,应用较低剂量的SD-Ag或联合应用上述药物既可有效控制感染又可减少药物对创面愈合的不良影响.

  •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李晓鲁;黄跃生;彭毅志;廖镇江;张国安;刘群;唐进;刘旭盛;罗奇志

    目的观察纳米晶体银敷料在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控制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患者98例166个残余创面,采用随机、盲法、多中心、阳性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83处创面)参照伤口形状剪切大小合适的纳米晶体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83处创面)常规外用磺胺嘧啶银.观察至创面完全愈合或用药20 d时终止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药物抗感染效果.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5)d,较对照组(16±6)d明显缩短(P=0.005《0.01).治疗总显效率试验组为97.05%,较对照组的94.17%有升高趋势(P》0.05).试验组用药后6、12 d累计细菌清除率分别为21.7%、43.5%,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米晶体银敷料用于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疗效确切,并可为进一步促进伤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基底.

  • 载银磷酸锆纱布对烧伤创面常见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进;吴军;易绍萱;王儒鹏;王锡华;马兵;袁军;陈希炜

    目的了解载银磷酸锆纱布对烧伤大鼠创面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制作Wistar大鼠烫伤(以下称烧伤)感染模型,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载银磷酸锆及磺胺嘧啶银的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观察大鼠创面用磺胺嘧啶银纱布、普通无菌纱布、载银磷酸锆纱布(不水冼及水洗20次)后痂下组织的细菌计数和对创面愈合的作用. 结果载银磷酸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的MIC各为8、8、16 mg/L,MBC各为16、8、32 mg/L,为磺胺嘧啶银的2~8倍.大鼠创面用未水洗的载银磷酸锆纱布覆盖后,痂下细菌计数比用磺胺嘧啶银纱布低91%,比普通无菌纱布低99%.未水洗的载银磷酸锆纱布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种纱布,且其痂下组织细菌计数与水洗20次的载银磷酸锆纱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载银磷酸锆对烧伤创面感染常见细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敷料可作为治疗措施中新的选择.

  •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治疗褥疮25例报告

    作者:汤培;李秀明

    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主要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还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我科自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配合红外线治疗褥疮2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磺胺嘧啶银在烧伤肉芽创面植皮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小伟;杨萍;田诗政;王鹏;陆华;杨志宏

    对23例烧伤肉芽创面行游离皮片移植,术前均使用磺胺嘧啶银行创面换药,术后均无创面感染,移植皮片存活良好21例,2例边缘部分坏死.这提示术前采用磺胺嘧啶银处理肉芽创面,能很好地减少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创面感染,提高皮片存活率.

  • 绿黄紫治疗烧烫伤8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宋红霞

    目的:为了观察和探讨绿黄紫治疗烧、烫伤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将1999年-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162例不同原因所至的不同深度、不同面积的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绿黄紫和磺胺嘧啶银局部涂药,每日2-3次.结果:本药具有上皮生长速度快,渗出少、感染机会少、止疼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护理方法简便,疗程短,效果好.结论:绿黄紫治疗烧汤伤成本低,价廉可靠,疗效佳等特点,值得推广和使用.

  • 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和Ⅲ度烧伤的疗效

    作者:潘升

    目的:探析对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患者行以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8例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患者行以磺胺嘧啶银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行以湿润烧伤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于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深Ⅱ度和Ⅲ度混合烧伤患者,研究组愈合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患者行以湿润烧伤膏治疗效果优于磺胺嘧啶银,可以促进患者创面愈合,临床价值显著.

  • 邦尔康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丽娜;拓晓瑜

    目的 探讨邦尔康烧伤抑菌霜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邦尔康烧伤抑菌霜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止疼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瘢痕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止疼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4.3%的止疼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情况及瘢痕发生数等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邦尔康烧伤抑菌霜对于治疗Ⅱ度烧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止疼效果好,且有效减少感染和瘢痕的发生,提高创面愈合时间,是有效的治疗烧伤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复方紫草油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烧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方颖珍;王虹云

    目的 分析复方紫草油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烧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选取86例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创面处理,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紫草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创面止痛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创面止痛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紫草油联合磺胺嘧啶银乳膏能有效提高烧伤的治疗效果.

  • 纳米银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张媛

    目的:探析与比较纳米银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普外科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烧伤创面患者,遵循数字法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纳米银进行治疗,另一组使用磺胺嘧啶银进行治疗,统计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是(26.3±2.3)d,纳米银组是(18.8±2.6)d,差异性显著(P<0.05).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是3.3%,纳米银组是0%,差异性不明显(P>0.05).磺胺嘧啶银组患者的瘢痕发生率与手术植皮率分别是30%、13.3%,纳米银组分别是6.7%、3.3%,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纳米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

297 条记录 15/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