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KRAS、BRAF基因突变在大肠锯齿状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菊;陈荣;张春莉;惠起源

    目的 研究KRAS、BRAF基因突变在大肠锯齿状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100例大肠锯齿状病例经切除术后的石蜡标本进行研究.应用直接测序技术对KRAS、BRAF基因的突变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大肠锯齿状病变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0.00%,BRAF基因突变率为6.67%.所有大肠锯齿状病变患者中有40例检出KRAS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0.00%,其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突变率分别为30.00%以及10.00%.KRAS基因突变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BRAF基因突变在>65岁患者以及大肠近端情况较多见(P<0.05).结论 随着KRAS、BRAF基因突变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指导临床进行随访及药物治疗预后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V600E基因异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濮亚斌;李刚强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BRAFV600E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BRAFV600E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RAFV600E突变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46% vs 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RAFV600E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BRAFV600E异常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机制之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BRAFV600E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1项重要预测指标.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BRAF 基因
  • 体细胞突变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影响

    作者:吴源兵;王祥财

    体细胞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初发生在体细胞上,不能遗传给下一代.40%的结直肠癌相关基因会发生体细胞突变,了解体细胞突变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转移方式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体细胞突变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此外,了解具体的转移方式将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结直肠患者的症状,指导临床治疗.在此,我们主要就体细胞中KRAS, BRAF, PIK3CA, NRAS,TP53基因突变对结直肠癌转移方式的影响进行综述.

  • 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

    作者:孙新超;秦旭;王金海;潘云清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10例,收集肿瘤组织,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分别监测KRAS和NRAS基因的ex-2、ex-3、ex-4外显因子及BRAF基因ex-15外显因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3.8%、1.9%、5.2%.其中KRAS基因突变主要以ex-2外显因子的codon 12和codon 13密码子为主,分别占总突变的64.1%、13.0%;ex-3外显因子的突变主要以codon59和codon61位密码子为主;ex-4外显因子的突变主要以codon117和codon146位密码子为主.结论 结直肠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基因ex-2外显因子突变发生率高,增加KRAS基因检测位点的同时联合检测NRAS、BRAF基因,能准确定位靶向治疗的佳受益者.

  • BRAF基因突变与皮肤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杨猛;邝晓聪;潘延斌;谭美乐;卢斌珠;卢坚;程秋梅;李建民

    目的 探讨BRAF突变频率以及该突变与皮肤黑色素瘤(C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使用Pubmed、Embase、维普、清华同方等数据库检索2013年4月以前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BRAF突变有9项研究,共1134例患者.CM患者BRAF突变率为47.3%.50岁以上患者BRAF突变OR =2.30,95% CI为1.36 ~3.91;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SSM)B RAF突变OR =2.11,95%CI为1.64~2.71;病灶在躯干时BRAF基因突变OR=2.35,95% CI为1.71~3.21;浸润深度小于1mm时BRAF突变OR=1.56,95% CI为1.08 ~2.25.结论 BRAF基因突变易发生于年龄50岁以上、SSM、病灶在躯干及浸润深度小于1mm的患者,而与性别无关.

  • 微小RNA let-7a下调黑素瘤A375细胞系BRAF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震英;崔彬;王来城;姜祎群;曾学思;孙建方

    目的:评价微小RNA let-7a对黑素瘤A375细胞系BRA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RAF蛋白在A375细胞及黑素细胞的表达;用微小RNA let-7a的模拟物及阴性对照分别转染A375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与黑素细胞相比,BRAF蛋白在黑素瘤A375细胞表达升高;与阴性对照相比,微小RNA let-7a的模拟物转染A375细胞后,抑制细胞增殖,BRAF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微小RNA let-7a可抑制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下调BRAF蛋白表达.

  • BRAF T1799A基因突变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特征

    作者:丛小飞;赵世华;王颜刚;王萍;刘鑫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BRAF T1799A突变与结节超声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甲状腺切除的PTC病人16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新鲜组织标本中BRAFT1799A基因突变情况,结合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BRAF T1799A基因突变与结节边界、钙化、血流、淋巴结转移及结节大小等超声特征的关系.结果 160例PTC病人中,BRAF T1799A突变阳性者46例,突变率为28.75%.BRAF T1799A突变阳性病人血流丰富的比例大于阴性者(x 2=4.8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丰富与BRAF T1799A突变呈正相关(OR =3.368,P<0.01);BRAF T1799A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其他超声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C组织中BRAF T1799A基因突变与结节血流关系密切,而与其他超声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 结直肠癌组织 KRAS 和 BRAF 基因突变情况及意义

    作者:宋敏;孙亚琼;张莉;潘琼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KRAS、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及多重PCR-STR法检测477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基因外显子2第12、13位密码子的基因突变情况,其中315例同时检测BRAF基因外显子15的突变情况。随访记录无进展生存期( PFS),并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24.5%,BRAF基因突变率为11.4%,未检测到同时发生KRAS与BRAF基因突变者。 KRAS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中分别有69.2%、30.0%出现肝转移,P<0.01;KRAS基因突变率在≥65岁、原发部位为右侧的患者中升高,P≤0.05。 BRAF基因突变率在男性、高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升高,P均<0.05。 KRAS、BRAF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PFS比较,P均>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发病部位及发生肝转移有关,BRAF基因突变与性别、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有关;联合检测两基因突变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

  • BRAF基因突变在胶质瘤中研究进展

    作者:王猛

    BRAF是RAF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睾丸组织中,通过Ras/Raf/Mek/Erk信号联级通路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BRAF基因突变在多种肿瘤如大肠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黑色素瘤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在胶质瘤中有明显表达,不同突变方式对胶质瘤的影响不同,BRAF V600E抑制剂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本文就BRAF基因的突变方式、突变机制以及BRAF V600E抑制剂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吴新新;马杰;任鹏飞;郭晓萱;郭永军

    目的:探讨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分析3种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石蜡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 2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和13密码子常见的7个突变位点,检测NRAS2号与3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13密码子与61密码子常见的12个突变位点,检测BRAF15号外显子的V600E位点的突变,分析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8.0% (93/242)、5.0% (12/237)和2.1% (5/237).在147例KRAS野生型病例中NRAS与BRAF的突变频率为6.8% (10/147)和3.4% (5/147).BRAF与KRAS、NRAS基因突变相互排斥.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于Duke'S分期的C期(P =0.047)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 =0.049),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癌结节及AJCC分期等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吸烟及饮酒史无关(P>0.05).结论:该研究中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淋巴结转移和Duke'S C期,说明KRAS基因突变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 EGFR、KRAS、BRAF、PI3K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的关系

    作者:孙丽娟;付群;李宏云;秦超;冯永海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传统的化疗、放疗方法和近年提出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放射免疫治疗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2].如何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已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3-4].近年来出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备受关注.

  • EGFR、Kras、BRAF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贺春语;胡晓娜;王雯;刘如;刘劲松;吴小源;王建华

    目的:研究 EGFR、Kras、BRAF 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116例 ESCC 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 EGFR、Kras、BRAF 的表达,分析其与 ESCC 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16例患者的 ESCC 组织中 EGFR、Kras、BRAF 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7%、49.1%和31.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GFR、BRAF 在两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FR 表达与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 <0.05),BRAF 表达与浸润深度及分期有关(P <0.05),而 Kras 在 ESCC 中表达与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均无关(P >0.05)。EGFR 与 BRAF 表达呈正相关,与 Kras 无关。结论EGFR、BRAF 过表达可能与 ESCC 的发生发展有关,Kras 作用尚不明确。EGFR、BRAF 可作为预测 ESCC 预后的重要指标。

  • 西妥昔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预测标志研究现状

    作者:孙亚琼;宋敏;潘琼;张莉

    结直肠癌是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具有高的病死率.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靶向药物在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起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对西妥昔单抗的治疗无效,为避免患者经济上的损失及药物资源的浪费,亟需更加精确、特异的单抗疗效预测因子应用于临床.

  • HIF-1α、BRAF、S100A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锋;刘进忠;孙鹏娟;李冠军;李爱明;石荣亚

    目的 探讨HIF-1α、BRAF、S100A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BRAF、S100A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正常组织及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F-1α、BRAF、S100A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腺瘤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无关,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BRAF、S100A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重要的生物学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甲状腺癌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思;陈创;李艳

    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女性中,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之一.大量关于甲状腺癌的分子生物学变异被发现和定义,许多分子标记物能为甲状腺癌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并具有优化手术治疗的潜能,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管理.如甲状腺癌相关基因BRAF突变的研究为广泛,另外许多研究也对RAS,RET/PTC,和PAX8/PPARγ等基因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评估.数据显示,这些标记物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利于肿瘤的诊断以及作为潜在的治疗靶标.这篇综述讨论了甲状腺癌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变异及其临床意义,并评估了其诊断和预后的应用价值.

  • BRAF及其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意义

    作者:彭思丹;邹琼燕;易文君

    目的 研究BRAF基因及其信号通路MEK/ERK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相关性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73例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16例同期甲状腺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组织中的RAS,BRAF,MEK和ERK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RAS,BRAF,pMEK和pERK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都明显高于甲状腺瘤组(P<0.05或P<0.01).结论 RAS,BRAF,pMEK及pERK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相关.BRAF可能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而发挥其生物作用.

  • 结直肠癌患者BRAF,KRAS,NRAS和PIK3CA基因突变与其病理正的关系

    作者:代云;郑国华;李青

    目的:探讨265例结直肠癌患者BRAF,KRAS,NRAS和PIK3 CA基因突变及其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265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CR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BRAF基因(1 5外显子600密码子),KRAS基因(12,13,61密码子突变),NRAS(2号与3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13密码子与61密码子常见的12个突变位点)及PIK3 CA(第9,20外显子)基因的突变状态,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65例患者中存在BRAF基因突变率为6.8%(18/265),KRAS基因突变率为32.1%(85/265),NRAS基因突变率为5.7%(15/265),PIK3 CA基因突变率为11.3%(30/265).NRAS基因和KRAS基因突变与年龄有关(P<0.05),与性别、原发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复发转移均无关(P>0.05);BRAF,PIK3 CA基因在原发部位为右半结肠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升高(P<0.05),但与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复发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NRAS,PIK3 CA基因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较低.KRAS,NRAS基因突变与年龄相关,BRAF,PIK3 CA基因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联合检测这些基因的突变情况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

  • 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苏苏;余泽前;李惠;孙怡;王剑蓉;章宜芬

    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5例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石蜡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32例存在突变;而在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组中未发现突变。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肿瘤直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以及在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肿瘤的大小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 Vemurafenib 改善伴BRAF 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涂超

    背景 BRAF 激酶抑制剂vemurafenib(PLX4032) 的1 期和2 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对伴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反应率超过50%.方法 我们在675 例既往未经治疗、伴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实施了一项Ⅲ期随机化临床试验以比较vemurafenib 和Dacarbazine (氮烯唑胺).患者通过随机分配,分别接受vemurafenib( 每次口服960 mg,每天两次) 或氮烯唑胺( 每3 周静脉注射1000mg·m-2 体表面积).本研究主要终点是比较总体生存率及无进展期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反应率、反应持续时间以及安全性.计划在死亡98 例患者时进行中期分析、死亡196 例时进行终分析.结果 在治疗6 个月后,vemurafenib 组总体生存率为84%(95% 置信区间[CI],78-89),而氮烯唑胺组为64%(95% CI,56-73).在对总体生存率的中期分析及无进展期生存率的终分析中,与氮烯唑胺相比,vemurafenib 能相对减低63% 的死亡风险,以及减低74% 的死亡或者疾病进展风险( 两种比较P<0.001).通过数据及安全监督委员会进行独立中期分析审查后,建议氮烯唑胺组患者也转而服用vemurafenib.对Vemurafenib 反应率是48% 而氮烯唑胺只有5%.伴Vemurafenib 常见不良反应为关节痛、皮疹、疲劳、脱发、角化棘皮瘤或鳞状细胞癌、光过敏、恶心和腹泻;38% 的患者因为毒副作用要求调整剂量.结论 Vemurafenib 能改善既往未经治疗、伴有BRAF V600E 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及无进展期生存率.

  • BRAF干扰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系的影响

    作者:易文君;钟德玝;邹琼艳

    目的:研究BRAF干扰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系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了2对siRNA干扰序列,脂质体转染进入甲状腺癌SW579细胞,采用RT-PCR检测干扰的效果.对干扰成功的细胞系,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丝裂原活化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signa1-regulated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2种siRNA转染甲状腺癌SW579细胞系后,显著地抑制了BRAF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SW579的生长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1/S期增加,同时,ME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受到抑制.结论:干扰BRAF可能通过失活MEK/ERK信号通路而抑制SW579细胞系的生长和增殖.

103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