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头痛的疗效及对SOD、NO和ADMA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金美;钱义明;陈军;张书富;林嘉文;陈修文;梅岩;曾惠

    目的 探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头痛的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和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头痛病人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观察组加服丹珍头痛胶囊.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头痛治疗效果及SOD、NO、ADMA水平变化;并比较其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头痛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SOD、NO水平显著增加;ADMA明显下降(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可有效改善病人头痛症状,增加SOD、NO水平并降低ADMA水平.

  •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陈渝;杨健

    目的:研究“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探索其规范化治疗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15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标准化方案基础上给予“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负面情绪、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SQI指数(8.3±0.9)、HAMA评分(14.8±2.3)分、HAMD评分(15.2±1.9)分以及中医症状评分10个主要临床症状:0.82±0.11、0.77±0.09、0.69±0.09、0.89±0.13、0.74±0.08、0.55±0.07、0.62±0.08、0.62±0.08、0.68±0.09、0.61±0.08)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改善中医症状,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方法。

  • 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的临床调查

    作者:李芮;王会玲;胡伟锋;刘楠梅;李燕;张金元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病(DK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为提高DKD中医辨证精准水平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择DKD患者,根据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eGFR)分为3期:即早期DKD、进展期DKD、终末期DKD,收集各期患者主证和兼证的主要临床表现,通过描述性统计研究方法,对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本研究制定的DKD分期标准,发现早期DKD处于微蛋白尿期,肾功能轻度受损,进展期出现临床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处于CKD3B期;终末期则以肾功能严重衰竭为主.三期中医证候分布各有特点:早期DKD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并可兼杂血瘀证;进展期DKD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兼证以血瘀证和水湿盛多见;终末期DKD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并呈血瘀、水湿、痰浊兼杂重症.随着DKD临床蛋白尿水平升高和肾功能损害加剧,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也随之增多.结论:随着DKD临床蛋白尿水平升高和肾功能损害加剧,不同DKD分期的中医症状出现频次增加、严重程度加剧,辨证分型各有特点.

  • 背部走罐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6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序宏;黄慧

    目的:观察背部走罐法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亚健康疲劳状态患者采用背部走罐法治疗,分别在第1次治疗前及连续治疗第5次(每周1次)后填写疲劳量表以及中医症候调查表.结果:临床有效率可达100%,疲劳程度明显改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背部走罐疗法对亚健康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有效、便捷,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血脉宁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作者:陈民;陈欢雪;张立

    目的:验证血脉宁调脂作用的疗效.方法: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纳入符合血脂异常(痰瘀互结)老年患者90例,分别给予血脉宁及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为对照药物进行干预.以血脂、中医症状为疗效指标,验证血脉宁的调脂疗效.结果:治疗组的降血脂总有效率为7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均有明显的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在中医证候疗效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方面,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35.7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脉宁组治疗后可以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而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脉宁降脂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近,血脉宁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而且未见不良反应.

  • 神经症辨证分型标准探讨

    作者:徐日科

    《神经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经1991年4月昆明会议召开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扩大座谈会修订后,于1992年5月由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研究室制定了这个《标准》的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在全国开展临床协作性研究.丹东市第三医院从1996年6月~8月,对50例住院的精神症病人进行《标准》测试,根据《标准》分型与西医分类学诊断关系结果等《标准》分型得分,经统计学处理,P>0.5,无显著性差异.

  • 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症状整理与分析

    作者:崔远武;张玉莲;李强;张连城;顾耘;汪振宇;李柱;吴迪;崔俊波

    目的:通过对6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资料整理和分析,总结本病临床高频症状和症状群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生发展与中医“肾藏精”理论内在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年龄为60~85岁(含60岁与85岁)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诉的社区居民和门诊就诊患者共计13297人进行了初步筛查,根据国际统一的痴呆和老年性痴呆诊断标准(DSM-Ⅳ标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60例A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别从认知功能,行为与精神障碍,生活能力,常见身体特征四个方面对AD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认知功能方面常见症状有善忘(近事遗忘、远事遗忘、瞬间遗忘转盼遗忘)、失算、反应迟钝、失用、寡言少语、失认等;在行为与精神障碍方面常见症状有烦躁易怒、表情淡漠、两眼无神、顽固迂执、多疑善虑、性情孤僻等;在生活能力相关症状有步履迟缓、纳呆、倦怠思卧、夜寐不安、耳聋、不闻香臭;本病的常见身体特征包括齿脱、发白、齿摇、唇淡白、耳轮枯槁、肌肤不荣等.结论:AD临床症状产生、发展和转归与肾精密切相关,中医“肾藏精”理论对AD病情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主要中医症状的分布特点

    作者:陈富荣;章怡祎;刘萍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常见中医症状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1995-2008年间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文献检索,建立数据库,筛选出符合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文献,对其临床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中医统计诊断>的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共检出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脂血症文献197篇,其中辨证分型属于痰瘀互结型文献47篇,经综合分析提示:胸闷、眩晕、心前区刺痛、肢麻沉重、形体肥胖、心悸、头重如裹、肢体困倦、呕吐痰涎、气憋、舌有瘀斑点、舌质紫黯、苔滑腻、脉弦滑、脉沉涩对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具有诊断价值.结论:总结其主要症状的分布特点是实现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中医诊断规范化、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 基于有无胸痛之胸痹分型方法研究

    作者:丁然;陆小左

    目的:从临床文献角度,探讨建立以有无胸痛为分型基准的胸痹临床分型新方法可能性,为统一胸痹临床分型建立理论基础,提供新思路.方法:搜集1987-2017年胸痹诊治文献进行症状条目疏理,并以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结果:①胸痹治疗文献涉及多种西医疾病,其中心系疾病诊断为胸痹范畴的多,占全部统计文献的98.35%,其次是消化系统的反流性食管炎1.18%,末是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炎0.47%.②胸痹在临床表现上共有症状52种,在聚类分析明确主症为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后,明确胸痹可以胸痛或胸闷伴见气短、心悸、乏力为诊断依据,即可分为胸痛型胸痹诊断依据为胸痛、气短、心悸、乏力,及无痛型胸痹诊断依据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结论:对胸痹以有无胸痛作为分类基准进行临床分型的新方法是可行的.

  •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分析

    作者:陈敬杰

    目的:研究和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方法 :本次实践研究主要在2014年1 月 -2015年1月期间 ,选取了脑卒中高危人群570例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 ,观察和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结果 :检测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主要有视物模糊184例 ,急躁易怒162例 ,腰膝酸软或者疼痛123例 ,头晕71例 ,双目干涩30例.舌脉特点主要有苔白163例 ,苔薄131例 ,脉弦127例 ,舌黯82例 ,舌红67例.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主要具有视力模糊、急躁易怒等中医症状 ,舌脉呈现出苔白、苔薄等特点 ,需要结合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实际临床特点进行辨别 ,明确诊断患者的症状并及时进行治疗.

  • 基于中医经典医籍的症状挖掘

    作者:张志强;王永炎;盖国忠;陈仁波

    症状在中医诊疗方面的权重较大,症状的挖掘是完善诊疗体系的前提.但是,中医的症状学概念相对宽泛,在建立和完善自身症状学体系时,必须考虑到中医学的自身规律,而不是拘泥西医症状学概念.只要是对诊疗有价值的,不论是西医症状,还是非西医症状概念,都应该纳入中医的症状学体系.主要包括:症状的还原、挖掘病机所隐喻的症状、区分病证和症状、非主诉自觉症状和正常体征的区分、具有诊疗评价意义的正常体征.

  • 10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

    作者:南征;南红梅;臧立权;王雪冰;金惠英;孙雪;徐飞蝶

    目的 对吉林市关爱医院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观察表与调查方法,对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 吉林市关爱医院感染途径主要为经血感染;临床症状及体征以例数排列乏力、心悸、易感冒、皮肤瘙痒、疼痛为前5位;临床症状及体征以积分排列乏力、疼痛、腿脚麻木、心悸、气短为前5位;无症状期以气血两亏为多见,艾滋病期前3位证候分别是气虚血瘀、邪毒壅滞,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脾肾亏虚、湿邪阻滞.结论 气血两亏、气虚血瘀,邪毒壅滞为常见的两个证候,在治疗上以益气补血,化瘀解毒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 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张姝;陈民

    目的 观察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 % 、76.19%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闷胸痛,夜间加重,面色紫暗,劳则诱发,瘀点瘀斑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痹足浴方联合耳穴压豆护理疗法具有补益心肾,活血止痛之功效,能够降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

  • 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临床调查研究

    作者:王晓戎;袁孝兵;李平;郜峦

    目的:探讨大肠癌常见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63例大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大肠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表收集临床资料,并对中医症状和专家经验辨证证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症状学方面,大便下血、里急后重、大便黏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大肠湿热症状、体征表现尤为突出;其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稀溏、舌淡、脉细等虚证症状和体征表现也颇为突出.证型统计以大肠湿热证频率高,其次依次为脾胃气虚证、气血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证等虚证证型等.且大肠湿热证常与其他证型以复合证型形式出现,表明大肠湿热为大肠癌常见和基本的证候类型.结论:大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瘀毒阻滞证等在大肠癌证候类型中发生频率较高,似可作为大肠癌的常见证候类型.

  • 电针抗抑郁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迁;王思涵;马学红;杨昕婧;张春涛;赵冰骢;图娅

    目的:观察电针抗抑郁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改善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在一项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法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基础上,将55例患者按意愿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选取百会、印堂为主穴的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中医辨证简表进行结局评价。结果: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62.5%,对照组13.04%。治疗组疗后部分中医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1)。 HAMD总分改善程度与部分中医症状改善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痊愈率和对一些中医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

  • 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与穴区局部氧分压关系的研究

    作者:金成宪

    目的:探讨温和灸降血脂和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应、血脂与氧分压的关系以及温和灸与氧分压的关系.方法:对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温和灸神阙和双侧足三里穴的方法治疗,每个穴位10 min,隔天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5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血脂检测、氧分压检测并记录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温和灸治疗3个月后TC、TG水平均降低(P<0.05);温和灸治疗1.5月及3个月均可分别升高氧分压的基础值、灸时值、灸后值(P<0.05);灸前、灸时、灸后氧分压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致呈下降趋势;TG、TC在治疗前、治疗1.5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均与氧分压呈负相关;3个月后肢麻沉重症状积分变化量与氧分压基础值变化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温和灸可以降低患者血脂,对防治高脂血症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功效.血脂和氧分压之间具有相关性,温和灸不能改变灸前、灸时、灸后氧分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能升高氧分压.

  • 中医症状的语言描述特征及规范思考

    作者:张菁;陈涤平;李文林

    中医症状语言描述的规范是整个中医规范化的基础,由于古代对疾病认识的过程比较感性,对症状的描述用语往往比较模糊.文章从中医对症状描述多用感性语言、多种用语描述同义或含义相似症状、描述用语的复合性、缺乏量化层次、阴性临床表现的描述方面指出了中医症状的语言描述特征,并针对这些症状描述提出相应的规范对策以及原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王伟东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口服,观察心功能分级及心衰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芪参益气滴丸组改善心功能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胸闷、喘促、心悸等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是治疗冠心痛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临床用药.

  •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作者:薛建华

    目的: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方法:研究以2013年1月-2015年12月进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从中抽选出4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24例为参照组,而接受中医治疗的24例则为治疗组,用药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状积分等,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16/2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接受治疗后,治疗组大便稀溏症状、胃脘痛症状、纳呆少食症状、痞满不适症状、气短懒言症状及嗳气反酸症状等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若其疾病类型是脾胃虚寒型,建议以中医方案进行治疗,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在提升其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等评分,进而改善预后,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基于现代文献研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症状特点分析

    作者:徐雯洁;王天芳;王智瑜;于丽丽;吕佳苍;王庆国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中医症状特点,为制定多中心研究的临床调查表及规范中医症状术语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COPD现代文献进行检索,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证候类型(症状)文献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由规范前的535个症状规范为210个症状.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痰、喘、气短;急性期伴有痰黏腻、胸闷、痰黄、痰多、发热等主症:稳定期伴有不耐疲劳、乏力、纳呆、自汗、腰膝酸软等主症.结论 急需制定相对统一的标准;急性期和稳定期的症状体现了该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115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