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

    作者:朱玉辐;兰青

    目的 研究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和应用技术.方法 神经导航辅助下完成尸头模拟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手术16例,测量并分析解剖学数据.结果 小脑天幕面桥静脉对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无影响;Galen静脉系统可被安全解剖;幕下小脑上锁孔手术能充分暴露松果体区的Galen静脉系统、松果体、四叠体等;可经帆间池进入第三脑室;天幕切开能增加向上向前的手术范围.结论 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能充分暴露松果体区,为该区域手术的一种有效的微创入路.

  • 神经导航在Kawase手术入路中的应用

    作者:邵君飞;张岩松;吴劲松;惠国桢;常义;王海秋;姚建社;孙骏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的科学性、实用性.方法用本手术入路暴露海绵窦及岩斜区解剖结构,用神经导航技术定位岩骨内部结构,如耳蜗、颈内动脉岩段、内耳道等,大限度磨除岩尖,暴露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并与该区常用手术入路比较,对其安全性、实用性进行研究.结果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可完全暴露神经膈,通过神经膈上的手术三角可对海绵窦内外病变进行直视手术;通过Meckel腔的打开,可切除Meckel腔内肿瘤,向中、后颅窝或向海绵窦扩展的各型肿瘤;在神经导航下,可安全磨除岩尖,大范围暴露桥小脑角、斜坡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等结构.结论在神经导航下改良Kawase手术入路,科学、安全、实用,能大程度暴露蝶岩斜区病变.

  • 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

    作者: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王冰心;汪亮;李文;张康;蒋建华

    目的观察视神经管的解剖结构以及视神经管磨除前后相关结构显露范围的变化.方法 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无颅眶疾病、经甲醛固定的国人尸头,在放大5~25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结果视神经管狭窄的部位是中部,横截面积为(17.21±3.74) mm2.眼动脉均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视神经管上壁磨除前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OCT)宽度为(3.61±1.35) mm,磨除后为(7.16±1.42) mm.结论视神经管在管中部对视神经的束缚作用强.打开视神经管上壁及视神经硬膜鞘后,向内侧轻轻地牵拉可移动的视神经,在OCT的宽度方面能增加接近2倍.眼动脉均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因而沿视神经纵行剪开其上方的硬膜是安全的.

  • 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张岩松;惠国桢;常义;邵君义;刘宏毅

    目的了解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内听道上方的骨质后手术视野增加的情况.方法在8×4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解剖测量25具尸头(共50侧)桥脑小脑角周围结构,切开三叉神经腔的硬脑膜壁和邻近天幕进一步扩大视野,并运用手术内窥镜观察海绵窦后部等结构.结果磨除道上结节及其周围骨质可增加三叉神经腔的暴露范围大约10.5mm,并获得三叉神经后根的外侧和下方约180°视角,借此可进入中颅窝后部.结论该手术入路是切除起源于桥脑小脑角同时累及中颅窝、三叉神经腔肿瘤的良好途径,而不需要同时做幕上开颅手术.

  • Meckel腔及其相关结构显微解剖学研究

    作者:邵君飞;惠国桢;常义;张岩松

    目的研究Meckel腔(三叉神经腔)及其相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显微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国人成年尸体头颅标本38例,其中30例标本经双侧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采用手术显微镜(8~40倍)观察和测量Meckel腔及其相邻结构.结果 Meckel腔是包绕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节的硬脑膜和蛛网膜套,打开硬膜间隙,可清晰显露Meckel腔及三叉神经节分支;其上腔深度14.11±1.45mm,下腔深度15.78±1.56mm,宽12.15±1.34mm,厚度5.61±0.55mm;下颌神经颅内段长4.55±1.76mm,宽5.77±1.67mm,厚度1.49±0.33mm.同时对毗邻的海绵窦外侧壁内外层、岩浅大神经、岩上窦及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部等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显微解剖.结论 Meckel腔及相邻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对中颅凹硬膜外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侵入Meckel腔的后颅凹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三叉神经痛治疗和影像学的检查等有临床指导价值.

  • 鞍区手术间隙显微解剖的研究

    作者:邵君飞;惠国桢;张岩松

    目的研究鞍区及其相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鞍区解剖间隙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国人成年尸体头颅标本38具,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采用手术显微镜(8~40倍)观察和测量鞍区及其相邻结构.结果对鞍区解剖间隙Ⅰ~Ⅴ等手术常用间隙内血管和神经的结构及直径、长度进行了描述和测量.结论熟悉鞍区解剖间隙的显微结构,联合多间隙完成手术,保护穿通支是鞍区手术成功的关键.

  • 模拟手术进程的小脑桥脑角显微解剖研究与应用

    作者:刘翔;鲁艾林;耿晓增;傅震;张岩松;刘宏毅

    目的模拟小脑桥脑角区的常用手术入路实际操作过程,观测进入小脑桥脑角过程中各层组织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用5具(共1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成人尸头,按手术实际过程设计与手术径路相垂直的小脑桥脑角的剖面,然后在8×4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各剖面结构.结果获得数层全新的小脑桥脑角周围解剖形态学的关系及重要解剖结构关系的数据.结论以手术实际过程实施的解剖学研究充分体现了临床实际,为临床实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和方法.

  • 小脑上动脉及其变异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崔宇辉;徐涛;陈炯;高文伟;田恒力

    目的 观察小脑上动脉(SCA)的显微解剖特点及其变异特征,明确小脑上动脉与相邻颅骨、神经的比邻关系与供血范围,为临床该区域的小脑肿瘤外科手术、微血管减压术及介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40例80侧甲醛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对SCA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统计血管的数目、走行、分支情况及其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结果 SCA管径在0.4~2.5(1.36±0.37) mm.5.9%的SCA发自同侧大脑后动脉(PCA),其中1例发自大脑后动脉交通后段(P2段).SCA形成尾袢63支,其中与三叉神经接触的21支,占33.3%.结论 小脑上动脉存在较大变异,与周围的三叉神经关系密切,熟悉颅底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重视血管的复杂变异,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经蝶入路的显微解剖和解剖变异及其临床意义(三)·垂体与视路·

    作者:邬祖良

    6 垂体与垂体柄6.1 垂体6.1.1 垂体的形态和位置垂体位于颅中窝中部垂体窝内,基本上呈椭圆形或圆形.垂体的形状有明显的个体差异,通常与蝶鞍形状一致,但宽径大于或等于深经和长径.有人将垂体分为扁圆形、球形、勺形三种.扁圆形多见,约占90%.垂体的两侧和上面无骨界限,形状变化颇多.因颈内动脉从侧方或后方压迫而成为三角形.

    关键词: 垂体 视路 显微解剖
  • 菟丝子的一种新伪品

    作者:戚雁飞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e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目前,商品中混伪品较多.除同科植物亚麻菟丝子Cuscuta epilinum Weihe.、金灯藤(日本菟丝子)Cuscutajaponica Choisy、十字花科植物芜菁Brassia rapa Linn.、禾本科植物秫米Setaria italica(L.)Beauv.的干燥成熟种子外,1998年笔者又发现一新伪品,经多方鉴定,来源不明.近,经我所中药室林泉主任技师鉴定为苋科植物千穗谷Amaranthushypochondriacus Linn.的干燥成熟种子,并与杭州植物园标本室标本核对结果无误.本品原产于北美(墨西哥).本省杭州、临安(昌化)、慈溪有栽培.为古老的粮食作物,种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可用作食品营养成分的添加剂[1].笔者对该伪品与菟丝子的性状、显微解剖、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鉴别,现报道如下.

  • 侧裂-岛叶入路基底节脑出血清除术的解剖研究

    作者:陈岩;孙虎;龚杰;石晓勇;沈峥

    目的 了解岛叶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特点,为经侧裂-脑岛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 对15具(30侧)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头颅湿标本进行研究.测量和描述岛叶自身解剖结构标志及其与周围相关结构的距离.结果 通过翼点、前鳞点等骨性标志可实现外侧裂前点的颅外定位,打开外侧裂进入岛叶后通过识别脑阈、岛顶、前穿质可帮助定位豆纹动脉:豆纹动脉进入前穿质的外侧点至岛阈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 13.23±2.14)mm(范围9.42~18.26mm);岛顶-外侧豆纹动脉的起点与岛顶的平均距离为(15.71±2.26) mm(范围12.21 ~ 20.44mm).结论 岛叶具有特殊的解剖特点,充分了解岛叶的显微解剖对该区域病变的手术切除以及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显微解剖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章华元;储洪娟;叶星星

    目的 观察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并探讨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60侧)国人尸体头颅进行面神经隐窝的显微解剖测量;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对10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 面神经锥段到鼓索隆起距离为(5.29±0.42)mm;在圆窗、卵圆窗平面,面神经乳突段到鼓索神经的距离分别为(2.95±0.23)mm和(3.84±0.25)mm;锥隆起到圆窗龛和卵圆窗的距离分别为(3.71±0.15)mm和(1.23±0.10)mm;圆窗龛到面神经乳突段距离为(3.82±0.31)mm;卵圆窗到圆窗龛距离为(1.91±0.16)mm.10例耳聋患者均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圆窗龛、卵圆窗、锥隆起、面神经、鼓索神经、水平半规管等是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重要解剖标志,掌握此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将有助于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 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

    作者:周格知;袁坚列;陈杰;单国进;章威

    目的了解经眉弓眶上"锁孔"手术入路中的结构及其关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3例成人尸头,取眉弓微骨孔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解剖鞍区和鞍旁区,观察和测量其内容及比邻关系.结果鞍区和鞍旁区有5个间隙和8个脑池:视交叉前间隙、视交叉与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视交叉后上经终板入路间隙、颈动脉分叉上间隙,分别为第1至第5间隙;脑池有颈动脉池、终板池、侧裂池蝶部、嗅池、交叉池、环池、后交通动脉池、脚间池,其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和下丘脑结构.Zinn腱环内有来自视神经管的眼动脉、视神经和来自眶上裂的展神经、鼻睫神经及动眼神经穿行.结论该入路可作为鞍区和鞍旁区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经终板第三脑室造瘘、视神经管减压等手术的常用手术入路.

  • 小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龚洪国;刘子山;袁益

    目的 探讨小鱼际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及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的方法.方法 10例废弃手标本,10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该皮瓣血管神经的显微结构特点,并应用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7只手).结果 显微解剖学观察废弃手10例标本及患者7例标本小鱼际区域血供有4个来源,其中尺动脉有一特殊分支进入小指展肌.7只手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手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小鱼际皮瓣血管蒂的长度口径符合显微外科的要求,可用于游离移植;皮瓣结构、血管口径与指部相当,是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 视交叉前间隙的显微解剖

    作者:王守森;章翔;王如密;张发惠;郑和平;荆俊杰;张锡增

    目的探讨视交叉前间隙的显微结构特征及手术意义.方法在显微镜下观测15个尸颅的视交叉前间隙.结果视交叉前间隙大致呈三角形,外后边为视神经内侧面,长度1 cm;前边为蝶棱和镰状皱襞后缘,长度12.7 mm.三角的高为9.2 mm.有蛛网膜结构封闭间隙开口,可能还与下方的纤维网相连.少数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充满该间隙,还可有小动脉途经间隙.结论视交叉前间隙是鞍区手术的重要通路,视交叉的位置影响其大小.封闭间隙的蛛网膜更有特别意义,尤其在内窥镜手术中.间隙周边的小血管必须小心保护.

  • 神经内镜辅助下上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雷钟奇;程宏伟;李长元;单明;洪文明;周律

    目的:对桥小脑角区(CPA)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显微解剖研究,从而对临床范围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给予解剖学参考.方法:通过解剖15例灌有乳胶并经过甲醛(10%)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对CPA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CPA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由滑车及三叉神经、小脑上及前下动脉、岩静脉等结构组成,调整内镜角度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小脑上动脉、岩静脉、小脑前下动脉的关系.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CPA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详尽的解剖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微血管减压术(MVD)成功率并尽可能保存神经功能.

  • 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显微解剖

    作者:程宏伟;单明;冯春国;李志范;肖瑾;罗靖;张科

    目的:研究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对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暴露,为临床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湿尸头上模拟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显微手术,选择乳突切迹后下方与后颅凹外下方交界区开窗,并沿乙状窦内下侧视野显微暴露并观察;术毕将骨窗及术野上移,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下视野暴露并显微观察。结果①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可显露中后部桥小脑角区,充分暴露面听神经;经舌咽神经与小脑绒球间隙可直视中血管神经复合体相关结构,手术减压有效、安全、彻底;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暴露中血管神经复合体手术创伤大,暴露角度受限,术中操作困难。结论经枕外侧小脑绒球下入路行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视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安全,减压效果彻底,值得临床推广。

  • 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陈伟;程宏伟;冯春国;李长元;单明

    目的研究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上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利用10具福尔马林固定、血管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应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上血管神经复合体进行解剖、观察。结果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清晰的显露三叉神经根与岩上静脉、小脑上动脉的解剖关系,小脑上动脉是三叉神经受压的主要责任血管。神经内镜的运用弥补了显微镜下对三叉神经上内侧、脑干腹侧暴露的不足。结论极外侧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上血管神经复合体及其毗邻关系,适用于桥小脑角区上部病变的手术治疗。

  • 内听道及其内容组织结构的显微解剖学观察

    作者:吕波;冯春国;程宏伟;高鹏;单明

    目的 研究内听道及其内面神经、前庭神经及血管显微解剖并探讨内窥镜技术经内听道口对内听道进行探查的作用,为临床听神经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 ①对15具颅骨标本30侧内听道口与毗邻骨性结构进行观察测量;②在12具尸头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磨除内听道后壁对内听道及内听道段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进行观察测量,同时用神经内镜对内听道口进行多角度观察比较.结果 ①利用内听道口与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可快速定位内听道;②内听道内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位置关系恒定;利用横嵴、垂直嵴可快速找到内听道段面神经; ③神经内镜经内听道口可观察到内听道内结构.结论 ①熟悉内听道解剖结构可减少听神经瘤术后并发症发生;②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可尝试在神经内镜下对内听道内肿瘤进行探查刮除而完成肿瘤全切.

  • 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岩斜区显微解剖

    作者:单明;程宏伟;冯春国;李长元;李志范;张科

    目的 研究幕上下锁孔联合入路对岩斜区的暴露,并探讨神经内镜的应用.方法 尸头上分别模拟颞下、枕下锁孔手术,颞下以颧弓支前1/3上方钻孔,铣一直径约25 mm圆形骨窗,枕下以星点稍前方钻孔,铣一直径约30 mm骨窗,显微镜下暴露观察;神经内镜下行岩斜区探查;导航下标记操作空间,行CT薄层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 ① 颞下术野可暴露脚间池、同侧环池、桥前池幕上区、鞍旁、鞍上池及中颅窝,小脑幕切开后,幕下桥前池及环池下部得以显露;由于岩尖的遮挡,脑桥小脑角池显露不佳;岩斜区操作空间均值3.38 cm3;② 枕下术野可暴露脑桥小脑角池、后部环池、桥前池;碍于内听道上结节、岩骨嵴及岩尖遮挡,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为术野死角;岩斜区操作空间均值2.27 cm3;③ 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仍为联合入路术野死角,空间均值0.89 cm3,神经内镜下可暴露.结论 ① 颞下锁孔、枕下乙状窦后锁孔术野岩斜区暴露存在互补性;② 麦克氏囊入口到海绵窦后部为联合入路死角区,空间范围较小;③ 神经内镜下可暴露死角区,但操作间隙小,手术可行性尚需探讨;该区肿瘤残存率低,行伽马刀治疗安全有效.

481 条记录 9/25 页 « 12...6789101112...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