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颌内动脉翼腭段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永谦;陈锦乐;郭智霖;丁美修

    目的:通过对翼腭窝颌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研究,为颌面外科和颅底外科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以外侧颞下入路对12具成人湿颅标本行双侧翼腭窝显微解剖,观察颌内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毗邻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颌内动脉翼腭段依其走行,可分为4型:Y型(20.8%)、T型(25.0%)、中间型(37.5%)和M型(16.7%),其分支走行变异常见;翼上颌裂下界距上牙槽后孔、眶下裂切迹和腭降动脉分别为15.5、32.0 mm和24.7 mm.眶下裂孔位置恒定,其至圆孔和视神经管颅口间的平均距离分别是13.34 mm和23.13 mm.结论:经外侧翼腭窝手术时,可借助翼上颌裂确认颌内动脉第3段及其分支的相对位置,通过眶下裂孔辨认圆孔和视神经管,以获得相对安全的手术界面.

  • 神经介入术基底动脉显微解剖与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超;赵卫

    基底动脉是神经介入手术中较常用靶血管,介入技术不断改进为基底动脉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神经介入术是基底动脉多种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基底动脉穿支供应脑干、中脑、基底神经节及其内囊结构,但相关显微解剖特征及影像学文献资料相对缺乏.本文就目前介入手术基底动脉显微解剖及其穿支影像学表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相关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徐文龙;朱卫;戴正寿

    目的 研究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相关解剖,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10%甲醛固定并灌注乳胶的中国人成人头颅湿性标本8例,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桥小脑角区解剖和主要血管神经,重点研究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解剖和毗邻关系.结果 三叉神经入脑干区与乙状窦横窦移行处的距离为(4.4±0.2) cm,面神经出脑干区与乙状窦横窦移行处距离为(4.1±0.2)cm,桥小脑池的宽度为(0.2±0.1) cm,小脑绒球高度为(0.3±0.1)cm.结论 通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解剖桥小脑角区神经血管,研究骨窗、岩静脉,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充分认识各个重要神经和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对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 人髂腰肌神经的显微解剖和大鼠髂腰肌的复合动作电位研究

    作者:麻文谦;张少成;张传森;党瑞山;崔毅

    目的:了解髂腰肌的神经支配及电生理学特征.方法:在30侧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进行显微解剖观察与测量,于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剥离神经外膜,分离出神经束,研究髂腰肌神经的走行、分布及其神经纤维的来源,通过逆行追踪观察各分支的神经纤维在神经干内的分布定位的特征;对大鼠髂腰肌神经进行电生理学测定,依次刺激L2~L5神经根,于髂腰肌记录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观察并计算其运动潜伏期(motor latency)、动作电位的波幅及波幅下面积以判定神经功能的状况,研究各腰神经根对髂腰肌支配的不同效应.结果:支配腰大肌的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2,其次是L3,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侧束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肌支则在股神经起始处发出,其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4,其次为L3及L2,一部分集中于L4神经根近侧端(靠近脊神经节)的下内象限,来源于L2、L3的神经纤维在股神经起始处断面的内上象限集中.电生理检测运动传导中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发现对L2、L4神经根刺激后测得波幅下面积分别为 (7.46±2.23)、 (21.48±1.87) mV*ms,与其他神经根所测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大肌的神经纤维来源主要是L2,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部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为L3、L4,并且支配髂肌的神经纤维在股神经起始处集中;各腰神经根对髂腰肌支配效应不尽相同.

  • 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循环变异的显微解剖

    作者:崔宇辉;徐涛;薛绛宇;陈炯;比诺德;高文伟

    目的 探讨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组成血管的解剖变异特点.方法 利用45具(9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硬脑膜完整的成人脑标本进行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各血管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血管的形态和走行.结果 约13.3%的标本大脑前动脉双侧A1段发育不均衡,约6.7%交叉对侧供应;前交通动脉简单型仅占37.8%,复杂型占60%.结论 约60%以上的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半环存在变异,熟悉这一区域的变异对介入治疗和手术有很大意义.

  • 鞍侧腔颅神经鞘的发育及其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王永谦;谭多盛;王秉玉;丁美修

    目的研究鞍侧腔外侧壁和穿行颅神经鞘结构,为此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45例胚胎标本和10例成人尸颅标本,对鞍侧腔行组织学连续切片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胚胎14周后鞍侧腔外侧壁发育形成二层结构,外层由脑膜层组成,内层由基质纤维包绕第Ⅲ、Ⅳ、Ⅵ和Ⅴ1颅神经复合体组成;脑膜鞘伴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进入鞍侧腔直至前床突区,但其远侧端仅有周围神经鞘包裹.Meckel腔止于三叉神经节后份,三叉神经分支仅有周围神经鞘包裹.脑膜鞘内的蛛网膜颗粒可能是鞍区脑膜瘤的来源之一.结论了解鞍侧腔外侧壁膜结构及其与颅神经鞘的关系,以利于术中保护颅神经功能.

  • 人脑Willis动脉环"三分叉"的显微解剖

    作者:高文伟;薛绛宇;陈炯;Biond Bhattarai;崔宇辉;陈世文;田恒力;徐涛

    目的 了解人脑Willis动脉环"三分叉"的解剖特点,为颅底外科及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5例(90侧)经10%甲醛溶液处理的人脑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和摄影.结果 "三分叉"的出现率为15.6%(7/45),其中大脑前动脉(ACA)双侧A1段管径明显不等(血管外径相差0.5 mm以上)6例(13.3%),一侧A1段缺如1例(2.2%).前交通动脉(AcoA)变异率为62.2%(28/45),其中单支17例(37.8%),双支25例(55.6%),三支2例(4.4%),缺如1例(2.2%).结论 形成"三分叉"原因之一是人脑Willis动脉环中AcoA的复杂解剖变异造成.

  • 大鼠坐骨神经显微解剖及其意义

    作者:徐建广;顾玉东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显微解剖结构,探讨其对建立大鼠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的意义. 方法先对60只大鼠120条坐骨神经进行完整显微解剖学观察;再将48只大鼠坐骨神经在不同平面切断,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实验模型,观察肢体溃疡情况,测量腓肠肌湿重及肌细胞直径. 结果 1.大鼠坐骨神经主要由腰4,5,6及骶1神经根组成;血供来自臀下动脉,阴内、外侧动脉,股动脉穿支及动脉分支;在坐骨结节、大腿中1/3及下1/3平面的横径及前后径分别为1.54mm、1.53mm、1.52mm及0.91mm、0.89mm、0.88mm;胫神经逆行可分离长度及强行分离长度分别为1.5cm及2.0cm;腓肠肌由胫后神经内、外侧肌支支配.2.在坐骨结节平面、大腿下1/3切断坐骨神经主干及切断胫神经,肢体溃疡发生率分别为33.3%、25%及8.3%,切断腓肠肌支无溃疡发生;各组腓肠肌湿重及肌细胞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是建立周围神经损伤与修复的良好实验模型,在建立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模型时,以切断腓肠肌支或胫神经为宜.

  • 精索血管的显微组织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武小强;杨宇;吴芃;黄泽海;类成勇;魏强;毛向明

    目的:外环下切口和腹股沟管切口精索静脉曲张显微外科结扎术均被推荐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但手术复杂度不同.本研究旨在了解两种手术切口的精索血管显微解剖结构. 方法:选择外环下切口80例,腹股沟管切口20例,术中记录精索动脉、静脉及淋巴管数量;并从10例成人尸体取材精索,经组织染色,记录两种切口水平精索动静脉数量.结果:术中中静脉(2~5 mm)在腹股沟管切口有(1.80±0.83)条,外环下切口有(3.98±1.99)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7.536,P<0.01);静脉总数腹股沟管切口为(6.40±1.67)条,外环下切口为(9.01±2.70)条,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071,P<0.01).两种手术切口的小静脉(≤2mm)、大静脉(≥5 mm)、动脉和淋巴管数量差异无显著性.尸体研究数据:在外环下水平和腹股沟水平动静脉数量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虽然外环下水平精索静脉总数及中静脉数量均多于腹股沟管水平,但中静脉并/不会加大手术难度,外环下切口不会较腹股沟切口操作更复杂.

  • 颞叶桥静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开东;耿晓增

    颞叶表面的桥静脉在经岩骨入路术中极易损伤,应注意保护.对颞叶桥静脉可依据桥静脉引流的区域和桥静脉终点所在的部位进行分组.颞叶桥静脉的形态分为单支型、烛台型、多干型和静脉湖型.经岩骨入路术中除注意保护Labbe静脉外,还应对天幕窦和岩嵴组桥静脉加以保护.

  • Labbe静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海;蔡学见;卢亦成

    文章介绍了Labbe静脉的显微解剖进展并详细讨论了Labbe静脉损伤的并发症、机制及保护Labbe静脉的方法.

  • 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王栋;朱风仪;赵春生;周明卫;曹胜武;骆慧;刘宁

    目的 通过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为临床切除第三脑室前部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具成人尸头,在显微镜下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进行解剖,用量规和测微尺进行各项数据测量.结果 测量双侧嗅神经、颈内动脉之间的距离,视交叉前缘至鞍结节之间的距离,前交通动脉、Heubner回返动脉及它们发出穿支的长度、直径等数据.结论 经前额-纵裂至第三脑室前部入路经生理间隙进入,对周围结构损伤小,是切除第三脑室前部肿瘤的较佳入路.

  • 三维仿真技术虚拟labbé静脉解剖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兵;杨德林;顾士欣;寿佳俊;车晓明

    目的 通过三维立体虚拟labbé静脉解剖与显微外科手术的对比,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成虚拟解剖组和实际手术组,实验例数均为23例.虚拟组收集23例颅底肿瘤患者CTA、MR、MRA影像数据,并把数据载入Dextroscope工作站,模拟手术入路显微解剖Labbé静脉以及周围的静脉窦,比较虚拟现实仿真手术中测得的Labbé静脉数据和临床病例手术中的数据.结果 虚拟解剖组的labbe静脉单根5例,双根10例,多根8例;实际手术组的Labbé静脉单根5例,双根9例,多根9例,虚拟解剖组Labbé静脉属于前置型为17.39%,实际手术组13.04%.对比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精确模拟labbe静脉解剖,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准确、直观的依据.

  • 巨大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视神经显微解剖及功能保护技术的探讨

    作者:吕著海;许云;刘宏毅;刘翔;杨坤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瘤视神经保护的操作技术及经验.方法对40例巨大垂体瘤患者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先行瘤内切除,待瘤内空虚再分离视神经.对14例巨大垂体瘤患者采用经鼻蝶入路,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切开鞍底、进入鞍内,取瘤器切除瘤体减压.结果翼点入路全切除肿瘤22例,次全切除肿瘤18例,鼻蝶入路,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6例,视神经解剖全部保留.视力:翼点入路好转34例,无改善4例,恶化2例.鼻蝶入路好转12例,无改善2例.结论大型、巨大型垂体瘤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利用视神经显微解剖的知识,及视神经保护的操作技术,可减少视神经损害,减少致残率.

  • 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部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宏祥;王中;吴瑜;余念祖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分叉部的体表投影及不同头位下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的关系,为经侧裂入路手术提供空间量化参考数据.方法:在30侧(15例)用甲醛溶液固定的湿性成人头颅标本上,用红色乳胶灌注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分别从左右翼点入路开颅,在标本上确定坐标轴,测量M1分叉部在此坐标系投影的数值.观测不同头位下M1分叉部和侧裂浅表静脉的关系,并测量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结果:M1分叉部投影左侧x值为(26.56±3.03) mm,y值为(46.71 ±4.24) mm;右侧x值为(27.03±2.92) mm,y值为(45.48±4.20) mm.在以x=25.0 mm、y =45.0 mm为圆心,10 mm为半径画成圆的范围内共有M1分叉部的投影27侧,占90.00%.尸头向对侧旋转30.时,M1分叉部均在侧裂浅表静脉的额侧,旋转60.时左侧4例、右侧5例M1分叉部位于侧裂浅表静脉的额侧,其余均在侧裂浅表静脉的下方.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垂直距离左侧为(14.60±2.27)mm,右侧为(15.03±2.36)mm.结论:M1段真正分叉总在岛阈的高处,M1分叉部与侧裂浅表静脉之间的关系和头位密切相关.

  • 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解剖及其在鞍区大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宏毅;邹元杰;张岩松;常义;张锐;吕著海;刘翔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结构及其在鞍区大型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8侧尸体头上采用翼点入路观察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显微结构;并对磁共振诊断为大型垂体瘤7例及颅咽管瘤4例者,采取翼点入路、联合应用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及颅底第1~4间隙,行瘤内减压、逐步切除肿瘤.结果: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由大脑前动脉的A1段、大脑中动脉的M1段及前穿质围成,是一个狭小的组织间隙,内有Heubner等穿支动脉通过;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被瘤体扩大并可见肿瘤壁,经此间隙可分离、切除肿瘤上部,终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3例、大部切除3例.视力改善10例、失明1例.一过性尿崩5例、需要长期药物控制2例.结论:颈内动脉分叉上间隙的应用可增加肿瘤上部的显露,有助于手术切除和减少相关并发症.

  • 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中岩斜区显微解剖的观察及意义

    作者:施炜;徐启武;崔大明;车晓明;杨非

    目的:对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相关的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及岩骨内部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方法:观察干性成人漂白颅骨标本10例(20侧)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岩骨内部中入路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并测量各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外耳孔前缘与颧弓根处距离为13.80±133mm,上缘与上方骨性隆起的距离为6.18±1.20mm,后缘与顶乳缝前角距离为26.18±3.90mm.破裂孔外缘至三叉神经岩尖压迹中心距离为6.62±1.66mm.面神经管裂孔与岩骨嵴距离为11.79±1.00mm.内听道上壁口至底距离8.28±1.64mm.耳蜗底圈至岩骨嵴距离为8.00±1.07mm,颈动脉管上缘至岩骨嵴距离为10.47±1.34mm.后半规管上肢中点至岩骨嵴距离为4.30±0.60mm.结论:乳突上嵴隆起部可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面神经管裂口作为岩骨前表面硬膜剥除的前界;以内听道为中心可将岩骨分为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各部分均有各自磨除的范围.

  • 国人鞍区解剖间隙的显微观察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邵君飞;惠国桢;杨亚安;蔡杰;季剑;邢卫星

    目的研究鞍区及其相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探讨鞍区解剖间隙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国人成年尸体头颅标本46例,其中30例标本经双侧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采用手术显微镜(8~40倍)观察和测量鞍区及其相邻结构.结果对视交叉前三角间隙、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间隙、颈内动脉-小脑幕三角间隙、视交叉-终板三角间隙等手术常用间隙的血管和神经的结构及直径、长度进行了描述和测量.结论熟悉鞍区解剖间隙的显微结构,联合多间隙完成手术,保护穿通支是鞍区手术成功的关键.

  • 翼点入路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徐辉;顾志恺;施炜;李正益

    目的:通过翼点入路显微解剖下研究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形态、毗邻及操作空间,为这一区域动脉瘤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经红蓝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翼点开颅,在手术显微镜下逐步分离暴露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对其结构、穿支血管、毗邻血管等进行观察、测量.结果:20支大脑前动脉A1段均有穿支发出,近侧半多于远侧半;前交通动脉呈左右走行者2例(20%),前后走行者8例(80%);大部分回返动脉自前交通动脉水平处大脑前动脉外侧壁(33.3%)或A2段(42.9%)发出,且与大脑前动脉反方向走行,在大脑前动脉远侧半,回返动脉多紧贴其外侧壁,外有蛛网膜包裹.同一尸头从左右侧翼点入路观察到前交通动脉形态各不相同.结论: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存在许多变异,左右侧翼点入路对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暴露有差别.

  • 神经外科显微解剖训练教学体会

    作者: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诊治水平的迅猛发展.神经科专科本科生及神经外科研究生培养十分重要.神经显微解剖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何将学生神经外科解剖理论知识与实际手术解剖能力良好结合是教学的关键,作者现将显微解剖及操作训练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481 条记录 8/25 页 « 12...567891011...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