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腔隙性脑梗死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千朔;高连波;李静;杨艳

    脑穿支动脉闭塞常常引起带有经典临床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尽管很多患者预后良好,仅遗留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但是仍有27%~62%[1]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 )可见于脑穿支动脉病(PAD),其中常见病变在豆纹动脉(LSA )、脑桥穿支动脉 APA)和大脑后动脉穿支。

  • 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研究

    作者:朱仁洋;楼敏;徐敏;严余清;吴继敏;周炯;包颖颖;胡海涛;宋水江;丁关萍

    目的 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06-2011.04期间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心电图、头颅MRI、颅内外MRA(或CTA)等,按照中国缺血性中风亚型(CISS)标准1予以病因分组.结果 共75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年龄(67.4±12.7)岁,女性25例,占33.3%;溶栓前NIHSS(12.3±6.4)分;发病至溶栓时间:(239.6±97.5)min; 72例(96%)在24 h接受多模式MRI复查.共24例(32%)示溶栓后出血转化,4例(5.3%)为症状性出血.22例(29.3%)患者为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性梗死,仅1例(1.3%)发生出血转化.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明显降低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OR=0.075,95%CI:0.008~0.663; P=0.020).并发现,82%的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患者的1月mRS评分≤2,其神经功能结局较其梗死好(P<0.01).结论 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梗死患者相对于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在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和较好的神经功能结局,故对 此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更积极.

  • 自血光量子疗法对Binswanger病患者血浆内皮素、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作者:卢昌均;张玮;陈宝田

    Binswanger病亦称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是由脑部深穿支动脉中末供血区慢性缺血导致大脑白质、基底节、小脑白质和桥脑等处的一种多发性腔隙状态.

  •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及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临床研究

    作者:林利忠;李岩松

    目的:全面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拟选取我院自 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四肢及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穿支动脉定位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CTA组、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组和联合组(CTA联合术中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对3种方法判定穿支动脉的符合率进行比较;所有患者随访半年,对3种定位方法的皮瓣成活率、并发症、疗效、患者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判定穿支动脉的符合率100.00%、皮瓣成活率100.00%、患者满意度96.3±2.1分、Barthel评分68.5±2.5分明显高于CTA组、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CTA组有效率75.0%及超声血流探测仪组有效率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皮瓣成活率可高达83.33%,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被推广使用.

  • 皮瓣命名方式探讨

    作者:魏在荣

    皮瓣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新的供区不断出现,这给皮瓣的命名带来一定困难,争议颇多,命名也较混乱.例如"超薄皮瓣"、"超长皮瓣"、"特大皮瓣"、"微型皮瓣"等, 含义不清, 科学性欠妥.比如一个皮瓣常有几个命名,典型的是以腹壁下血管为蒂设计不同形状的皮瓣:脐旁皮瓣、胸脐皮瓣、腹直肌皮瓣和腹横肌皮瓣等.目前皮瓣的命名标准趋向统一,一般以钟世镇院士主张组织瓣命名按手术方式、结构性质和应用目的三个层次的顺序进行[1].上述命名原则是具代表性的一种方式,但是在临床应用相对繁琐.2003年, Geddes等[2]提出了穿支皮瓣的命名方法,取供血穿支动脉英文首字母,在后加P标明为穿支动脉,其后注明来源肌肉名称.

  • 动脉溶栓治疗基底动脉闭塞后血管再通的影响因素

    作者:陶华;李慎茂

    基底动脉闭塞直接影响脑干的供血,并且直接累及穿支动脉,因侧支循环代偿较差,故常被视为致命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然而,初对于老年人群的研究认为,基底动脉闭塞属于少见疾病[1],而后通过全脑血管造影,发现本病并不少见[2-4].

  • 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

    作者:宋志俊;史继新

    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进展很快,但仍有很多病例需要或不得不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有些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往往是复杂、巨大的动脉瘤,神经外科医师必须采用一切创新、先进的诊疗技术及围手术期的辅助手段,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1].作为术中常用的措施之一,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可以降低瘤内压力,便于动脉瘤颈的分离与夹闭,可以有效地防治术中动脉瘤破裂.但是,该技术有可能导致脑缺血性损害[2].另外,穿支动脉的损伤或误夹、脑叶的过度牵拉等,亦可能造成相应区域的脑缺血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因此,为了避免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采取规范、有效的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就显得极为重要.现仅就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 并发高血压脑病的穿支动脉硬化性小卒中一例

    作者:郑峥;汪银洲

    1病例介绍患者,男,46岁,主因"突发左下肢无力伴头晕8d"于2010年7月6日收住入院.患者2010年6月28日疲劳后突发左下肢无力,行走略显不稳,伴明显头晕感,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言语不清,无耳鸣、听力减退,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就诊于土耳其某医院,当日发病后8h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诊断为"脑梗死",当时测左侧肱动脉血压为212/120 mmHg,给予口服"倍他乐克、苯磺酸氨氯地平、甲磺酸多沙唑嗪、吲达帕胺、莫普洛尔、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和剂量不详.治疗后左下肢无力、头晕等症状有所缓解,但未完全恢复正常.2010年7月15日转诊至我院进一步治疗.

  • 术中C型臂CT辅助经穿支动脉栓塞出血性脑深部动静脉畸形

    作者:叶明;张鹏;何川;李桂林;张鸿祺

    目的 探讨C型臂CT辅助微导管头端定位在经穿支栓塞脑深部动静脉畸形(AVM)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例出血性脑深部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病变位于基底核,1例位于第四脑室.Spetzler-Martin分级4级3例,3级18例.全部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在经穿支栓塞过程中,应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CT功能定位微导管头端位置.结果 微导管均成功到位目标血管,无操作相关并发症.21例实施血管内栓塞49例次,经穿支栓塞37例次.经穿支栓塞过程中,应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CT功能微导管头端定位25例次,显示微导头端22例次位于安全区域,3例次位于危险区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8例畸形团完全或近全栓塞,11例病变的出血相关危险结构消失,2例畸形团部分栓塞.2例术中注胶后畸形团破裂,发生脑室出血,其中1例遗留对侧肢体麻木.12例行造影随访4~17个月,5例畸形团完全或近全栓塞者无显著变化;7例单纯栓塞出血相关危险结构者,1例畸形团完全消失,6例危险结构消失,畸形团残留.其余9例术后6个月均行门诊随访.全部患者随访期无再出血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利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CT功能辅助栓塞术中微导管头端定位,能够提高经穿支栓塞脑深部AVM的精确性.

  • 作者:

    关键词:
  • 颅内高级别动静脉畸形手术疗效影响因素

    作者:邓正海;王硕;赵继宗

    颅内高级别动静脉畸形(AVM)包括Spetzler-MartinⅣ级、Ⅴ级、Ⅵ级脑AVM.目前公认显微手术切除联合栓塞或放射治疗是颅内高级别AVM治疗为理想的方法[1-3].影响颅内高级别AVM手术疗效的临床因素有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和临床表现、出血史、AVM的大小、邻近脑功能区、深部引流静脉、Spetzler-Martin分级、深穿支供血动脉(主要指豆状核纹状体动脉、脉络膜后动脉、丘脑深穿支动脉、脑动脉其他中央支或深部脑膜动脉[4])、术前或术中栓塞、术中出血量等.现就这些临床因素综述如下.

  • 穿支皮瓣在头颈部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Rod J. Rohrich;朱利娜;魏峰;高景恒

    本期PRS专栏的主题是穿支皮瓣在头颈部再造术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包括解剖学、脉管系统、技术方法和手术操作的特定方法.从刊载的几篇文章可以看出,关于这些皮瓣正确的描述在整形和再造外科仍然存在争论和广泛的困惑.这些困惑让我们很难理解该手术方法与传统皮瓣技术的区别.什么是"穿支皮瓣"?正如Sinna等[1]所描述,穿支皮瓣是皮下组织皮瓣,其血液通过皮下的穿支动脉及其并行静脉流通.也就是说,穿支皮瓣手术是再造外科的一项技术,从身体的远端或近端移除皮肤/皮下脂肪,修复切除的部分[2].穿支皮瓣在再造术中的广泛应用有2个原因:因保留了皮下肌肉,供体的发病率较低;这些皮瓣可以利用薄的、柔韧的组织,特别适合覆盖四肢和头颈部[2].让我们一起探究几种不同的穿支皮瓣,看它们在头颈部再造术中是如何应用的.

  • 股深动脉穿支皮瓣的研究进展

    作者:傅先军;马显杰

    探索除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之外的穿支皮瓣进行躯体的修复重建,一直是学者们不断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自1980年DJ Hurwitz首次提出股深动脉穿支皮瓣后,近来年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乳房再造、头颈部重建、褥疮修复等方面.目前,国内学者也在不断地研究其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 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深度臀部褥疮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帆;郑梁;刘薇;周伟;徐风瑞;李江华;姚忠军

    目的 探讨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深度臀部褥疮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对12例深度臀部褥疮患者应用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进行创面修复,皮肤缺损面积为8 cm×5 cm~17 cm×10cm.结果 12例患者的皮瓣全部一期成活,术后14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供区直接缝合关闭;随访10例患者3~18个月,皮瓣色泽正常,皮温正常,局部感觉尚可,外观满意;臀部褥疮无复发.结论 应用臀下动脉股后皮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深度臀部褥疮创面,具有血供可靠,术后皮瓣感觉良好,手术操作较简便,皮瓣成活率较高,褥疮复发率低的特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穿支皮瓣研究新领域:面部穿支皮瓣

    作者:陈晓;邢新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切取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一种小型轴型皮瓣,其轴心血管为穿支(穿动脉和穿静脉)[1].穿支皮瓣的出现开创了小型轴型皮瓣时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Taylor和Palmer[2]应用血管造影技术对人体的皮动脉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皮肤内血管由深向浅呈三维立体分布的特点与规律提出了"血管体"(vascular territories)概念,并统计出人体中口径≥ 0.50mm 的皮肤穿支血管平均有374支,可切取近40个穿支皮瓣.

  • 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双联抗血小板疗效观察

    作者:郑丽;王聪杰;卢海丽;陈娜;刘珊;李虹;康梅;宋巧;张斌

    目的 观察静脉溶栓对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价及静脉溶栓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住院治疗的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单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NIHSS评分、BI指数以及MRS评分变化;观察调节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恢复正常比例;并统计出血率、病死率、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功能评分、功能评分好转率、调节因子恢复正常比例、病情复发率等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 <0.05).且对照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30.36%)明显高于治疗组(8.93%)及观察组(5.17%)(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并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增加治疗风险.

  • 半卵圆中心急性小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路雅宁;杨志生;刘彩珍

    目的:脑白质髓动脉闭塞导致的半卵圆中心急性小梗死(Small centrum ovale infarct,SCOI)是一种腔隙性脑梗死.我们利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探讨SCOI 的临床特点并与基底节区小梗死(Small basal ganglia infarct,SBGI)进行比较.方法:我们利用已有的DWI模板根据脑动脉支配区特点把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SCOI与SBGI两组,分别比较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神经系统症状、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可能存在心源性栓塞(Potential sources of cardioembolism,PSCE)和脑梗死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病变.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与血管危险因素比较无明显差别,SCOI组患者出现PSCE及MCA发生闭塞的比率较高(P<0.05),而SBGI组患者出现典型腔隙综合征的情况更多(P<0.01).结论:利用DWI明确诊断的SBGI与脑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心脏病变存在相关性,故其病理机制应与腔隙性脑梗死相鉴别.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在成人烟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杨彦昊;李宏宇;关俊宏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临床非常少见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又名为自发性颅底动脉环闭症,以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渐进性闭塞,从而进展为颅底穿支动脉膨大,出现异常的代偿性血管网.在DSA中,这些血管网表现为烟雾样特征.早在日本被发现,主要的人群分布为亚太地区的黄种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以脑卒中或TIA为首发症状,临床发现,在儿童及青年不明原因的脑卒中中,MMD占有很大比例.

  • 神经介入术基底动脉显微解剖与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超;赵卫

    基底动脉是神经介入手术中较常用靶血管,介入技术不断改进为基底动脉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神经介入术是基底动脉多种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基底动脉穿支供应脑干、中脑、基底神经节及其内囊结构,但相关显微解剖特征及影像学文献资料相对缺乏.本文就目前介入手术基底动脉显微解剖及其穿支影像学表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吾布力哈斯穆·吐穆尔;卡合尔曼·卡德尔;凯丽比努尔·阿迪力;成晓江;阿塔伍拉·图尔荪;尼扎米丁江·热夏提;买买提力·艾沙

    目的 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BADA)近期影像学随访、并发症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17例BADA患者临床资料,均通过头部MRI、CTA和DSA造影明确诊断.结果 平均随访7.3(3~9)个月,14例完成复查造影,结果5例(35.7%)改善,8例(57.2%)稳定,1例(7.1%)复发;1例拒绝复查造影,2例死亡.术后5例(29.4%)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脑桥梗死(1例术后4个月死亡;1例脑积水,术后1个月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CT平扫显示脑积水好转;1例脑桥及基底节脑梗死,术后7个月因心律失常死亡).随访期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10例(58.8%),3~6分7例(41.2%).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假腔及重建真腔是治疗BADA有效方法.

4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