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释放及影响

    作者:陈旭东

    目的:以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为模型药物,比较其从聚合物基质中的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混合和压膜方法制备载药的聚己内酯片,然后剪切成小片后考察其在不同浓度的磷酸缓冲盐和含有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磷酸缓冲盐中的释药行为,并探讨其释药机制。结果:去甲斑蝥酸钠的释药行为受磷酸缓冲盐浓度以及磷酸缓冲盐中氯化纳浓度的影响,而去甲斑蝥素的释药行为则基本不受其影响。结论: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从聚合物中释药行为差异主要由药物渗透压引起,渗透压是影响药物释放的重要因素。

  • 晚期胆囊癌介入栓塞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宇轲;王继云;王建军;董巍;武振明

    原发性胆囊癌因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提高,积极开展了胆囊癌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其预后已有所改善.尽管有报道认为行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后,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甚至有日本学者报道达36%[1],但多数学者认为5年生存率仍在10%左右[2].我院自2002年11月~ 2006年11月间收治46例晚期胆囊癌患者,其中26例行手术治疗,20例行介入栓塞化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客观疗效及1~3年生存率进行比较.

  • NCTD对白血病细胞DR5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妍;张铎;方芳;陈爽;赵良中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对白血病细胞死亡受体(DR)5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NCTD处理K562和HL-60细胞16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DR5表达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相对含量;通过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激酶JNK1的表达.结果 NCTD以浓度依赖方式上调DR5表达,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和JNK1表达也随NCTD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 NCTD可能通过ROS/JNK途径上调DR5表达.

  • NCTD和IFN-γ对Jurkat细胞mTRAIL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松岩;张宸豪;李文平;李妍

    目的 研究NCTD和IFN-γ对T细胞Jurkat TRAIL 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Jurkat,用不同浓度的IFN-γ和NCTD处理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TRAIL表达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 IFN-γ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Jurkat细胞TRAIL表达,而NCTD可增强IFN-γ对TRAIL的上调效应;NCTD可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表达.结论 NCTD可能通过活性氧调节的信号途径协同IFN-γ增强TRAIL的表达.

  • 复方去甲斑蝥素合并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丽华;曲雅勤;刘锋;龚守良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多以姑息放疗为主,但单纯放疗疗效欠佳,这与癌组织中的乏氧肿瘤细胞放射线不敏感有关[1].国内外专家学者已作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药物具有辐射增敏的同时,毒副作用也大,很少能在临床上应用,寻找有效低毒的辐射增敏剂仍是目前临床肿瘤放疗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从中草药中提取这种辐射增敏剂是很有前途的,有关复方去甲斑蝥素的肿瘤辐射增敏的临床观察还没有报道.我科从1998年1月~2001年3月观察了50例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

  • 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明利;屈冰

    艾迪注射液由扶正药物刺五加、黄芪、人参和抗肿瘤药物斑蝥组成,其活性成分为去甲斑蝥素、刺五加多糖、黄芪皂甙、黄芪多糖、人参皂甙等,具有扶正固本、活血消癥的功效.我科于2000-03~2004-03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去甲斑蝥素对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陈丽丽;李晓辉;王亚君;张国利;宋飞飞;张剑白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NCTD)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Jurkat细胞,用0、5、10、20、40 mg/LNCTD作用6、12、24、48、72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密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确定其佳作用浓度及时间.然后将细胞分为NCTD组、长春新碱组、NCTD+长春新碱组,作用24、48、72h后观察细胞形态、密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随NCTD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形态不规则,胀大、固缩,分布稀疏,大量死亡;MTT法显示:随NCTD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渐升高,20 mg/L作用72 h时高(59.24%).NCTD组与长春新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TD+长春新碱组抑制率(77.40%)明显高于NC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TD可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与长春新碱联合后作用增强.

  • 去甲斑蝥素对H446细胞Id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菲菲;于小玲;尚芳芳;赵辉;李红静

    目的:观察去甲斑蝥素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Id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用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能力;采用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用实时荧光RT-PCR法测定H446中Id1mRNA的表达.结果:去甲斑蝥素对H446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迁移距离明显缩短.去甲斑蝥素可抑制细胞内Id1mRNA的表达,其相对定量随去甲斑蝥素的浓度增大而减少.结论:在H446细胞中,去甲斑蝥素能抑制Id1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去甲斑蝥素抑制细胞生长,迁移和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 去甲斑螯素对CIK细胞体外扩增及抗瘤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季芳;祁岩超;卢敏莹;潘东晓;申鸿卓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增殖及CI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法提取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成CIK细胞,实验分为加入终浓度为30μmoL/L NCTD的NCTD-CIK组和不加NCTD的对照CIK组.通过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及MTT法观察CIK细胞的增殖、免疫表型及细胞毒活性的变化.结果 NCTD-CIK组细胞增殖率和抗瘤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C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TD促进CIK细胞扩增,增强其抗瘤活性,为CIK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去甲斑蝥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survivin及p53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飞飞;张剑白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作用于体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后survivin及p53 mRNA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明确NCTD抗白血病机制.方法 采用悬浮培养对数生长期细胞,研究Jurkat细胞株在NTCD作用下的体外机制:实验分成两组:①对照组,培养液中不添加任何药物;②NCTD组,配制20 mg/L浓度的NTCD作用于Jurkat细胞系.两组细胞共同培养72 h.运用Re-al-time PCR技术分别对NTCD作用前后的Jurkat细胞株中的p53及survivin mRNA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CTD组p53 mRNA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株上升3%,相反survivin mRNA较对照组下降20%,应用统计学方法每两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去甲斑蝥素上调抑癌基因p53 mRNA,下调癌基因survivin mRNA途径可能是NCTD抗白血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作者:凌昌全;郑晓梅;李柏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剂型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剂对注射部位肝脏的刺激毒性较普通制剂大,坏死范围广.结论: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肝脏注射毒性低于普通制剂,缓释制剂肝肿瘤内注射安全、可行.

  • 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的制备及表征研究

    作者:李琦;范忠泽;王炎;周利红;Paul Heng

    目的:以海藻酸和聚酸酐为辅料,采用改良的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新型介入栓塞剂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结合多指标评价法优选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各项理化性质.结果:制备的去甲斑蝥素微球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46.9±5.4)μm,以零级释药模式持续释放药物24 h以上.其平均包封率、载药量分别为(78.27±2.08)%、(4.3±1.O)%.结论:制备的微球,流动性好,粒径分布集中,药物释放稳定.

  • 去甲斑蝥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李琦;范忠泽;李先茜;刘晓华;孙珏;顾伟;Paul HENG;高虹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norcantharidin-alginic acid/poly acid anhydride micro-spheres,N-MS)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N-MS.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组、空白微球(blank micro-sphere,B-MS)组、NCTD-碘油组和N-MS组.各组荷瘤大鼠分别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NCTD、B-MS、NCTD-碘油和N-MS.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时间、肝肿瘤体积和肝肿瘤坏死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method,SP)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结果:治疗后,N-MS组大鼠的生存期较其他各组明显延长;肝肿瘤体积小于其他各组;肿瘤生长率和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肿瘤坏死程度和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S经肝动脉介入对大鼠肝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NCT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作者:林晓燕;宋和平;胡赟宏

    背景与目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抑瘤作用,本文研究它对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ci membrane,CAM)移植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①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明胶海绵载体置于两条前卵黄静脉间血管的CAM上,将不同剂量的NCTD加在载体上,以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记录载体周围血管分支点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②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NCTD 20μl[72、36、18 μg/(胚·d)],以生理盐水对照,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结果:NCTD对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抑制作用,72、36、18、9μg NCTD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77.7%、62.9%、50.6%及33.0%,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移植肿瘤可诱发血管生成,NCTD能明显抑制MCF-7鸡胚移植肿瘤血管生成,72、36、18μg NCTD对移植瘤诱导的血管抑制率分别为66.2%、39.3%和22.8%.结论:NCTD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同时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肿瘤的血管生成.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去甲斑蝥素诱导小鼠肺纤维瘤L929细胞凋亡

    作者:安巍巍;薛莲;王敏伟;田代真一;小野寺敏;池岛乔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抑制小鼠肺纤维瘤(L929)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DNA凝胶电泳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磷酸化ERK、c-Jun N-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磷酸化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NCTD诱导L929细胞凋亡.JNK抑制剂(SP600125)与ERK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NCTD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磷酸化ERK和磷酸化JNK表达增加.结论:NCTD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通过诱导其凋亡而发生的,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与JNK,ERK通路激活有关.

  • 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黏附、管腔形成能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内皮细胞钙黏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余涛;刘曼曼;李丹;刘见荣;余清清;侯风刚;李琦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作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抗癌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靶点多.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和活化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刘亮;李慧;左连富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去甲斑蝥素应用于临床抗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不同质量浓度去甲斑蝥素(0、5、10、20、40μ/ml)分别作用Ec9706细胞不同时间(12、24和48 h)后,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去甲斑蝥素作用后Ec9706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而且细胞增殖抑制程度随作用剂量及时间增加不断增强,40μg/ml去甲斑蝥素作用48 h时,Ec9706细胞增殖抑制率达(80.00±2.15)%.去甲斑蝥素显著诱导Ec9706细胞凋亡,其20 μg/ml作用48 h时,Ec9706细胞的凋亡率达(38.57±1.76)%.去甲斑蝥素作用后,Ec9706细胞中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增高,而Sur-viv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去甲斑蝥素明显诱导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Sur-vivin蛋白及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 去甲斑蝥素增强IL-15活化的PBMC对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贺艳杰;李玉华;邓兰;何颖芝;郭坤元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否能增强IL-15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CCK-8法检测NCTD对KG1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CTD对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IL-15活化的PBMC(IL-15-PBMC)对NCTD处理后KG1a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表面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配体的表达.结果:NCTD有效抑制白血病KG1a细胞的增殖,呈时间(r=0.398,P=0.000)和剂量依赖性(r=0.861,P=0.000),并阻滞KG1a细胞周期于G2/M期;4μg/ml以下的NCTD对IL-15-PBMC没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当效靶比为10∶1和20∶1时,IL-15-PBMC对0.125 μg/ml NCTD处理后KG1a细胞的杀伤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志愿者A:(37.44±5.78)% vs (9.33±1.69)%,(38.33±3.07)%vs (16.75 ±1.20)%;P<0.05].NCTD不影响KG1a细胞表面NKG2D配体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NCTD能增强IL-15-PBMC对白血病KG1a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有关.

  • 去甲斑蝥素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金梅;吴杰;常城;朱尤庆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NCTD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 33258染色、AnnexinV/PI染色、DNA琼脂糖电泳检测NCTD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NCTD对HepG2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NCTD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呈质量浓度(5、10、20和40μg/ml)依赖性,40μg/ml NCTD作用48 h时HepG2细胞抑制率达(81.27±3.25)%.NCTD作用HepG2细胞24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HepG2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裂解现象;DNA琼脂糖电泳显示,基因组DNA呈现典型的凋亡梯状图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5、10、20和4μg/ml NCTD作用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33±0.25)%、(18.23±1.19)%、(32.5±2.30)%和(48.23±1.1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随着NCTD作用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结论:NCTD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凋亡的发生与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 去甲斑蝥素联合IL-12、IL-15处理增强PBMC对Raja细胞的杀伤效应

    作者:余莉华;曾雅丽;胡亮杉;贺艳杰;黄宇贤;宋朝阳;郭坤元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IL-15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对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处理后的人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锥虫蓝拒染法检测NCTD对Raji细胞和PBMC细胞增殖的影响;LDH释放法检测IL-2、IL-15激活后的PBMC对K56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IL-2、IL-15诱导后PBMC表面NKG2D的表达,以及NCTD作用前后Raji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结果:NCTD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但对PBMC增殖无影响(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IL-2、IL-15激活的PBMC对K562细胞的杀伤率较未激活的PBMC明显增高[(52.42±3.89)%vs (15.82±5.12)%,(79.55±9.22)%vs(27.67±3.66)%,P<0.05];PBMC对NCTD处理后Raji细胞杀伤率较未经NCTD处理的Raji细胞明显增高[(23.63±6.20)%vs (5.04±1.25)%,(41.80±4.09)% vs (8.59±2.19)%;P<0.05],且IL-2、IL-15激活的PBMC对NCTD处理后Raji细胞的杀伤率较NCTD处理前明显提高[(38.97±2.76)% vs(13.19±3.67)%,(63.09 ±7.30)% vs(19.89 ±4.15)%;P<0.05].激活后PBMC表面NKG2D表达率升高[(44.91±5.85)%vs (25.28±7.69)%,P<0.05].NCTD作用后Raji细胞表面NKG2D的配体ULBP2表达显著升高[(12.69±3.99)%vs(1.03 ±0.42)%,P<0.05],而其他配体MICA、MICB、ULBP1、ULBP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CTD联合细胞因子IL-2、IL-15处理能增强PBMC对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其机制与NCTD上调Raji细胞表面ULBP2表达和细胞因子上调PBMC表面NKG2D表达有关.

235 条记录 5/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