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8F-FDG PET-CT在肾上腺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其诊断标准探讨

    作者:罗家伦;徐慧琴;何延辉;薛央扬;赵学峰;岳峤

    目的 研究18F-FDG PET-CT对肾上腺转移性癌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佳诊断标准.方法 对59例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为肾上腺转移癌及18例肾上腺良性病变患者行18F-FDGPET-CT检查,分别测量肾上腺病灶的大小、SUVmax及正常肝组织的SUVmax,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9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共78个肾上腺病灶,SUVmax为7.05±5.26,18例良性病变患者共21个肾上腺病灶,SUVmax为2.27±1.35,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9,P<0.01);肾上腺转移癌与良性病灶的大小(短径)分别为(1.52±1.05)cm和(1.66±0.91) cm,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9,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以肾上腺病灶SUVmax>3.1作为良恶性的诊断标准,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3%、90.5%和84.9%;以肾上腺病灶SUVmax与正常肝组织的SUVmax比值>1作为良恶性诊断标准,则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2%、90.5%和95.0%;肾上腺转移癌病灶大小(短径)与其SUVmax相关系数为0.501.肾上腺转移癌在双侧肾上腺的分布比例为:左侧30例(50.8%),右侧10例(17.0%),双侧19例(32.2%).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率;以肾上腺病灶SUVmax与正常肝组织的SUVmax比值>1为标准,可较好地诊断出肾上腺转移瘤的良恶性;肾上腺转移癌病灶的大小与其SUVmax有一定相关性,病灶常累及左侧.

  • 18F-FDG SPEC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

    作者:李生栩;唐明灯;林端瑜;倪雷春

    目的 探讨18F-FDG SPECT-CT在监测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胃癌术后患者的SPECT-CT显像资料,结合再次病理检查结果,其中79例与同期增强CT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两两比较其在残胃或吻合口复发的诊断效能;109例与同期胃肿瘤标志物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两两比较其在评价转移灶的诊断效能.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①18F-FDG SPECT-CT诊断残胃或吻合口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4.0%、96.3%、91.3%、92.9%及92.4%;同期增强CT为58.3%、78.2%、53.8%、81.1%及72.2%,其中前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增强CT( x2=3.953~11.805,P均<0.05),阴性预测值虽然高于增强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4,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指标为:88.0%、98.1%、95.7%、94.6%及94.9%,显著高于增强CT( x2=4.732~10.341,P均<0.05),二者联合诊断虽然也高于18F-FDG SPECT-CT,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均=0.000,P>0.05).②18F-FDG SPECT-CT诊断胃癌术后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9%、87.5%、96.3%、80.8%及91.7%;胃肿瘤标志物检测为81.2%、75.0%、92.0%、52.9%及79.8%,其中前者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显著高于胃肿瘤标志物检测(x2=4.026~6.355,P均<0.05),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虽然也高于胃肿瘤标志物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74,x2=0.681,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指标分别为96.5%、83.3%、95.3%、87.0%及93.6%,与18F-FDG SPECT-CT大致相仿,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4.026~6.355,P均>0.05),但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显著高于胃肿瘤标志物(x2=7.143~10.014,P均<0.05).结论 18F-FDG SPEC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PET或PET-CT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汪太松;赵晋华;宋建华

    尽管国内外许多医疗机构都在进行肿瘤筛查,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现代医学手段对肿瘤筛查仍有争议,目前达成共识的是对肿瘤筛查的评论和定性需要可靠的实验数据,而不是想当然、假设.近年来,PET或PET-CT也开始应用于全身肿瘤筛查,在此,讨论了全身PET或PET-CT肿瘤筛查的现状、经济性、辐射安全和统计学资料.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经治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曹霞;谢爱民;莫逸;彭翔

    目的 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和经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比较32例初诊患者CT与PET-CT在临床分期上的差别.(2)观察肿瘤大小与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相关性.(3)比较30例经治患者CT、PET-CT发现残留、新发病灶数的差异.结果 (1)PET-CT上调及下调分期各7例,分期改变率43.8%(14/32).PET-CT改变NM分期例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SUV-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s=0.426,P<0.05).(3)PET-CT较CT多发现残留病灶3个(Z=0.520,P0.05),新发病灶数19个(Z=-2.871,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确定1P4,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具有优势;有助于对经治患者新发病灶的榆出.

  • 18F-FDG PET-CT评价淋巴瘤疗效及预后的价值

    作者:李倩;刘建军

    18F-FDG PET-CT作为一种反映能量代谢底物葡萄糖跨膜转运速率和数量的分子影像技术,目前已经被作为恶性淋巴瘤的初始分期、再分期及疗效随访的标准影像技术.但其在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尚未明确,该文就近年来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疗效评价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悦;高硕

    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作为一种全身性功能代谢显像手段在淋巴瘤的诊断、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价及残留肿块性质的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但仍有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

  • 18F-FDG PET结合高分辨率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周敏;林美福;陈文新

    目的 探讨18F-FDG PET及高分辨率CT(HRCT)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18例,其中病理检查确诊17例为BAC,1例经抗炎治疗后病灶消失.测量病灶标准化摄取值(SUV),分析病灶的影像学征象,比较单纯18F-FDG PET、HRCT及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 ①单发结节组5例,SUV为1.5~3.5,其中4例同时行HRCT,见毛刺征4例、分叶3例、胸膜凹陷征3例、血管集束征3例、空泡征2例、毛玻璃征1例.②局限性实变组6例,SUV为1.6~2.3,其中5例同时行HRCT,见毛玻璃征5例、胸膜凹陷征3例、空泡征2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血管集束征1例.③混合组4例,SUV为4.5~10.0,4例均同时行HRCT,见毛玻璃征2例、空泡征1例、胸膜凹陷征2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④肿块组1例,SUV为5.6,见分叶、空洞、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⑤多发结节组1例,SUV为4.6,见分叶、细毛刺征.⑥假阳性组1例,病灶大小为2.1 cm×2.3 cm,SUV为1.2.结论 单发结节组、局限性实变组的病灶对18F-FDG摄取较低,易误诊,PET代谢显像结合HRCT有利于提高BAC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 PET和PET-CT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建敏;潘莉萍;李冬雪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18F-FDG PET或PET-CT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和恶性程度评价、肿瘤的临床分期、各种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复发的判定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PET-CT通过解剖和功能图像的融合技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疗效评估与监测

    作者:孙琳;高再荣;张永学

    PET-CT实现了功能与解剖图像的同机融合,其在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评估方面具有传统影像检查难以比拟的优势.本文综述了18F-FDG PET-CT对恶性肿瘤治疗疗效评估与监测的临床价值.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放射导向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渠浩;王振军;陈大志;王铁;韩进;杜燕夫;李敏哲

    目的报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应用于结直肠癌放射导向手术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2h将18F-FDG 111 MBq静脉注射入结直肠癌患者体内,开腹后以γ探测仪探测肿瘤原发部位(T)及正常组织(NT),每隔1h测定一次,至手术开始后5 h;对离体标本的上下两个断端及癌旁组织进行测定、对标本的各组系膜淋巴结进行测定,探索正电子放射导向手术(PRGS)的佳术中探测时间.以T/NT≥1.5为阳性标准,计算PRGS对原发肿瘤的探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系膜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PRGS的佳术中探测时间为静脉给药后的第5到第6小时.PRGS对原发肿瘤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1.9%;对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和68.9%.结论18F-FDG PRGS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结直肠癌肿瘤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

    作者:郑磊;李前伟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诊断是获得临床治愈的关键,准确分期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础.尽管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诊断HCC的总体敏感性不高,但其阳性显像与肿瘤分化程度、肝内外转移、门静脉癌栓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等许多因素相关.因此,18F-FDG PET在中、低分化的HCC诊断、分期与再分期、监测治疗反应、评价疗效、判断预后以及鉴别肝脏良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监测实体瘤放化疗疗效的应用进展

    作者:宋少莉;黄钢

    利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监测肿瘤放疗或化疗的疗效以及区分残余或复发病灶已广泛用于临床.18F-FDG PET定量分析肿瘤在治疗开始时的变化可以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性及患者的预后,并可根据肿瘤的反应性调整治疗方案.利用18F-FDG PET早期预测肿瘤对放、化疗的反应性,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减少无效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在恶性肿瘤适形放射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吕慧清;张中民;吕仲虹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以影像学为指导的放射治疗技术,肿瘤的准确分期和准确勾画肿瘤靶体积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重要环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能够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对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做出正确选择,对准确详尽地描绘肿瘤范围和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有极大帮助.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和PET-CT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悦

    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及再分期有一定局限性,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作为一种功能代谢显像检查,能早期探测到肿瘤有无复发,准确鉴别术后瘢痕与复发,且能提供全面、准确的再分期信息,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但仍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诊断.PET-CT融合显像有助于PET图像的正确解释,定位、定性准确度高,应用前景广阔.

  • 18F—氟脱氧葡萄糖显像在肺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新进展

    作者:孙建鹰;杜明华

    肺癌的发病率很高,且其预后差,而传统的相关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分期、监测疗效和探测肿瘤复发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18F-氟脱氧葡萄糖显像作为一种功能影像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其一次检查可获得全身图像且在辨别生理性摄取和病理性摄取上有明显优势,故对肺癌的淋巴结及全身远处器官转移均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准确的分期,影响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 良恶性肿瘤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敏;魏秋霞;林俊杰;陈丽丽

    目的 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测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病变性质不明患者的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果,并与常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病变的确诊依据手术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诊.结果 135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及随访结果终确诊为恶性病变者86例(病灶数:95个),良性病变者49例(病灶数:53个).恶性病变中,18F-FDG检查病灶数较常规影像学检查增多38个,而病灶数减少的仅有8个.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7% (78/86)、87.8% (43/49)和89.6% (121/13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能更灵敏、准确地检出良恶性肿瘤,可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显像

    作者:孟召伟;董峰;谭建

    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作用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的结合来实现的,已发现ER有两个亚型.19F-16α-氟雌二醇(18F-FES)核素受体显像可显示出乳腺癌病灶有生物活性的ER,若乳腺癌原发灶或转移灶对18F-FES标准化摄取值(SUV)高,则内分泌治疗的有效预测值升高;若在他莫西芬治疗前和治疗后7~10 d分别行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和18F-FES PET双核素显像,对于有效组治疗后18F-FES PET的SUV下降,18F-FDG PET的SUV升高.

  • 18F-FDG联合11C-乙酸盐PET-CT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谢燃;李琳;邓智勇;汪春;孙华

    原发性肝癌位居发展中国家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CT、MRI、超声等传统影像检查方法虽然可以诊断大部分病灶,但对于传统检查方法难以诊断的原发性肝癌,PEF-CT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检查方法。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较低,对于18F-FDG PET-CT阴性的肝脏病灶,再结合11C-乙酸盐PET-CT,可大大提高PET-CT诊断肝癌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 18F-FDG PET-CT诊断前列腺癌复发与转移的价值

    作者:徐慧琴;薛杨央;赵学峰;梁朝朝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前列腺癌复发、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癌治疗后随访期间临床怀疑复发、转移患者的18F-FDG显像资料,同期常规显像检查结果,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经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证实前列腺癌复发、转移者19例.PET-CT诊断为阳性者20例,其中1例盆腔脓肿、5例前列腺癌局部复发、8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和5例骨转移;18F-FDG PET-CT诊断前列腺癌复发与转移的灵敏度为100%(19/19),特异度为75%(3/4),准确率为95%(22/23).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较稳定及逐渐升高者共12例,PET-CT均准确显示.与B超、CT、骨显像相比,PET-CT可发现更多的病灶.结论 18F-FDG PET-CT对前列腺癌复发、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及PET-CT在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吉刚;李春林

    食管癌的预后较差,切除术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术前正确分期对确定治疗方案尤为重要.PET是对CT、MRI、食管镜等常规检查的有益补充.受分辨率的影响,PET较难确定肿瘤的浸润程度,但对远处转移灶的诊断明显优于CT、MRI等常规检查,诊断复发性食管癌准确率较高,能有效鉴别手术瘢痕和复发,有效评价放疗、化疗的疗效.结合传统影像学检查,18F-氟脱氧葡萄糖PET及PET-CT能较为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纠正不正确的治疗方案,改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

421 条记录 10/22 页 « 12...78910111213...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